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风尘恶 > 第20章 初到临安、旧识辨踪

第20章 初到临安、旧识辨踪

远远望见临安的城郭时,吕思祐几乎以为回到了汴梁。凤凰山麓的宫城轮廓在烟霭中若隐若现,朱红的宫墙被苍翠的竹木环绕,比汴京的皇城多了几分依山傍水的灵动。城外的运河里,官船、商船、画舫挤得密不透风,桅杆上的“郑”字旗在风里猎猎作响,一眼望不到头。

“这就是行在临安府,之前的杭州。”孙掌柜指着码头边的牌坊,“虽说是临时都城,可热闹劲儿,早盖过了当年的汴梁。”吕思祐跟着商队下船,踩着青石板往城里走,脚边的水沟里流着清水,连墙角的青苔都透着水润的绿。沿街的店铺挂着“胡商”“波斯”的招牌,骆驼驮着香料走过,铃铛声混着叫卖声,竟比记忆里的汴梁更鲜活。

西湖就在城边。他们沿着湖边走,苏堤的柳丝垂到水面,画舫在湖心岛旁打转,舱里的笑语顺着风飘过来。有个卖花的老婆婆提着篮子经过,篮子里的白兰花用细铁丝穿着,香气清幽。“姑娘买串吧?戴在衣襟上,香一整天。”老婆婆的吴语软绵,吕思祐买了两串,一串别在衣襟,一串递给孙掌柜。

“前面就是府衙了。”孙掌柜指着不远处的青砖门楼,“到了这儿,我的差事就完了。”他从怀里摸出个钱袋递给她,“这是路上该给你的工钱,多的是我添的,姑娘拿着防身。”吕思祐望着他鬓角的白发,想起这一路的照顾,眼眶发热:“孙掌柜的恩情,我记着。”

孙掌柜摆摆手,转身往码头走,背影很快消失在人流里。吕思祐攥着钱袋站在府衙前,看着“临安府衙”的匾额在阳光下发亮,深吸一口气,抬脚走了进去。

府衙门口的差役见她是个年轻女子,本想拦着,听她说要“面禀府尹,事关皇室”,又看她虽穿粗布襦裙,但眉宇间自有不凡气度,便不敢怠慢,引着她去了后堂。临安府尹是个五十多岁的文官,听她说完身世,手里的茶盏“当啷”掉在案上,茶水溅湿了奏章。

“你说你是……柔嘉公主?”府尹盯着她,眼神里满是惊疑,“可有凭证?”

吕思祐解下腰间的玉佩,递了过去。那是块羊脂白玉,上面刻着“柔嘉”二字,边角虽有磨损,玉质却温润通透。“这是先帝所赐,背面有内府的火漆印。”她轻声道,“府尹大人若不信,可查验靖康年间的宫籍,柔嘉公主吕思祐,年方十七,左眉尾有颗朱砂痣。”

府尹翻到玉佩背面,果然见个极小的“宫”字印记,再看她眉尾,确有颗淡红的痣。他脸色变了几变,起身拱手:“下官失敬,这就上奏陛下,在此之前,请您先在府衙后堂歇息,下官派人伺候。”

后堂的房间虽不奢华,却干净雅致,窗纸糊得平整,桌上摆着青瓷瓶,插着两枝初开的红梅。侍女送来新的襦裙和点心,说话轻声细语,见她只用素面,便取来不加铅粉的香膏。吕思祐坐在镜前,看着镜中女子的眉眼,忽然觉得陌生——这七年多的风霜,终究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

第三日午后,府衙外传来车马声。侍女进来回话:“宫里来了两位公公和嬷嬷,说是奉陛下旨意来的。”吕思祐站起身,手心微微出汗——她不知道来的是谁,更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认得自己。

来的是个白发老太监和个穿朱红宫装的老嬷嬷。老太监曾是钦安殿的管事,老嬷嬷早年在坤宁宫当差,都见过儿时的她。可两人围着她看了半晌,都摇了头。“模样是有几分像,可公主当年才十二,如今长开了,实在不敢认。”老嬷嬷叹道。

“那你们还记得什么?”吕思祐追问。

老太监想了想:“公主小时候爱在后苑的假山上爬,有次摔了,额角磕了个疤,后来用珍珠粉抹了才消……”

“疤在右额角,离发际一寸。”吕思祐打断他,“那年张嬷嬷怕先帝怪罪,用脂粉遮了三个月。”

老嬷嬷又问:“坤宁宫的暖阁里,摆着架紫檀木的梳妆台,上面的铜镜是谁送的?”

“是渊圣皇帝送的,镜背刻着‘福寿绵长’,公主生辰那日,渊圣皇帝还在镜匣里藏了支金步摇。”吕思祐答得从容,连铜镜边缘有处小缺口都记得清楚。

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惊色。老太监颤声道:“这些事,只有近身伺候的人才知道……公主,真的是你?”

吕思祐点点头,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