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孔庆递来的职服,孙然然与葛斯梦俱是一怔。
孔庆无奈地搓着手:“孙姑娘,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来的是一位女陶匠。平江府的白瓷又称‘女瓷’,此地烧瓷……本就是女子为主的行当。”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劝诫,“这些年本地烧瓷日渐凋零,朝廷又一直寻不到合适的陶官接手,这才悬空至今。”
见两人神色认真,他忍不住又絮叨起来:“听句劝,这差事能干就干着,不能干就安安稳稳熬到任期结束回家。别嫌我多嘴,那官窑……唉!”他摇头叹气,“早已名存实亡。里头没剩几个人手,您这活儿啊,慢慢磨着就行!朝廷不会怪罪的!”
孙然然心中疑窦丛生。直到踏入那座沉寂的官窑,才真切感受到孔庆话里的分量。
偌大的窑场,冷清得令人心慌。三五个女工神情倦怠,倚着坯架闲话。关键的几十道工序,人手稀疏散漫,一眼便能望尽。
满目寂寥,满腔荒凉。
她与葛斯梦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清点之下,仅存的几个女工,维持日常烧制几个粗陶瓶已是勉强。真正的“女瓷”早已绝迹。
休憩间隙,孙然然拉住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工询问。那丫头怯生生道:“手艺好的陶娘……都被天尊召去了。天尊最是灵验,侍奉她的便是尊使者,能福泽全家,人人争着去哩!若不是我手艺粗笨……”她眼中流露出向往与遗憾,“我也是想去的!”
官窑人手奇缺,孙然然熬了几夜梳理工序,重新调配人手,仍是捉襟见肘。留下的女工,多是家中困窘,实在别无去处才来混口饭吃。真正懂烧瓷的,除了她自己,竟只剩两人!
她备了些茶点,将两人请至一旁,诚恳询问:“两位姐姐快请坐。今日请二位来,是想讨教。官窑人手凋零至此,形同虚设……可有法子将之前离开的工匠请回来一些?”
其中一位杨姓女娘叹道:“孙陶官,不瞒您说,待我孩儿稍大些,也是想走的。如今留下,只因娃娃尚在襁褓,离不得娘喂奶。”她指了指不远处简陋的休息小屋,“这里离家近,能照看。天尊的窑厂远在深山,一去便是大半年,实在顾不得家里。”
“那天尊……给的工钱多吗?够养家糊口?”葛斯梦忍了多日,终是问出口。
另一位王姓女娘脸色骤变,慌忙压低声音斥道:“糊涂话!做了尊使,得的是天神福佑!保佑家人安康,来世投生富贵门庭!岂是眼前那点银钱能比的!”她警惕地环顾四周,“这话在我俩面前说说便罢!若让卫士听见,非拉你去赎口业不可!”
葛斯梦连忙赔礼:“是我失言!绝不再犯!”
杨女娘忽地想起一人,低声道:“不过……你们或许可以去蓝家窑试试。她家世代都是烧‘女瓷’的好手,祖上还有过自家窑厂。只是后来……家中连遭变故,亲人病逝,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卖了窑厂到官窑做工。她两个孩子都小,夫君又……”她摇摇头,没说下去。
王女娘接口道,语气带着宿命般的叹息:“唉,也是蓝家运道不好。若早求天尊问卜避祸,求得仙药福运,也许……那场疫病就熬过来了。”
孙然然望着窑厂空荡的坯架,深知仅靠这几人,难成气候。此地的沉疴,远非烧几件瓷器便能祛除。
但若官窑能重焕生机,让匠人们凭手艺赚取实实在在的银钱,或许……能有人渐渐看清脚下的路?
愚公移山,亦始于寸土。
何况,这“女瓷”本就是大夏独一无二的明珠!若烧得出精品,其价值何逊于凉州瓷!
两人寻至蓝家,庭院萧索。两个瘦小的孩子蹲在地上,仔细挑拣着别人丢弃的菜叶,身上的衣衫打着层层补丁。
孙然然心头一酸,放柔了声音:“孩子们,你们娘亲呢?”
两个孩子闻声抬头。大些的女孩约莫**岁,模样清秀,小的那个男孩,正是那日街上挨打护瓶的孩童!
小男孩认出是扶过他的好看姨姨,奶声奶气地说:“娘亲去接爹爹了。家里快没米啦,阿姐说省着点,等娘亲回来给她做顿热饭。小安长大了,能帮阿姐干活!菜叶子也能捡!”
葛斯梦听得眼圈发红:“听姨的,这些不能吃!姨带你们去买好的!”
那大些的女孩——蓝芸,恭敬地作了个揖:“多谢两位姨姨好意。娘亲走前叮嘱过,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爹爹说过,无功不受禄,我们当不起的。”她小小年纪,眼神却异常坚定,“不知姨姨找我娘何事?她归期未定,只怕今日要让您空跑了。”
她牢牢记着母亲的嘱咐:不论谁来,绝不跟人走,绝不碰陌生人的食物。
弟弟蓝惟安也用力点头附和:“嗯!我们爱吃菜叶子!姨姨不用担心,等娘亲回来了你们再来!”
葛斯梦经历过颠沛流离,但有父亲和军中叔伯的爱护,苦中犹有暖意。眼前的两个孩子,守着这无望的等待,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倔强,让她心头堵得难受。她望向孙然然,眼中尽是恳求。
孙然然明白她的意思,对着蓝芸温言道:“莫怕。我是官窑的管事姑姑,也是与你娘亲一同烧瓷的。”她拿出一个小布包,“你娘走得急,这个月的薪俸没来得及领,我顺路捎来。只是你们两个孩子拿着银钱不安全,”她语气轻柔却不容置疑,“姨姨陪你们去买粮,稍后禄米也会送来。”
蓝惟安眼睛一亮:“禄米?以前娘亲没带过呀……”
孙然然替他擦掉脸上的泥印:“以前管事姑姑没来。现在姑姑来了,该有的都会有。”
“真的吗?”惟安的小脸上第一次绽开光芒,“能……吃饱饱吗?”
蓝芸却一把将弟弟护在身后,警惕依旧:“多谢姑姑。娘亲没提过薪俸的事,我们不能收。”
孙然然并不勉强,留下自己的名帖:“这是我的牌子。若有事,可去官窑找我。”
回程路上,葛斯梦不解:“为何不直接给他们?”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孙然然叹息,“两个孩子戒心如此之重,硬塞只会适得其反。若让人知晓他们手中有钱粮,更是祸端。那蓝芸是个有主意的,若有难处,自会来寻我们。”
果然,两日后,蓝芸便急急寻到官窑——弟弟惟安病了!
小家伙烧得脸颊通红,气息急促。幸得寻医及时,已无大碍。孙然然与葛斯梦便每日轮流照料,静待其母蓝灵霏归来。
蓝灵霏踏入家门时,两个孩子扑入怀中泣不成声。一路风尘仆仆,心力交瘁,本以为家中不知是何等凄凉景象,却意外发现孩子气色尚可,家中甚至多了些米粮。
“是两个仙女姨姨送来的!还给小安拿了药!”惟安奶声奶气地献宝。
蓝灵霏心头一紧,唯恐是教中人趁虚而入。待听孩子描述是官窑管事,才略略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那无处不在的“尊使”,便好。
待孙然然再次登门,蓝灵霏终于见到了这位“仙女姑姑”——一位眉目温润、眼神却透着韧劲的年轻女子。她未多寒暄,开门见山:“蓝陶匠,冒昧打扰。我是官窑新任管事陶官孙然然。任谁见到两个孩子如此,都不会袖手旁观。”
蓝灵霏憔悴的脸上满是歉意与感激:“让您费心了。夫君……在外地出了意外,我刚料理完带他回来。家中一团乱麻,待安顿妥当,定回窑厂当面致谢。”
此前,孙然然已带着仅剩的女工尝试烧制女瓷,却始终釉色浑浊,难复旧观。与蓝灵霏探讨几句,才知关键工序前人理解有误。见她心事重重,然然关切道:“家里现在如何?若有难处,尽管开口。”
蓝灵霏眼眶瞬间红了:“日子本就艰难,原想着夫妻同心,咬咬牙总能过去。可这苦难……仿佛没有尽头。”她强忍泪水,“夫君读书明理,从不信什么天尊。突染恶疾时,旁人家属都去求了仙药……有的竟真好转了。可他却始终瞒着我……罢了,不提了。两个孩子还得靠我撑着。”
“放心,”孙然然语气坚定,“只要女瓷能重现光华,官府早有通商开市之策。北方凉州瓷行销西域,此地亦可扬帆出海!只要我们烧出好瓷,孩子们的日子就不会再苦!”
“我何尝不明白世上本无鬼神?”蓝灵霏声音哽咽,“可看着至亲在病痛中煎熬,所有医师都束手无策……那种绝望,真的会让人跪下去,祈求那虚无缥缈的神迹!”
她犹豫片刻,压低声音又道:“而且……天尊那边也在大肆招募尊使烧制‘魂瓶’!我曾陪好友去求福,匆匆瞥见,她身边摆满了色彩斑斓的魂瓶,精美绝伦,价值连城,非顶尖匠师不可为!官窑这边举步维艰,还有一个缘故……”她眼中忧色更深,“上好的瓷土原石,几乎都被运往了天尊的窑厂!”
葛斯梦愕然:“官府就不管?”
“您有所不知,”蓝灵霏苦笑,“天尊之言,在此地便是金科玉律。族人婚丧嫁娶、祛病消灾,事事求问天尊,倾家荡产捐钱‘积功德’者比比皆是。”
孙然然心头一沉,没料到烧瓷竟要与这盘踞一方的“天尊”对上。差距悬殊,绝不能硬碰。“可有法子……见一见这天尊?”她试探着问。
“你又来了!”葛斯梦美目圆睁,“说好了烧瓷为上,绝不招惹……”
“只是去看看而已!”孙然然连忙打断,佯怒道,“怎么就不稳重了?保证不惹事!”
葛斯梦想跟去,却被蓝灵霏坚决阻止:“使不得!祭祀之所,只允当地人进入。生面孔太多,必惹猜疑!”
换上当地白族女子的素净服饰,孙然然随蓝灵霏踏入一座烛光摇曳的大殿。金银祭器在昏暗中折射出浑浊的光泽,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香料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气味。她们学着旁人模样,低眉垂首,虔诚跪拜。
“你,有何祈愿?”纱帘后传来一个飘忽的女声,轮到蓝灵霏上前。
蓝灵霏额头触地,声音带着母亲的哀切:“天尊使娘娘,信女子女体弱多病,祈求天尊护佑,早日康复。”
侍立一侧的使女接过她奉上的微薄财帛,呈递帘后。
那飘忽的声音顿了顿:“天尊已悉知。心诚则灵,三日内自有转机。”随即转向孙然然,“另一人?所求为何?”
孙然然双手奉上准备好的银钱,举过头顶,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羞赧:“信女外嫁随夫两载,膝下犹虚……恳求天尊赐福,早日为夫家添得一子半女。”
帘后之人似乎抬了抬手。一名使女端着个精巧的粉彩小瓶走近,瓶中插着翠绿柳枝,轻轻点在孙然然额前冰凉处。
“此乃‘留子瓶’,已得天尊赐福。”飘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倦,“归家与你夫君勤加敦伦,子嗣之期,定不远矣。”
孙然然依礼拜谢,袖中手指却悄然攥紧。那粉彩小瓶在她眼前一闪而过——色彩娇媚均匀,釉色莹润如脂,毫无瑕疵!绝非此地寻常匠人可为!
这“天尊”麾下,竟藏有如此高明的制瓷匠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