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事件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局里也漾开了一圈涟漪,王姐自然是第一手情报传播者。
“哎哟喂,你们是没看见!咱们小林那叫一个厉害!”茶水间里,王姐绘声绘色,“那老头多难缠啊,又哭又闹还要跳楼,叶局往那儿一站,气势是有了,可那老头不吃这套啊,结果小林一上去,几句话,温温柔柔的,就把老头说下来了,还想到把人老伴儿的石榴树给移栽过去。啧啧,这心思,这办法,绝了!”
她拍着小李的肩膀:“学着点!这才是真本事,光会写材料可不行。”小李连连点头,看林溪的眼神更加崇拜。
这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叶悬耳中,他没做评价,但在接下来一次关于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专题会上,讨论到如何解决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独居老人安置难题时,叶悬在听完各方意见后,目光扫过会议室,状似无意地点了一句:“民生工作,既要讲政策刚性,也要有服务温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想办法。柳林巷张大爷那个移栽石榴树的思路,虽然是个案,但体现的就是这种温度。相关部门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形成小范围经验的可能。”
他没有提林溪的名字,但在座的都心知肚明,林溪坐在记录席上,握着笔的手指微微用力,心底划过一丝暖流,这是一种比直接表扬更高级别的认可,将她工作中的闪光点提升到了工作方法论的层面。
然而,职场的生态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赞誉的背后,也伴随着更隐蔽的审视和潜流。
几天后,一份关于“河滨新区”项目后续审计整改的报告送到了林溪桌上,需要她核校后呈叶悬。
报告本身并无问题,但林溪在核对附件清单时,发现其中一份关键的分项验收确认单复印件上的签名笔迹,与她印象中该负责人的习惯签法有极其细微的差异——一个习惯性的连笔转角略显生硬。
这差异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许只是复印失真或签名时状态不同,但经历过数据篡改风波的林溪,对任何细节都保持着超乎寻常的警惕。
她调出电脑里存档的该负责人经手过的其他文件签名电子版,放大仔细对比,越是比对,那点细微的差异在她眼中越是清晰——这不是同一个人签的!
她立刻将发现报告给了叶悬,并提供了详实的对比图。
叶悬看着对比图,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冰,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冷肃:“审计科王科长,立刻带上‘河滨新区’项目编号FJ-037号分项验收确认单的所有原始单据和签字流程记录,到我办公室来!现在!”
等待的间隙,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叶悬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林溪安静地站在一旁,心脏因紧张而微微加速,她不知道这份伪造的签名背后藏着什么,但直觉告诉她,周正阳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阴影并未消散。
审计科王科长很快带着材料赶来,额头冒汗,叶悬将复印件和对比图推到他面前,一言不发,只用眼神示意。
王科长仔细一看,脸色瞬间煞白:“这…这不可能!原始单据我亲自核验过…签名没问题啊!”他手忙脚乱地翻开带来的原始文件袋,抽出那份确认单的原件——上面的签名清晰流畅,与林溪电脑里的存档样本完全一致!
“复印件呢?这份复印件哪来的?”叶悬声音低沉,带着迫人的压力。
王科长仔细检查报告附件里的复印件,又翻看流转记录,冷汗涔涔:“叶…叶局,附件是…是周局…周正阳以前的那个助理小吴移交归档时提供的复印件!原件…原件应该还在审计科档案室!”
问题出在归档环节,有人利用移交过程,用一份伪造签名的复印件替换了本该归档的、签名真实的复印件,目的何在?是为了在后续可能的复查中埋雷?还是想制造混乱?
“查!”叶悬只吐出一个字,寒意凛然,“彻查所有经手人,特别是那个小吴!还有,立刻封存审计科所有与河滨项目相关的原始档案,没有我的签字,任何人不得调阅。”
一场围绕归档复印件的风波再次掀起,虽然最终查明是周正阳倒台前,指示其心腹小吴做的最后一手“小动作”,企图给叶悬制造点麻烦,并未造成实质损失,但也给林溪和叶悬敲响了警钟——暗处的敌人从未真正离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