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开诚布公的谈话,像一阵秋风,吹散了积压多年的落叶,却也让深埋的根系得以呼吸。
之后的日子,顾庭之和杨妩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而稳固的默契。
他们依旧是同事,是致远班的共同管理者,但偶尔交汇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只有彼此才懂的、跨越了时光的理解与宽容。
合欢树下的光影交织
又是一个黄昏,放学铃声早已响过,校园渐渐安静下来。
顾庭之批改完最后一沓物理作业,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抬眼望向窗外。
夕阳正缓缓下沉,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光线斜斜地穿过窗户,在他摊开的教案本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他忽然想起,杨妩今天应该还在办公室整理学生们的心理档案。
他起身,鬼使神差地走向高二教师办公室。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只见杨妩正伏案工作,台灯的光晕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一缕碎发垂落额前,随着她的呼吸微微颤动。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端起旁边已经微凉的茶杯抿一口,眉心微蹙,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准确地描述某个学生的情况。
顾庭之没有立刻进去,只是静静站在门口。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科技馆里,为了一个数据反复验算、眼神执拗的少女。
时光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和处境,但那份潜藏在骨子里的认真与坚韧,却从未褪色。他轻轻叩了叩门板。
杨妩闻声抬头,看到是他,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随即露出一抹浅笑:“顾老师?还没走?”
“正要走,看你这边灯还亮着。”顾庭之走进来,目光扫过她桌上摊开的档案,“还在忙姚棠的后续跟进?”
“嗯,”杨妩点点头,身体向后靠向椅背,显露出一丝疲惫,“想尽量把记录做得细致些,希望对她以后有帮助。”她顿了顿,看向顾庭之,“你也才忙完?”
“刚改完作业。”顾庭之在她对面的空位坐下,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堆满作业本的办公桌。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桌面上划出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空气里漂浮着淡淡的墨水和纸张的味道。
“一起走吧?顺便……聊聊班里最近的情况。”
杨妩看了看时间,利落地保存文档,关闭电脑:“好。”
两人并肩走在被暮色笼罩的校园里。路旁的合欢树花期已近尾声,但仍有零星的花朵顽强地缀在枝头,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若有似无的甜香。
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林荫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这届致远班的学生,比我想象的要敏感,也更有想法。”顾庭之率先打开话题,声音在静谧的傍晚显得低沉而温和。
“上次匿名心愿箱里,不少留言都透露出对未来的焦虑,还有对人际关系的困惑。”
杨妩表示同意:“是啊。尤其是父母期望与个人兴趣冲突的,不在少数。我正想和你商量,是不是可以策划一次主题班会,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
这个提议让他们的交流自然而然地转向具体的工作细节。
他们讨论着班会的形式、可以引入的心理小游戏、以及如何鼓励学生安全地表达自我。
交谈间,顾庭之注意到杨妩在谈到如何帮助学生时的神采奕奕,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与专业。
他意识到,教学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走到停车场附近,话题不知怎的又绕回了过去。
顾庭之看着远处教学楼亮起的零星灯火,语气带着一丝追忆和释然:“有时候想想,如果当年我们没有分开,一起完成了那个项目,现在会是什么样?”
杨妩停下脚步,仰头看着天际最后一抹亮色,沉默了片刻。
晚风拂起她的长发,侧脸在暮色中显得有些朦胧。“人生没有如果,顾老师。”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就像合欢花,今年落了,明年还会再开,但已不再是同一朵花。
我们走过的路,无论对错,都成了现在的我们。”
她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他:“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都在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不是吗?”
顾庭之心中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熨帖感缓缓蔓延开来。
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伤口,不需要反复撕开检视,或许任其在时光中自然结痂、愈合,才是最好的方式。
将杨妩送到教师公寓楼下,顾庭之没有立刻离开。
他靠在驾驶座里,看着那扇窗户亮起温暖的灯光,才缓缓发动车子驶离。
回到自己略显冷清的公寓,顾庭之没有开大灯,只拧亮了书桌上的一盏旧台灯。
柔和的灯光驱散了一小片黑暗,将他笼罩在一个安静的光圈里。
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有些年头的硬皮笔记本。
翻开扉页,一张略微泛黄的合影滑落出来。
那是高中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后,他和杨妩在科技馆门口的合影。
照片上的两人,穿着略显宽大的校服,肩并肩站着,脸上洋溢着青涩而灿烂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杨妩的笑脸,那时她的眼睛里,还没有后来经历的种种复杂。
他想起白天她说的那句话,“我们都身不由己过”。
如今的他,更能体会这其中深意。
当年的选择,掺杂了太多家庭、现实的压力,并非一句简单的对错可以评判。
他将照片小心地夹回笔记本,开始记录近期班级工作的思考,以及关于那次主题班会的具体构想。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思绪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清晰。
他意识到,与杨妩的重逢,以及共同处理班级事务的经历,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
他不再仅仅专注于传授物理知识,开始更多地去观察、理解讲台下那些年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与此同时,杨妩泡了一杯蜂蜜水,坐在窗边的沙发上。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铺陈开来。
她回想起顾庭之刚才提及“如果”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她并非毫无波澜,只是比起沉溺于过去的假设,她更倾向于把握当下。
教师这份工作,让她接触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感受到被需要、能带来积极改变的价值感,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她拿起茶几上那枚小小的芯片钥匙扣,在指尖摩挲着。
这不仅是过去的纪念品,更象征着她对知识、逻辑和创造力的热爱。
或许,在这个新的环境里,除了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她还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物理小课题研究?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雀跃。
第二天清晨,阳光格外明媚。
顾庭之比平时更早一些来到办公室,意外地发现杨妩的办公桌已经收拾整齐,桌面上放着一份打印好的、详细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草案,旁边还用娟秀的字迹附了几条补充建议。
他拿起方案仔细翻阅,思路清晰,环节设计巧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会在方案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顾老师,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个‘梦想储蓄罐’的环节,鼓励学生写下短期目标,由我们定期跟进鼓励。
你觉得呢?”
看着这行字,顾庭之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拿起笔,在下面认真地回复:“很好的建议,杨老师。细节我们可以课间再讨论。”
这时,杨妩端着水杯从茶水间走出来,看到他,微笑着打招呼:“早啊,顾老师。方案你看了吗?”
“早。”顾庭之抬起头,晨光透过窗户,正好落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边。
“看了,非常棒,特别是‘梦想储蓄罐’的想法。”
“那就好。”杨妩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两弯新月,“我还担心会不会太理想化。”
“不会,”顾庭之肯定地说,“很有意义。”
上课预备铃响起,打破了早晨的宁静。校园里渐渐充满了学生们的喧闹声,新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顾庭之和杨妩相视一笑,各自拿起课本和教案,走向不同的教室,走向那些等待他们引导的、年轻而充满可能性的生命。
阳光洒满走廊,也照进心里。
过去的故事已然翻页,而属于“顾老师”和“杨老师”的现在,正伴随着粉笔划过黑板的声响、学生们的朗朗书声,以及彼此间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支持,缓缓铺陈开来,带着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这回真的是越写越不对劲了。[裂开][裂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