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海马与银杏叶 > 第3章 三

第3章 三

医学院图书馆四楼的神经科学专区向来人迹罕至,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旧纸张、皮革装订线和微尘混合的独特气味。姜浅柠却已经在这里连续蜷缩了三个夜晚。惨白的荧光灯管在她头顶嗡嗡作响,面前的橡木长桌如同被学术风暴席卷过——摊开着厚重的《临床癫痫学》《神经病学原理》和几本边角卷起的英文期刊,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显示着刚下载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PDF页面。

荧光笔尖在“癫痫的分类”一节划下刺目的明黄色线条:

「特发性癫痫: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症状性癫痫:由于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

姜浅柠的笔尖在“症状性”三个字上顿住,墨水在纸面洇开一小点。她想起医院走廊里陈稳压低的声音:“…家族遗传加脑外伤引发的癫痫,情况比较复杂…”她翻开摊在一旁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郑重记下这两个名词,笔尖悬停片刻,在旁边画下一个小小的、墨色凝重的问号。

“哇,这么用功?《神经病学》期中考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一个带着调侃的声音响起。

姜浅柠倏然抬头。刘晓丽端着杯冒着热气的速溶咖啡站在桌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正饶有兴致地扫过她摊开的、布满复杂脑区插图的资料。

“提前…预习。”姜浅柠条件反射般地去合上摊开的《癫痫外科治疗进展》,但动作还是慢了半拍。

刘晓丽眼尖,已经捕捉到了笔记本上那醒目的标题和墨点问号,她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塑料椅脚刮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你还在查程越学长的病啊?”她凑近些,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探寻的兴奋,“查到什么猛料了?这玩意儿…真不会传染吧?”咖啡的廉价香精味飘了过来。

“当然不会!”姜浅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声音因急切而微微拔高,又立刻警觉地压低,“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是电信号短路,不是病毒感染!”她几乎是带着点教学意味地翻开《临床癫痫学》第376页,指着复杂的脑区彩图,“看这里,即使是遗传性癫痫,直系亲属患病概率也只有5-10%。而且,”她指尖用力点了点书页,“现代医学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用药有效控制发作频率。”语气斩钉截铁。

刘晓丽敷衍地瞥了一眼那些令人眼晕的彩色脑回沟壑:“啧啧,听起来你都快成半个癫痫专家了。”她搅动着杯底的糖粒。

姜浅柠没有接话。过去几天,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吸收着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她已经从最初的恐慌和无知,到现在能清晰区分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的不同阶段,知道强直阵挛期的惊涛骇浪与发作后抑制期死寂般的疲惫。她甚至记住了程越所服用的丙戊酸钠那些密密麻麻的常见副作用——体重增加、细微的意向性震颤、难以驱散的嗜睡感…这如同一把钥匙,解开了他偶尔失控的手指微颤和眼底挥之不去的苍白倦意。

“说真的,”刘晓丽突然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搁,身体前倾,目光带着穿透性,“你是不是…喜欢上程越学长了?”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

姜浅柠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书页边缘,纸张的纤维感摩擦着指腹:“我只是觉得…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了解这些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是…必要的功课。”她的目光落在摊开的《癫痫与生活质量》章节标题上,避开室友的直视。

“得了吧,”刘晓丽毫不客气地撇嘴,声音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全年级那么多人感冒发烧胃疼,没见你为谁熬三个通宵查文献啃大部头。”她的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像在检视证据。

姜浅柠刚想反驳,放在手边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是一条微信通知,来自她上周费尽周折才加入的“癫痫治疗进展学术交流群”。加入这个群需要提交学生证和医学院官方邮箱双重验证,门槛不低。

「群文件更新:2016年抗癫痫药物联用指南(EMA版)」

她的指尖在冰凉的屏幕上顿住——这正是程越新换的药物组合方案!心跳莫名加速。她点开文件,屏幕上立刻跳出一张详尽的表格,清晰地对比着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用时,那些微妙的优势风险比值和复杂的药代动力学曲线。

“查个资料这么拼命?”刘晓丽好奇地探过头来,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对护理系学生来说也过于晦涩的药代动力学图表,“啧啧,这钻研精神,都快赶上住院总了吧?”

姜浅柠像被烫到一样,迅速按灭了手机屏幕。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玻璃窗上,模糊地映出她自己微微发红的耳廓。“只是…觉得课程可能会涉及。”她的辩解听起来苍白无力。

“哦?课程相关?”刘晓丽拖长了调子,用笔帽不轻不重地点了点她摊开的《临床神经病学》封面,“那请问姜浅柠同学,‘丙戊酸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牙龈出血风险评估’这门‘课’,具体在第几章第几页啊?”语气充满促狭。

就在姜浅柠张口欲辩的瞬间,一本厚重的《癫痫综合征分类指南》被她不慎碰歪,一张小小的、折叠得异常工整的便签纸,如同被惊起的白蝶,从书页间飘然滑落,无声地躺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纸面朝上,一行熟悉到令人心悸的、工整得近乎刻板的字迹清晰可见:

【每日用药记录:LTG 100mg bid,VPA 500mg qd,注意观察牙龈出血】。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好吧,”姜浅柠像是终于被卸下了最后一层盔甲,投降般地深深叹了口气,肩膀垮了下来,“我承认…我是在关心他。”她抬起眼,目光坦诚却带着一丝迷茫,“但这不代表什么特别的,我只是…想试着理解一点。”她拿起那张小小的便签,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纹理和那行字的微凹。

刘晓丽看着她,缓缓摇头,脸上带着一种“你无药可救”的表情:“你完了,姜浅柠。知道吗?”她身体靠回椅背,“听说上学期,我们护理系有个学姐锲而不舍地追了程越学长三个月,结果连他喜欢深蓝色还是墨绿色都搞不清楚。你呢?”她指了指那堆小山似的专业书和那张便签,“才见过程越学长几次面?知道的恐怕比他主治医生还细了!”

姜浅柠把发烫的脸深深埋进微凉的手掌,闷闷的声音从指缝里透出来:“这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刘晓丽站起身,拿起那杯已经凉透的咖啡,语气带着过来人的笃定,“你是真的陷进去了。不过友情提醒一下,”她用下巴点了点那些厚重的医学典籍,“爱情这玩意儿,可不是靠背熟《临床癫痫学》就能建立起来的。”说完,她踩着轻快的步子离开了,留下姜浅柠独自面对一桌的寂静与复杂的心绪。

看着室友消失在书架间的背影,姜浅柠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尘埃和油墨味的空气,重新翻开面前的书本。她知道刘晓丽的话有道理,纯粹的爱情不该建立在同情或病态的好奇之上。但了解程越所背负的疾病,对她而言,更像是在尝试推开一扇他长久以来独自紧锁、独自面对的门——她的目的不是鲁莽地闯入那片私人领地,而是渴望有一天,当他在门内感到疲惫或孤独时,她能在门外,用理解的、而非怜悯的语气,轻轻说一句:我明白一些了。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摊开的《癫痫与生活质量》那一章上,一段加粗的黑体字像冰冷的针,刺入眼帘:

「社会偏见与根深蒂固的病耻感对癫痫患者造成的心理创伤与社交障碍,其严重性往往远超疾病本身的生理影响...」

这句话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在她的心坎上。她想起程越在病床上醒来后,托陈稳转交的那张字条上,那平静到近乎漠然的三个字——“我习惯了”。简单的三个字背后,究竟是多少次这样惊心动魄的当众发作?多少次面对旁人惊恐、躲避、甚至是嫌恶的眼神?多少次在发作后的虚弱与狼狈中,强撑着挺直脊背,装作一切如常,云淡风轻?

---

图书馆惨白的灯光似乎突然变得格外刺眼。姜浅柠用力揉了揉干涩发胀的眼睛,指尖带着凉意。她继续埋首于书页间。在《癫痫急救手册》的彩图章节,她找到了清晰的图示和文字描述,一一印证了那天李教授在混乱中采取的所有正确措施:快速移除周围锐器、用柔软衣物保护猛烈撞击地面的头部、小心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地对应着书中的指南。她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郑重地拿出手机,调高亮度,将这一页完整地拍摄下来,存入了手机里那个命名为“重要”的加密相册。

“这么巧?你也泡在这里?”

一个略带沙哑的男声从身侧的书架后传来。姜浅柠心头一跳,循声转头,看见陈稳抱着几本厚厚的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学参考书站在那里,镜片后的眼神带着一丝疲惫和讶异。

“陈学长!”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啪”一声合上了面前那本摊开的《症状性癫痫诊疗进展》,但显然为时已晚。

陈稳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扫过她桌上那几本暴露目标的书籍封面,眉毛不易察觉地微微挑起:“神经科学导论课的…课外拓展阅读?”他故意用了学术化的措辞,带着点调侃。

“嗯…算是…提前预习。”姜浅柠含糊其辞,脸颊微热,手忙脚乱地把那本显眼的《癫痫综合征分类指南》塞到了厚重的《格氏解剖学图谱》下面,试图掩耳盗铃。

陈稳在她对面坐下,将怀里沉重的参考书“咚”地一声堆在桌上,垒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小塔。他没有继续追问书的事,而是直接抛出一个信息炸弹:“程越明天出院。”

姜浅柠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攥着书页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绷。

“老样子。”陈稳推了推滑落的眼镜,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出来了,丙戊酸钠只有38μg/ml。”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远低于有效治疗窗(50-100μg/ml)。林教授很恼火,怀疑他又自作主张偷偷减药了。”

“为什么?”姜浅柠脱口而出,眉头紧锁,“减药不是会大大增加发作风险吗?他明明知道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解和一丝隐隐的焦急。

陈稳重重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坚硬的椅背上:“丙戊酸钠的副作用,像一层厚厚的湿棉被裹住大脑——反应迟钝、思维粘滞、无时无刻的嗜睡感…程越痛恨这种感觉。”他直视着姜浅柠,“尤其是最近,他在全力准备林教授实验室的直博申请材料,每一个清醒敏锐的脑细胞对他都至关重要。”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转述的沉重,“他总说…宁可清醒地痛苦,也不要麻木地安全。”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程越内心某个倔强而孤独的角落。

这句话也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姜浅柠心中的迷雾。她骤然明白了迎新注册处他温和笑容下偶尔的凝滞,课堂上他讲解时明亮眼神背后竭力维持的专注,画解剖图时那近乎偏执的精准——那些都是他拼尽全力守护的、珍贵的清醒时刻,即使这清醒的代价,是悬在头顶、随时可能坠落的发作利剑。

“他平时…发作的频率…高吗?”姜浅柠的声音放得很轻,小心翼翼,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手指无意识地、反复地摩挲着《临床癫痫学》坚硬的书脊,留下细微的汗渍。

陈稳推了推眼镜,目光再次扫过她桌上那些欲盖弥彰的书籍,嘴角似乎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切换成了专业而冷静的医学生口吻:“从临床分型和病理机制来看,程越属于典型的创伤后继发性左侧颞叶癫痫,伴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见姜浅柠因术语而微微蹙眉,他立刻放缓语速,蘸了点杯壁上冷凝的水珠,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画了一个简单的大脑轮廓图:“通俗点说,他当年车祸导致左侧颞叶出血,虽然及时手术清除了血肿,但海马体区域形成了顽固的异常放电灶。”他的指尖精准地点在颞叶位置,“脑电图监测明确显示,他的异常放电会像野火一样,从这里(颞叶)迅速蔓延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这种扩散模式,和他母亲所患的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的脑电特征有相似之处。”水迹在桌面勾勒出神经传导的抽象路径。

姜浅柠的指尖下意识地按在桌面的水痕上,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战栗,指腹下留下几道模糊的湿印。

“目前,在规范用药(指足量时)控制下,他平均每月会有2-3次单纯部分性发作——”陈稳的食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右侧太阳穴,“主要表现为右手不受控制的细微震颤,或者短暂的意识空白、动作停顿,持续几秒到十几秒。”他放下手指,语气变得凝重,“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也就是你在解剖课看到的那种‘大发作’,平均每年1-2次。但最近他私自减药,”他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不赞同,“小发作频率已经飙升到每周1次左右,大发作的风险…根据模型推算,至少增加了三倍。”

他忽然将声音压得更低,身体前倾,营造出一种分享秘密的氛围:“你知道他右手大鱼际那道疤怎么来的吗?”不等姜浅柠回答,他指着自己手掌上相同的位置——桡侧,掌纹间,“大二上系统解剖实验课,一次部分性发作继发成了大发作。他倒下去时撞翻了标本架,一个玻璃瓶当场碎裂,”他的指尖在桌面模拟着下落的轨迹,“锋利的玻璃片,正好割在这里——桡神经浅支和拇短展肌部分断裂,当时流了很多血,手术缝合了整整十二针。”每一个细节都清晰而冰冷。

姜浅柠猛地攥紧手指,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福尔马林那刺鼻、辛辣的气味仿佛瞬间在鼻腔复苏——她清晰地记起实验课上,程越执笔修正她图纸时,那道疤痕随着拇指外展而微微绷紧、发白的弧度。原来那平静的疤痕之下,埋藏着如此惊心动魄的过往和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而这次…”陈稳的语气忽然带上了一丝感慨,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的笑意,“他居然同意观察期一过,第二天就回学校,甚至打算继续跟进项目…你知道吗?”他身体微微后仰,“上次在小礼堂,迎新晚会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突然发作,场面…非常难堪。那次之后,他整整三个月没有踏进校门一步,几乎与外界隔绝。”他摇摇头,带着专业的评判,“从创伤后应激和心理重建的角度看,他这次愿意这么快回来…快得反常。”

姜浅柠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她无法想象,那个在讲台上从容自信、在实验台前严谨专注的程越,要如何面对发作后满场的死寂、窃窃私语和那些或同情或恐惧的目光。那种公开的崩溃和随之而来的审视,对骄傲如他,该是怎样的凌迟?

“我能…我是说,”她艰难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他回学校后,学习或者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她知道自己可能越界了,但无法不问。

陈稳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你知道他的。他不会接受。”语气笃定,带着对朋友固执脾气的深刻了解。

“我知道。”姜浅柠低下头,避开他的视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描摹着书本封面上凸印的脑部沟回图案,“但问不问…是我的事。”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温柔的坚持,“接不接受…是他的选择。”她的坚持,无关乎他的回应。

陈稳看着她,镜片后的眼睛突然弯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个真心的、带着点了然和赞许的笑容:“难怪程越说你…不一样。”

姜浅柠的心跳骤然停了一拍,猛地抬起头:“他…他说过我?”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和紧张。

“嗯,昨天办出院手续时闲聊,我顺口提了一句,说你最近泡在神经科学专区,似乎在查癫痫相关的资料。”陈稳站起身,开始收拾桌上散乱的书本,模仿着程越那种特有的、平静无波的语调,惟妙惟肖,“他听完,沉默了几秒,然后说了句:‘姜浅柠…总是做让人意外的事。’”他拿起书,朝姜浅柠眨了眨眼,“顺便一提,这大概是他评价非研究对象的最高级别了,‘让人意外’在他那里,约等于‘刮目相看’。”

姜浅柠感到一股热流瞬间涌上脸颊,耳朵尖都在发烫:“这…听起来也不算很高的评价。”她试图掩饰内心的波澜。

“对你来说可能不算什么,”陈稳抱起那摞摇摇欲坠的书,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但对一个习惯了用礼貌和距离把所有人隔绝在安全线以外的人来说,主动评价一个人‘让人意外’,这本身…就已经是个里程碑了。”他转身准备离开,又像是想起什么,停下脚步回头补充,“对了,他这次遵医嘱调整了用药方案,新药组合的副作用谱里,可能包括情绪易波动、烦躁。如果他哪天态度特别差,或者说话带刺…”他耸耸肩,“别往心里去,大概率是药物在捣鬼。”

看着陈稳抱着书消失在层层叠叠的书架深处,姜浅柠缓缓坐回椅子上。她重新翻开笔记本,找到之前记录着“特发性”和“症状性”旁边那个小小的墨色问号。她拿起笔,在问号的旁边,郑重地画下了一颗小小的、闪着微光的星号。

夜深了,图书馆的人潮早已退去,只剩下零星几个伏案的身影和空调低沉的嗡鸣。姜浅柠仔细地收拾好散落一桌的书本和笔记,最后看了一眼今天整理的核心要点,荧光笔的痕迹在灯下格外清晰:

1. 创伤后症状性癫痫特征:局灶性起始(典型表现为右手震颤/短暂失神),易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脑电图(EEG)明确显示左侧颞叶(尤其海马区)存在致痫灶,异常放电可迅速泛化至全脑。

2. 明确发作诱因:睡眠剥夺(显著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研究显示可降低达47%);高强度精神压力(血清皮质醇水平>20μg/dl时发作风险激增);特定频率(>15Hz)的强闪光刺激(易诱发全面性发作)。

3. 当前核心治疗方案:丙戊酸钠(VPA,目标血药浓度需严格维持在50-100μg/ml治疗窗内) 拉莫三嗪(LTG,核心作用为抑制谷氨酸能神经元过度兴奋,稳定神经膜电位)。

合上笔记本坚硬的封面时,一张薄薄的纸条如同被惊扰的蝶,从《临床癫痫学》的书页间悄然飘落——正是程越写给她、画着笨拙笑脸的那张。姜浅柠轻轻将它拾起,指尖温柔地抚平纸张上细微的折痕。昏黄的台灯光线下,她的目光长久地落在那个人工添加的、线条僵硬的笑脸上。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这个试图传递轻松的信号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惊涛骇浪、深夜的挣扎与倔强的坚持。

推开图书馆沉重的玻璃门,一股深秋的冷风立刻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台阶下,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卷起,如同癫痫发作时混乱无序的脑电波般,簌簌地、狂乱地坠落。一片叶子被风精准地送入她的衣领,叶柄处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一颤。她低头,指尖捻起那片叶子,清晰的叶脉纹路在路灯下延展,奇异地让她联想到程越右手疤痕之下,那些断裂后又艰难修复的神经纤维走向。她抬起头,望向远处医学院主楼。深夜的楼体像沉默的巨人,只有零星几扇窗户还固执地亮着灯,如同黑暗中的守望之眼。她不知道其中哪一扇后面,会是程越归来后重新投入的研究室。但她清晰地知道,从此刻起,当她再看到那个挺拔的身影时,映入她眼帘的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笼罩着光环的优秀学长,而是一个真实地、艰难地、充满尊严地与疾病共存的斗士——程越。

而这一点认知,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她胸腔里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最终汇聚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坚定的决心。这决心无声,却沉甸甸地落进了灵魂深处。

又改了一遍,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