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幼香在县城就读的那所高中,虽然只是普通的学校,但也算是有些实力。她的成绩很好,位于年级前列,唯独数学拖了些分。
冯秋挠了挠脸,“这些改天教你,以前高中的知识希望我还记得。”
白幼香很开心,她听说过城里有钱人家会请家教老师在假期里帮忙开小灶提升,她们这种穷乡僻壤的根本没有,而且她还是村里读书最多的那个。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她不想和母亲一辈子生活在这破落的小山村里,她想走向更大的世界,因此学习是她只要的目标,而冯秋不仅资助她上学,还愿意教自己学习,自然也成了她最崇拜的人,每次见到她时都两眼放光,满是星星眼。
冯秋还不知道知道在这个小女孩眼里有多伟大,还在那悠哉悠哉地品着茶。
白幼香回去了,她还是坐在院子凉亭里,看着外面的天空下起雨来。
现在正值暑假,本来应该热的让人发晕的季节,在这山村里竟然下起雨来,在炎热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潮湿和凉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和她们一样了。她在院里种了棵海棠,现在含苞待放,但她觉得十分好看。还把院里废弃的池塘里种了荷花,改造成了一片花园。
现在下着她喜欢的雨,看着海棠品着茶,旁边的收音机里播放着戏曲,她竟也莫名地喜欢上了这种氛围。
没有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和行色匆匆的工作者,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这里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群,还有夜间的蛙鸣和清晨的鸡鸣。
想起很多年以前,和沈晓柔聊天时她说过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会找处世外桃源隐居起来。
冯秋不由得苦笑,曾经想到处走走看看的她在灵妙村定居了下来,而沈晓柔却在洋城里每天忙得头大。
冯秋看着新闻里和沈晓柔有关的采访,她们分别千里,但她还是会关注她们的一举一动。虽然不关注也能知道她们的事,毕竟她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和她们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她感觉自己和她们差距太大,这也是她为什么想不明白她们感情的原因之一。明明她们那么优秀上进,可为什么会看上她这么个普通人呢?而且还是三个以前!
她近来经常做梦,梦到自己被三人捆住手脚任由她们放肆,每次她都会被惊醒,面色绯红,不停地喘息着。
想到此,冯秋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脸,她居然会做这种梦?是因为开始想念她们了吗?虽然有点,但也不至于做这种离谱的梦吧?
外边传来雨滴落在荷花塘里的声音,很悦耳也很助眠,不知不觉间又睡了过去。
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订好时间的闹钟将她吵醒,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始洗漱。
她在这边的生活简单又舒适,除了没有她们的陪伴之外,她觉得什么都好。
这天白幼香又来找她聊天,聊的都是些家常理短,冯秋觉得这孩子总是那么热情,一直对她格外在意。
“阿秋姐,你明天有时间吗?”白幼香满眼期待地问她。
冯秋笑了下,如果说没时间的话,这孩子可能会很失落吧?虽然她总是没事干,但也有专研文学的。
“有时间啊,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吗?”
白幼香高兴起来,“那明天我们一起去赶集吧,正好也带你看看这边的风土人情。”
冯秋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邀请,她来灵妙村已经几个月了,但基本都是闭门不出,偶尔会外出拍摄些觉得好看的风景照,或者在院里赏花或者专研学术。
赶集她是知道的,只是这边的还没见过,一时也觉得好奇,便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晨曦微露,冯秋被定好时间的闹钟叫醒,起床伸了个懒腰开始洗漱。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边的集市,还是好奇的。
门外白幼香已经在等着她了,她们一起步行到几里外的市场,这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放集市,很多人都会在这里进行货品交易。
冯秋看着眼前繁杂的场景,虽然也是在村里,但她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居然不知道还有这番热闹。
“这边虽然比不上县城里热闹,但也应有尽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在这里买到。”白幼香跟着冯秋到处走走看看,没一会停在了一个摊位前。
这边的集市和以前南城下城区差不多,只是这边更原始一点,用树叶铺在地上当垫子,上面摆放着一些野山菌。只是她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多,有些种类的不认识。
白幼香向她介绍起来这边的情况,“我们灵妙村这边不靠海,属于内陆,虽然没有海味,但也有山珍,所谓靠山吃山,所以这个时候野山菌也成了当地主要的收入来源。”
冯秋看着眼前这些叫不上来名字的山珍,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她不知道的事和物品,小小的灵妙村里,也有她所不知的一面。
集市上很热闹,还有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冯秋跟着白幼香吃了很多,临回去前还买了零食和水果。
“阿秋姐,今天我好开心!”
回去的路上,白幼香笑得合不拢嘴,不知道的以为有什么好事发生。
冯秋嘻笑道:“为什么?”
“因为阿秋姐愿意陪我啊,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人陪我了。”
冯秋看着白幼香,她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没有什么朋友,但后来遇到了沈晓柔和陈渔她们,她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家时,白母已经做好饭等着她们回来了。白母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吃药和检查,因此也成了家里的负担。
当初她想过放弃检查,拿买药的钱继续供白幼香上学,而白幼香则想把学费拿去给母亲买药。两人意见不一,但不管怎样都不是好的方法,直到冯秋的出现,资助了白幼香的学费,还租下了那间不怎么用的院子,给了她们不菲的租金。
白母知道这是在帮她们,因而对冯秋的手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冯秋。
冯秋还是老样子躺在摇椅上养神,出来了这么久,她的心境也平复了很多,对她们的思念也是日益剧增。
或许……该回去了吧?
在灵妙村的生活单调又平凡,她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事,不同的变数就是白幼香,她总是会缠着自己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身为年长者的她哪会不知道这样的表现?特别是上次出去踏春时,她换上了一件黑色连衣裙,一天下来白幼香全是在看着着她。
她那肆无忌惮的眼神她并不讨厌,她那感受到眼神里除了爱慕外,更多的是崇拜。要不说小孩子单纯呢,心里想的什么一眼就能看出。
“阿秋姐,如果我说我喜欢你,你会回应我的喜欢吗?”白幼香小心地用开玩笑的口吻和她说着。
冯秋哪会不知道这孩子的想法?她也用着差不多的口吻说道:“你现在应该在乎的是学习,而不是感情上的事,这种对你来说还太久远。”
“那阿秋姐,你有喜欢的人吗?”
冯秋把手上的戒指亮了出来,“我不但有喜欢的人了,而且我还结婚了。”而且还是喜欢三个。
冯秋没说出实情,一来是没必要什么都要坦白,二来是她觉得这边对这方面的感情可能抱有成见,她不想多生事端。
白幼香惊讶地看着,她没想到阿秋姐这么年轻就结婚了,虽然她妈妈这个年纪的时候自己已经能跑路了,可冯秋是她心里的白月光,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那她们对你好吗?”
冯秋点头,“她们对我很好,以前我不如意时会安慰我,迷茫时会帮我指明前行的道路,在我困惑时会帮我答疑解惑。”在我看来,她们永远是最棒的。
“那……你爱她吗?”白幼香问。
冯秋笑了笑,“爱不一定要说出来,轻易说出来的也不一定是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好。”而且不是她,是她们。
“哇塞!听起来很美好的样子,”
白幼香入迷地听着,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对感情产生别样的憧憬,她也是如此,但她时刻谨记阿秋姐的话,以学习为主。
夏去秋来,池塘里的荷叶逐渐枯萎,只留得几株残荷枝头尚在,早上的青石板路上,也挂上了秋露。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而冯秋干了件大事。
起因是一次冯秋睡不着,天没亮就早早地起来看书,听到院外有小孩子的嘻笑声,打开门看去,只见一群小孩子背着书包,打着手电筒边说笑边走远。
后来问了白幼香才知道,灵妙村的小学已经快要废弃了,只有一两个教书先生还在上课,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读书,村里的孩子就只能去隔壁村的小学。秋冬天亮得晚,为了不迟到所以就打着手电筒摸黑赶去学校。
冯秋是吃过苦也经历过苦日子,这种感觉她也能感同身受。只是看着那些孩子被冷风吹红的脸,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她和白幼香找了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协商,又找了相关人员介入,投资修建了灵妙村小学。破败的旧楼被推倒,新的楼房取代了它,因为没有多高的楼层,所以竣工得很快,学校招收了几位新老师,灵妙小学又开始焕发出以前的生机。
看着眼前的这些楼房,村民们都面面相觑,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有了这些房,俺孙子是不是就不用摸黑去隔壁村上小学了?”一个村民问。
另一个人又说:“俺娃每天早上就赶早起来,那天又黑,路边又是陡坡,心里怕得紧啊。”
白幼香告诉他们,以后灵妙村有自己的小学了,村里的孩子可以在这里上学,不用再跑几里地的山路了。
村民们知道了,都十分感谢冯秋,听着他们的赞许,冯秋心里说不上来的好奇妙。在这里她不再是需要她们庇护的幼鸟,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她不再需要她们,反而是别人需要她。
临近春节,正好房租也快到期了,冯秋交待好白幼香和白母需要注意的事就准备启程了。
她没有东西要带走,能拿的只有自己包里的照片。打开门时,外面站了很多村民,还有孩子,那都是来送她的。
“冯老师,你帮村里做了那么多,俺们想送送你。”
“冯老师,谢谢你修学校,老师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会想念你的。”
饶是见惯了伤感离别场合的冯秋也忍不住眼眶发热起来。
“谢谢大家,但还是不用送了,我可以自己走。”
车子已经到了,白幼香和白母看着她都有些哽咽。冯秋不由得苦笑一下。
“小香,我相信你可以走出这里,迈向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平安健康。”冯秋摸着白幼香的头说道。
白幼香哭着点头答应下来,“阿秋姐,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说完抱着冯秋泣不成声。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车子启动了,冯秋闭目养神不敢去看。
白幼香哭着追着车子跑了好远,最后没了力气才看着车子一点点驶离,变成一个黑点,最后消失不见。
村里人都知道白家孤女寡母全靠冯老师救济才度过难关,对此也是深感同情。
“娃儿,走吧,该回家了。”
白母扶起哭肿眼睛的白幼香一点点向家的方向走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