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被楚思怀抓住打瞌睡,李蘅在三官殿阴阳怪气了一番,她已经又有几日没有再见到楚思怀。
不见面就不添堵,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七日诵经结束,她浑身都像长了虱子,巴不得立刻离开那个鬼地方,晒一晒快要发霉的身心。
云灵作为她的监督者,总是显得尽忠尽责、一丝不苟,李蘅很想劝她休息休息,毕竟像根木桩子一样地守着自己,她不嫌烦,李蘅也看腻了。
李蘅在诵经结束时,状似友好地指着三官神像面前的供花,“那枝兰花焉了。”
是提醒云灵换花的意思,也是示意丫鬟给她放风的意思。
云灵想了想,似乎有些开悟地说:“我去找人来换花。”
等云灵一走,丫鬟趁机埋下头,语气张徨,“公主,您这是想去哪里啊?在这钦天宫可不好乱跑的啊。”
李蘅哪里管她怎么想,“怎么了?七日诵经结束,还不允许我松松筋骨?”
丫鬟浑身一抖:放松筋骨,听起来就很让人不安。
李蘅不管不顾用红色的指甲点了点她的肩膀,“你留在这儿,我转转就回。”
她脚步轻松地背着手穿过神殿,缭绕的香火和芬芳的花朵让人心情愉悦,她望着门外柔和的日光,忍不住嗅了嗅这温暖的气息。
冬日里的雪已经融化,路面经过精心的清扫,显得干净整洁。一只猫弓着身子伸了个懒腰,站在一棵才抽了芽的桃树下,与李蘅大眼瞪小眼。
她几步走过去,那猫却跳跃开来,往山上的阶梯走去。
还是只喜欢爬山的猫。
李蘅慢悠悠跟着那只猫拾阶而上,脑子里什么都不想。
那只猫却忽然扑腾起来,李蘅听见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听起来有些痛苦。
她这才发现,那只猫正擎着一只弱小的麻雀,露出尖利的牙齿,扎进麻雀脆弱的脖子,一瞬间,那羽毛上沾染上鲜红的血色。
异常残忍的啃噬方式,李蘅第一次见,觉得新奇,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过了好一会儿,那只猫似乎并没有立马进食的打算,嘴里叼着麻雀安静地看着她。
李蘅这才想起,自己似乎可以救一救那只可怜的麻雀,毕竟它看起来还活着。
她四顾一番,终于捡到一根掉落在地的枯树枝,她直起腰身,拿树枝当羽箭,直直射向那只捕食的猫。
树枝精准降落,没有打在猫身上,却落在一块蓝色的布料上。
那蓝色的布料并不是单一的蓝,甚至在阳光下泛着五彩斑斓的蓝光,像鱼鳞一般五光十色,绚烂无比。
顺着那蓝色的布料往上看,李蘅瞧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白皙的脸和淡色的眼睛。
楚思怀这个阴魂不散的男人!
楚思怀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摆上的泥,“公主这是打猫还是打人呢?”
惹急了,猫和人一起打。
李蘅无所谓地笑了笑,“没想到国师竟然在这里。那猫抓了鸟吃,我顺手救一救鸟,国师不会责怪我这无心之失吧?”毕竟,他的衣服明显脏了,也算她的过失。
“不会。”他很不在意地说道。
不过被他这么一打扰,猫早就叼着鸟跑开了,李蘅顺着那猫得意离去的背影看去,心想那鸟应该命不久矣。
楚思怀看出了她的心思,“公主还在挂怀那只鸟?”
“怎么?我乐于助鸟让国师不高兴了?”
“没有。公主总是菩萨心肠,愿意帮助弱小。”
李蘅不知他在说猫,还是在说其他的什么。
“道法自然,生灵之间相食相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些鸟翱翔天际,一辈子过得自由,但自由总是伴随很多风险,譬如,被猎杀捕食。”
李蘅本以为他会在意这些欺凌弱小的事,没想到他也抱着“无为而治”的心态。
他这么一说,她倒是联想起了自己。
自己这只仿佛被豢养在牢笼中的金丝雀,看起来过得锦衣玉食,却是拿自由换的。
远离风险,自囚一生。
她鼻子里“哼”了一声,瞥了一眼他的脏衣服,“你在这里做什么?”
“刚从山上下来。”
“山上有什么?”她对没去过的地方都有些好奇,于是顺口问。
“修行之地。”
“哦。”
神官结束公务后的日常泛善可陈,不是念经修行就是看书写字,他也不例外。
李蘅显然没有耐心再与他说什么修行念经的事,接连七日的念经让她心情烦躁。这一刻谁再提念经,她能立马像个炮仗一样爆炸。
“公主的第一阶课业似乎结束了。”
他果然哪壶不开提哪壶。
“嗯,所以出来散散心。这钦天宫我来过很多次,但有些地方还没去过。”她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又继续道:“国师对这里这么熟,带我转转呗。”
楚思怀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只是提了提脚,让出了一片空地。
这姿势明显是请她一起走。
她不客气地走上去,“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可能对公主来说,都算不上好玩。”
这钦天宫修得对称,横平竖直,就连建筑都无甚意趣,与公主府布置精巧的假山、亭台比起来,这里显得开阔、庄重,一板一眼,窥一隅便知全域。
李蘅今日穿着一件带金丝线的红裙,如燃烧的火焰。脖子上和以往一样挂着繁复累赘的珠宝,但她脖子抬得直直的,像一只高傲的孔雀。
楚思怀适时地在她面前拂开一丛带着苞芽的桃枝,以免挡住她的去路。
李蘅理所当然接受了他贴心的服务。
走了一会儿,他们进入一片桃林。
此时桃花未开,这些树枝虽然有些出了芽,但仍然显得萧索,没有什么生气。
“果真没什么意思。”李蘅撇嘴。
“桃花开的时候,这里还是挺美的。公主要在这里呆三个月,应该能看见桃花。”
三个月,李蘅觉得这几个字像千钧重担压在她的肩头。
“到时候再说吧,你们这里除了念经就是修行,大家都挺无聊的。你平常有什么娱乐吗?”
尽管她很多年前就认识了楚思怀,但对他的日常了解并不多。大多时候,他与她想象中的神官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高一些、白一些,甚至,更好看一些。
年少的楚思怀瘦弱、单薄,而现在的楚思怀早已不是那时候的样子,他像拔节的修竹,成长为挺拔、笔直的模样,温和中带有一些让人有距离感的锋利,这或许与他长期与人保持疏离有关。
神官毕竟通天,不能够太接地气。
李蘅收回落在他脸上的眼神,不屑一顾地想,“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还不是跟神像一样无趣。”
楚思怀想了想,“抚琴、练剑若算娱乐的话,那还是有一些的。”
李蘅对弹琴和练剑都不擅长,但并不耽误她在一场又一场的宴会中观看。
宫中的歌舞伎琴技、舞技都不俗,李蘅常常坐在一众纵情宴饮之人中,感到置身事外的游离。躯体在一处,魂灵飘在空中。
那些日子也是无趣的,虽然人很多,但是勾心斗角、利益牵扯,大家举杯碰盏说着许多违心的话,将恭维之词说到满溢,让人发腻。但她始终保持着符合公主身份的一贯微笑,左耳进右耳出。
她难能可贵地认真听楚思怀说着有关弹琴、舞剑的事,说到某些特别的曲子时,他问:“公主可听过这首?”
李蘅这才发现他在提问。
“我很多曲子对应不上名字,但如果听人弹奏,可能又记起来了。”
她向前走了一步,“国师既然会弹,有空弹给我听听呗。”
应该很少有人会对现在的楚思怀提出这样无礼的要求。他几乎只在皇家典礼祭祀上演奏,水平高超,再加上都是些通神的雅乐,观众无不叹服,李蘅也听过几次。平心而论,弹得比许多乐伎要好。
他只是浅浅颔首,往后退一步,“还是等公主修行结束吧。”
修行,还是修行。楚思怀还真是严厉的老师。
李蘅眼皮耷拉下来,面无表情地说,“没意思,我回去了。”
她走了两步又回首,“对了,你衣服是被我弄脏的,我会负责的。你到时候找人送过来,我让丫鬟给你洗干净。”
楚思怀道:“不必,这衣服不好洗。”
他倒是讲究上了。
楚思怀也很擅长把一句话全堵死,让人门都摸不到。
李蘅知道这时候必须适时打住,免得又在不愉快中结束一次交谈。
她恶从胆边生,狡黠一笑,还是颇有些破坏氛围地说:“楚思怀,你虽然也挺无趣,但我还是想对你负责的。”
这话她曾经也说过,像极了轻佻的暧昧。
他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她避而远之。
楚思怀垂目,像收齐了软刺的刺猬,上下嘴唇交叠,不露出一点缝隙。
她总是喜欢捉弄他,在一次又一次让他无语中,她感受到张扬的快乐。
没有人知道钦天宫高贵的大神官私底下会吃瘪,除了她。
她说完转身朝桃林外走,像是丝毫不给楚思怀回嘴的余地。
但她很明白,即使站在那里,他也并不会有什么回应。
何必自取其辱。
丫鬟在云灵的逼问中声音都有些抖,她实在不知道公主又闲逛到哪里去了,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李蘅闻言从神像后穿行过来,飘飘洒洒的白幔从她红艳艳的嘴唇边划过,露出一张浓妆艳抹的脸。
“公主去了哪里?”云灵隐约在她的脸上看见了轻快的笑意。
“啊,一只傻猫躲在后山那片桃林,我看着觉得生厌,给揍了一顿。”
云灵张了张嘴,终究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那后山桃林可是国师划定的禁区,神官们轻易不得入内啊,公主怎去了那里?若国师知晓可怎么是好!
李蘅想起那只猫欠揍的表情,那只猫与楚思怀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的瞳色极浅,李蘅总是想起京城达官贵人竞相抢购的一种猫,那猫也是这般浅瞳,毛色雪白,宛如覆雪,成日懒洋洋,矜贵又冷清。
你对它再讨好,你也不会觉得它对人拥有真心。
果真,欠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