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和卢本本的“突击宣传”一度让苏贝拉怀疑人生,尤其当她看到第一稿剪辑时,差点没把矿泉水喷满屏幕。
“你这……这是宣传片?”她难以置信地问,“还是黑历史纪录片?”
“我要的就是这种Fun制的感觉!”唐娜满脸骄傲,“你看,笑点密集、节奏魔性、不走寻常路!”
卢本本一脸无奈:“很好,下次你不要剪了。”
不过,卢本本自己操刀的媒体通稿也没让人失望:
《花滑女王苏贝拉:成名“黑”历史?》
《十二岁东方甜心,二十二岁全球梦中情人》
《地表最强逆袭:冰上咸鱼苏贝拉学霸翻盘》
苏贝拉一口水呛在喉咙,哭笑不得:“你这标题,是想让我竞选失败还是直接社死啊?”
卢本本摊手,理直气壮地辩解:“制造声势嘛!别慌,内容全是正向的,最后都落在你的人设重建上,稳得很!”
魔性视频的意外走红
视频上传不到两小时,点击量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评论区直接炸锅。原因很简单——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一边笑一边心疼。
视频标题简短却意味深长:《如果光是不能被看见的……》
开场是模糊的旧录像画质:十二岁的苏贝拉穿着过季的训练服,站在雪地里排队入营,小脸冻得通红,眼神却倔强得像冰原上的小松树。镜头轻轻一晃,身后是为训练营揭牌的绍伊古,气场沉稳却身影模糊。
论坛评论瞬间刷屏:
“一堆俄萝里显得她好小一只,太可爱了吧!”
“那位混血大叔是谁?我被他气场撩到了!”
紧接着是猝不及防的笑点轰炸:
半夜压腿压塌床:苏贝拉灰头土脸地从床板下爬出来,满脸茫然;
早餐啃书角:她边背俄语单词边咬了一口书,旁边的卡娅笑得喘不上气:“油墨味面包好吃吗?”
摔倒集锦:配上魔性BGM《我不是摔,是坐地日行八万里》,每一个摔姿都堪称“艺术”;
爆笑口误锦集《苏贝拉俄语进化史》:
点餐时,她自信满满地说:“Мне, пожалуйста, курицабезкурицы.”(请给我来份没有鸡肉的鸡肉),服务员一脸懵圈;
夸队友跳跃:“Утебяхорошийпрыщик!”(你的痘痘真棒),队友摸着额头尴尬一笑。
字幕调侃:【一不小心就痘你玩】
观众笑到捶桌,评论区飘过:
“这才是花滑的真实日常,笑死我了!”
“苏贝拉不愧是最接地气的运动员,太有梗了!”
画风突变与情感共鸣
镜头一转,画风陡然沉静。奥运银牌颁奖台上,苏贝拉站在中央,灯光和镜头围绕,脸上却没有半点喜色。低缓的配音响起:“那一年,她挑战极限,完成了女子首个三周半跳跃……却输了金牌。”
画面切换:她在医院绑护膝的剪影、在小镇教孩子压腿的背影、在争议与质疑中咬牙坚持的日子……这些片段安静却有力。
视频末尾,她身着正装担任解说,笑容沉静,言辞专业。镜头外,是观众逐渐改观的评价。
旁白轻声道:“她没有站上世界第一,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位置。”
画面定格在十二岁那年,她站在训练营门口,望着门牌的眼神干净明亮——不是期待幸运降临,而是憧憬一个靠自己打拼的未来。
最后字幕落下:“她是冰上的信使,用一支舞串起两国的微笑。——苏贝拉”
这支宣传片迅速刷屏,引爆全网话题。
建交会官网公布了形象大使候选人推荐名单。苏贝拉是名单中年纪最小、背景最单薄的,但竟然以总票数第二名入选。
联邦国紧急情况部长办公室,绍伊古随手翻开报纸,目光被一张熟悉的照片吸引。他点开建交会官网,原本只是随意一瞥,却被视频牢牢抓住。
苏贝拉在镜头前笑着讲俄语口误,摔倒又爬起,面对质疑与冷落却始终不服输……绍伊古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视线久久未移。嘴角最初带着笑,可越看眉头越紧。
“这丫头……”他喃喃自语,“什么时候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把人心里最软的地方一把拽出来?”
视频结尾弹出:“这不是她人生的第二次出场——这是她从没退场。”
绍伊古盯着屏幕,低声道:“这么能吃苦。”
他按熄烟,眉眼低垂,嗓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原来她……和我想的不一样。”
第二天,克宫专车内。
绍伊古和□□总统刚从一场重要活动中离开,正一同返回。
车窗外夜色沉沉,车内的氛围轻松而沉默。□□随意翻着报纸,突然开口问道:
“最近国民对形象大使的候选人关注度很高,你有没有关注?”
绍伊古抬起眼皮,淡声道:“偶尔看到一些报道。”
□□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本土候选人,还是友好国的候选人,你怎么看?”
绍伊古挑了挑眉:“总统怎么突然关心起文娱项目了?”
□□轻描淡写地回答:“了解一下现在国民喜欢什么样的文化符号。”他的语气听不出情绪。
车内静默了一阵,绍伊古未立刻回应,□□继续道:
“本土候选人是卫塔斯,他的海豚音在友好国也有些影响力……不过……”□□顿了一下,话语中暗藏玄机,“这次的友好国候选人,倒是特别吸引眼球。”
绍伊古微微一笑:“本土候选人固然有助于文化输出,但考虑到国际局势,我们更需要稳固与友好国的关系,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如果选择他们的候选人,无疑会促进双边合作进一步深化。”
□□点了点头,似乎在思考,“但友好国的候选人中,混血小提琴家,花滑运动员……她看起来不错,可太年轻了,缺少点历史的厚重感。”
绍伊古的手指轻敲座椅扶手,嘴角微微扬起:“年轻,也代表着我们两国未来的崭新篇章。”
□□听后微微点头,沉默片刻后,他似乎改变了思路,笑着问:“如果那个花滑小姑娘知道是你投了她最关键的一票,她会怎么感谢你呢?”
绍伊古嘴角轻扬,语调平淡:“她应该感谢总统您有眼光和包容。”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暗了暗,似笑非笑地补充道:“站上更大的舞台,她会明白这选择的深意。”
这一决策很快传出——苏贝拉担任建交会形象大使。
消息一出,整个网络迅速沸腾。
她的海报铺天盖地,媒体惊叹她是“幸运的女孩”,却很少有人提起她曾经历的低谷,熬过的黑暗时刻。
甚至,联邦国总理卡西亚诺夫看到海报时,也不禁感叹:“人人都想成为二十岁的苏贝拉。”
这时,绍伊古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卡西亚诺夫笑了笑,接着说:“要是我有这么可爱的女儿,下半生我就不用担心没人买酒了。”
绍伊古冷哼一声,没做回答。
市长卢日科夫走近,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由插了一句:“我见过她,真人比照片漂亮,就是……不太讨人喜欢。”
绍伊古微微挑眉,语气略带疑问:“怎么说?”
卢日科夫耸耸肩,“几个月前的一个晚宴,她小姐妹想让管理局的老卡帮她解决护照问题,结果,老卡让她敬杯酒,跳个舞,结果她全程黑脸,把老卡气得够呛。”
绍伊古的手指顿了顿,声音冷了几分:“那大概是老卡的问题了。毕竟,姑娘的便宜,谁都不能占。”
卢日科夫轻笑,随即转了话题:“别被这丫头的天真脸骗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不给人留机会。她的圈子,早就不是普通人能碰的了。”
绍伊古没有再回应,心底却感到一丝复杂。
他知道,苏贝拉不是“圈子里的人”。
她和他身边的人完全不同。
但他也清楚,她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此。
她的独特,光芒,天真,以及她背后那份坚毅……
夜色宁静,冷风轻拂,绍伊古闭上眼,轻轻吐出一口烟雾。
他告诉自己,不该在意这些。
于是,他决定放下思绪,转而继续处理工作。
然而心底,那个不安的情绪,始终没有散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