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阴雨终于停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邃的干冷。
科克沃斯的街道被洗刷出一种灰败的洁净,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腐烂落叶的气息。
佩妮·伊万斯在后院进行一项新的测试:利用不同金属片的热胀冷缩系数差异,驱动一个极简的机械臂模型。她需要精确计算光照角度和温度变化,过程繁琐而枯燥,却让她全神贯注。
莉莉在屋里练琴,断断续续的音符像笨拙蹦跳的小石子,偶尔穿过紧闭的门窗传来。
栅栏外的阴影里,比平时稍晚一些,出现了西弗勒斯·斯内普的身影。
他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同。那种被抽空般的沉寂感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绷的、仿佛下了什么决心的僵硬。
他双手紧握在身前,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宽大的外套袖子遮住了他的手。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走向河边,而是在伊万斯家的栅栏外徘徊了片刻,目光几次扫过后院里的佩妮,又迅速移开,像是在估算时机,又像是在做最后的心理斗争。
佩妮的余光早已捕捉到他的存在。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将测量角度的动作放慢了些,为他留下一个不显得那么突兀的介入空间。
终于,斯内普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像是要奔赴战场般,大步走到栅栏前。他的脸色比平时更苍白,嘴唇抿得发白。
“伊万斯。”他生硬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块石头砸破了后院午后的寂静。
佩妮停下动作,转过身,平静地看向他。她的目光掠过他紧绷的脸,落在他刻意藏在身前的双手上。
斯内普像是被她的目光烫到,猛地将手里的东西从栅栏上方递了过来。
那不是一个友好的“递”,更像是一个“塞”或者“扔”的动作,充满了笨拙和防御性。
那是一个用某种暗色、粗糙的布料包裹着的方方正正的物件。布料本身看起来很旧,但洗得还算干净,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同于科克沃斯煤烟味的草木气息。
“……给你的。”他的声音干巴巴的,眼睛盯着栅栏上的一处疤痕,就是不看她,“放在家里……占地方。”
典型的斯内普式说辞,用嫌弃来掩盖意图。
佩妮没有在意他的语气,她平静地接过。触手的感觉比想象中要沉,布料下的物体坚硬,有棱角。像是一本书。
“谢谢。”她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没有追问,也没有表现出过度好奇。这种态度让斯内普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毫米。
他飞快地瞥了她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语气生硬地补充道,像是在背诵一段极不情愿的说明:“……她说……这里面有些关于……物质‘内在倾向’的古老看法……可能……可能对你那种……摆弄东西的方式……有点启发。”
“她”。
这个代词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被佩妮捕捉。斯内普没有说“我妈妈”,而是用了“她”。这个指代,疏离中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重新建立起来的连接。
佩妮立刻明白了。这份礼物,并非完全出自斯内普的个人意愿。它的背后,有艾琳·斯内普的影子。
那个沉默的、伤痕累累的女人,在家庭暴力的阴云散去后,似乎正尝试着用一种极其微弱的方式,向外传递某种信息。
“古老看法”?“内在倾向”?
这些词汇绝非斯内普平时会使用的。它们带着一种文雅的、或许是属于艾琳那个纯血家族世界的余韵。
“我会仔细研究的。”佩妮的回答依旧平静,但将“看看”换成了“研究”,表明了她对这份“古老看法”的重视,这是一种对赠予者智慧的尊重。
斯内普似乎完成了任务,一刻也不想多留。
他含糊地应了一声,几乎是逃跑般地转身就走,背影依旧瘦削,却少了几分之前的死气沉沉。
佩妮拿着那份用旧布包裹的礼物,没有立刻拆开。她站在原地,望着斯内普消失的方向,指尖感受着布料下书册坚硬的棱角。
斯内普那生硬的动作和“她说”这个代词,像几个关键数据点,在她脑中迅速关联、重构。
这份礼物,不再仅仅是斯内普个人别扭的偿还。它的重量,此刻清晰地分成了三份:
第一重,来自斯内普的妥协。他能压下羞耻,完成“传递”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这意味着,他正在默许,甚至愿意维持这条通往伊万斯家的、脆弱而特殊的链接。
第二重,则指向那个沉默的女人,艾琳·斯内普。 “古老看法”、“内在倾向”——这些不属于西弗勒斯词汇库的、带着文雅余韵的词语,无疑是她授意的。
这是她在创伤的废墟中,第一次尝试向外投掷的一根细丝,一次极其谨慎的试探。
而第三重,也是最沉重的一重,是艾琳对她——佩妮·伊万斯——的某种认可。
认为她的“摆弄东西的方式”值得用“古老看法”去“启发”?这更像是一种跨越了世界观的、对另一种智慧形式的侧目。
佩妮拿着包裹回到屋里自己的角落,小心地解开那块暗色布料。
里面果然是一本书。一本非常古老、用某种坚韧皮革装订的书册。封面没有任何标题,只有一些磨损的、难以辨认的烫印痕迹。
书页是厚重的羊皮纸,泛着陈旧的黄色,边缘有些卷曲。
她翻开厚重的封面。在扉页已经泛黄、空无一物的羊皮纸上,一行娟秀而略带花体的墨水字迹映入眼帘:
艾琳·普林斯 (Eileen Prince)
字迹的颜色比正文稍新,但依旧能看出年代感,静静地宣告着这本书曾经的主人。
佩妮的目光在那名字上停留了片刻。
普林斯 (Prince)。一个带着奇异韵律的姓氏,与她所知的那个“斯内普”截然不同。
它像一把钥匙,瞬间为那个沉默女人的形象,解锁了一个来自遥远过去的、截然不同的身份。
她继续翻动书页。
里面的正文是一种极其花哨、带有大量繁复装饰线的古代英语字体……但真正吸引佩妮目光的,是书页间密密麻麻的、与扉页署名同源的娟秀批注。
里面的文字是一种极其花哨、带有大量繁复装饰线的古代英语字体,阅读起来颇为费力。但真正吸引佩妮目光的,是书页间密密麻麻的、用另一种墨水写下的娟秀批注。
这些批注的字迹与正文不同,更现代,也更清晰。它们有时是對正文内容的质疑和修正,有时是延伸的思考,更多的是将书中描述的某种魔法材料的“特性”(如“月光下具有流动性”),与一些基础的物理或化学现象(如“可能与潮汐引力引起的晶格变化有关”)进行大胆的类比和推测。
这些批注,无疑出自艾琳·普林斯之手。
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与她此刻所处的蜘蛛尾巷截然不同的世界,透过这些冷静而充满求知欲的笔迹,变得清晰可触。
它们是一个名为艾琳·普林斯的年轻女巫求知心灵的遗迹,是她曾试图用理性去理解魔法世界的证明,远在她成为“斯内普夫人”之前。
而在书的某一页,描述一种名为“共鸣水晶”的矿物特性(其能放大特定魔咒的谐振效果)时,艾琳的批注旁边,还画了一个极其精细、结构巧妙的魔法阵图样,旁边用小字写着:
“尝试以月光石粉末和独角兽尾毛构建‘微缩共鸣场’,以期替代稀有水晶,失败。魔力导流不均,场域极不稳定。或许需以具有天然魔法亲和力的生命体材料为基底?(如卜鸟的羽毛?其本身对振动就极为敏感。)”佩妮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个图形和那行小字。
她的心脏,那颗通常只按逻辑频率跳动的心脏,第一次因为纯粹的、智力上的兴奋而加快了节拍。
艾琳·普林斯,这位沉默的斯莱特林女巫,在很多年前,竟然也曾走过一条与佩妮此刻试图探索的、截然相反却又惊人相似的道路——她曾试图用魔法的思维,去解构和模拟魔法的造物!
这份礼物,不再只是一份善意或感谢。
它是一个来自过去时空的漂流瓶,里面装着的,是一位先驱者未完成的探索笔记。它沉重,珍贵,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佩妮轻轻合上书,将它紧紧抱在胸前。
窗外,科克沃斯灰暗的天空下,一个全新的、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智慧世界的通道,似乎就在这个平凡的午后,于无声中被悄然打通了。而打通这条通道的,是一份来自阴影的、别扭却无比珍贵的馈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