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秋意渐浓。
林微熹回到京城的第二日,便接到宫中的传召。养心殿内,景帝看着手中的海运章程,眉头微蹙。
"开放海禁,非同小可。"他抬眼看向林微熹,"你可知其中利害?"
殿内几位老臣目光如炬,兵部尚书率先发难:"自太祖禁海,沿海方得安宁。如今重启,若倭寇趁虚而入,谁来担责?"
"大人所言极是。"林微熹不卑不亢,"但据边贸司所悉,如今倭寇之患,多因沿海百姓生计所迫。若开海禁,百姓得利,倭寇自然失去根基。"
户部尚书冷笑:"说得轻巧!造船、建港,哪一样不要银子?"
"银子就在这里。"她呈上账本,"去岁边贸盈利,足够筹建三处海港。且商船可兼作战船,平时贸易,战时御敌,一举两得。"
殿内一时寂静。景帝指尖轻敲龙椅:"众卿以为如何?"
一直沉默的萧执忽然开口:"臣以为可试。先在泉州设市舶司,以观后效。"
太子随即附议:"儿臣以为林总办所言在理。"
退朝时,秋阳正烈。林微熹走在宫道上,忽然被叫住。
"林总办留步。"三皇子一派的李御史皮笑肉不笑,"女子参政,终究不是正道。"
她还未开口,萧执已走到身侧:"李御史是对圣裁有异议?"
李御史脸色一白,悻悻退下。
"不必理会。"萧执与她并肩而行,"三日后启程泉州,可准备好了?"
"王爷也要去?"
"巡查海防。"他语气平淡,"顺路。"
回到府中,春桃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嘟囔:"小姐,这一路怕是不太平。"
"何时太平过?"林微熹轻笑。她取出萧执方才悄悄塞给她的纸条,上面只有四字:"小心海寇。"
果然,次日就出了事。边贸司仓库失火,幸好发现及时。纵火者留下一枚腰牌,竟是水师之物。
"这是要给我们下马威啊。"赵锋面色凝重。
林微熹却道:"把腰牌收好,将来有用。"
启程前夜,林府来了位不速之客——永宁侯林振威。
父女对坐,一时无言。最后还是林振威先开口:"此去泉州,万事小心。"
"父亲放心。"
"为父...从前对不住你。"他长叹一声,"你比你兄长,更像你祖父。"
这句话让林微熹怔住。记忆中,这是父亲第一次肯定她。
临别时,林振威递来一枚令牌:"这是你祖父旧部,如今在泉州水师任职。若有难处,可寻他。"
秋雨潇潇中,车队启程。行至城郊,只见萧执带着一队亲卫等在长亭。
"王爷不是三日后才出发?"
"改期了。"他递来一件貂裘,"海上风大。"
马车粼粼,林微熹翻开海运图册,开始筹划泉州之行。她知道,这次的海运之争,将比边贸更加艰难。
但看着窗外那个玄色身影,她忽然觉得,这条路或许并不孤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