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海先生 > 第159章 咖啡

第159章 咖啡

福建。福州。孙家私塾。一个普通的早晨,孙老夫子如常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书文……傍晚他在街上开咸鱼店的儿子过来了。

闻了讯他呆默。 “婉姑姑上次来可还挺好的。” 儿子说。

“‘朝堂三尺,看不尽天下事儿’!”老人戚然。“婉儿啊,你竟去了!竟去了!”

“爹——”儿子欲言。

“没什么,她就是太聪明了!”老人看他。“……先生在哪儿?”

“在驿馆呢。”

“我现在就去见他。”

“好。”

那二人便秉烛夜谈,直至晨光拂晓 。从未回过江南的夫子解了当下的趋势内心沉重,也将他欣慰海岸发展的喜悦感情一扫而空;但同时他也欣慰,因为人们都太努力了。他心底涌起一股热忱,又似是尘封的苏醒。

“先生,老夫惭愧,什么也没做,只会在这儿偷生。”他说。

“夫子可别这样讲,哪儿都是我们的家。”海世宽说。

“……对!”夫子便给他讲了祖上和泽婉家族代代的沉浮相连……

泽婉的祖上也是被灭门的,但因当年阿斗的投降未对蜀地动过刀兵而得到庇护,所以一些遗裔改了姓存活下来。他们极其聪明和旷达,敢于承认、接受和面对先祖在那乱世里的决策和错误而得到尊重,后过往被祖宗带进坟墓,后人们便不知详细了。

“当年我爷爷说马老先生是一个忠直的义士,凭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出去得一番作为,可他执意要留下,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我的后人们,都不能逃跑,也不为私心不为谁,而是为了我们的家。’

“又或者是为了赎罪。所以我敢说,他们没任何私心且是我见过的最刚直的人了!”

“原来如此,难怪泽婉的学识素来不输男儿。”海世宽说。

“是的。到了泽婉这里人丁稀薄,所以上次她给了我一笔钱。我想着等孙儿们大些就回江南去应考谋个小官儿做些实事,现在看来那不是她的初衷。我想我明白了!”老人道。

“……夫子!”海世宽抱手。

“要与先生常来常往!”夫子也抱手。

末了他们看着她的方向。“婉儿,路的确会很难走……很慢,但你放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会坚守的……”

“炎黄子孙!”海世宽也心里说。是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回看历史的分分合合,并在那陈旧古老的宗卷中向前追溯,一直溯到太初的洪荒世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太古时期,洪荒初成,天地一片混沌,如一个发酵的面团没有分界。几只扑棱的神物偶会来此,却不知是如何来的——它们是飞禽走兽、海物虫蚁的祖先。

一条长着翅膀的飞龙也来到这儿,并在那混沌中发现了一颗遗蛋。——它是应龙,是龙族、麒麟和凤凰的始祖,自成牝牧。应龙捉了那颗蛋走,静窝了十万八千年孵出一个男孩来,叫做盘古。

盘古龙角人脸,蛇的身子,一出生就手握一把利斧。他长得极快,且力气大的惊人。局促的环境让他恼怒,就挥斧将面团劈开,天和地便出现了:混沌世界中轻清的物质飞升向上形成了天,厚重的下沉积为了地,并不停分离和沉淀着。盘古怕它俩再度粘合身子便也跟着长去。

他就那样顶天立地的跟着长了十万八千年,直到它们不再活动,成型停滞。然他也累死。死后他化成了世间万物:巍峨的大山,太阳和月亮,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于是天地有了温热四季,现了生命。来此的神兽们也衍了分支。

既出天地人间,便生三界:神、地府、人间;也出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同时出现三大神木:建木、扶桑和寻木。建木是神界和人间的阶梯,在蜀地里,帝王们就是通过它往返的。扶桑是人间与地府的通道,在大海中。寻木是最高的树,甚至到了天界之外,在黄河以北。

如此世界便开始了神、兽、人的共处时期。那时人类没有神的力量和兽的凶猛,生存是一点点摸索的,便就出现了太古三皇:燧人氏、有巢氏和缁衣氏。“氏”代表着部落最先出现了某种文明,同时也是对首领的敬称,如燧人氏发明了火,有巢氏最先盖了房子,缁衣氏创造了衣服。这些文明间相互借鉴,衣、食、住便普及了。

许多年后,一位到中原游玩的少女看到地上巨大的脚印好奇,便走进去探个究竟,不想日后就怀了孕。她诞下了伏羲,后又生了女蜗。

伏羲人脸蛇身,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之一,远古三皇之首皇。那时大地一片荒芜,人们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他便在先祖燧人氏的基础上将火的作用发扬光大:抵御野兽,烤熟食物。他还教会了人们打鱼的技能,驯养畜类;创造了文字、音乐;建立通婚制度;施行最初的政权:任命官员,分地而治。于是百姓有了最初的安居状态(就是不游走了)。

他去世后女蜗继位,也被尊为首领。其间女娲利用神力和圣土创造了更多人类和许多东西出来,于是后人尊称她为“地母”。(后世有“女娲补天”的传说,那是因为他们的孙裔水神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共工打不过颛顼撞了不周山而死。不周山倒,天柱子断,日月大地发生倾斜,于是女娲斩下神龟四足去支撑天地,然后炼了五彩石补上洞缺。)

漫长的岁月后这个部落中一个姜姓分支出了一个首领被尊为“炎帝”,又叫神农氏。他牛头人脸人身,功绩至伟:开始发展农业,种植谷物,让稻麦黍成为主食。他还最先发明出了耕地的农具,烧制出了陶器和炊具,于是有了“厨房”这个空间和永不熄灭的塘火;还遍尝百草用于疾病……于是人民开始安居乐业。

后炎帝误食断肠草而亡,部落由后人承继下去。农业的兴起让他们和平发展了数百年,后因一些子孙分支出去自立门户而出现了战争。那个中就有蚩尤。

蚩尤长有牛角、铜头铁额,骁勇善战,地盘在现在的山东地带,紧接炎帝部落(北方两西流域;他还有八十一个一模一样的铁兄弟。

与此同时,位于中原的分支有熊氏也出了一个能人——黄帝。此人更加重视和发展农业生产,植树造林,并开始修路、造车,是后世帝王的楷模。他的部落发展很快,人民富足;黄土大地养育万生,他又以农为本,于是人们尊称他为“黄帝”。

黄帝与炎帝也相邻,黄帝又发展得极好,于是两方在土地、权力的争夺上不断摩擦,最后两家在阪泉大战后炎帝败了就停战下来。

东边的蚩尤看到炎帝败后便想将他吞并,于是两家又战。炎帝打不过蚩尤,只好去向黄帝求援,黄帝就差人去对蚩尤说咱都不要打了,各自发展,可蚩尤不干。于是那两部只好合并。双方又在涿鹿开战。

炎黄合并后实力虽大增却因蚩尤和他那些兄弟太过凶猛而差点落败,最后是应龙发大水淹了铁块儿们,然后把蚩尤杀了。(为此天帝还惩罚了应龙:不让它回还,永远呆在南方。——因而南方多讯。)此两次大战——阪泉、逐鹿——都在河北,因为河北是他们仨儿的中间地带。

蚩尤死后三方融合归一,在黄帝的领导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地域的开发,相继又出现了五位著名的首领,被敬称为“五帝”。他们的功绩在于基建治水、开河修渠,那其中就有人们熟悉的尧舜禹。(值得一提的是黄帝之后的继任者并不都是他一系的子孙,其中也有炎帝后裔,如治水的共工家族。)

所以后世的我们——乃至未来的后人,都是炎黄子孙。

本打算回江南故居的老夫子就此安定下来。在未来岁月的长河中他的子孙后代既有成功的商人大户,也有闻名的书香门第。

几百年后,在又一个日月晦涩的时代里这个家族出了一个辉煌的人物。一个在东瀛求学的年轻男子呆坐桌前,神情沉重……他身着斜襟的宽袍,脚踏凉爽的木屐,面前是一叠叠的书籍。一会儿他扬目看向窗外,似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不,天下医者千千万,而我不能再学医了!”他“腾”地站起。“我的国现在危险之中,我要回去,我要回家!我要去……改变他,拯救他!”

那时的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但却开创了一个先河,给黑暗冰冷中满目疮痍的家国注入了阳光。当时国内早有不同群体意识到了家国将破、分崩离析,并陆续发起了许多变法和运动,但都被镇压、杀害失败了,可他毫不畏惧,仍去组织、发动爱国人士们,并高举着“振兴中华”的旗子,将散沙中的爱国力量凝聚起来与腐朽的钢刀再战……

他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及时平衡了将倾的大厦,后虽也失败,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星星之火已经燃起……——他叫孙文。而世人更熟知他中国姓氏和日文化名的组合——孙中山。他是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逝后葬在故土——南京。

又过了几十年,同样有一个在东瀛从医的学子回国后,被市井落后的观念和迂腐震动:街市中人们围观着一个被侵略者血虐的同胞时竟以他的血腥惨状发笑为乐,刹时他心惊了——为那种麻木的冷漠。

“不要笑!你们不要笑啊!现在是他,不定以后是你们自己呀!”他去说着,一个一个,可被认为是疯子。从此他也弃医执笔:“我要呐喊——唤醒千千万万人!”——他叫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形式现于不同的人群中,荡涤着人们陈旧的观念,转变着迂腐并萌芽出新的精神;同时深植起人民责任感的种子,去孕育和发扬爱国主义思想。

当然,其间还有许许多多倒在那条路上的无名英雄!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

时至今日,当我们提到这两位伟人时断不敢直呼其名,而一定要加上“先生”二字以示尊敬;也才能表达我们实诚的敬仰和哀思。如你去过中山陵,那在敬重的感情、苍松翠柏的视野外也一定无法忘记那个中一隅的红色花海:高高的枝干上一朵盛开的花,颜色浓烈而鲜艳,如血一般;瘦短的花瓣里花蕊长长伸展出去,张扬如锋利的刀尖。——它是地狱花。

又说远了,回吧。

北山,回后海世宽就去了枫林,看到烈风在里面。他表现得自然,如什么事儿都没发生。

“烈风!”他高兴喊去。

烈风看他一会儿。“去哪儿了这么久?”

“去福建了。贤儿不在,有些生意得我去弄。”他笑道。

“……可有娃他娘的消息?”

“当然有。捎了口讯来说好着呢,娃儿们个个粘她。”

“……是吗?那太好了。那样泽婉就高兴了。”

“对。咱们回去吧,明儿就回庄子。”泽婉去世的事儿他谁都没说,包括阿忠。

西北,木兰成家后甘霖就卸了当家的重任,订了些蜂箱出远门了。有南方送货来时吴瑟常会问起他的去向,都说不知。

“木兰,爷爷到底去哪儿了?咋谁都没他的消息。”他便对木兰言去。“还真让人担心呢。”

“没事儿,去大山里了,养蜂呢。”木兰应他。“还要找好货,所以只要货品来着爷爷就好。”

“意思也不定在哪儿了?”

“是,爷爷有太多老朋友,从北到南的可远呢。”

“好。”

琼州。码头,进宝走进商行。库房里,一排排木制的箱子有专门的标识,十分贵重。门口的店面里,来买货的商人们却个个耷着脸如霜打的茄子。

“太贵了,这真的太贵了!”遇到熟人他们总会懑去一句。

“还真得放些儿空额出来,以防万一。什么都涨得厉害!”那边说。

“我这可都老客户,真不知咋说呢!”

“谁不是啊,不信也只能让他们去问问了。”……梅叔暗里看着听着……

抚着那些箱子,进宝心绪感概……他已知泽婉过世,在前京城的一个会上。——由冯家主持的,内容惊心动魄。现在到处缺钱,库房空虚,他这一条线的补给靠的就是一些赞助,而每每想到那些无私奉献着自己收成、不问得失且没任何怨言的人们他总心怀愧疚。

“老爷,”梅叔回还。“反应如何?”进宝问。“不大。”梅叔说。“商人嘛,卖价也水涨船高的。”

“这么贵也有人买了!”

“出货没以前多。”

“……也没那么多的。”

谍国。皇宫御书房,下午渭和听着奏报,左手握着两颗从天竺而来的紫檀赭珠……

“皇上——”末了报臣敬问。

“金子的事儿就不用追究了,但再没下次。船厂的木材、铁矿需求必须保证,能储多少储多少。”渭和说。

“臣遵旨!”

“……还有呢?”

“还有金疮药和火药。”老臣便道。“皇上,现在南方的金疮药价格大幅,而我国中没有战事儿,所以臣等以为今年就不采购了。当下硫磺和硝石出现紧俏,所以工部稍后会到他地儿去找货源,要一大笔开支;否则我们就得开采自己的用。”

“准了,都是小事儿。”

“谢皇上!老臣告退!”

渭和转着珠子看了几本折子后看向门口。“大奴……你瞧,这老了老了还这么闹腾呢!”大奴便低个头反应了下。“哈哈,”渭和看着笑道。傍晚他在休憩中突感头晕恶心,以为老毛病又来了,便欲喊大奴,不想那人已经进来,瞬间将他扛起走了。

薄岛发生地震,同时引发海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妻薄情

变形金刚之伪装者

星轨

迢迢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