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国三年无雨,土地龟裂,庄稼枯萎,百姓流离失所。
年轻的农夫阿禾望着干涸的田地,绝望地跪倒在地:“老天爷,再不下雨,我们都要饿死了!”
与此同时,山上的苦行僧慧明也在静坐祈雨。他修行多年,深知众生苦难,却无力改变天象。
而在皇城,国师玄真正对皇帝进言:“此乃天罚,唯有祭祀百牲,方能得雨。”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一位云游僧人法雨禅师来到大梁国。他既不做法事,也不献祭,只是每日在城中**,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
有人嗤之以鼻:“讲经能求来雨吗?”但也有人驻足聆听,渐渐心境平和。
阿禾偶然路过,听到禅师说:“众生如草木,佛法则如雨,各得其所,终能生长。”他虽不懂深意,却莫名心安。
慧明听闻禅师之名,前来请教:“我苦修多年,为何仍不能救世?”
禅师微笑:“你如松树,求高直入云;他如小草,但求一寸荫。雨落无别,生长各异,何必自困?”
玄真得知禅师**,派人警告:“莫要蛊惑民心!”
终于,天降甘霖。大雨连下三日,旱情解除。
百姓欢呼,而他们的改变也悄然发生:
阿禾不再怨天尤人,勤恳种田,日子渐渐好转;
慧明放下执念,下山行医济世,成为百姓口中的“活菩萨”;
就连玄真也在某个深夜拜访禅师,最终卸下国师之位,归隐修行。
雨停那日,禅师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话:
“法雨无分别,草木自生长。”
多年后,大梁国风调雨顺。
有人说是祭祀灵验,有人说是禅师法力无边,但只有真正被佛法滋润过的人明白——
雨从未选择落下,只是万物各自学会了生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