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花期乱 > 第2章 卷一【第二章 平雅忆】

第2章 卷一【第二章 平雅忆】

卷一【第二章平雅忆】

亥时两刻,周府 集英阁。

姜雅刚同米铺陈掌柜查完这月各处产业账册,秋平恰好回来。

陈临见她二人可能有话,便提出离开。

姜雅起身相送:“陈掌柜今日同我看账辛苦了,天晚了,我让秋平派人送掌柜回去。”

陈临拱手答道“多谢家主,不必麻烦了,陈实今日驾马车陪我来的。他一个小儿没事,我怕他打搅您,就叫他在外门上等着了。”

“老陈怎还与我客气上了,小宁在你那米店怕是没少烦你吧。我送掌柜出府,顺道看看陈实。”

陈临道:“小宁娘子主意多,可帮米店攒了好名声。”

姜雅轻笑,“她,她是主意多,多的我都追不上她!这会儿又不知跑哪瞎逛去了。”言语虽是无奈,可那对女儿的爱意却又从笑颜中绽出。

‘小宁’就是周和。周和在陈掌柜的米铺中干活时,根据从自己的字’以宁’,随陈家姓,化名’陈宁’。因此姜雅跟陈掌柜说话间,就直接称周和在陈记的名字。

集英阁是周府中姜雅处理自家生意事务之所,设在外厅附近,离府门两三个园子便走到了。

姜雅叫府中常随把给陈掌柜的谢礼放上车,不免又同他父子二人推让了一会。

马车拐过巷子,姜雅便叫人把府门关了,边往回走,问秋平:“找到以宁了?”

秋平答道:“小和不喜人近身跟着,如今功夫又见长,跟的人一个不注意,只能说观小娘子穿的深色衣裙,像是去河边的方向。

我去问了鸣珂里,又叫秋文,去明月相照看。

鸣珂里这边,姜翎说,今日渡上确有一个身量相仿的姑娘去了雨霖铃,面具像朵莲花,连着衣裙都是深紫色,还带着个鞭子。

加上秋文回来说,小和今日没去清风台,我想,应是雨霖铃了。”

姜雅道:“莲花面具,好像听她提过,是林艾那孩子送的。”

说话间一行人走回了内院,秋平又问:“我只跟他们交代留意着消息,还未跟各个堂口······”

“不必了,”姜雅放慢了步子,“她渐渐长出羽翼,我也该给她自己历练的机会,”

姜雅转身凑近秋平,眼中狡黠,道:“平,之前那册地方志都找不见了,改日,咱们去买几本新的吧。”

秋平扶正姜雅,悠悠笑道:“但凭姜、老、板,吩咐。”

二人眼光相映,身侧春水闪出点点星光,微风溢香,铃兰轻舞。仿佛回到当年,盛大的烟火下,还籍籍无名的姜雅半开玩笑地问秋平,信不信她的铺子可以开遍大越,以及秋平扶住她的肩,定心丸一般的那句:“姜雅,我在,我只信你!”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你陪我(去)!”

两人挽着手继续走,过往与此刻逐渐重叠,一如少时的她们,亦如一直以来的日子。

秋平秋文的守心堂距主院最近,过了守心阁,便可走到周和所住的房间得一斋。临分开前,姜雅叫秋平去给周和留个纸条——若周和回来了,就叫她来主院。

——

清净居内,周维支倚着歇坐在竹榻上——榻边点了盏灯。

昏黄的光晕得他眉眼温润,却又衬得身上那袭靛色宽袍,比院外暮色更深三分。

为官几十载,早消尽了当年那’举觞与天笑’的明朗神仪。岁月更替,如今的周维,是经年的松木,针叶犀利,却垂枝成荫。

姜雅走到清净居门口,突然被周维这幅模样刺住,心中念起了一瞬,又止于突然“啪”地爆了一声的灯花——【光阴不待,姜其华,你是不是在这高墙之中,待得太久了?】

周维在得知姜雅忙完后,便离了退思堂回来等她。

再过几日他便要升任中书监,近日都在着手秘书监事务的对接,以及整理些典籍本册。借此机会,他去翻阅了永平九年前后的朝堂记录,以便核实姜雅所查。

——永平八年,太子楚晟和定远侯世子顾逢春当街被掳走,三个月音信全无。

当时歹人行动前,周和也在旁,可能怕另生变故,将她也带走了。

此事发生在九年前,姜雅虽有卖消息的生意,然大越世家林立,势力错综复杂,当时她的情报网还不能完成。

就算是帝楚皋,也因他少时质于齐,即使贵为九五又手腕非常,却也不得在几年内根入永都。

当时定远侯顾晓山与襄国夫人叶嘉言、以及定**,都在外平西南匪乱。帝只得派武安侯张珩主管此事,辅以暗部精锐私下走访。秋平也陪姜雅亲自寻。

姜雅一行人复查到郊外一山上时,正遇见周和一身血迹逃出,这才在一民宅的水牢中找到楚晟与顾逢春。

当年周和大病一场,醒来仿佛忘记月余遭遇,只是病愈后转了性子

——周和变得不爱出街玩闹,渐渐喜欢上求学温书,央着周维给她讲经史,解诗赋,又要找老师学琴棋。

那几年的时间,她对家里人还是活泼的性子,却不喜见生人。只有叶家女儿叶凌霄跟周和待得到一处去。开始是周和在一边温书、学琴,叶凌霄在一边研究周易奇门,后来是周和下棋越来越下不过叶凌霄,切磋比划也渐渐不相上下。

周和便开始求姜雅给她找师傅学武,先是和秋平学,又几乎跟姜雅这里所有能跟秋平切磋的访了个遍——她有耐心扎马步,却没耐心比试。每每请教,必要请教杀招,姜雅才又请上官止教周和。

姜雅心中疑虑,但不忍心去问周和。又因陛下按下此事,于是这事经年未议。直到月前,周和突然向姜雅坦白她心中盘算,姜雅才知这些年这孩子什么都不说,竟是自己负着气。

姜雅与周维现下可以确定的是此事至少徐、宋二家必是主谋。但囚禁太子和世子一事如此冒险,即便是为了皇后和皇子的名头,也不至于世家激进至此。

姜雅总觉得还有同谋之人,只是目的不得而知······

二人正由此事讨论到朝中布局以及周维即将接任中书监一事,忽然听见周和喊了一声:“阿娘!”

周和走进院来,又朝二人行了礼,“娘,爹爹。”

周和回来,从秋平姨那得知阿娘寻她。不过她将刚才所得令牌放至西间暗格,又在房内收拾了一番,卸了身上利器,换了衣裙,才往主院去。

周维应声,姜雅却打量着周和

——一身常穿的碧色素锦袍,却在腰间叠了紫珠璎珞,抬手行李便能叫她瞧见腕上的紫檀莲花串珠,定又是特意挽了个高髻,专簪了绿叶紫绒花,叫自己看见。

姜雅心下了然,问到:“府门都关了,从哪座墙翻进来的?”

周和刚要答,姜雅又道:“自己盘的发?不嫌麻烦?”

周和见此情形,忙坐到塌台上,抱着姜雅的腿喊阿娘,刚要解释,周维又开始问:“以宁,你怎么翻墙进来的?这么晚了外边哪还有什么好玩的。”

周和被打断了好几次,叫到:“哎呀爹爹,我这不正要说嘛,这么晚还能赚钱的,那肯定是我阿娘的产业啦~我去河边观摩观摩。”

“你就贫吧!”姜雅弯腰点了点周和的额头,“撒手,自己去搬个凳子坐那。”

周和去找凳子的间隙,姜雅跟周维讲了她今晚甩掉人跑了的’事迹’,正说到“这样她去江陵我还算放心”,正巧周和听到,提着凳子就问:“真的吗阿娘,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姜雅道:“你先交代一下今晚为什么要自己跑出去,我再告诉你绣楼的事。”

周和坐下,说:“阿娘,我今晚就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行,没有下次了!”

“你也不用担心下次了,你秋平姨明天就会告诉他们以后都不用跟了。以后你自己出去,我只要府中有人知道你要去什么方向。我若是想找你,还有个数。记住了吗?”

“我知道了阿娘,我下次会告诉你们的。”

今晚此事姜雅本来也不怪周和,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天大地大敢闯敢干的性子。

天色已晚,姜雅告知了周和江陵那绣楼的事,让周和可以明日去拜访姜未,就让周和回去了。

——

次日午前,兴平西街,四宝居。

周和按姜雅昨日所说,来此寻姜未。

四宝居便是姜雅逐渐发展起来的情报消息生意,明面上主要卖些普通价位的文房四宝,由姜未经营。

姜未年少闯江湖的时候,与姜雅等人相识。他与姜雅脾性相投,又觉姓一样乃是缘分,就结义为兄妹。这一晃十数年,当年的少年剑客,也许久不曾外出游历了。

周和进来时,陈兰正在台后整理。她身穿雅白窄袖绸衣,间绣兰叶,如同山中晨雾留翠,清丽雅致。“小兰。”周和叫她。

陈兰是陈记米铺陈掌柜的幼女。

陈记的生意主要是陈实帮着打理,陈兰也不想总干家里的生意。因此,约是一年前,正巧周和在四宝居也待了两年了,姜雅就让周和和陈兰换了换——周和去陈记打打杂,陈兰跟着姜未管四宝居。也是因为周和在陈记的时候叫陈宁,就与陈兰以姐妹相称。

在四宝居的一年来,陈兰渐觉得这大隐于市的卖消息生意颇有意思。姜未也发现了她的经营天赋,有意培养陈兰接管此处,好让他能继续当个逍遥剑客。

周和还没走近店陈兰就看见她了,身着墨染柳绿宽袖锦袍,走路带风。

陈兰摆好最边上的笔架,来给周和开柜台门。陈兰说道:“姐姐,老师他在后院歇着呢,我估计你上午得来。姐姐先去,我待会时间到了也回后面去找你们。”

“好,”周和又靠在陈兰耳边道:“你上次说的城外那个庄子,提议不错,不过我现在也没有足够的钱。但我会在这次之后想这事的。”

“没事姐姐,这只能说明咱们的实力和跟那地的缘分还不到呢。我年纪还那么小呢~”陈兰吐吐舌头,“且等些时候吧。也等着姐姐~”

“嗯。一会见。”周和朝陈兰扬了扬下巴,往屋后走去。

后院,姜未正在舞剑,剑势卷风起,袭得新枝晃桃花,晨露如雨落。

见周和来,他挽了个剑花转手负剑,左手将剑鞘劈向周和,一边道:“小和出招!你跟上官学会打架了没?”

“阿舅!你又···”周和侧身闪避,宽袖中冲出一支翠竹。刹那间姜未剑风追来,周和下腰,手中翠竹绕向姜未的剑鞘,化了力道,顺势翻身而起。两人转身换招,三招后银白剑鞘与青翠竹杵相碰,碰撞声由一瞬的清脆转为嗡鸣,又在树叶的簌簌音中化掉。

“诶,小和你这是个什么?看着雅致,听着还挺实在。”二人收了势,周和走到一旁棚中,将这’翠竹’放到桌上,道:“这是个铜杵,上官师傅说我若有时候不能出刀,就可以用这个。他说铜杵原色太显眼,就送了我这个竹子形状的,涂成了翠绿色。”

“他还真是适合教你周和。这叫你杵一下,不肿也得青个半月。”

此话不错,比起长剑的一招一式,周和的确更喜欢短刀,还有这把硬杵,刀刀见血,拳拳到肉。

“要是这器什无用,我又为何要费力动手呢。”周和边说着,翻起了桌上的竹简。这竹简用的乃是四宝居的秘文,周和一年没接触,有些生疏,不过也大致能读。

之前跟阿娘商量过的,她想在永都做大—成衣布匹—的生意,其一是要有人做工,但最重要的还是有过硬的技术来支撑基础和新意。

——江陵地界有一秭归县,一家名为’望乡’的绣楼在当地颇为出名。此绣楼常年承接许多成衣布品铺的做给名门望族的绣单。更甚有世家闺秀,前去求教。

此楼曾名’万纤’,听说此时楼中有一个绣师的鼎力之作,乃是在稀松的经纬线上,双面绣出了堪比门高的鸾飞凰舞屏风。此幅被当年一郡官买下献与寿亭县主,加官晋爵。见过此幅之人,都说近看栩栩如生,远观真如凰鸾于飞。只可惜此幅已在十几年前帝楚皋勤王的战火中失迹。

后来有人请此绣楼绣了一幅山河图想要进献九五,集众绣师之力,历时五年,才得。

然时年定远侯顾晓山丧于经年累月攻城卫土积之沉疴,帝痛心疾首,无心与这些阿谀之辈周旋,见山河图怒意更甚。

此事没有波及到绣楼已是万幸,虽换了主家改了名,但至少永都附近,都无甚有经营此楼绣品的生意。

【这新东家能将这绣技继续在江陵传承,也是个高人。若能请得一绣师回来,再与这老板谈谈有无合作的机会······这次姜未舅舅有时间能同自己一起去,阿娘会更放心些】

想到这里,忽听陈兰进来,问到:“姐姐读到哪里了?关于它,我近日发现应该还有一个点,会更有意思。”

姜未佯斥道:“好你个小陈兰,怎么不告诉我,非等到你小和姐姐来了才说是吧。”

“老师莫怪。我是昨晚又看的,想着这会儿一起说嘛。”

陈兰道:“姐姐继续读就会看到,这新望乡楼有分不同的品类接不同的单,豪门大族的单很多,但是却也接平民布料的绣,去的人看了,那绣的东西虽简单,但却不是随意滥制。而且,这楼每年能招收几名学徒,条件就是能通过她们的筛选,且肯吃苦学。”

周和点点头,“这的确令我我更好奇这座绣楼和它的东家了。对了,它的东家是?”

陈兰又总结着迅速介绍了一番。

这’望乡楼’主人是位女子,人都称她’因娘子’。七年前同其夫出现在朱陵县,接管了绣楼。此后,’万纤楼’更名’望乡楼’,曾经声名远扬的’挽仙’绣也改名’忘乡’绣。这’忘乡’绣在当地仍不断更迭日益——秭归县也更因一句’一挽忘乡千瓣橘,仙人至此忘蓬莱’而闻名。

今日解锁地图:周府(家)|四宝居

今日新登场主要人物:秋平|姜雅(姜其华)|周维(周子与)|姜未|陈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卷一【第二章 平雅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隋唐天下:我能杀敌爆奖励

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

战火来袭

抗战之红警基地

临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