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黑冰——彼岸,错过的银杏树林 > 第2章 炒饭哲学

第2章 炒饭哲学

艰辛,覆盖着郭小鹏初到美国的每一天。他的生活被完全分割成了两半:一半是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是分子式构成的奇妙变幻;另一半,则是在“福满酒楼”后厨里与油污为伍,洗着堆成小山的碗碟。

生存的压力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无暇他顾,连一刻都不能停息。

即便如此,每天两餐,吃一天顶两天,依然是眼下生活的常态。

就这样,一个月时间悄然流逝,郭小鹏完全熟悉了这新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向酒楼老板提出了换岗。

刷盘子是毫无意义的纯粹体力消耗,只是他初来乍到迫不得已的选择。

酒楼老板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倒是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靓仔啦,做服务生可以,不过讲明先,没有底薪,靠自己赚小费啦。”

对于这一点,郭小鹏并不担心。他在洗盘子的时候默默的计算过,以酒楼的人流量和翻台率来看,哪怕只是正常的例行小费,收入也不会低于最底层的洗碗工作。

而成为服务生,最重要的是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能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碎片。

这家福满酒楼,当初他便细心的观察过,不同于那些只做“炒杂碎”、“酸甜肉”等迎合西式口味的廉价快餐店,它还真正的做着地道的中式炒菜。

在这里,能吃到地道的中国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它必定吸引和聚集着一批特定的华人群体。

他要在美国奠定他未来的基石,绝不能无休止的把时间浪费在打工果腹上面。而华人群体相对更容易接近,或许就是他撬动第一桶金的突破口。

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郭小鹏对西方的餐饮文化并不陌生,再加上他丰富的学识和不俗的容貌,在这个普通的中餐馆里胜任一名服务生绰绰有余。

果然,一个月下来,小费收入$650,虽然依旧紧绷,不过他的收支天平第一次达到了脆弱的平衡。

当他第一天穿上燕尾服的时候,坐在柜台后面结账的老板一脸戏谑的向他吐着烟圈:“靓仔可以靠脸赚钱啦,嘴巴再甜一点,哄得太太和小姐开心,不仅有小费,说不定可以赚‘外快’啦。”

郭小鹏不动声色的听着那庸俗的玩笑,亦或是一种真实的暗示,他狭长的凤眸轻轻敛着,未置一词。

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如同他宁可饿上两天,也绝不会吃一口杯盘狼藉中的残羹冷炙。

也如同当初在林家的时候,林小强骂他“拖油瓶!有种别穿我爸爸给你买的鞋!”他从第二天起,便只穿母亲熬夜为他缝制的黑色布鞋。

林子烈可以罚他挨饿,但是却绝不能让他开口叫他一声爸爸。

他需要钱,他要疯狂的追逐钱和权利,但是他不会向任何人低头,不会出卖自己的尊严。

一周以后,莉兹女士再次光临,身上穿的还是那件浅蓝色的丝质衬衫。

“嗨,郭先生!”她笑容明快,双臂自然的向两侧摊开做着展示:“按照你的方法,它得救了。”

衬衫光洁如新,那抹柔和的浅蓝衬着她湖蓝色的眼睛,在酒楼浓墨重彩的中国风下,散发着西方女性优雅的魅力。

郭小鹏为她下单了一份扬州炒饭套餐。其实,这位莉兹女士并非那次“松花蛋事件”才初次到来。郭小鹏记得,她之前也来过,也是周五的晚上,也是一份扬州炒饭套餐。

这倒不是因为她有多么让人过目不忘,而是郭小鹏那双沉静的凤眸,一直在观察着一切,分析着一切。他像一只幼兽,羽翼未丰,只能静静的蛰伏和等待,却从未有一刻停止对机遇的捕捉。

周五的晚上,莉兹的出现几乎是一种规律。她通常一个人,会携带书籍或资料,习惯边吃边阅读,每次也都是一份扬州炒饭套餐。

他们之间逐渐形成了某种默契,会微笑着打招呼,偶尔在点单、上菜的间隙聊上几句,如同一位认识却又不算熟识的朋友。

时间久了,郭小鹏对她这一成不变的菜式,不免也生出了几分好奇。

不来到国外,体会不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有时候他甚至很“同情”外国人的味蕾。这位莉兹女士难道真的被“黑色鸡蛋”吓到了,不愿再做其他的尝试?

终于,又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当莉兹熟稔的说出:“嗨,郭,一份扬州炒饭套餐,谢谢。”

郭小鹏不失幽默的开口建议道:“如果您想尝试一些别的,我可以为您推荐一下,我想一定可以避免‘生化危机’。”

莉兹将一缕金发拨至耳后,莞尔一笑:“上次的尝试完全是朋友的主意,或许我是个有点无趣的人,但我真的非常喜欢这道扬州炒饭,觉得一直吃它也没有什么不好。”

郭小鹏也笑了,声音柔和温润:“您喜欢就好,我只是担心那次意外,让您对中国美食失去了信心。”

“恰恰相反,”莉兹认真地摇摇头:“我觉得中餐非常了不起,能把烹饪变得如此复杂而艺术。我曾在家里尝试过做炒饭,结果做出了一团黏糊糊的东西。”

她微微耸肩,美式的随意和洒脱:“我想,人不必勉强自己做不擅长的事情。每周来这里享受一份完美的炒饭,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份炒饭能被提升到“艺术”和“幸福”的程度,郭小鹏心底不由生出了几分“好为人师”的心思,唇角的笑意更甚:“让我猜一猜,问题可能出在‘饭’上,您用的应该不是隔夜的冷饭吧?”

莉兹微微睁大了眼睛,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惊奇:“剩饭?当然不。为什么要用剩饭呢?”

郭小鹏耐心的解释,如同在实验室里阐述一个有趣的原理:“炒饭的本质,某种程度上,是‘剩饭的华丽再生’。它将零散的、剩余的食材,比如冷饭、鸡蛋、零星的火腿、切碎的蔬菜,通过炒制,融合、升华成一道崭新的主食。这源于一种实用主义智慧,强调资源的极致利用和转化,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哲学。”

他略一沉吟,既而又补充道:“或许,也源于中国那片土地上曾经漫长的、关于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吧。”

莉兹湖蓝色的眼睛一瞬不瞬地凝望着他,听得极为专注,同时还闪过了一抹思索的光芒:“郭,我觉得你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服务生,你很有知识,也很有见解。让我也猜一猜……你是留学生,对吗?”

这倒没什么可隐瞒的,郭小鹏坦然的点点头:“对,课余时间在这里打工。”

“果然,”莉兹的脸上绽放出“果然如此”的神情,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美:“我接触过不少中国留学生,他们大多都像你一样,聪明、勤奋,有着非常扎实的学术基础。”

她话锋一转,眼神明亮的提议:“对于东方的哲学体系,我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或许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郭小鹏报以温和而矜持的微笑:“希望会有机会。祝您今晚用餐愉快。”

12月中旬,秋季学期即将结束,围绕着圣诞节与元旦,约有为期三周的寒假。

也许是天气不好,这个星期五的晚上,酒楼里的生意却很稀疏。郭小鹏决定提前结束工作,他也进入到了考试周,期末考的成绩关系着他的奖学金,必须要认真的对待。

走出酒楼,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冬雨。在唐人街大红的中国风中,一些店铺也应景的装点了一些圣诞饰品。

不过那即将到来的节日氛围,被湿冷的雨水隔绝着,与他毫无关系。

郭小鹏撑着一把黑色的旧伞,准备步行至一公里外的公交车站。

“嗨,郭!你今天已经结束工作了吗?”

一个声音穿透雨声响起,郭小鹏循声望去,竟是莉兹。

周五的晚上,固定的来吃一份扬州炒饭。不过她之前已经结账离开,不知怎得又出现在这里。

此刻,她穿着驼色羊绒大衣,撑着一把长柄雨伞,手里还拿着另外一把,正站在不远处望着他。

郭小鹏停下脚步,回答道:“是,有一个重要的考试,要多花些时间准备。”

莉兹理解的点点头:“噢,对,现在是考试周了。”

她向他走了过来,扬了扬手中的车钥匙,示意了一下路边:“你要去哪里?我的车子停在那边,或许我们顺路。”

郭小鹏礼貌的回绝道:“谢谢,不用麻烦,我到前面的公交车站就可以。”

莉兹望着他,雨水在她的伞沿汇聚成串串珠帘,她蓝色的眼睛却在这模糊的雨夜中显得格外的清晰。

“或许我该重新介绍一下自己,”莉兹脸上露出一个略带着正式却又不失亲切的笑容:“莉兹·柯兰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的教授。能冒昧问一下,你在哪所大学就读吗?”

郭小鹏眼中掠过诧异,诧异于这巧合,更诧异于这位莉兹女士,她看上去很年轻,居然会是一名教授。

见他一时没有回答,莉兹轻松的笑了笑:“怎么,这属于你要保密的个人**吗?”

“不,”郭小鹏开口,也轻轻笑了笑:“只是……觉得凑巧。我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研究生。”

“Oh!Amazing!”莉兹的语气充满了愉悦,眼睛也像蓝宝石般闪亮了一下:“那么,你是回学校吗?我们真的顺路,我住在学校附近。”

郭小鹏看着眼前笑意盈盈的女教授,一时沉默无言。

“走吧,郭小鹏同学。”莉兹热情的招呼道,带着不容拒绝的善意:“我想不会有人真的喜欢站在阴冷的雨水里。在车上,我们正好可以进行一些关于东方哲学的讨论。”

郭小鹏没有再推辞,他点了点头,道了声谢,收拢雨伞,俯身坐进了那辆停在路边的、暖黄色的甲壳虫轿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