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归长安见闻录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今日是陶融给陶满做最后一次针灸。

结束后,陶满整好衣衫,招待陶融落座吃昼食。

这每日吃食,都是书童到酒楼预定的,陶融发现今天食案上的,居然是他吃各家酒楼饭菜时,觉得最好吃的。

要备齐这一趟,可要跑好几家酒楼订,麻烦得很。

陶融客气的对陶满拱手:“堂兄费心了。”

陶满连连摆手:“我有何费心,这吃食上还是多亏我书童心细灵巧。阿兄要多谢你每日特意跑一趟为我针灸,每日喝着你开的药,又固定针灸,我如今做事都觉得有力气许多。”

陶融点点头道:“人体神奇,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补了阳气,催动身体自行运转使之体内元气自行修复,再辅以我新开的汤药,等喝完新的汤药,你的身体便算是健康,子嗣之事能顺其自然。不过为了日后生活,堂兄还是需要多多注意,不可再为读书不顾身体。”

陶满连忙答应,说自己日后必定注意。

这些日子,陶家几乎人人都是要喝汤药,但他是喝得最多的。但因第一日融儿主动来监中寻他,虽是租了院子悄悄熬药,但书院中的人几乎没有不知的,若非每天都能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好转,他都不好意思在同窗来问时,多次夸赞自家堂弟医术厉害。

身为男子,子嗣与房中不便在人前提起,若出了问题,更是没脸见人,如今他要被治好,日后少了种种需要担心之事,陶满自然是对陶融十分感谢的。

饭后,陶满便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推到了陶融的面前:“阿兄也不知道送些什么能够回报你,我与你嫂子商量之后,想起家中有一些好朱砂,我今日亲手奉上,以报谢意。”

这些年来,陶满与张德仁虽然得了一个女儿,但久久都没有再次怀孕,无论是陶家还是张家都十分的着急。

特别是张德仁,看了医者,之后喝了许多补药也不见成效,如今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还能治好,双方都十分的感谢陶融。

陶满如今送出的朱砂,是张德仁之前收集送给喜画的弟弟的,前几日夫妇商量要送给陶融的礼物,想起朱砂,张德仁便使人去买了更贵重的颜料,骑马到秦岭别庄将朱砂‘换’了回来。

除了陶满亲手送出的这匣好朱砂之外,张德仁早在诊断的第三日,就让贴身娘子将准备好的礼物送到陶融的院子中。

陶融还记得堂嫂的细心,礼物中,有一些品质很好的药材,还有一些好的沉香木、一串沉香木手串及一个博山炉。

陶融如今院中所用的香炉,便是张德仁送来的。

陶融看出这两位夫妻是真心感谢他,虽已收了一次谢礼,但见到这好品质的朱砂,用来画符正好,他没有犹豫的也收下了,然后让书童拿出笔墨,写了一个保养身体的方子给这夫妻,又交代堂兄日后生活、饮食方面的细节,以作酬谢的回馈。

陶满拿着方子,很是欢喜,与书童一起将陶融送到门口,目送他骑驴的身影消失。

陶融回到陶家后,便被张仪贞和王雅娘叫到了后堂主院。

明日要去赴公主的宴席,至少要做两套得用的衣服,一套穿着赴宴一套若有什么意外,也能随时更衣。

家中手巧的绣娘这两日都在给他做衣物,如今已做好了,长辈特意叫他来试穿,若有不合适的,再行修改。

陶融配合着被阿娘摆弄一番,换上新衣袍,又系上腰带、香囊、玉佩,又将发丝放下重新梳好,戴上?头。

张仪贞看着穿戴一新的孙儿很是满意,让人将室内的铜镜搬来,让小郎君照一照。

陶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晃晃脑袋,有些不适应?头,自小他穿的不是道袍,便是练功服,从未这样仔细的打扮过自己。

镜中倒映出来的青年明眸皓齿,眉目斯文,还别有一番风流气象,与平日穿着道袍清冷寡言的模样截然不同。

黄灵飞看着这样鲜活可爱的孩子,也欢喜极了,她说道:“日后也该给你做些鲜亮的衣服,我儿长得这样好看,若只穿道袍,岂不可惜了?”

张仪贞也赞同,不过她还谨慎一些问孙子:“你虽是道士,可如今不在观中又不用做法事时,可能穿些普通衣裳?”

陶融仔细的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着,也并无什么不妥,于是点点头道:“自是没有这么多讲究,不过不必特意为我做许多新衣裳,如今已经够穿。”

黄灵飞笑笑不语,她就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娶妻生子,自有他家娘子给他操劳四季衣裳,这个小儿子从小没照顾过多久,他如今回到家中,她自然要多照应一番。

公主用了郡公之孙的身份送来请帖,很难说日后会不会还出现这种情况,不若平时有好的料子就给他做一些好看的衣袍,便不用像这次一样急急忙忙了。

陶融听后也觉得有些道理,便主动说道:“那阿娘便给我做一些方便行走的衣裳吧,日后若不方便穿道袍进出,我也有可换的。”

听小儿这样说,黄灵飞笑着应下。

原想着陶融会坚决拒绝,没想到他也赞同。但她很快想到,陶融在道观中已习惯简朴生活,若是太过奢费反而让他不喜,日后可能就不愿意听自己的了。

日后仍需节制。

试过两套衣服都没有需要改的,又挑拣一番搭好衣饰品,陶融这才被放走。

公主的菊花宴安排在二十八日午后。

陶融上午依旧如常上课,给吴窈娘和薛真妃上完课之后,告诉他们下午自主学习。

午时与阿娘共进昼食后,黄灵飞说了些自己赴宴的经验,陶融便准备出门了。

这次出行,黄灵飞让陈粟在他身边随行,陈粟是陶冶的书童,这机灵的小子自小跟着郎君赴宴,应对经验充足,给陶融驾车的也是家中驭术最好的车夫。

家中为他出行准备了马车赴宴,此次菊花宴的举办地在乐游原,太平公主在乐游原上有一座占地面积颇大的园林,这次菊花宴便在园子里举办。

乐游原地势高敞,位于长安城东南方向,新昌坊和升平坊之间,由于位置关系,这里的屋宅大部分都是世家显贵的园林。

陶融坐着马车抵达乐游原附近,感觉到熟悉之后算了算方向,才发现再过去些便是他曾去过的升道坊了。

陶融出发的时间是张仪贞替他选好的,一路上遇到了好几驾装饰奢华的牛车、马车与他同一个方向。

宴会中身份越高贵的客人会来的越迟,如今这个时间刚刚好,到达时间既不过早,也没有很晚。

陈粟坐在车夫旁边,远远看到有许多车拥堵在园林门前,等到他们估计有一段时间,他皱眉轻声与陶融说道:“郎君,前面有许多车驾,我们要稍等等,您可要在车上歇息?”

“直接进去吧。”陶融直接回答。

马车停稳后,他直接下车。

公主府的仆从见有客人直接下车,快步过来行礼问好,陶融将请帖递出去,仆从小心接过将二人引向前。

车夫则被仆役引着绕去小门。

正在车内闭目养神的客人,等着自己的车驾走到门前,听到动静,不免注意外面。

在门口迎客的,是公主府的长史与录事。

录事还没见过在门口提前下车的,走快几步从小跑来的奴仆手中拿过请帖,看到请帖中的名讳后,眉心跳了跳,与长史说了来者身份。

等陶融带着陈粟走上前,录事双手将请帖重新递还给陶融,长史客气的拱手,双方见礼后,他便道:“陶郎君,里边请。”

府中司仪微躬着身在陶融身侧替他引路,侍女则从跟在身后的陈粟手中接过礼品,拿到旁边登记。

在陶融来之前,已有一中年宾客与长吏说话,见陶融独特的举动,他的注意力便换到了他身上。

能参加公主宴会的人,不说每个人都互相熟悉,但对方的身份至少有所猜测,面前这年轻郎君,他却丝毫没有印象。

陈粟跟在侍女身边,登记时道:“这礼品,乃我家郎君陶融亲手所画的一幅山中菊花图,望为殿下宴添一抹秋光。”

书吏挥毫记录下来,重新将礼品递回陈粟手中。

旁边那人听到‘陶融’更觉得耳熟,却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还是跟在他身旁打扮清雅的中年文士开口提醒:“郎君,卢家。”

中年宾客这才想起了是有这么一人,没想到能在公主的菊花宴上看到他现身,他轻声说道:“今日多留意他。”

文士点点头,他能一眼认出陶融,信息来源比较复杂。

今日能参与公主的菊花宴的人,除了朝中重臣文人名士还有皇室宗亲,还有他们身边带的人。这些人里就有道士,为了不显得那么突出,大部分人都打扮得很低调。

卢家那事造成的后果太大,使得长安城中某些能人异士都害怕这是故意设的锅,他们这段时间一直留意着那突然出现的道士,没想到他第一次公开出现在人前,是以这样一个招摇的姿态。

文士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但今日到底是公主的宴席,在不知公主对陶融这年轻道士是何意思,先认出他来,文士也不敢随意上前招呼。

陶融早感觉有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不过他并不在意,陈粟跟着侍女离开后,他继续跟着司仪走到暂坐休息的前堂。

中年宾客带着文士在他身后也到了,在一旁用屏风隔档的位置坐下,双方并无交流,很快就有好茶奉上。

陶融短暂休息之后,陈粟就回来了,侍女见他没动过茶,便上前轻声说道休息好后可带他到今日赏菊的园中。

唐朝的贵族男性崇尚骑马,马车有品级要求,实际中牛车比马车更稳当舒适,女性、长者与追求舒适者会选择牛车。太上老君的青牛,一般不骑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第 4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