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撼庭秋 > 第106章 骨朽心存(1)

第106章 骨朽心存(1)

元穆十九年三月初,文懋卿召集心腹于东宫议事。

“我当奉天子为太上皇,择日即位。”文懋卿向众人宣布,此消息一时震撼庭中众人。

“殿下三思,此举怕要留下夺位之恶名。”褚安稷禀道。

“父王病弱,我监国一年有余,早有天子之实,易名乃众望所归。内外动乱安定之后,华朝三千土地尽收,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实,国本已固,当正式即位,以止朝堂内外蠢蠢欲动之心。”

“殿下何须急于此时?”秦稚幽问,“不如再等一等,按祖制继任大统。”

“我等得了,旁人却等不及。”文懋卿说,“监国已久,已经有人准备好趁虚而入。此时若不一鼓作气,只怕贻害无穷。”

公孙一适时上前:“春官府司已将太女登基大典准备齐全,随时听候殿下命令。”

文潆泓瞟一眼褚安稷,亦应道:“潆泓一切听长姐安排。”

“善。”文懋卿应道。

“殿下是担心文聿策要篡位?”勐平君问。

“只怕不止是文聿策,季臻也一定会捣乱。”简昭想起季臻‘几个天子’之说,依旧一阵后怕。

“正是,所以我想引出他们的部众,一网打尽。只差一个机会。”文懋卿说道,“如今我们各自虚与委蛇,不如就让我创造一个机会。”

“褚大司马,不知你可愿意?”文懋卿又问。

“臣惟殿下马首是瞻。”

“今日之谋,确实离经叛道,所以懋卿将知心人召集在此相商。可我也明白你们的家族多有顾忌,”文懋卿又面向众人道,“若有不愿者,此时尽管离去,我不追究。”

众人不消片刻,一一跪下拜道:“惟殿下马首是瞻。”

文懋卿点点头,将兵册交给勐平君,说道:“勐平君,此乃季臻的部分府兵名册,交给你。你想办法对他们下手,但也要想办法不对他们下手。”

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后暗自揣度着文懋卿的意思。勐平君思忖片刻,向文懋卿笑道:“勐平谨从殿下旨意。”

“安稷,潆泓,登基大典,诸侯王也会参礼,你们前往迎接。”

“唯唯。”潆泓拱手道,又问,“万一他们不来怎么办?”

文懋卿一笑:“那你就去找燕国子丕,他改头换面,离开这么久,是时候回到太女门下了。”

公孙一一愣,原来子丕也是那十三门客之一。文懋卿和勐平君瞒过了诸侯、竟也瞒过了自己人。

“芥子,那天让你查的事怎么样了?”

听闻文懋卿召唤,赵芥子上前道:“殿下,芥子已经查明了,他们是借秋官府司和新政给自己的兵士安上身份民籍。”

“这就要从芥子近来接手的许多案件说起,”赵芥子见几人疑惑之状,“近来上元总有百姓纠纷,芥子一开始以为是他们借机拖住我。可是判过之后需再由虞弼、王笙二人司型、再审,他们同样不得好处,于是我去了一趟案宗库。”

“犯事之人先前无档案,等我判过之后,他们自然可以留下记录,再借殿下新政,给无主的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登记在户籍。”

“殿下的一番好意,就这么被季臻钻了空子。”简舒怒道。

“他敢钻空子,就要承受应有的危险。”文懋卿笑,又问赵芥子,“那些人还关着?”

“关着,有些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呢!”

“那就让他待着,你想关多久关多久。”文懋卿道,赵芥子听罢喜笑颜开,连连称是。

“既然季臻狡诈,为何殿下还要留下他?”褚安稷问道。

“因为这个世道,需要这样的人。”文懋卿道,“他眼中只有对错、正误之分,不受情理所扰,加之其手段高强、心思缜密,日后定成大事。但是他的正道,需以无尽的人头作代价,农事待兴,国力不足,民智未开,如今尚不可用。”

“可季臻的部众尚在,总有一天会发现他在东宫,到时候……”简舒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奇怪,像是无法理解,又像是为文懋卿难过。

文懋卿笑笑,只道:“季侯的势力,因何而集结,你们清楚么?”

“因为利益,也因为信任。”文懋卿没等他们回答,“季侯的人,无比的信任、尊崇甚至于信奉他。”

“为什么?”

为什么?文懋卿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公正?因为他的远见卓识?因为他可以不分身份地位地对人加以保护?因为他从不卑躬屈膝从不高高在上?还是因为他相信命运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可是他同样因为人之善恶将人高低区分,可以漠视他人挣扎,因为对方有用而擅自操纵他人人生,他冷漠无情,固执残酷……也许她现在已经明白了,也许她也不明白,所以她只摇头说不知道。

“殿下要怎么做?”公孙一见文懋卿似乎沉浸在纷杂的思绪里,开口将她拉回正题。

“依照我对季臻的了解,他有一套完整的信息链确保他计划的进行,就算他失去与下属的联系,也稳住内部的运行。我们就从这里下手。”文懋卿道,“既然他不在也不会对计划产生影响,那么就算换一个主君,换一个目标,也能神不知鬼不觉。”

“臣等但凭殿下吩咐。”

“叔齐君,谷孙,你们留在宫内,想办法拖住夏官府司董家一脉的兵。”文懋卿吩咐道,“宫内外人员尽可驱使。”

“简舒,计划当日,你为我控制住所有王储,一律不得出宫。”

“赵粤、稚幽,你们去找贾丹,我要知道陆家、董家等人的钱财流通去向。”

“庆成,我要你为我拟下诏书,放出消息给世家,就说……”

“殿下……”

“嘘,这个时候,父王应当歇下了,不要吵他起来。”元忠守在门外,一见到文懋卿就要行礼,却被文懋卿扶住。她低声吩咐道。

她悄声入殿,却听见隐隐有人声,再细听,原来文夔正与文聿策说起她。文懋卿示意元忠退下,自己则在外殿偷听。

“屈筠说春官府司最近在筹备大典,父王猜测懋卿已经等不及要篡位了。”文夔叹道,“怪我没能力保护好她,让她南逃吃尽苦头,竟心性大变,步入孜夫的后尘。”

“聿策,父王后半生做了许多荒唐事,你要以父为鉴,万不能如此。”文夔重重咳嗽几声,又道,“季臻此人,诡计多端、居心叵测,你即位之后首要大事,就是将他秘密处死。”

“季臻为冢宰,功劳颇多,父王何出此言?”

文夔没有回答,只问:“聿策如何看待季侯?”

“能可盖世却不可捉摸,非池中物。”文聿策虽然疑惑,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

“我以他为冢宰,聿策以为如何?”

文聿策道:“大材小用。可其有能却有他心,不好控制,弃之可惜,用之忧心,所以父王困其于宫中。若是聿策,亦不知如何令他为己所用……”

“虞齐、孜夫、懋卿、秦家、燕王……所有事都与他有关。”文夔长叹一声,“我不得不说,他有翻天覆地之能,先前将他留在身边,重用他是真,牵制他也是真。可谢夫子故后、予一人故后,世上能令其心有顾虑之人寥寥无几。此人不受任何人驱使,不能用者,尽早除之。”

文聿策抬眼,道:“长姐总能有办法的,聿策与长姐一块,总能驯服他为华朝效力。”

文夔笑着摇摇头,像是在说文聿策天真:“他敬重谢遂南到如此地步,不也还是一意孤行?就算他如今心念懋卿,也不会为她屈服。”

“他是一只养不熟的猛兽,与其在他身上花心思,不如培养其他势力。懋卿回朝当日,予一人让她从师季臻,便是要懋卿取他而代之,虞家灭后,予一人重用王笙,也是此理。”

“儿臣明白了。”

“我时日无多,已写下传位诏书,你尽可昭告天下。”文夔咳嗽两声,“那文书留不下也不打紧,你可以去找邹邈。”

“没有文书,邹太保怎么会相信我呢?”文聿策抓住文夔的手,“父王,文书里头写了什么?”

文夔摸摸文聿策的头,他犹豫了很久,为文聿策讲述了一段陈年旧事。

华朝建立之初,天下战乱未止,依旧存在多方割据之态,民心惶惶乞求天家庇佑,文夔便亲至昊蕉台祈愿,恰逢邹后有孕,屈太保便卜卦称天子初生之子有国运之兆。

可未曾想邹后难产,虽诞下女婴却是个死胎,为稳固人心,无奈之下文夔与邹太保合谋将邹家旁支所新生女婴说成是邹后之女,是华朝嫡长公主。

邹太保将女婴带走,向其亲生父母说明利弊,其父母为自证保守秘密,护住家族,当夜自缢家中。

可邹后心善,得知此事后一直闷闷不乐,虽将女婴当作亲女看待,传授一身才华,但心中始终觉得有愧于邹家、有愧于文家甚至于有负天下,之后更是因为文懋卿年幼出使而郁积于心,香魂早逝。

“因为长姐象征国运,所以华朝自建国之初,每逢春分便有昊蕉台祭祀一礼。所以当年出使柔然,非长姐不可;所以……”

所以邹太保始终对长姐冷眼以待,所以父王哪怕再宠爱长姐,也始终防备算计着长姐,所以季臻一开始会选中文懋卿为主君试图权力几分。

并不是相信文懋卿不会专权,而是因为她无论是否称帝,都是对王权的瓜分,因为她并非文家女,是个外人。文聿策抬头看着文夔,将这些话藏在肚子里。

文夔不看文聿策的眼睛,低声说道:“懋卿……是个好孩子。是予一人有愧于她,所以予一人身后,聿策你定要善待于她。”

“她也许并不需要。”文聿策低垂着眼眸像是自言自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辟珠记

悠悠情不眠

我是王富贵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