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 第11章 番外篇:白笙传

第11章 番外篇:白笙传

白笙(1989.5.9.10)的父亲白康宁,29岁才结婚,30岁有一女,取名白生,在那时不管结果还是生小孩都属于很晚的了,为什么呢?白康宁初一辍学,长得帅气,受不少女子的喜欢,不过他本人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性子急躁。在有了白笙后,他非常想知道婴儿的性别,在知道是个女婴后,他从来不给萨尔娜好脸色,脸比驴还长,更是在狐朋狗友的劝说下去买彩票,没中奖不说,还把家里的钱输的一干二净,不得已,他又去找自己的母亲要钱。

白笙的母亲呼伦觉罗·萨尔娜,17岁结婚,18岁有一女。

在某一天的上午十点,白笙呱呱坠地,母亲满心欢喜,也松了一口气。不等她从疼痛中缓过来,接生婆便对父亲说是个女的,没想到父亲生气了,抱起白笙冲出院子,接生婆在后面拦着他:“不带把就不带呗,好歹是条生命啊,再说,你媳妇不也是女的吗?”

意识到不对劲的萨尔娜冲出屋子,拉住白康宁的袖子跪下来,哭着求她放过自己的孩子。

“我也是女的啊,你要是不想要她完全可以再生一个啊,没必要这样!”

白康宁黑着脸,怒火中烧:“要不是老二刚才跑回来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咱爸,没了!就在你生孩子的时候,没了,没了!”

“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啊?”

“什么关系?”白康宁朝着萨尔娜大吼:“她克死的,你明白吗?这个孩子不能留,否则咱们全家都会遭殃!”

萨尔娜刚刚生产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拦白康宁,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抱走自己刚生下的孩子。幸亏接生婆及时拦下,以看八字的理由对着白康宁就是一顿忽悠,白康宁信以为真,这才保住了白笙。

小时候的白笙格外懂事,街坊邻居常说比自己家的孩子好多了,父亲脸上笑着,心里却开心不起来,他总是觉得男孩比女孩好。但也像萨尔娜说的,这是一条生命,既然都生出来了,就养着吧。

白笙5岁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当时她还没有灶台高,由于家里贫困,造成白笙有很严重的营养不良,头发又黄又炸,她经常踩着一个板凳帮母亲做饭,母亲很欣慰,很喜欢白笙

白笙不到十岁时,家里条件虽然贫困,可父亲依然同狐朋狗友喝酒,没次喝的酩酊大醉,定会去买几张刮刮乐,每次还都不中。回到家后,他便将自己中不了奖的火气撒到白笙和她母亲身上,嘴里说着“如果没有白笙,他一定会中奖”之类的话,总之,无论白笙多么懂事,学习多么优异,他依然觉得带把的好,他甚至因为没钱喝酒赌博想把当时11岁的白笙嫁人换点彩礼。这就是那一年,母亲疯狂阻拦,被父亲打的三个月下不了炕,每日都是白笙把饭送到她嘴边,可时间长了,她竟也觉得自己命苦是因为生了白笙,换句话说,是生了个女孩而不是男孩

11岁那年,,白笙的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母亲还下不了炕时,父亲找人借钱,买了十本刮刮乐,结果赔了六成。因为赔钱郁闷,他叫上几个朋友,来到饭店大吃大喝,终于,在他喝下第21瓶啤酒时,他口吐白沫。同行的朋友吓坏了,急忙叫救护车,送到医院时,人已经神志不清。后来,他在ICU待了几天才转到普通病房,虽然没有性命之危,不过身体已经透支。然后他托人买了些药,身体才见好。

经此一役,白笙的父母大打一架,两人打的头破血流,母亲甚至因为觉得自己委屈,大半夜将白笙从睡梦中叫醒,只为了打她泄愤。母亲拿着菜刀,赶走了父亲,白笙以为他没事了,可结果却是另一个深渊。

萨尔娜时常贬低白笙,说她不如男孩子,动不动骂白笙,对白笙的饮食起居不管不问,甚至因为她成绩退步了一分就暴打白笙。那次萨尔娜拿着藤条和绳子,用绳子把她绑住,让她跪在院子里,用藤条疯狂抽打她。藤条落在白笙的皮肤上,顿时皮开肉绽。恰好邻居看到这一幕,找了几个人制止按倒萨尔娜,把她送到村长那里。

村长深知萨尔娜的行为,考虑到白笙的人身安全,谎称外地更有发展,把萨尔娜送出本地。然后,白笙孤苦伶仃一人,自己靠捡废品养活自己,加上邻居的接济,虽说穷了点,不过没有辱骂和家暴,对她来说也是好的。

过了三年,这就是14岁那年,父亲母亲同时回来,都质疑对方出轨,一开始两人都不承认,后来他们天天打架,萨尔娜受不了了,情急之下提出离婚,白康宁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当天下午两人就去办了手续,但当时离婚比较麻烦,于是两人又继续生活(打架)到同年的11月,然后各自去了外地,留白笙一个人过年

两人走后,白笙想到了去投奔自己的爷爷奶奶,但白笙的爷爷在白笙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她想给奶奶打电话,于是拿了家里的钱去了小卖部借电话,打了几次才打通,接电话的却不是奶奶,而是一个男声,周围很嘈杂。跟这个男人交涉一番才得知,奶奶已经去世,是周围邻居正在给她举行葬礼,丧葬费还是邻居凑钱和奶奶攒下来的棺材本。奶奶是个很传统的人,虽然那时候正提倡火化,但抱着落叶归根的态度,依然坚持土葬,并提前几年就计划起了自己的后事。

白笙上了中学,学费伙食费也就贵了,当时白笙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也是唯一一所中学,初中一共有进两千人,白笙所在的年级有900人,而她能考到前10,甚至考过年级第一。不过她不舍得吃食堂,离家也远,每天中午就吃学校免费的白面馒头,但免费的只有一个,多出的就要付钱了。夏天还好,天气热馒头不硬,有时候食堂的馒头贼粘,能当胶的那种;到了冬天,馒头就变得梆硬,吃下去卡在嗓子眼儿里,这时同学们都选择食堂靠近暖气片的地方,又沾着菜汤,而白笙舍不得,因为冬天的菜奇贵无比,她接了点不要钱的凉水,天天凉水配馒头。每次放假回到家就是她最累的时候,因为她住校,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要打扫没人住的屋子,往往半天的假期就没了。

就这样到了中考的时候,白笙的父母依然没有回来,但白笙一心学习,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凭她的努力,白笙以中考693分的好成绩考到县里最好的高中,这意味着她将要去县里上学,而且县一中的运费比初中昂贵太多,去到一中只能住宿,她根本负担不起。抱着一丝希望,白笙给萨尔娜打去了电话,又给白康宁打了电话,他们都同意寄钱,白笙也没有闲着,去打起了工,闲暇时间出去捡废品,两个月下来攒到了不少钱,但依旧差点。

白笙找到了村长,村长家里也没有太多钱,但村长带着白笙来到村里的广播站,号召大家出钱供白笙读书,村里人也热心,一家出一点,把学费凑齐了。

上高中后,白笙在一个六十人的班级里只能排到二十五,虽然老师说不错,但她自己却不满意,尤其是白笙第一次接触电脑,根本不会用。在县城里,白笙显得格格不入,她开始越来越节省,剩下来的时间努力学电脑,请教同学老师,老师很喜欢这个孩子,平时对白笙照顾有加,知道白笙家里贫穷,找到主任说了情况,办了一个贫困生补助,不过她依然不舍得花钱。

白笙上高二的时候,在三个月内萨尔娜和白康宁都回到了老家,两人都赚了点钱,合计一下在县城里租了房子,把白笙接到新家住,并开了一家超市,生活也终于有了起色。

不知是萨尔娜望女成凤心切,她竟逼着白笙学习,每天都要学到后半夜,并且萨尔娜还给白笙买了大量的练习题,一放假就逼着她做题学习,知道白康宁暴力,从来不让他监督白笙的学习。

这是个导火索。终于有一天,白笙再也忍不住了,爆发了自己长期以来的积怨,和萨尔娜对骂起来。白康宁也生气,他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拿来拖布,暴打白笙。萨尔娜怕白笙被打坏,拦住白康宁,转头骂起了白笙。这一拦住不要紧,白康宁又生气,他在外打工被磨平棱角,倒是没有以前那么急躁,不过他还是和萨尔娜对骂了半小时,理由是她觉得萨尔娜愚昧无知,竟不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

为什么说这是个导火索呢?

在这之后,白笙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整天郁郁寡欢,上课也无法集中注意力,时不时恶心吃不下饭,整个人气色也不好,头发一大把一大把掉,在提到学习时就会心慌手抖胸闷气短,时不时精力又很旺盛,还说着些异想天开的话。班上的同学察觉出不对劲,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见多识广,来到白笙假家访,和白康宁说了这件事,并劝说他带着白笙去检查。白康宁和萨尔娜哪见过这场面,很快就被吓傻了,连夜买了车票带着白笙到市里检查。

白笙第一次去精神科,精神科的医生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进入诊室后,医生询问白笙的状况,白笙的语速非常快,把自己最近的状态都说出来了。

“最近情绪起伏很大吗?”医生问。

“我有的时候很难受,一拿起笔写作业就心慌手抖,学不进去,集中不了注意力,有时我想化为灰烬消失,有的时候我非常高兴,我觉得我高考绝对可以靠近最好的大学,我要超过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我要创造一个属于我的奇迹,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厉害!”医生埋头打字,然后她从白大褂拿出一个蛋黄酥递给白笙。

“谢谢。”白笙也不客气,接过去就吃了。

“叫家属吧。”白笙转身,将白康宁和萨尔娜都叫了进来。

“她的病非常严重,情绪很不稳定,看她比较兴奋的时候最好不要管,药一定要按时吃,她想干什么就让她干,而且除了吃药还要找心理治疗,学最好也不要上了,我看她学习压力很大,先让她调整好。”

“具体要多长时间啊?”萨尔娜问。

“具体时间还不知道,得看她恢复的怎么样。”

“哦,好,我们知道了。”萨尔娜略显失望。

出了诊室,三人就在拐角的一个没人地方商量起来了。

“我吃药,心理治疗很贵。”白笙率先开口。

“我同意,家里没钱。不如去办休学吧,看病上学只能二选一。”白康宁皱眉。

“不行,再过两年就高考了,哪有时间休学,别听医生瞎说。”

白康宁暴怒,抓起白笙的左臂,撸起袖子给萨尔娜看:“你看看她在家干些什么,你真觉得学习比命还重要啊,万一她在学校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

“她高考考好了,上一个好大学,以后毕业找个好工作,有的是时间治这病!”

“那还要多少年啊!”

“咱们有事能别在这说吗,出去说去!”大声的争吵吸引来了路人,萨尔娜有些挂不住了。

从医院出来到饭点的路上,萨尔娜和白康宁一直在吵,在进入饭馆前,萨尔娜终于被墨迹的受不了了,同意休学。不过进入饭馆后,三个人默契的坐在了三个桌子各吃各的…

后来,白康宁找了大师,里里外外做了不少法事,花了不少钱,白笙也每天都在吃药,可药量却越来越大了,病也越来越严重。在生病的这段时间里,白笙寻找方法,或是看风景,或是写作,经常有感而发写出大量文章,她想把这些寄给出版社,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白康宁和萨尔娜也行因为观念不统一提出了离婚,两人去民政局办了手续,然后分居,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

在除夕后,白笙遇到了尚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