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风前絮 > 第54章 反转·鹿死谁手

第54章 反转·鹿死谁手

放榜次日晨起,新科进士于卯时进宫参授礼部赐宴。陶然同父母早早起了,见鸿胪寺官吏前来,忙跪受诏书。不想那传令官吏却说没有授职诏书,只喜颜悦色地恭喜了陶府,便引陶然入宫了。

午门前,仍是几日前参加殿试的三百士子,如今已被分为三队,身着不同衣装,由丹陛两旁的御道走入崇天殿。鸿胪寺丞手持金榜,刚欲唱前三甲之名,少卿却快步上来,朝他耳语了些什么。

寺丞面色有异,只听御前太监高声道:“皇上,皇后娘娘驾到——跪——”

众士子皆惊异皇后会来,纷纷跪下,行大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伏首,皆不敢抬头。帝后坐定,朱慈和颜朝祝钦云道:“陛下,此乃新朝首选。臣妾听闻新科士子众有三百,才华卓绝者难分伯仲,今日一见,果真气宇轩昂,令人撼动。”

祝钦云道:“皇后说的有理,众卿乃上人之姿,各有轩轾。从今而后,皆乃我朝肱骨之臣,今日设传胪大典,不是叫众卿来听朕训话的,都起来吧。”

众人行礼谢过陛下,起身后,祝钦云道:“朕为战事烦忧,缠绵病榻多日,未曾亲自考校策论。殿试乃右丞谢大人协礼部全权操办,如今,朕已然大好,今日来,便是要亲自考校二甲以上进士。”

此话一出,谢渊、百官、士子面上皆是一惊,谢正秋居首位,慌忙去看谢渊,谢渊却低着头,不给他一个眼色。

祝钦云缓缓走下御阶,在众进士间踱步:“众卿都知道,朕出身市井,不懂那些文人墨客的策论。但这天下,也是十年征战朕从诸个帝将中一点点打来的,虽没有文辞之才,但也有通政之干。今日重开殿试,二甲以上学子由朕亲面选定,三甲进士由皇后监试,礼部设面,与策论之绩共分。面毕,即刻拟定官职,再无他选。”

众进士皆面色动荡,心思各异,却不敢言语。原来,昨日百姓于右丞相府前闹事的消息于夜间传到了祝钦云耳中,朱慈卸了妆发,正与他捏肩,祝钦云默看奏折良久,猛地将其摔于几案上。

朱慈不语,默默走去拾起来看,只听祝钦云传令刑部放了闹事百姓,并勒令谢渊即刻清了木材的糊涂账,再不可大兴土木于人前。

“岂有此理,”传令官走后,祝钦云余怒未消,“他谢渊仗着自己有功,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朱慈闻言缓缓将奏折叠放好,温言劝道:“谢丞相有功,原先左丞相府又是三进内最好的宅邸,陛下赏了他,也是体恤功臣之心。今日震慑一番,想来谢丞相也不至于太过。”

祝钦云冷哼一声,任朱慈重新为自己捏肩,斥道:“他不敢?他野心大着呢。”

朱慈笑道:“再大也大不过陛下,陛下允他,是他的福分,谢氏如今权柄滔天,不正是彰昭陛下鼎盛?”

这话略略理顺他的心气,祝钦云把肩上皇后的手捋下来,沉沉握在掌中:“你觉得,禁了谢氏与祝氏联姻可足矣?”

“陛下真允得臣妾直言?”

“你我少时夫妻,不必如此生分。”

她缓缓坐下来,把他的手反握在手里:“臣妾无能,只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先时削了他谢氏做外戚的路,是因为陛下知道谢渊借反贪之名清了自己的宿敌,有弄权为私之嫌。如今又闹,却是另一桩公案,陛下赏罚分明,既赐予他季府之宅,六部之权,掌翰林、殿选,其余功臣亦按功论赏,其中难免有谢渊的党羽,这样做又如何不算厚待于他呢?”

祝钦云脸色阴沉,手渐渐用力握成一个拳头。

“陛下并非刻薄之人,可世上不是所有人的心都同陛下一样的。”

他沉吟点头,半晌道:“只有你懂我。”

他用的“我”,而非“朕”,朱慈心中涌过一丝暖流,将侧脸缓缓贴在祝钦云胸前,柔声道:“陛下容臣妾僭言,已是这宫中不可多得的恩情。臣妾愚昧,想替陛下分忧,又恐陛下动了干戈,伤了身体。京城伤疾未愈,还请陛下缓缓图之。”

他点点头,又问:“你有何主见?”

朱慈睁眼,动了动手指,说道:“陛下总说自己懒看卷册,却忘了治国一事选的是经世之才,而非文辞之士。陛下觉得,谢渊经世固国的智略,何堪与您相较?”

祝钦云听懂了她的意思,反问道:“你是说殿选?”

朱慈抬头垂眸,笑道:“这话是陛下自己说的,可别赖到臣妾头上。”

他沉声笑道:“是我说的。”

朱慈道:“先时季清阁出身于前朝翰林,执翰林,掌科举原是情理中事,现在他去了,朝廷之中,可还有人的谋略胆识强得过陛下?且历朝皇帝都是亲自考校策论的,陛下肯放权,也得有下臣接得住才是。要臣妾说,文辞墨彩的都是虚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陛下问两句也就知道了。”

祝钦云闻言展开奏折,冷笑道:“果真是谢氏子弟拔得头筹,二甲中十三人,三甲中五十余人都是出自谢氏一族,当真是朕的好丞相!”

朱慈笑笑,缓声道:“臣妾知道陛下不欲再设左丞相,他谢渊好与不好,全由陛下说了算。”

回到此刻,皇后身披赤金朝褂,头戴九龙四凤朝冠,坐在凤仪上淡淡微笑。祝钦云话音刚落,她便款款起身,行礼道:“陛下圣明,臣妾定不负重托。”

在场一二品大员及登科士子皆拜道:“陛下圣明,娘娘贤德。”

祝钦云转身重回御阶之上,沉声道:“进士及第者出列。”

谢正秋、陶然、钟睿林并排而出,行礼伏首,答曰:“臣在。”

祝钦云眼神览过三人,问道:“朕就一个问题,如今叛贼左棠已反,割据西域城镇,告诉朕,该怎么做?”

三人一时面色凝住,众进士列队垂首,默契地交换着眼神,无人敢上前答复。

祝钦云抬手指指,令道:“状元你先来。”

谢正秋满脑慌乱,眼冒金星,感到魂魄悬在头顶,脚却不知道何时跨了出去。

他摇摇头清醒过来,先是恭恭谨谨地行了个大礼,深吸一口气,答道:“臣...臣闻臣对,西域者,汉之屯田,唐之羁縻,我朝定鼎以来......”

祝钦云皱眉打断道:“说人话。”

“是,”谢正秋重重吐气,缓声道:“我朝建国以来便把西域视为贯通之地,左棠任大将军统兵于此处,如今却怀狼子野心,这实在是国家的耻辱!”

说道此处,他言语振奋,袖袍低甩,一副恨不能披肝沥胆的情态。

陶然垂首,抬眸去看皇帝,只见他已侧身斜靠在龙椅上,锁眉耷唇,似是有听戏之态。

谢正秋又道:“陛下向臣询问对策,容臣分三条陈述。”

祝钦云道:“不必分三条,一条即可。”

“是,”他行礼,又道:“兵法有云,凡战者,必先正名。他左棠有四大罪状,一是食朝廷之禄却背叛军恩,二是趁外族入侵,引为后援,三是破边关纲纪,残虐百姓,四是纵幼子行凶,知错不改。陛下出兵攻讨实乃大义!臣以为,陛下可遣派一名御史携符节一路朝往西域,向臣服将士及城池首领宣告罪在左棠一人,能斩其首级前来投降者,授世袭千户之职。”

他渐入佳境,又道:“旧时班超仅凭三十六人就能平定西域,并非依靠武力,而是依靠威德先行传布。如今应当让檄文传至四方,让贼众知道王师不可抵挡,叛党不可依靠,再聚集大军分兵西进,昭告天下我朝战力!《系辞》第十二篇曾言,‘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陛下顺天讨逆,以信义治理天下,又何愁叛贼不被剿灭!”

语罢,他又是低低一挥袖,潇洒又克制地弯腰行礼。谢渊心觉这侄子答得不错,心中快慰,又抬头去看皇帝的脸色。

祝钦云闭目点点头:“看得出来,谢卿于科举一事的确是下了功夫,这些引经据典,朕倒是从来也未听过。”

谢正秋不明此话意旨,只又把腰弯得更低了些。

祝钦云道:“下一位。”

陶然颔首上前半步,涵身行礼。方才趁谢正秋答题间,心里正自思忖答案。他一面摸准了皇帝是个不喜欢虚言的实干派,一面又受谢正秋言语干扰,答案只想了个开头。此刻皇帝叫他,陶然少不得先镇定半刻,往前迈了半步,行礼道:

“陛下,西域是屏障,但更要紧的是丝绸之路的贯通之地。若要作战,自然是依方才谢兄所言,攻心为上。但臣以为,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西域不安,陇右就会震动,陇右震动则关中不安,关中不安则天下骚动。如今左棠的叛乱,只是疥癣之疾,并非如秦晋般的大患。何况京中战事刚平,天下宜和不宜战。”

祝钦云换了个姿势,问道:“照你这么说,西域就让给他左棠了?”

“不,”陶然道,“前朝三征噶尔丹,显然把西域作为根本之地,我朝断不可轻弃。陛下若战,需考虑西域南北有天山横亘,中间有塔里木河环绕,城郭多沿绿洲而建,首尾相距数千里。如果聚集大军从一路进军,那么粮饷运输难以持续;如果分兵深入,又恐怕后路无援。臣请求效仿汉将赵充国‘屯田制羌’之法,分三路进兵:中路由哈密出兵巴里坤,直取乌鲁木齐,切断叛贼南北联络;南道从敦煌翻越阿尔金山,收复喀什噶尔,断绝叛贼西逃之路;北道从科布多跨越阿尔泰山,攻打阿勒泰诸城,焚烧其牧马场。每攻克一城,就留下精兵三千、屯田士卒五千,修筑堡寨、开挖水渠屯田,一边耕种一边驻守。这样一来,粮饷就无需从内地转运,而叛贼被困在孤城之中,如同锅中之鱼。另外,前朝设伊犁将军统辖此地,我朝亦应效仿。主攻碎叶城,控制西域要冲,在伊犁旧地修建将军府,设置总督两员取代曾经的一员,统辖南北两路,使叛贼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祝钦云闻言坐直,又道:“说下去。”

陶然行礼,又道:“臣以为,不能只兴战事。西域各部,有回人、蒙古、哈萨克等族杂居,左棠之所以能够煽动叛乱,是依靠他与准噶尔旧部有姻亲关系,如今割据,又用抗税免役来迷惑众人。陛下可宣告天下:凡是归附的部族,免除三年赋税,仍允许他们自治风俗,派遣汉官担任司马协助治理。重新开通甘肃到哈密的驿道,在嘉峪关设立互市,允许内地的茶、布、盐、铁西运,西域的玉石、马匹东输,让边民获利而忘记叛乱。从前张骞开辟西域,顺着利益前行,威德并行,所以三十六国都纳质归附。如今应在各城设立儒学,教授汉语汉字,选拔酋长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逐渐用华夏之风熏陶,用王道教化默化,这是长治久安的策略。”

祝钦云略略思忖,沉声道:“治国之道说的很是不错,但这仗却是不得不打。”

陶然颔首:“是,但还请陛下说明,‘朕并非好战,实在是不得不战’,然后选拔良将、训练精兵、筹备粮饷徐徐图之。”

众人无话,各自心觉陶然于西北之势了解颇多,言语之间见地非一般士子可比,倒像是入朝多年的大臣。

祝钦云看到探花钟睿林徐徐点头,指尖一指,问道:“探花郎有话要说?”

钟睿林看陛下突然问自己,少不得上前半步,和陶然并排:“陛下,陶兄此言极是,臣以为十面张网必然拖垮财政,以肃州卫为饵诱敌东进是战术陷阱,孤军深入不可取。联合吐蕃制衡左棠或可一取,但这样一来,陶兄方才所言长治久安之策就不能并行,此行宜暗不宜明。另外,臣忧心北境局面,先孽季氏之子季阳肯戴罪评叛,此乃驱虎吞狼之策,不过个中种种,臣也不是十分清楚,还请陛下定夺。”

言毕,钟睿林颔首行礼,不敢抬头,等待皇帝发话。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形势怎么变,所以...坚持,坚持,再坚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反转·鹿死谁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替身A在求生综艺被前任她姑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