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宁珞指着其中身形较之健硕的人道:“你看,那里面那个打坐的身形和大理寺依据刘记茶馆老板描述所画的画像中的一人很相似。”
韦涧素去看那人,“体形相似只能作参考,不足以为证。”
“平安客栈的小二说过,和妙智一起住的男子下颌有一粒细小的痣,体形也和刘记茶馆老板描述的其中一人很像。这里面似乎没有妙智,我们找机会走近看看他们。”
宅子背后有一条山野小路,直深入林子里,看不见通往哪里,
傅宁珞抬头顺着那小路往上看,能看到道观背面的屋顶,如果小路直通道观,应该只需要一刻多钟就能抵达。
“这二人为何不去道观?”
“或许是服侍妙智和妙音的,可能不是知仙观的记名弟子。”韦涧素猜测道。
妙智和妙音是被妄清赶出来的,当时肯定除名了,妄虚虽然同意两个弟子依旧在道观修行,但说不定还没恢复他们的名册。
如果妙智、妙音道号不在道观的名册上,他们的弟子的道号同样不会记在道观名册上,也就是说,这二人从名份上来说,并不属于道观的弟子。
傅宁珞捏着下颌为难,“他们不离开,我们怎么进去查探情况?”
宅子就这么大,两人所在的圜堂是敞开的,再加上环境清幽寂静,有人潜入很容易就能察觉到。
必须将二人引出来,且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行。
傅宁珞思索办法,她看了看四周,有些发愁。
宅子建在背山处,前面有茶棚,往上则是道观,路上人来人往,寻常人除非找人或瞎逛才会走到这里来,否则不可能迷路到这里。
但这里坐落在林子深处,就一座宅子,看起来也不招待外客,找人的理由难以信服,瞎逛就更容易引人怀疑了。
傅宁珞眼咕噜一转,有了主意,她侧眸不怀好意地打量韦涧素,虽然韦涧素做了伪装,还贴了络腮胡,但依旧看得出长相英俊,而且还多了一些粗狂的男人气息,肯定很招女子的喜欢。
她眼神越发满意,被她打量的韦涧素却被看得汗毛竖起,越发发毛。
.
“汪汪汪汪…”
一连串的奶狗叫声忽然从林中通往前面大路的路口传来,扰乱了这一片山林的寂静。
两个道士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雪白色的小狗忽然从路口撒欢地跑了出来。
“汪汪…汪汪…”
“雪儿,雪儿,别乱跑,快回来,快回来。”
一道鲜嫩绿戴着白色面纱的倩影提着裙角焦急地从林子里磕磕绊绊的追了出来。
白色的小狗跑到宅子前的空地上撒欢乱跑乱叫,仿佛好不容易放风,可尽地玩儿闹一样。
那个追着狗过来的小姑娘似乎身体十分柔弱,提着裙角跑得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撑着树干停下来拿手帕拭汗。
她停下抬头眺望,许是没想到这山野僻静之地还有人居住,又见宅子里有两个陌生的道士,怕生似的回头望,像是还有同伴在后头。
见迟迟不来人,她只能怯弱又焦急地羞恼跺脚,继续摇摇晃晃地去追小狗。
已经绕到宅子后面隐藏在一棵树后的韦涧素就看着已经从到到尾换了一身装扮的小姑娘“精湛地表演”,那柔弱无骨的样子怎么看怎么怪,大概是因为他清楚她的真面目,所以怎么看怎么浮夸。
傅宁珞不觉得自己演技浮夸,她见过太多在她师兄面前装柔弱希望得到照拂的女子,都是这样走两步就喘两口气,然后拿手帕柔柔地拭汗,她虽学不到全然像,但五分还是有。
因此她正装弱不禁风的少女追调皮乱跑的小狗装的起劲呢。
两位道长也没看出异样,走出来查看,也不知是因为贪玩还是因为原本就顽劣,小狗见小姑娘追,跑得更欢快了,小姑娘追不到狗,急得几欲哭出来。
两个道长看不下去了,其中一人道:“姑娘,这是你的狗吗?”
小姑娘看起来很年少,虽蒙着面纱,但能看出来她十分怯弱,听见问话,仿佛受惊似的,双手捏着手帕放在胸前,轻咬着嘴唇摇头。
“是嫡姐的,嫡姐说要送给我,但它太调皮了,从我怀里跳了出来,我抓不住它。”
两个道士对视一眼,从少女的话中很快推测出了一个嫡女欺负庶女的戏码,刚刚问话的道士就道:“小道帮您抓吧。”
“谢…谢谢。”少女腼腆的道谢,然后就站在一旁擦拭额上的汗,她左眼角一滴绯红的血痣,如同泪滴一般动人心魄。
帮忙抓狗的道士武功不错,三两下便捉住了狗,提着小狗的颈部递给她,见她左眼角那粒血痣鲜红欲滴,一时看楞了神。
“道…道长?”
少女见他不动,疑惑看着他,抓狗的道士回过神来,忙将狗递过去。
那狗很小,才几个月大的样子,但是个凶性子,被抓住了脖子,就特别老实的呆在道士手里。
少女看得惊奇,“它怎么这么乖了?”
道士笑道:“姑娘性子软和,抱着它,它自然敢闹,提着它后颈时,它就会感到畏惧。”
少女似懂非懂地点头,但也没依照他的动作拎后颈,而是双手接过狗狗,温柔地抱在怀里。
少女接过狗,视线不经意划过他左下颌那粒细小的痣,而后很快移开视线,不留一丝痕迹。
“谢谢道长,小女便不打扰道长修行了。”
少女福身施了一礼,怯怯道谢,然后哄着又不安分的小狗离开。
忽然,一道细微的破空声响起,少女无知无觉。
“哎哟…”石子打中了少女的脚腕,她吃痛喊出声,膝盖一跪,就摔倒在地上,小狗狗也掉在了地上,汪汪直叫,又要跑。
那个帮忙捉狗的道士连忙走到身边,蹲下关切询问,“姑娘,你怎么了?”
小姑娘脚腕一阵疼,她苦着脸捂着痛处,弱弱道:“刚刚脚忽然很疼,可能是崴了。”
“还能走吗?”
少女怯懦地点点头,撑着地面站起来,又去看跑掉的小狗,这次道士同样很快把狗抓回来,再次递给她。
“姑娘小心,山路不好走,莫要再崴了。”
少女很怕再崴脚,接过狗小心看了看脚下,才提着裙角缓缓离开。
一直目送少女磕磕绊绊的走得不见人影,又等了一会儿,不见人回转,两个年轻道士才收回视线。
“走吧,不会武,只是个意外。”左边那个一直站在廊下时刻主意动静的道士说,刚刚他用石子试探了一下,少女丝毫没反应,还以为自己崴脚了,显然不懂武功。
“你也太小心了,这么小的姑娘,能有什么心眼,小姑娘一双眼睛挺漂亮的,尤其是那粒血痣,看得人心痒…”帮少女抓狗的道士语气透着某种让人听不清的幽深意味,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诡异。
“收起你那些心思,若是被两位道长知道…”右边那道士没再说下去,但警告的意味十足。
抓狗的道士遗憾的收了笑容,跟着一起进屋。
.
另一边,彻底脱离了两个道士视线的傅宁珞也不装了,蹲下身揉了揉脚伤,那道士可能也怕引人怀疑,所以没使力,伤势不重,很快就会自行痊愈。
说来刚刚她也是捏了把汗,在察觉到身后暗器的声音时,她差点就反射性避开了,最后还是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保持住了伪装。
傅宁珞抹了一把额上不存在的汗,然后垂眸看向怀里的狗狗,轻抚着狗狗的头顶夸赞,“雪儿,做得好,待会儿奖励你一只大鸡腿。”
“呜呜…”小狗被顺毛顺的舒服,乖乖呆在傅宁珞怀里哼唧哼唧撒娇,再不见之前的顽劣。
傅宁珞眼中浮现笑意,这么聪明的小狗还真是少见,可惜不是她的。
一人一狗坐在树下等,小黑和韦涧素的马一起被绑在树上,不甘落后地蹭着主人的背。
不多时,韦涧素几个飞跃过来,见她坐在地上,便也不拘小节地坐下。
“时间太仓促,我只探查到了妙智的屋子,他屋内有个密室,需要钥匙才能打开,我没能进去,但我在他枕头底下还找到了一件女子之物——”
“是什么?”
傅宁珞眸子亮晶晶的,看得韦涧素越发尴尬,摸着鼻子道:“…是一件贴身衣物。”
他话才说完,耳根便通红一片,傅宁珞忍住笑,对那件女子之物有了猜测,大概是裘裤,肚兜之类的。
韦涧素去年及冠,如他这般的男子早就通人事,不知见过多少女子贴身之物,他却看起来挺羞耻,或许只是因为对着她一个女子谈论女子的贴身之物才如此?
傅宁珞没有窥探旁人私密之事的爱好,即使打算了猜测,抱着小狗轻柔顺毛。
“会不会是因为二人破色戒妄清才把他们赶出道观的?偷钱只是掩盖家丑的说法?”
韦涧素神色已经恢复正常,顺着她的推测往下分析。
“如果他们贪念红尘,为何还要回道观?”
“因为钱啊。”傅宁珞不假思索回答,知仙观香火旺盛,比城内大户人家还富庶,妙智贪念女色,但他过平凡人的生活,未必养得起女色,所以回道观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些只是她基于凡夫俗子想法所作的推断,二人是否还有其他目的,或者单纯只是舍不得道观还需要深入调查。
“对了,那个身形相似的道士左下颌确实有一粒痣,与妙智去京城的就是他,我觉得他们两人似乎在看守宅院,不似普通的道士。”
傅宁珞说了有一个道士用石子试探她的事情。
韦涧素更关心她的伤,得知她无事后才放下心,至于二人的目的,他认为还是应该确定密室里面有什么以后才能判断,如果宅子里没异常,他们二人便是正常警惕,如果宅子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他们二人便是为了守卫宅子才伪装成正常的道士。
“总不能在里面金屋藏娇吧。”傅宁珞耸耸肩,起身和韦涧素一起离开。
韦涧素将狗狗还给它的主人,傅宁珞还给了一把铜钱,请狗狗的主人买些骨头奖励小狗狗。
告别狗狗主人后,傅宁珞躲进林子换下装扮,依旧着之前的打扮,她换下特意带来的增高鞋,又擦去左眼下的血痣,最后将眼妆略微变动,就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
等她换好后,两人继续上山。
此刻已经未时,前来上香的香客都已经上完香,抓紧时间回家,毕竟有许多香客是从京城慕名而来的,两地相隔近,许多人自然愿意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到京城。
傅宁珞看了一路的豪华马车,不由感概知仙观的红火,谁能想到在三十年前,这家道观还只是个乞丐都看不上的小破观呢。
快接近道观时,两人趁着没人,将马儿藏在林子中,傅宁珞的马儿打得活结。
“小黑很聪明,懂得自己解绳。”傅宁珞摸着小黑的头顶夸赞。
小黑也骄傲地昂起脑袋,斜睨了韦涧素的马儿一眼,虽然它长得还不够高大,但智商填补了它的不足。
韦涧素没说话,默默将自己马儿的缰绳捆在小黑的缰绳上,这样遇到危险,两匹马儿还能用得着。
他们的马都不是寻常马匹,再加上他们的剑,旁人见了容易心生警惕,不利于打探消息,所以他们必须把马儿和剑藏起来,当然,还有他们两个的包袱。
鉴于知仙观的情况,他们没打算一日就能查明白,若是情况复杂,可能还需在蓝田县住上几日,因此两人都带了换洗衣物以及需要用到的物资。
两人走得比较深,况且此时香客减少,不会有人跑到林子里发现他们的马儿和包袱。
知仙观确实如王诘所说,建在高山上,轻纱似的薄雾弥漫,道观巍峨飘渺,恍若仙观。
傅宁珞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站在观前仰头观赏。
旁边的韦涧素比她高出许多,也抬头欣赏美景,他常年忙碌办差,嫌少有闲情上道观寺庙上香观景。
“太仪道长当初带着妄虚他们来到此地,或许也是见着这等美景才愿意停留下来。”
傅宁珞大煞风景说:“或许只是因为太仪道长走累了,两个弟子又渐渐长大,他希望两个弟子有个安定的居所,因此才停留下来呢?”
韦涧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