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盘展开的速度比陈砚预想中快,不过几天,嫩黄的花瓣就舒展开来,像给绿色的花盘镶了圈柔软的金边,风掠过阳台时,花盘总跟着轻轻转,像是在追着窗外的太阳跑。陈砚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伸手拂过花瓣上的灰尘,再跟陆野说:“今天它又朝西边转了点,比昨天更亮了。”
陆野那段时间忙完工作,会特意买些新鲜的草莓和蓝莓回来,洗干净装在白瓷盘里,端到阳台的小桌上。两人就坐在椅子上,一边吃水果,一边看向日葵,偶尔伸手碰一碰垂下来的佛珠,看着夕阳把花瓣染成浅橙色。有次陈砚咬着草莓问:“等这棵开完花,咱们再种一盆好不好?下次种矮一点的品种,放在窗台边,不用绑竹竿。”
陆野点头,把一颗蓝莓递到他嘴边:“好啊,等这盆结了种子,咱们自己留着,下次就用自己收的种子种,更有意义。”陈砚眼睛一亮,立刻拿出备忘录记下来:“要留向日葵种子,秋天播种。”字里行间都透着认真,像在记一件很重要的事。
五月初的一个清晨,下了场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阳台的玻璃上,留下细细的水痕。陈砚醒来时,没先去喷水,而是趴在玻璃上看外面的雨,转头就看见向日葵的花瓣上沾了水珠,亮晶晶的,像撒了把小碎钻。“陆野,你看雨里的向日葵,好好看!”他回头喊,声音里满是惊喜。
陆野走过来,从身后揽着他的腰,一起看着雨景:“等雨停了,空气更润,它肯定又能长一截。”果然,雨停后没两天,向日葵就彻底长到了一人高,花盘也比之前大了一圈,里面的葵花籽慢慢鼓了起来,透着淡淡的浅褐色。陈砚每次看,都忍不住伸手摸一摸,像在摸什么宝贝。
有天晚上,小区停电了,屋里一片漆黑。陆野找了两根蜡烛,点燃后放在阳台的小桌上,暖黄的烛光映着向日葵的影子,落在墙上,轻轻晃着。两人坐在烛光里,没看手机,就聊着天,从当初挑向日葵种子,说到第一次看见小芽冒出来,再说到以后想换个带小院子的房子,种满向日葵。
“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搭个小秋千,”陈砚靠在陆野肩上,看着烛光里的花盘,“秋天的时候,坐在秋千上,摘向日葵籽吃,肯定特别香。”陆野握着他的手,指尖轻轻蹭过他的掌心:“会实现的,咱们慢慢攒,慢慢等,就像等这棵向日葵发芽、开花一样。”
后来,向日葵的花瓣慢慢开始枯萎,花盘却越来越饱满,葵花籽也彻底变成了深褐色。陈砚按照陆野说的,找了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花盘剪下来,放在阳台的通风处晾干。每天都要翻一翻,看看干没干,嘴里还念叨:“快点干呀,好收种子,明年春天再种。”
晾干花盘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特别足。陈砚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花盘,陆野坐在旁边帮他,两人一起把葵花籽一颗一颗摘下来,放在干净的玻璃罐里。摘完的时候,罐子里已经装满了,黑亮饱满,跟当初他们买的种子一模一样。
陈砚把玻璃罐盖好,贴了张便签,写上“202X年向日葵种子”,跟之前的小铲子、喷壶放在一起。他看着罐子里的种子,又看了看墙上的合照,再看看阳台里已经空了的旧花盆,突然笑了:“陆野,你看,咱们不仅种出了向日葵,还收获了种子,这算不算圆满?”
陆野把他揽进怀里,下巴抵在他的额头,看着阳台里的一切——装满种子的玻璃罐,墙上的照片和画,还有角落里等着下次播种的旧花盆,每一样都藏着日子的温度。“算,而且这只是开始,”他轻声说,“以后还有好多春天,好多向日葵,好多要一起实现的小期待。”
陈砚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路边的玉兰花早就谢了,换成了满树的石榴花,红得耀眼。他知道,等冬天过去,春天再来的时候,他们又能把罐子里的种子种下去,再等一次发芽、长叶、开花,就像他们的日子,慢慢走,慢慢盼,每一步都满是欢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