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三章无恨令】
周和在四宝居用了午饭,又在园中练了会功夫,已是未正。周和想要去自己的布庄—‘栖羽楼’看一看。
——年节前,周和等人在陈记米铺施粥时,许家独子许晏找到周和,想要卖掉家中的织布的生意。许家已经是落魄寒门,支撑不住这铺子,又需要钱来维持家用。周和本也在考虑开展自己的生意,又看了看织布不难学。与姜雅商量后,就买下了,改名’栖羽楼’。她考核了布庄原来的工人,留下了一批老资历的妈妈和老实的伙计。
买楼的钱是姜雅给的,这也是她们母女商量后的结果。——此楼之后,周和仍可以从姜雅的广元钱庄户下支钱,但从此起便算借的,以后要按息归还。
年后,’栖羽楼’在市府司登记成,用的是’陈宁’的名义——早在周和去陈记做工时,姜雅就帮她办好了这个户籍。
同日,周和去广元钱庄开了栖羽楼老板’陈宁’的户,存入自己这几年在四宝居和陈记赚的工钱,用于栖羽楼的启动资金。
用这笔钱,她买了新的、各种品类的织机,又招收了一些新工学徒—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
周和来到栖羽楼,众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做工——现在虽是早春,但她已经接到了各家染坊衣铺的夏季订单。
午后的暖阳斜照进屋内,辉映着织机上的丝线。老工人们用复杂的绫机也是操作熟练,一开一合之间,万物可织。吴娘子负责教新的女孩们做工,她说话温柔,女孩们都爱听她讲。
后院蚕房里,女孩们好奇地观察着,那木架上层层叠叠的竹匾里,埋在桑叶下的小虫。窗纸散着茸茸的光,照着她们晶莹的目光,和如玉的蚕。
“三眠三起勤饲喂,蚕宝宝呀快上蔟。??吐尽银丝织罗衣,不知罗衣穿谁去?”
老嬷嬷念叨着,将麦秆扎成的蚕窝铺进空匾。再过三日,这些生灵便会吐丝自缚,结成一颗颗雪茧。
周和在栖羽楼后院有一处卧房,周和在此歇到了酉时。
不知何时,栖羽楼的机杼声,已是周和的静心谣。
午休后,周和从卧房衣橱后的暗格里,取了她放在此处的紫衣和剑弩。将这些东西装入包袱,周和便离开栖羽楼,往城中商业街区去了。
周和先来到’明月相照’。这里是姜雅的酒楼,也是姜雅最开始所愿的,要开遍大越的生意。
每座城的明月相照顶层,都有一’清风台’,乃是皇宫之外的最高处。
登永都城的清风台,满城风光,尽收眼底。有名流雅士为了彰显其身份品味,也曾一掷千金。
周和学会翻墙后,最喜欢来此处。不过她都是从清风台,翻上那更高的屋顶。姜雅知道周和喜欢,便特许周和在无人承包之时随意登台。
周和早上便来了一次,包下今日晚间,顶层清风台内的一个小包厢。
周和进来,与掌柜姜照打了声招呼,就径直上楼了。
清风台上,周和凭栏望向松涛茶舍的方向,高处的寒风也将她的宽袍吹向那处,似一针松叶,欲要划破长空。
快到傍晚时分,周和叫人拿了个酒坛,又让掌柜吩咐伙计守在包厢门口,莫要让人打扰。
她取下发簪,用布缠好发髻,换了利落的紫衣,挂好软鞭、短刀,左袖内藏竹杵,右袖中为暗弩。又将那酒坛背在身上。
整理好行装,周和戴上一黑金薄面具遮住眉眼。这面具边缘荷叶,下坠淡荷色面纱。
待暮色吞灭了天光,周和从包厢窗中翻出。这顶层的清风台乃是个环形,面向的是城中繁华。但这台止于面对酒楼后院的这侧。周和定的这间包厢刚好有一扇窗在此一侧。
周和借这酒楼的屋檐,小心地下至三层后,翻上明月相照主楼与副楼间的连廊顶。有屋宇相连后,周和速度加快。她在这墙头檐角穿梭跳跃,竟如履平地。
约莫半刻,周和已逼近松涛茶舍。她翻上茶舍后院西边房间的屋顶,探眼望去,隐约从藤蔓的影子中看出,有人在院中烧灶煮饭。
看来,且得等一会儿。
周和将背上的酒坛取下,跃上屋脊,脚尖轻踩,移至靠近前院的边缘。
前院茶舍宽幅延展至后院房间外墙,墙又比内院要高,周和在两屋交界处侧坐下来,茶舍的屋檐正好将周和隐于暗处。
周和在此暂歇,闭目听了一刻。这院中现在应该站了三个人。一个在东边棚下做饭,两个在守门。
一刻后,院中那人将饭做好盛出,端至靠近周和的西侧茶棚下,叫了声’吃饭了’。
周和趁他端饭睁眼看了,那做饭之人亦不是她的目标。
不一会儿东侧房间有一人打开门、及门口两个侍卫,三人都往这边过来。待他们坐定后,才听西侧房间门吱呀一声,有人从门内走出。
同时也听见棚下有人怪声怪气地说:“天天是四个等一个,也不知道哪请的来路不明的家伙。”
好像是那做饭的劝到:“别说了,这是可主家的客人。”
那人被说了也不吭声,径直坐下吃起饭来。
如此听来,他们能在茶棚下做饭、吃饭,便是有机关,也不易触发。有两个侍卫,两个像是茶舍的伙计,最后一个从西间出来的,应该就是他了。听声音,应该是坐在了饭桌最靠房间的那头,距离房间门大概两米。
得在他回房间之前动手,谁知道他房间里有什么。
周和刚才目测了茶棚与房间的距离,应该有空让她翻入。
她摸向合适的位置,将酒坛砸向东边茶棚,同时间跃起、扭身。
酒坛碰裂的那一刻,周和鞋尖轻点茶棚,立即俯身左手抓向茶棚边,并将身体拉至边缘,同时右手活动,对着俞拙的右侧肩胛射出一弩。然后她立即收袖抽刀,跳下茶棚,趁着俞拙被弩推出还未能动作之时,左手铜杵砸向其右后颈,借力闪身至他右侧,右手将短刀砍入他的双目,再扭腕使力,收刀划回,同时跳开。
几人刚才听见酒坛声都警觉起身,那两个侍卫也冲过去查看。只没想到听见身后人闷哼一声,再一转头,就见俞拙身后闪来一鬼魅般的身影,剜去了他的双目。动作迅捷,下手狠厉。
俞拙左手捂眼惨叫,右手胡乱朝右侧甩出暗器铁蒺藜,同时踉跄着向身后屋内摸去。这东西像一个铁球,被抛出的瞬间迸裂四散,一瞬间如砂石飞扬。
刚才见那弩没射穿他的肩胛,周和便知此人内里必是穿了薄甲。没能卸下他右臂之力,他反应过来必要使暗器。因此她赶忙躲开,跳上围墙。此刻见他甩出一个铁球,不知是何种暗器,赶忙从墙下跳至院墙外,又往西侧屋后躲避,顺便补上一只弩剑。
周和今日虽穿了软甲,但她此刻听院内铁砂乱撞之音,知那暗器随机四散,极难躲避。过了一会,沙砾碰撞之声退去,却传来痛叫之声,应是院中有人躲闪不及中了招。
刚才她来的时候,前院并没亮灯。昨日她说亥时之后来的,前院却亮了灯——她需要尽快得手离开,否则有人来就不好了。
周和想到这,刚翻身上墙,便见这西边的茶棚已是千疮百孔地倒塌。院中间有一侍卫倒地,另外一侍卫和那两个茶舍伙计应该是躲到房中去了。俞拙倒在房门口,似是也中了招,要往房间内爬去。
周和翻身轻跳下墙,满地都是碎铁砂。俞拙现在看不见,但会对生意更敏感,与其蹑声过去,不如——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黑影一闪,点着倒塌的茶棚朝俞拙冲了过去。俞拙听见动静,翻过身来,要抬左手,却被周和一箭将左掌定在墙上,一个还未来得及启动的铁球又滚回袖中。
‘无恨令’的要求是废功夺目,此人一双手制作暗器,便是没了两个手指,都还有如此强的手段。只是挑断手脚筋,怕是达不成任务目的。
他还未来得及动右手,周和已冲到近前,短刀花开手腕筋骨。细看他脖颈,被铁砂击中的伤口已经开始溃烂,那铁砂上,怕是淬了毒。
“你背叛师门,杀伤同门。此生已极,莫留余恨,来世再修吧。”
他听了这话,艰难道:“他们出多少钱,我可以出双倍,这吴兴伯···”
周和给了他一个了结,在他身上擦了擦刀。收了两支箭弩,转身往墙边走去,并一并检查了身上衣服是否有破损。
她翻身上墙,对东间道:“若想活命,就装晕。”便快步离开了。
回到明月相照,周和又一层层翻上,跳入包厢。她换了衣服首饰,将黑衣及面具装入包袱内。
她打开包厢的窗户和门,让伙计带着包袱先下楼,再装两坛酒等着。
清风台上有零散几人在吟诗作赋。她走向他们,问道:“几位公子,请问,如今是什么时辰了?在房中睡了一觉,不知多久,醒来却已是夜里了。”
几人回头,见一清丽少女,一袭水墨晕染绿衣锦袍如山中仙子,眼神懵懂混着困倦之意,大概是个大家族的骄纵小姐。
有一人回答道:“见过姑娘。实在抱歉,我等沉醉在这诗情画意之中,实不知良宵几何。大概,戌正时三刻吧?”
周和回道:“多谢公子了,我也该回家了。诸位玩的尽兴,再会。”
周和转身要走,却听那公子道:“不知姑娘府上是?在下吴兴伯宋家,宋熠。若姑娘需要,我可差人送你回家。”
周和眼中闪过一丝悦色,那宋熠还当她是惊喜。一时间表情有些得意,不知又做起什么美梦来。
周和无奈,只得答道:“见过小伯爷,多谢您美意。我家住长乐街,如今天色尚不算晚,我们自己回去就好。”
宋熠还要说话,只听得有小厮叫那宋公子,像是有急事要回家去。
走到近前,又附耳悄声说话。
宋熠听后神色有变,便要同那小厮离开,临走又对周和道了抱歉。
周和又虚行一礼,心道:’总算是走了。’
她又同剩下几人告辞,便下楼,拿上包袱和酒,离开了。
周和去城中找了棵祈福树,在树下使酒冲洗了身上四样武器,以及面具。之后她又去河边空地,使柳枝点水净了净头发,又点燃了个木棍,烤了烤包袱里的衣服。这些做完之后,周和才回家,打了水沐浴洗发。虽已是晚上了,睡前头发干不了,但周和宁愿使布多绞几次。
今日在清风台遇见小伯爷宋熠,算是意外之喜。周和在清风台去见那几个人,本来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个人证。没想到直接遇到了松涛茶舍的东家—宋家少爷。刚才小厮叫他回去,应该正是因为那茶舍后院的事。
明日无事,可晚起些。后日,她与姜未约定好,带上周和的幼时玩伴,叶凌霄,一起往江陵去。
解锁地图:栖羽楼|明月相照、清风台|祈福树
新登场人物:宋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卷一【第三章 无恨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