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后浓郁的黑暗不过短短两个多时辰,远处的海岸和山崖上就又升起了熹微的晨光。这里的人们似乎都不知不觉养成了冬日里早睡晚起,夏日里晚睡早起的习惯,但如果是世代放牧的牧人,若是没有急事,在天气晴朗的夏日也是不愿意起得太早的。尼曼吉和颂克非常适应,最早醒来,跟着旅店老板海兰备马。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门外的空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顶羊毛的小帐子,还有一头驴子拴在旁边的杨树下,自顾自地吃着路旁的青草。驴子在白城并不多见,托克所并不大,昨天盛京大人们到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这是稀罕事,早起的人们已经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叽叽喳喳的把小帐篷围了起来,先对着这顶沾了污泥的帐子和黑色驴子的品相品评了起来。人群中不知谁带来的大狗吠了几声,似乎吵醒了帐篷里的人,里面一阵窸窸窣窣,先是从缝隙中出现了一只棕色的手,丢出了一小块麦饼,滚进了人群里,似乎想让狗安静下来,随后钻出了一个睡眼惺忪穿着斗篷的中年喇嘛,他一出现,围观的人群里立刻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和议论。他晒得黝黑,比当地人晒后发黄或布满棕色雀斑的脸颜色要更深一些。尼曼依尔哈和颂克两个人面面相觑,“是咱们的那位大人吗?”颂克问道,她和尼曼吉都没见过,尼曼吉一贯是寡言少语的,也是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正准备过去询问,围观的一些蒙古人迫不及待地开口:“上师,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从西边的席力图召来,到白城去。”
“这里就是白城。”
“上师,您是从呼和浩特的席力图召来的吗?”
“您是怎么会云游到这里的呢?”
人群中不断有窃窃私语,“是席力图召的上师…”
“那他一定是见过当今佛爷的…”
“佛爷是在席力图召留宿过的,赐了‘延寿寺’的匾额呢,我阿合去青城的时候见过的。”
“不知汗阿哥长什么样?”
好奇的人们不停地问出新问题。
“我没有荣幸见老佛爷,我只是一个西边来的小喇嘛,有幸在席力图召学习。”海兰过来解围,“喇嘛老爷先进来喝杯茶吧,大家可以坐下慢慢说,我们这里有豆料可以给您的坐骑——”
“桑达伦珠大人!您是什么时候到的?”丰申额惊奇地问道。
宝勒日和丰申额在门口的出现让人群立刻有了另一阵骚动。
“侍郎大人!书办大人!你们也在这里!”
“您是什么时候到的呀,我们怎么没在路上遇见?”宝勒日有些迷惑,三个人互相行礼。
“哎呀,前日下了一阵大雨,云太浓天色太黑啦,我走错了路,小路把我引到西边的一座山上去了,那里空无一人,我这只驴子贪恋树冠的庇护和树下的野果,怎么也不肯向前走,又找了好久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正确的方向上,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我是有帐篷的人,隐约看到有城墙和屋子就先露宿在这里啦,没想到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桑达伦珠一边抖落靴子和衣袍上的泥块一边回答到,原来他们三人是相熟的。“看来是咱们的那位大人。”颂克悄悄对尼曼吉补上了结论。
丰申额他们在众人的簇拥下涌入庭院,人们自己找了坐下的地方,搬出了桌子、地毯和圆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茶碗纷纷续上了主人提供的奶茶,难得享受如此热闹的早茶时光,即使根本听不清几位大人们的谈话。
丰申额和宝勒日压低了声音,将昨日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对桑达伦珠说了,听到铁匠乌尼格的事情时,喇嘛皱起了眉头,“你们说的那个地方,我昨天似乎经过呢,阿米达树林前,一条小溪流过……有一位很年轻的女子为我指了路。”
佛爷、老佛爷、汗阿哥都指大汗、皇帝,汗阿哥是民间对清朝大汗的一种较为亲切的敬称;佛爷/老佛爷是从大汗宗教身份出发的一种敬称,既是全国的政治领袖,又是密宗的宗教领袖,与藏区的那两位活佛相对,在民间的敬称也相同,表明皇帝同时是住在京城的在世活佛。因为晋江有敏感词限制就不说得特别明确了。但是一说西太后慈禧都叫她“老佛爷”,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她掌权40余年的事实,她才是大清国的怙主,真正的末代可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迷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