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飞雪似杨花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亲爱的白:

如君所料,适才归返,屈指算来,距君前札,已逾三月矣。彼时,尚为初夏时节,如今归而见君书,我心亦欢喜非常,难以自抑。

君言常思童时,我深有戚戚焉。念君今时,与姊妹品评书中之妙,共沐文墨之香,是否如昔品评花冠?童时岁月,仿若澄澈清泉,纯稚而天然,未经世俗雕琢,可肆意纵情奔跑,生命之真谛于体内鼓荡,仿若春潮涌动。及长,纵随世事经历,渐识、渐悟生命本质之多样,或丑恶如魑魅,或绚丽似霓虹,然往昔纯真岁月已逝,徒留怅惘。令我常思回归童年,欲于内心束以律锁,期重获那失落之美好品质。

老顽童、老顽童,老顽童之称于耆老之人,或为人生之最美嘉誉,君以为然否?

我素以真诚为圭臬,奉为至宝,矢志不渝。君曾言我之温柔,如夜空那幽微之星,非夺目之骄阳,为君悉心考虑,无微不至,又言文辞犀利,如刀戈剖析事物之病灶,恰似明灯,为君指引方向,缓缓揭开黑夜之面纱,于黑暗深处给予君慰藉与安宁。我方知君眼中我之形貌,然真诚每致伤痛,思量间我常惴惴不安,恐失分寸,惹君绝义,断却书函,不复与你洛姐姐来往。今见君言辞之间欢愉依旧,依旧对生活充满憧憬,我心始安,如巨石落地。

君既嫁为人妇三载有余,其夫非依恩荫,由江东省按察司佥事荐为佐贰官,然县丞、主簿之职,因需避乡党亲族,终年不得相见。曩者,吏部三年之考绩已竣,评其于任上,‘循途守辙,勤勉有加而创见不足,宜赴新职,再作砥砺’。君之夫或怀鸿鹄之志,然其才或未逮其志,若画饼充饥,终难成真。我知君于此间,苦候三年又三年,以君之品德,我坚信君定能谨守世俗本分,岁华渐老情依旧,君守相思年复年。然整日碌碌于后宅琐碎之事,虽无需事奉公婆,亦不必如书中芸娘,为翁公觅妾,然所事皆非己之所好,所嫁之人亦难明了君心中忧思,空耗生命,我心实悯之。

书至此处,忽醒觉此举大为不妥。以书中之人比于君,实乃荒谬至极,苦难之质,各有不同,岂能用一种苦难慰藉他种苦难?

希望君能原谅你洛姐姐,你洛姐姐深知自身愚拙、懒散,且字迹欠佳。方才若删去那段文字,既显拙劣,又露心虚之态。我反复思忖,欲以自身经历言表,然今之社会情状迥异,实难详述,或有纰漏。我的双亲,秉持传统观念,极为迂腐、执拗。我方学业告终,彼便亟亟为我物色婚配之人,期我速成家室,诞育子嗣,以尽彼等自认为之责。我岂会听从?遂决然不顾其反对,毅然前往边鄙之地,执鞭授业两载,期满之后,虽失展所学及获利之良时也,却亦未妥协与双亲共居。我意非在劝君悖逆孝道,亦如世人之言,认清世界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那祛媚父母的权威之后,当依旧遵循内心的选择,望君能直面己身之私欲,勿为世俗之见所拘缚。

君尝语及京城,我意君不妨辞却族中庶务,暂付于家中嫂嫂、婶子,翌日即赴京城游历。我当托可信之人往迎君,尽赏此洲之壮丽山川,领略人情之美,更可往赴东二洲。虽凡间以其他六洲为传说,然我有能且有权自由往来其间。俄而,适值佳时,十年一届之大比将启,且二洲之人文风俗与此地大相径庭,君往必大感困惑、惬意。至于相见之说,我以为,人未相知时,大可推心置腹,一旦相知,有些言语反难出口,如鲠在喉。我与君往来书信数十封,可谓相知而未相见,如镜花水月。我常思,人终难仅凭有限之语言,真切洞悉他人内心,人终难依靠微小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之美,人终难相互全然理解,虽语言为最高级之沟通方式,勿破心中美好。若君实在思念,尽可向我所托之人问询我的消息,言语至此,相见与否皆凭君意,我心中并无过多拘忌。

君之爱意,我已明了。

再者,于此次寒辰之行,获一奇花。我仍将遣瑞鸺(xiu 第一声)携此花与信笺送于君前,望君能心生欢喜。此花之安置,全凭君意,或置于灵芥子中长存,或觅一花瓶插之,亦或交予擅长园艺之人栽植,皆凭君之所好。

灵芥子,乃修道之人所造之存储器物。其形小巧,可戴于指上。使用时但需心念所动,即可开启,存取物品。

言毕,愿君善自珍重。

熙隆八年七月三十日夜

]

“吱~~啦吱~~啦。”

寒蝉忽地叫了起来,声音嘹亮,或许还不是秋蝉?还未到蛩响衰草,相应喧喧的时候。

洛笙搁下墨笔,从这一段思绪之中抽离。

桌边的瓷杯内盛着买来的桂榴金露,或许是真的还未到时候,有点烫的茶水未显示出袅袅痕迹,或许是橘黄的灯光仍旧无法遮掩周围带来的不适,哪怕没有使用煞亮的白灯。却又在恍惚之间闻嗅到桂香,冲散所有的寂寥与情绪,给洛笙以幸福,秋又似乎真的来临。

徐徐抚平回信的褶皱,将信置于信封之内。

继而,执起另一封,封皮微黄,手指轻轻拈住信角,手指修长如葱,肌骨分明,指甲圆润似贝,透着淡淡的粉色。从桌上取出银刀,划开封口。信纸微露一侧,抽出,展开,读来,那动作之仪态优美似春风拂过琴弦,音符留荡回旋。

虽然洛笙不会弹琴,她是个音痴……

[

恩师洛先生尊鉴:

敬呈书札,祈愿先生万安。

我国自神宗皇帝以降,国势渐颓,犹如江河日下,颓势难挽。今之陛下,初登大宝之时,因继位之事曲折,其上位之名饱受争议,为天下人所不齿。然陛下心怀壮志,并未因此而气馁,自即位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欲效仿前朝武帝开疆拓土、威震四方之举,以安天下。

然南方边疆祸乱丛生,叛乱如野火燎原,贼寇肆虐无忌,烧杀劫掠,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困苦不堪言状。定川卫协同陇川卫,虽兴兵五万余战兵围剿,陛下亦借此契机更易诸多地方官员,期望能改善物资之流转,使后勤得以保障。然贼势猖獗,此等举措于平息民乱收效甚微,近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致使中央无暇顾及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之事。幸得南疆之乱,经陛下钦点钦差大臣查明,乃岐河部联合神宗皇帝时归降我国之乌姑部与蒙岩部,妄图趁我国式微、变法革新之际,颠覆我国社稷。至于贼首,已以恩师信物托付青山宗宗主,闻其言岐河部叛将为混沌所染,已将其讨平。如此,可使弟子与陛下心安,压制朝中与外贼勾结之奸臣言论,遣炎武卫与西川大营前往平叛,并携手东南泽国共击南方三部。当下虽非兴兵之良时,军队因长期动荡未整,军资匮乏,且将临秋收之季,然此亦为契机,应借此彻底整饬朝纲,去除太皇太后孽党之掣肘,此乃我国真正踏上革新之首要一步。

再者,弟子于先生所创之崇文书院,其资财颇为丰厚。此雄厚之资,足以使书院诸生无衣食之虞,得以安心向学。凭借此优渥条件,书院得以邀诸多德高望重之师长悉心教导,于经史子集,剖析入微,义理阐释,详尽精妙。且书院自开办伊始,便广集天下文字,其间,孤本、独本数量甚夥,诸生皆可免费览阅,借此以博古通今,增广学识。如此书院之名渐扬,四方学子闻风而来,皆以入崇文书院为殊荣。弟子身负职责,亦不敢有丝毫懈怠,常于书院之中巡查,详察诸生学业之进展,对诸生或激励其奋进,或指正其偏失,以促其积极进取。

此皆先生之功也。

亦望恩师可时常回来书院查看,师兄于信中常对恩师鲜至书院而有所怨念,其言辞之间宛如闺中怨妇,实令人忍俊不禁。

弟子景敬上

熙隆八年七月二十日

]

洛笙从柜中拿出一张信纸,慢慢平铺在桌上。所用的笔并非毛笔,有些似灵气加持下前世的笔,中指关节处略微凹陷的粗糙茧子却也跟了过来,尽管长年握剑的时间远多于握笔,手心却也细腻、柔软。

纸是用上等的桑皮制成,边缘裁剪得极为整齐,没有丝毫的毛糙感,纸面平滑如镜,微微泛着淡黄色的光晕,不知是信纸的本色还是灵石灯的投影。

[

子明亲启:

见字如晤,近况可好?你信中所述诸事,我已尽知。

大军开拔之际,务必要牢记携带信物,且托青山宗派遣一随军修者队伍。飞鹰帮首领虽已遭讨伐,然局势依旧严峻,不可有丝毫懈怠。混沌之力,凶险异常,非凡俗武夫所能抵御,此等事宜,你务必谨慎对待,万不可掉以轻心。

子明所忧虑之事,大可放宽心,我已与东洲之人妥善洽谈。待南方之乱平息,国内局势安稳,军事、民生等各方面技术之引进,必将成为推动变法革新之利刃。

至于你李师兄之冤屈,你岂不知其为人品性?实乃倒打一耙之举。这小子都年逾三十了,虽已但任书院院长,然行事依旧如此不着调,一股子孩子气。我何时一直未去书院探望?每次归返上蓟,必前往书院一次。只是如今书院规模渐大,学子众多,我容貌早已难为众人所识矣。你下次和那小子见面,莫要顾虑同窗之谊,记得和他说别老是叽叽歪歪的,小心我揍人,想必你也是愿意见到的。

熙隆八年七月三十日夜

]

有点晚了,作者君要困死了,难得一个周末较为轻松,虽然只有一天了!!!前面一些错误,包括设定的,因懒得再进一次审核便不修改了。照目前进度来算,也不知何时才能写出我脑内的好些想法,有生之年?

语毕,祝大家快乐,睡得舒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