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海先生 > 第144章 奚仲

第144章 奚仲

那二人才到恭州,泽婉夫妇便也到了;不过两人都吃了一惊:他们夫妇俩前是高高兴兴去的,今才数月不见,泽婉便仿佛老了十几岁。他们银钱充足,路有接应,纵车船颠簸也不致于让她亮润饱满的脸庞变得暗淡,本不算富态的腰身也如缩水般小了几圈。烈风虽衣着干净,却胡子拉碴,可见心里也不安乐。

“……海大哥,”泽婉见他眉肃,便轻松地笑了笑。他不吱声,只将她的手放去桌上诊起脉来。那脉搏时强时弱,示有心衰之症;面诊髻疏,可见心神劲耗,双虚纳差。后他又诊了烈风,还好。

“海大哥,我只是上了些年纪不经远途罢了。”泽婉笑言。“以后可万万不敢出去了,尤其是乘船,生生呕了几日呢。”

这正常。不是在海边长大的孩子,晕船是正常的。“……可是事有不顺?”他淡问。

“顺利的,还见了很多故人,心情特别高兴。”

“好。”可他的心仍悬着:泽婉一向身体康健,无甚忧虑。将烈风额前的几丝乱发理顺后他说:“好好睡一觉,晚饭后我给你剃须,这都不好看了。”烈风点了点头。

“泉州怎样,码头有没扩大?”后削落着乱发时他问去。

“扩了,民生安宁,热闹非凡。”烈风说。“这次去泽婉见了些故人花了些钱,其他没有什么。”

“可是太思念孩子们了?那些衣物幺儿应该收着了。”他便说。

“许是的,不过当日听来人说孩子们都很健康她很高兴。”

“嗯。”入夜阿忠熬了人参鸡汤,他便监督着两人喝了一些。几天后,泽婉去见了一个人——进宝。而进宝,已在他们落脚时如做贼般去偷看了一回。

那实在是人群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老头儿了:衣着简素,皮肤浅痕,身形较前瘦了很多,显得个子小了。——也是茹素的缘故。可他的举止和眼神没变,仍是当年那树下的样子。岁月让他们都变成了老头儿,过往聚成了白发和皱纹,可他知道他们的心仍和当年是一样的。

后闻他没回北山而是向江南而去,他心里又鼓了起来:年节将至,没特别重要的事儿他不会在外!那有什么事儿呢?他马上去了贤儿的客栈,得知他还没有回来。

此时,远在泉州码头的博贤正带着几个伙计着脚夫装扮,混在一群工人中帮各个出海的老板上货呢。这个近不惑之年的孩子,性格和模样几乎是当年金老爷的翻版,只清瘦些。

泉州码头,近年因陶瓷外销巨大,让泉州德化和相邻的江西景德镇天下闻名,且福建又盛产茶叶、粮食,水路通络,引得众多外商慕名而来,商业热火朝天。

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岁月的安定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如铁锅的普及让食物从单纯的烤炖到清蒸焖炸的自然过渡。所以当居所、衣食得安稳后,人们的精神水平也随之提升。景色旖旎、流水清悠、衣着鲜丽令人目舒愉悦,那生活中相关的小产品也一一被汰旧换新,陶瓷便在这时从官家富户的专用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里。

景德镇陶瓷烧制精细,能釉嵌入山墨水画的图案,高雅而大气,且手感光滑不会变色,名曰“青花瓷”。——很得富人喜欢。泉州德化烧制的杯盏瓷碗纯白透亮,干净悦目,有“象牙瓷”之称。——虽旧得快些但便宜更新快,需求巨大。因此当时的陶瓷制品如盐巴粮食一般户户俱备。又因此二处的陶泥各有特色和珍稀,他地欠缺,外销的量便巨大起来(还有船只因装的太多沉没了的)。

“主子 ,”午时在小店吃着清粥烧饼时,一伙计找到他来。

“主子,这都过半月了,咋还没个影儿呢?会不会没来?”伙计也得了饭食。

“……应是耽搁了,不会。”他说。

“可小的问过几波船工了,海势好得很那,后来的客船也都到了。”伙计说。

“……是吗?”那人抬眼。

“主子,小的斗胆,这东家要的明明是炼铁师傅咱为什么却寻一个做板车的呢?”伙计又问。

“问的好。”博贤将筷子搁去粥碗上。“……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发明家叫奚仲,他做出了我大中国第一辆马车,故而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的故事。因此他也是我国的车神。因在那制作马车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精细的技术和工具,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去创造,发明,和实验,从而积累了经验。因此这个人能告诉我们有些小玩意是怎么做出来的。”

“原来如此。”伙计大悟。

又等了数日还是未见来人踪影,且台风季又要来临无船回还,他们便估摸着应真是不来了。博贤思虑后通知众人准备回琼州去,于是大家得了闲便去码头市场里闲逛——打算买些虾仁鲍干和舶来之品回家过年。“二哥——”一伙计看到同行的伙伴眉头紧皱、没心思看买,便问去。

“此事儿没办好,过了年又得大费周折。”那人郁闷地应他一声——是那个吃饭的伙计。

“俊憨哥,可这还好不是上命,而是冯家,主子回去也好交差点。”伙计说。

“你懂个屁。”那人看他。“主子心里难过得很。为了找到这个人咱们费了多少周折,心里真不好受。”说完他向前走去。

市场里好物琳琅:大个的虾仁鱼籽板儿,外国布料,胭脂,糖果,果酒小刀……销量不大,因为贵。

经过一个档口前他停下。“虎子——”那人应着跑来。“买点这个。”他看着那货台上的小木盒子说。“给姨娘。”“……好嘞。”虎子看了也很高兴——是一些防皮肤开裂用的油脂香膏。二人又逛着买了些糖果干货,一会儿虎子背上就扛了一圆袋儿。出到市场门口的时候,他们看到很多挑夫抬着大件大件的货物进来。俊憨观察了包装和脚夫们的小心翼翼后便知是某家官船到了。

“二哥,是官船。”虎子看他。

“……你先回去,我去瞅瞅。”他说。然后他便去蹲守活计的船工队伍聚集处坐了下来。他和他们一起看着这条船的卸载,同时等待着是否有卸货的工作机会。没有,那船货物卸完后各种老爷夫人公子小姐们便一一上岸了,最后是船夫队伍。

看到船绳绑好被交接给码头“保安”后他站了起来——一次航运结束了。他又举目看向海面,黑点不多。正欲走回,忽然发现两个已经离开的船夫又疾步折了回来……不一会儿,他们两人中的一个身上背了一个乘客出来,另一个则拿着一只破旧的箱子。两人将那客人放去一个僻静地方后就走了。

素有远归的落魄之人,码头上是见怪不怪的——那背上的人衣着暗沉,想必是其中一个罢了;他应是病了或是腿有残缺……俊憨寻思着……可是,素日的落魄之人船夫们时有咒骂和驱赶,生怕其脏污破烂碍了客人的眼目,又怎会去背他出来呢?他又朝那人看去:还静静坐着那个地方,没有行为。

“两位大哥,你们啥时候装船啊,小弟想找个活干。”他立即去截住那两个船工,目色谄媚地递上烟卷。

看他送烟上火,那二人便停下接过。“年这边不会去了。”其中一个说。“得过了正月。”

“是吗?那可还有认识的船只要走呢,就这两天?……这不要过年了。”

“少了,你只能看看有没有出去的短途。”另一个船工说。

“这样啊……”俊憨面露失望之色。“好吧,谢谢两位大哥。哦,刚才看到这位大哥背着一个大爷出来,他似是脚有不便……可是回来走亲戚的呀?”

“哈哈哈,”两船工笑了起来,以为他动了要去抢劫的心思。“兄弟,不用打那个主意了,除了一些破旧书简啥都没有。这种老头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在外面是没法活,且他还病的很重。若不是付了一锭金子的船费东家才不会带他呢。”

“……哦哦,好的,好的,多谢两位大哥提醒。”俊憨便又递了一回烟卷抱手。接下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人在意这个老人后便向他而去。

老人坐在那个地方歇息着,怀里抱着那只箱子,身上披风毛旧,长乱的刘海遮住了眼眸。“老人家,”俊憨近前。“……可是家里人来得晚了?”

那乱发后面的眸子瞬起,让他顿时感到一种凌厉、警惕的光芒。“……哦,没有。”老人说。“我只是累了,得歇会儿。”

“放心吧,我是好人。”俊憨说。“您病了,得治。要不我带您找个大夫看看,几个小钱咱还是有的。”

老人却问:“小伙子,现在可是不打仗了?”

“不打了,安宁的。”俊憨说。

“那……中原那边……”

“……是您的家乡对吗?……还在金国手里,但百姓也顺遂的。”

“……是吗?……那现在岳家军还在不?”

“改编了。”俊憨的心速跳了起来。“您也知道岳将军?”

“知道。天下人都知道。”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再从头,收拾旧河山。”

俊憨激动地握住他手。“奚先生,我们终于等到您了!”

“……贤儿!”

“胡杨——”

大夫后对博贤摇了摇头。博贤心情十分难过,心知并非生存的艰难摧垮了伙伴,而是伤心——一种透入骨髓刀割般的伤心。都说“哀莫大于心死”,可心若死了便好——一切都不会在乎了——就是因为没死,才承受着折磨和煎熬。

“我当年出去后到处流浪,是几年前遇到公子被收留的,帮做一些看护家什的活儿。”缓后胡杨对他说。“东家的生计是做板车,生意很好,为人也隐晦。先生在外眼界开阔,听到南方稳了就想回来,可公子一直不许,因为他上了年纪已不能远行。”

俊憨端了热茶进来。

“……而其实先生的心情也非常沉重,因为当年的战乱让他们经历了西北、中原和金国数次战争的磨折。每一次的逃亡,所有的家当都得舍弃。后来他们从琼州出去靠着手艺安稳了下来。这些年里,客人需要的车辆越来越大,所以先生和公子也一直在寻访高人不断学习和改进。这也便是你们找他的原因吧。”

“是的。造车是精细的活儿,我们需要老先生的帮助。”博贤说。“那后来呢?”

“后来先生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回来一趟,无非路上多歇几个脚儿。公子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他们没拖家带口,就我们四、五个人。我们原本要从岭南上岸,但到了夷州附近老先生就坚持不了了,只好去那里停歇。可不想这一停也回不去了。想到夷州也乃我南方国土,又对老人心有慰籍,公子便决定在那里安家。老爷知道你们等着他,就赶制了一些书籍出来,重要的部分还复刻了一遍在竹简上。

“可最后他犯了愁,因为这些书籍非常重要,经不得一点闪失;他不放心交给船运,所以我就来了……也不知先生现在的身体如何?夷州恶瘴繁多,又缺这儿缺那儿的……”

博贤心里已有了打算。“你好好养着,这些事儿我会去处理。”

“……你要干嘛?”

“总得稍个信儿给老先生你已经到了,这样他才会放心。”博贤笑道。

“……好。”

“快躺着吧。”

虎子当天就往琼州去了。胡杨身体不便,博贤便在泉州常驻下来。到了年节时候,远在夷州小岛的奚家搬进了敞阔的新屋,一家子忙着布置过年的气氛……书房里,奚老先生着一身细致的绸缎唐装,戴着老花镜,正在桌上书写着……

一会儿屋外传来脚步声。“爹!”一个也是小老头年纪的男子走了进来,手里抬着一只木箱。

老先生停手看去。“……那是什么?”男子便将箱子打开。

“……海药!”他看到一箱子的陶瓶,便拿起一只看去。“是的,还有一份是专门给您的。”他儿子说。“除此之外还有一套精细的造船刀具,可真是太好了。”

“好啊;好啊,胡杨到家了。”老先生欣喜地说。“爹,那咱们还走不走,毕竟那边还有那么多生意要做。”

“不,”老先生摇头说。“咱哪也不去了,以后这儿就是咱们的家。客人那边传信过去。等我养好了身子,山东还是要回一趟的。”

“好。”

年后胡杨就去世了,没什么大磨大痛地安然离去……“贤儿,我想去西湖一回,终是有心无力了。”

“别这么想,你会好起来的。”

“但我也很高兴。将军得雪——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的家乡有成片的胡杨林子,虽然风沙少雨,但它们都能顽强的长大,到了秋天金灿灿亮闪闪的喜人极了……”

“以后、以后我们一起去,好吗?”

“好好保重,代我多出一份力。”

“胡杨……”

料理了胡杨的后事儿后博贤便回了琼州,并在那里收到了进宝的来信,好在俊憨要送资料去江南冯家,便一起办了这个事儿。又过了一月,来往琼州的货队便稍来了信件。

博贤给进宝回了详信,并告知他此事儿不会成功,让他不要插手。 “什么,要去见彬甫先生?”进宝简直勃然大怒。“这你管得了吗?是你能干的事儿吗?你……你这不是……往刀刃上撞吗?”

“老爷,”夜梅叔去到房间。

“把这拜帖速发出去,再准备一些钱,我们要去临安。”进宝说。

“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变形金刚之伪装者

我妻薄情

星轨

全家大佬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