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归山海 > 第9章 九 听旧闻

第9章 九 听旧闻

林鹤归料想这是个有意思的故事,放下筷子招来小二,要了坛东南郡产的小刀台。

他端着酒碗,接着听那人要说什么名堂出来。

朔月楼三楼雅间,一位侍娘听见楼下聊起宸朝和鲛族的旧事,正欲下楼制止。帐幔后一只手挥了挥,拦住了她。

楼下那人讲起故事来:

“欸,刚打仗那会儿啊……”

·

宁平二年八月十一,寅时,中京内城。

还是宵禁时刻,各户人家还沉沉睡着,也就零星几户主子要上朝的府邸有侍仆早早起来秉烛收拾打扫。

一骑携着防风灯飞驰过街头,划破夜色,直指南朝门。

南朝门禁卫横过长枪上前一步,还没出声,那人就已翻身滚下马,已经拆下了腰上老旧竹筒,倒出一卷带着腥气的碎帛。细密的汗流进眼睛也顾不上擦,那人嘶声喊道:

“东南郡部急报!鲛族重变!”

那张碎帛——从鲛绡上割下来的残片——被宫侍一路跑着送入内廷。

半刻钟后,宸庄帝寝殿烛火通明。皇帝亲侍紧急出宫,请诸位王公重臣入宫议事。

大殿里,传来急报的令兵堪堪缓下来,在宸朝的统治者面前呈上军情。

八月九日夜,鲛王女朝泽突离皎郡,携鲛族数名将领横跨九海,杀入东南郡郡守府,夺东南郡贡珠而去。

·

“原本鲛王女在九海皎郡住得好好的,结果先帝在位第二年,突然离开九海,登上东南郡直奔郡守府,把东南郡给朝廷的贡珠抢了回去。东南郡的人以为鲛族要干嘛呢,‘嗖’一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到中京去了。”

·

宸庄帝挥退令兵,皱眉道:“鲛族如约迁至皎郡多年,怎会……”敢在朕继位后毁约。

几位大臣低声商议,殿内一阵嗡嗡声,宸庄帝听着有些心烦。

他咳了咳,挺直身问他面前一群老家伙:“诸位卿家怎么看?”

丞相隐蔽示意女婿吏部尚书开口。

吏部尚书上前躬身道:“臣以为,当遣使鲛族。”

宸庄帝微眯了眯眼。

“尚书请讲。”

吏部尚书再躬了躬身,深吸一口气。

“陛下自即位以来,修仁政,辅以律令。鲛族此行逾矩,但未伤百姓;再者,鲛族远居皎郡多年,今日此举,恐有隐情。若遣使皎郡,一则体现陛下圣明,不偏听偏信;二则体现陛下对宸朝子民一视同仁之心。”

宸庄帝悠悠点点头,不置可否。

右将军心直口快道:“臣以为陛下当遣军东南郡。鲛族毁先帝盟约出皎郡在先,伤东南郡要官在后,此乃挑衅我朝之举。若如此挑衅,还任其轻飘飘揭过,岂不叫那鲛人把我等看扁了!”

宸庄帝捋捋髯须,往椅上微靠了靠,“嗯”了声。

兵部尚书却反驳道:“如今秋收未过,若立即征兵遣军,恐士兵与粮草有短。”

丞相微微一叹,附和道:“老臣以为,陛下可遣使在先,若查明却无隐情,皎郡有异,则当遣将镇压。”

宸庄帝不答,转而看向诸位王爷。

安王实打实领兵挣过军功,这下沉吟片刻道:“臣弟以为相爷有理。”

宸庄帝依旧点了点头,没做评价。

兵部侍郎揣摩着皇帝意思,脑中念头飞转,谨慎开口道:“臣以为当遣军。鲛族若是私怨,要害东南郡郡守,那何必夺东南郡贡珠。那贡珠是鲛珠,鲛族眼下当着天下百姓的面拒不纳贡,其心可诛!”

宸庄帝摩挲着玉扳指,缓缓道:“朕以为侍郎说得有理。卿家们看呢?”

王公重臣齐齐躬身,或低声或高声一呼“陛下圣明”。

·

“你们说,庄帝看了急报这能不想吗?在他坐龙椅上的时候,这鲛人纳贡第一年就把贡品抢了回去,可不是——”那人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往庄帝脸上抽巴掌呢。”

“难怪打起仗来。”同桌端着酒都忘了喝,啧啧道。

“可不是嘛。人打你脸你也急,更别说皇帝。”

·

宸庄帝又问:“不知哪位卿家可领兵?”

右将军刚想说些什么,宸庄帝摆了摆手,笑道:“还不到这么危急的时候。”

这时,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左将军发话了。

他说:“臣家中小女师柔可往。”

“哦?”

“小女自幼习武,亦曾随军,行兵颇具臣当年风范。虽为女子,却有报国热血,臣以为善。还请陛下定夺。”

女人,鲛族那儿也是女人。女人能有什么出息。不过这样也好,免得派个好男儿胜了,天下人还得说朕欺弱。宸庄帝漫不经心地想。

“朕准了。卿家们暂且回府吧。”

诸位大臣纷纷告退。

一直默不作声站在一旁看他们说话的国师也准备退下去,被宸庄帝叫住了。

“国师大人,这鲛族动乱可会影响朕的长生药?朕记得里头要用到鲛珠?”

“禀陛下,暂时还无影响。”

“那便好。”

国师退了下去,往司天监方向去了。

与此同时,宫道上。

丞相步履匆匆,边走边盘算:不知东南那边有没有抓紧多收些鲛珠鲛绡,这仗一打,鲛族那条线多半要断了。

他微微摇头,感慨一叹,出宫回府。

·

“然后就要挑个将军打仗。庄帝别的不说,这个将军选得倒不错。据说当时师左将军知道他女儿厉害,把小师将军举荐给皇帝,皇帝也准了。咱宸朝第一个女大将军就这么来了。”

“不得不说,小师将军虽然是女子,带兵打仗是真的厉害,一把宽刀舞得那叫一个虎虎生风——大家都叫这刀‘朱雀’——第一仗就把鲛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后面守着东南郡,硬是没让鲛人占到咱们便宜。”

“好生英雄!”几个友人酒碗往桌上一搁,叫起好来。

“那后来呢?”隔壁桌也耳尖,见那人停下聊起来,不禁追问道。

·

圣旨很快发了下去。左将军府师柔封东南郡指挥使,即日动身赴职。

钦官走后,师柔眼睛微亮,问左将军:“爹,我真要为圣上领兵打仗了?”

左将军看着自幼想着当将领报国的独女,微微一叹,继而肃声道:“圣上有意出兵,此战又不愿用我朝大将,父亲便向圣上举荐了你。但如今出征实在仓促,将士粮草皆不充裕。柔儿,此行务必要小心。”

“柔儿明白。”师柔敛了笑,认真应道。

左将军知道师柔闲时便看军策,常偷偷化了装混去营中同将士一并操练,及笄以来依旧不肯论嫁,一直在等一个领兵打仗的机会。往日从未有女子入朝拜将,此次鲛族之变正是师柔入军的好契机。但同鲛族交兵着实凶险,要么封官成名,要么以死谢罪。如今左将军也不知把师柔举荐上去是否正确。

他身为武将,却将女儿取单名一个“柔”字,本是想告诉女儿“过刚易折,善柔不败”,安安稳稳过这一生,谁知还是看着师柔长成如今这副刚悍脾气。

他看着师柔回屋收拾行装,又沉沉叹了口气。

望柔儿她娘在天之灵,千万保佑柔儿,此行平平安安。

师柔上下收拾一番,注意到没个趁手的兵器,便去铁器铺子那儿瞧上一圈。

她兀自进去,把铺子里列着的几柄刀枪挨个拿起来掂量。

铺里的伙计见状忙站师柔边上,生怕她拿不住,失手摔了师傅的作品。

伙计盯着师柔拿武器的手,小心道:“姑娘来这儿是要买什么?”

师柔专心挑着,打量手上的弯刀,头也没抬地问:“有再重些的刀吗?”

伙计愣了愣:“有倒是有……”

“那麻烦拿来给我看看。”师柔放下刀,看了伙计一眼。

伙计被她看得一激灵,忙去把后堂各式能卖的宽刀拿出来。

师柔又挨个试了试,几番对比,选下一柄刀头斜锐、刀身刻朱砂血槽的宽直刀。

然后宸朝第一位一品女将军带着这把刀,率兵镇守东南郡十一年。

·

“后来啊,小师将军又跟鲛人打了十来年的仗,没叫鲛人打进来。打仗嘛,苦得还不是咱们这些老百姓。最后鲛人还是跟咱们议和了,自个儿退回皎郡去。这要论起功劳来,不还是得归小师将军。这不,等小师将军回朝,皇帝就好好赏了小师将军,还封她为‘定波将军’呢。”

“而且小师将军这一仗,不仅挣了官,还挣了夫婿呢。安乐侯,也就是先帝时候的安王,也上过战场,打仗那几年跟着去东南郡帮了下忙。这一去帮忙,跟小师将军看对眼了,回朝的时候什么赏赐都不要,就要皇帝给他俩赐婚。皇帝这哪能拒绝,三下五除二赐了婚。安王也真是个人才,小师将军这么勇武也看上了。两个人倒是恩爱,没几年小师将军就给安王府添了小世子和小县主,儿女双全。”

“后来这么多年不打仗,小师将军辞了官,打理打理家业,安心当她的安王妃。”

“小师将军厉害,年纪轻轻的,下半辈子就安安稳稳了。”

“那可不,羡慕死人。”

几桌人听完故事,心满意足地点评。

谁知头上落下来个声音唱反调。

“可惜了。”

几人纷纷抬头,看见个端着酒碗的小公子,不禁嗤声。

“小师将军打得好仗,嫁得好夫婿,膝下又儿女双全,有什么好可惜的。”

林鹤归也不同他们争,自顾自仰头将酒喝尽了。

他酒饱饭足,又赚了个不错的故事,心里悠哉,叫小二来算钱。

谁知小二下去拿账单,回来却说有人已帮他结过账了。

“古有一字换千金,今有小公子三字换百两。”那小二一字一句转述道。

·

三楼帐幔后,听见林鹤归那句话,那位老妇莞尔,眼神落在虚空里,缓声道:“别人都说我此生无憾了,这小子倒说可惜了。”

老妇低下头笑了笑,在心里嘲道:王爷啊王爷,你只知道为我求长生药,反倒还不如一个小子懂我。

她同侍娘说了句话,让侍娘带下去,又吩咐下面给这位小公子免单。

侍娘应一声,下楼去了。

师柔微微往后,靠在榻上,想起很多很多年前那些已然模糊几分的旧事。

·

那年师柔结账时,打刀师傅下来了。

刀师傅见台面上放着这把刀,“嚯”一声,呵呵笑道:“姑娘好眼力。姑娘买这刀是要赠哪家的好儿郎?”

师柔瞧了眼刀师傅,弯眉朗声道:

“我买来自己用。”

她神采飞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全民领主:首充即送大雪龙骑

焚天主宰

绝世神皇

过天门

异界魅影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