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那台屏幕碎裂、彻底“阵亡”的直播手机,成了“本草纲目天团”排练史上的第一块“纪念碑”。小胖的“飙驴”跟拍副业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搭上了莉莉的“吃饭家伙”,愧疚得连跑单都蔫了几分。王阿姨虽然屁股墩儿有点疼,但“为艺术牺牲”的精神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斗志昂扬。阿强则趁机提出严正交涉:排练必须规范场地!禁止一切机动车靠近!尤其是带摄像头的电驴!
排练暂时回归了“原始”状态——莉莉举着备用手机进行固定机位拍摄,效果平平,直播热度肉眼可见地下滑。这让手握流量密码却无法变现的莉莉心急如焚。
就在这“技术性”瓶颈期,404的门开了。张伟推着眼镜,抱着他那台贴满散热贴的笔记本电脑,如同一位带着“神谕”的科技传教士,再次降临六楼楼道。这一次,他的目标不是元宇宙种菜,而是——拯救广场舞!
“各位!”张伟的声音带着一种技术宅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莉莉的直播困境,王阿姨和阿强的排练效率瓶颈,核心在于缺乏专业、系统、可量化的动作编排与指导!靠人脑经验(指阿强)和即兴发挥(指王阿姨),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呃…翻车风险(眼神扫过楼下空地)。”
他顿了顿,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众人,上面是一个复杂的三维人体模型和密密麻麻的数据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发了一套‘智能广场舞动作捕捉与编舞优化系统’!”
邻居们(除了苏苏)围过来,表情各异。
莉莉眼睛一亮:“智能编舞?能上热门?”
王阿姨一脸茫然:“啥?鸡能编舞?鸡还会跳舞?”
阿强眉头紧锁:“系统?比我这专业教练还懂肌肉发力?”
郝房东警惕地问:“这系统…费电不?”
小胖好奇地看着屏幕上旋转的人体模型:“伟哥,这小人…能跳《本草纲目》?”
张伟无视了非技术性问题,手指在触摸板上飞舞,调出一个PPT(背景是充满科技感的网格和光效):
“动作捕捉”模块: “利用手机摄像头(莉莉的备用机即可),实时捕捉王阿姨和阿强的动作轨迹,建立精确到关节角度的运动模型。” 屏幕上出现用摄像头拍摄阿强原地踏步的画面,旁边立刻生成一个同步的、数据化的小人模型。
“动作库”模块: “我整合了国内外顶级专业舞蹈团队(主要是体操队、现代舞团)的公开训练视频和比赛录像,提取了数千个高难度、高观赏性、充满力量美感的动作模板!数据库极其庞大!” 屏幕上快速闪过几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体操运动员的托马斯全旋、芭蕾舞者的挥鞭转、街舞舞者的大风车…动作流畅有力,极具视觉冲击。
“智能匹配与优化”模块: “系统核心算法!基于捕捉到的动作模型,结合《本草纲目》的节奏点,在庞大的专业动作库中进行高速搜索、匹配、拆解重组!自动生成一套既符合音乐节拍,又具备超高难度和视觉震撼力的专属舞步!确保每一个动作都踩在爆点上!” 屏幕上,代表王阿姨和阿强的两个数据小人,开始根据《本草纲目》的节奏,自动组合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衔接:一个挥鞭转接托马斯全旋再接大风车落地…
“沉浸式教学”模块: “生成舞步后,系统将动作拆解为详细步骤,通过手机屏幕或投影(需要设备支持)进行慢动作回放、关键帧标注、发力点提示!傻瓜式教学,包学包会!” 屏幕上,那个托马斯全旋动作被拆成了十几帧,每帧标注着“左臂支撑”、“右腿扫动”、“核心收紧”…
张伟的讲解充满激情,逻辑严密,数据详实。在他口中,这套系统就是广场舞界的“AlphaGo”,将彻底革新王阿姨和阿强的排练方式,把“本草纲目天团”送上神坛!
王阿姨被屏幕上那些眼花缭乱的专业动作唬住了,喃喃道:“哎哟…这些动作…看着可真厉害…比扭秧歌带劲多了!”
阿强看着那个托马斯全旋,作为健身教练,他当然知道这动作对核心力量、协调性、爆发力的要求有多变态!他的表情凝重起来。
莉莉则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家人们!高科技赋能广场舞!智能编舞系统上线!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礼物刷起来支持研发!” 弹幕:“???”、“AI编舞?牛逼!”、“强哥要跳托马斯全旋?!”
郝房东看着那亮着的笔记本屏幕和待机拍摄的手机,默默掏出了他的小本本开始计算电费增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张伟一锤定音,“今晚排练,我们就用这套系统生成的新舞步!”
智能编舞初体验,惨烈程度远超“飙驴”翻车:
动作捕捉:还算顺利。莉莉的备用手机对着王阿姨和阿强扫了一圈,生成了两个略显粗糙但关键点清晰的数据模型。
智能匹配与生成:张伟输入《本草纲目》音乐文件,点击“生成专属舞步”。电脑风扇疯狂嘶吼,屏幕上数据流瀑布般刷新。几分钟后,一套新鲜出炉的“本草纲目·史诗战斗版”舞步生成完毕!
动作预览(灾难前兆):屏幕上,两个数据小人开始舞动。动作衔接之诡异,难度系数之爆炸,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开场不是伸展,而是一个体操跳马式的助跑起跳加空中劈叉!(配歌词“如果华陀再世”)
紧接着是阿强(数据小人)一个托马斯全旋接阿波罗转体!(配“崇洋都被医治”)
然后王阿姨(数据小人)需要完成一个芭蕾挥鞭转接现代舞地面翻滚!(配“外邦来学汉字”)
**部分是两人配合的双人托举加连续三个大跳!(配“激发我民族意识”)
…整套动作充满了力量、柔韧、腾空、旋转,难度堪比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
王阿姨看着屏幕上那个翻滚的自己(数据小人),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这…这…老骨头经得起这么折腾?”
阿强看着那个托马斯全旋和阿波罗转体,脸都绿了:“张伟!这动作没十年体操底子做不了!会死人的!”
张伟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系统基于最优算法生成。动作难度系数与预期舞台效果呈正相关。分解练习,循序渐进,理论上可行。”
莉莉已经兴奋得不行:“家人们!看到没有!史诗级舞步!强哥!阿姨!为了冠军!冲啊!练起来!”
在王阿姨“为社区争光”的信念(和莉莉的煽动)以及阿强“不能被数据小人比下去”的肌肉男尊严(?)驱使下,排练(或者说,极限挑战)开始了。
张伟化身最严苛的AI教练:
他拿着笔记本,如同指挥中心:“王阿姨!第一个动作!助跑起跳空中劈叉!注意助跑速度!起跳高度!空中姿态要舒展!”
王阿姨看着那至少一米五的“虚拟”起跳高度,眼前一黑。她尝试着小跑几步,奋力一跳…离地不足二十厘米,别说劈叉,腿都没伸直,落地还差点崴脚。
“高度不足!空中姿态未达标!重来!”张伟看着数据模型反馈,无情宣判。
王阿姨:“……” 她扶着腰,感觉老腰在抗议。
“阿强!该你了!托马斯全旋准备!注意左臂支撑点!核心收紧!右腿扫动要快!带动身体旋转!”张伟盯着屏幕上的动作分解。
阿强看着水泥地面,又看看自己粗壮的胳膊和体重,深吸一口气。他好歹是健身教练,核心力量和协调性比普通人强。他俯身,左臂撑地,右腿尝试发力扫动…身体沉重地挪动了不到四分之一圈,左臂就支撑不住,整个人“噗通”一声侧摔在地上!
“旋转角度不足!动作未完成!核心未锁死!重来!”张伟的声音如同AI般冰冷。
阿强揉着摔疼的肩膀和肘部,脸色难看。
真正的灾难,发生在王阿姨的“挥鞭转接地面翻滚”环节。
张伟:“王阿姨!看屏幕!挥鞭转!单脚为轴,快速旋转!注意平衡!然后顺势接一个流畅的地面翻滚!保护性落地!”
王阿姨看着那个优雅旋转然后丝滑滚动的数据小人,再看看自己僵硬的老胳膊老腿,欲哭无泪。她尝试着模仿那个“挥鞭转”——单脚勉强站稳,另一条腿象征性地抬了抬,身体笨拙地晃了半圈,别说“鞭”了,连“陀螺”都算不上。
“旋转速度过慢!离心力不足!未达到挥鞭效果!重…”张伟的指令还没说完。
王阿姨在试图强行加速旋转时,重心彻底失控!“哎哟!”一声惨叫,整个人如同一个笨重的麻袋,不是优雅地“接地面翻滚”,而是直挺挺地、毫无缓冲地侧身砸向了水泥地!
“咔嚓!”
一声令人心悸的、并不响亮但异常清晰的骨节错位声传来!
时间仿佛凝固了。
王阿姨倒在地上,脸瞬间煞白,豆大的汗珠冒了出来,捂着腰侧,痛苦地呻吟:“哎…哎哟喂…我的腰…我的老腰…折了…折了…”
阿强离得最近,一个箭步冲过去,没敢贸然动她:“阿姨!别动!哪儿疼?”
莉莉的直播镜头瞬间怼了过去:“家人们!出事了!王阿姨摔了!”
张伟看着屏幕上显示“动作严重偏离预期模型”的红色警告,以及地上痛苦呻吟的王阿姨,整个人僵住了,眼镜滑到了鼻尖。
郝房东在楼上听到惨叫,冲到阳台一看,魂飞魄散!也顾不上省电了,一边往楼下冲一边掏出手机:“喂!120吗?!我们这儿有人排练广场舞摔了!腰可能断了!地址是…”
楼下空地,一片混乱。震耳欲聋的《本草纲目》还在放着“动作要快姿势要帅…”,此刻成了这场“智能编舞”滑铁卢最讽刺的注脚。王阿姨躺在地上呻吟,阿强手足无措,莉莉对着镜头语无伦次,郝房东焦急地打着电话,张伟抱着他那台还在倔强运行“智能优化算法”的电脑,呆若木鸡。
智能编舞系统生成的“史诗战斗版”舞步,第一个实战动作(空中劈叉)没练成,第二个动作(托马斯全旋)刚开头,第三个动作(挥鞭转)就直接让灵魂舞者王阿姨进了医院急诊室。这场由算法、数据库、顶级动作模板堆砌而成的科技赋能美梦,在欢乐颂公寓坚硬的水泥地上,摔得比莉莉的手机还要粉碎。
张伟的“智能编舞”计划,在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中,宣告彻底“卒”。而“本草纲目天团”的夺冠之路,还没踏上赛场,就先折了“灵魂”。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