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花期乱 > 第8章 卷二【第二章 天香烬】

第8章 卷二【第二章 天香烬】

卷二【第二章天香烬】

‘梆!梆!’

更夫敲梆,声音拖长:“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关紧门窗呐……这云头压得,真是闷得人心口慌,怕是要憋场大的喽!”

五月廿八傍晚,日色才暗,明晚官府休沐,今日天香楼内来客便不如往常多,只有主楼如往常一般有人点了歌舞。忽听上空一声巨响,似是烟花绽开,众人出楼查看。无人注意之下,有几个舞女悄悄退回了台后。

楼外,众人看见那烟花竟就在这天香楼上空绽放,火花如流星洒下,配上这楼宇晖明,美轮美奂。

人群渐渐聚集。在这巨大的爆裂声中,楼中有人从后院跑出,喊道:“着火了,后院着火了!”那声音断续,起初楼外街上无人听清。直到有人向楼内看去,竟见各个房间内均闪着火光,女孩们打开房门都跑了出来,纷纷喊着:“着火了!快跑呀!”

不仅主楼里,宾客往两边看,发现整个天香楼,一座主楼三座副楼,加上连廊,都在着火。云妈妈见了烟花位置,早已带了人往后院去。然这几人还未走到后院,便被守在廊口的叶凌霄迷晕。

叶凌霄长得英气,拌上男装像个俊俏的小郎君。早些时候她以客人的身份混入天香楼。等到后院火起,叶凌霄用自制的烟炮阻止了云妈妈等人,然后按照炎绯给的地图,去楼中云妈妈的房间,找近日的账册。

这楼前无主事之人,一层火势蔓延又快,天香楼里的女孩和宾客纷纷向外跑,大多数围观的众人也开始逃离。有相邻店铺的伙计老板回去指挥人灭火的,有往都亭报信的,也有不怕事继续驻足的。一时间天香楼门口混乱不堪。

这火和烟花正是炎绯和周和在后院放的。

今日炎绯扮成酒铺伙计来送酒,实则是一车桐油以及烟花。那油的容器用的是极薄的瓷,涂成酒坛模样,且故意将封口挑开虚掩。进了院,到了合适之处,炎绯掀了油桶,扔了火把,周和翻上墙头,二人又顺势添了些柴。

混乱之中,西角墙边,之前四宝居安排的那伙计,翻出院子,隐入夜色离开。

掌柜和护卫听见声音,从东厢房出来,周和挥鞭相迎。周和身后,炎绯出院又取了些油和干柴回来。那掌柜见火势猛烈,留了些守卫,赶紧又退回东厢,大概是要堵住东厢房密道。

周和使迷烟放倒了几个守卫,夺了刀,飞身上墙,跨向隔壁院墙。

炎绯放完了火,又去攻那东厢阁。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已放倒了大半守卫。叶凌霄从前楼找来,二人一同进入东厢。

炎绯问叶凌霄:“找到了什么?”

“她屋内只有近日的账册和一些钱财,没找到身契。”叶凌霄答道。若女孩们的身契不在云妈妈房内,便极有可能在这东厢或密室内。

按着周和之前观察到的方位,到这阁的东南角的东南角连着密室。叶凌霄进来一看,那处是一是书房布局,四周皆是书架,本就有些奇怪。这暗室既是藏在东南方,那此处西北方乾位与东南巽位互为对冲,这西北壁的书架上,必有暗室开关。但她的目标不是暗室,而是身契。天香楼的掌柜不至于把身契也藏进暗室,因此此处书房应该会存有明账与女孩们的身契。

炎绯拿了叶凌霄的烟炮,也已解决了余下守卫,与叶凌霄一同寻找。

从众人得知天香楼起火,已过了半刻钟。她们必须赶紧找到,因为再过半刻,都亭就会派人来灭火。

说回半刻前,周和翻上后院院墙,正看见那天香楼掌柜抱着个铁盒,指挥人从屋内抬箱子出来。

周和随即从屋檐翻下,冲那掌柜而去。那掌柜手臂被周和砍伤,一松手的功夫,盒子被周和抢了去。

周和看了一眼,那盒子需要钥匙才能打开。

众人上前来攻,他们人多势众,周和人单力孤,久战下去不是办法。

周和闪了几招,道:“住手,你们敢戕害朝臣之女,吾乃缙云周氏。徐桓呢,我要见他!”

话音刚落,就听见正墙上传来声音,“你是何人?”正是徐桓,一身黑衣半蹲在墙头。

徐桓又欲吩咐众人,周和扔了长刀,出声压过他的声音,一边说一边往门口的方向移动,道:“徐三哥哥,你不认得我了,我是周和啊。之前还说你这辈子就栽到我手里了,怎么如今翻脸不认人了?”

周和这话说得温软,语气恳切,众守卫和徐桓都是一愣。周和却已靠近了门边,她腰上还有最后一个油坛,得想办法尽可能的拦住他们的去路。她手上一边动作,一边说,“三哥哥,你把我绑来已有三日,我气不过,所以,烧了你的天香楼!”

徐桓意识到周和在拖延时间,同时对众人道:“抓住她,生死勿论!”

二人话音未落,周和将油泼出,单手吹起火折子点燃木门,同时众人扑向周和。周和左手抱着铁盒,右手去点火,有两个守卫最先冲来。

周和来不及转身,幸而她穿了金丝软甲,于是她决定生挨这两刀。周和被撞向那冒着熊熊烈火的大门,她顾不上疼痛,摸出腰间所挂火把,顶住门去,随即借力转身旋踢,又翻身落地。

那火把已燃,但因周和今日穿的是广袖,这门上的火也不免烧到了周和的衣袖。

周和来不及反应,只因众守卫均已围了上来。她一手抱着铁盒躲避,一手使那火把去烧那些人持刀的手。趁他们不备,周和又将火把扔向草丛,使出鞭子,与众人相斗。她今日为了行事便易,只拿了根普通鞭子,常用的武器统统没带,打起架来并不顺手。如今徐桓已至,周和只想把他按在这儿,等到援兵。

想到此处,周和踩了一人翻身冲徐桓出鞭,徐桓抓住鞭尾,二人同时使力,双双翻下地来。周和率先起身,抽出发簪,从后重重地抵上徐桓的脖子。

“都别动。把手举起来。”周和道。

场面一度静了下来。

院外救火声中,穿来三声鸟鸣般的哨音——是炎绯,看来她们已找到了身契。

刚才周和打斗时,炎绯与叶凌霄也找到了天香楼账册和身契。刚要走,她们就听暗门开启,是那天香楼掌柜带着两个侍卫。她二人便顺手将几人放倒在密室门边。

叶凌霄摆好账册,带着身契先行离开。炎绯则将院内的火引到东厢房门口,在墙边守到救火队伍来到后院,才翻下墙去与周和通气。

周和回答炎绯,喊道:“改日见!”

周和与徐桓都在等。

徐桓在等另外两家得信使人前来,将这月积攒的大量金银分散走。而周和在等廷尉的人。

叶凌霄的剑友——苏相慈,受廷尉评卫曙 赏识,如今是卫曙的亲卫兼捕快。今日傍晚烟火起时,叶凌霄使人给苏相慈去了信,内容大意是:天香楼后的这处院落有高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铁证,请求她与卫曙能去救人。

卫曙是皇帝亲自提拔的青年才俊,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但卫曙能启用苏相慈一个女子为捕快,说明也不是不讲情理之人。若苏相慈能带卫曙来此,此局的胜算将会翻倍。

周和左手被占用,不能全力制住徐桓。伴随着暗夜中亮起的闪电,徐桓回手握住周和的发簪,又要去抢周和所抱铁盒。众侍卫也都一拥而上。

‘轰隆隆——’雷声响起,豆大的雨点砸下,随后暴雨倾泻。

伴随着暴雨声的,是天香楼前的欢呼声,以及周和所在院落正门传来的敲门声。

暴雨和刀剑相撞的声音盖住了敲门声,外面的人敲了三次不见人来开门,又听院内有兵器相撞的声音,叫人撞开了院门。

“廷尉查案,全部停手,违者立斩!”

是苏相慈的声音。周和松了口气,自己的功夫完全可以躲开这群人,但为了将戏做全套,刚刚必须与这群人交手。周和被划了几刀,没伤到要害,只是这暴雨打在伤口上,疼得很。

众人听到声音回头,廷尉官差已包围上前。唯有徐桓反应最快,欲翻墙逃跑,被苏相慈追上刺伤了腿制住。

周和看见一人穿着廷尉官服,戴着围笠,站在门口,应当是卫曙。周和道:“上官救我,那是徐家三郎徐桓,他要杀我。”

暴雨已将大火扑灭,周和抱着一个盒子俯身站在院中,发髻微散,紫烟罗广袖长袍已被浸湿,贴在身上,胳膊和腿上有血痕顺着雨水留下,周遭围着一圈握着长刀的侍卫。怎么看,也不是她要杀这群人。

官差将徐桓及众侍卫铐住,又搜了身。卫曙走上前,忽然房间内有人跑出来,喊道:“评君,此处有一密室。”

原来,刚刚苏相慈来救人,卫曙则带人包围了天香楼。应是有人发现了东厢阁密道,告知了官差。

周和走近卫、苏二人,将手中铁盒交与苏相慈,道:“卫君,这是我从天香楼掌柜手里抢来的,好像用钥匙才能打开。”

卫曙对周和道:“周姑娘放心,还请姑娘到檐下稍候。这位苏姑娘是我廷尉官差,我请她陪你一会。”他又对周围官差道:“你们守好此处,王省、刘明,你二人扶着徐三公子随我去密室查看。”

“是。”苏相慈将铁盒交给王省。她对周和说,“周姑娘,先到那边避雨吧。我给帮你看下伤口”

“多谢”

苏相慈扶周和到檐下坐下,从跨肩的衣袋里取了棉纱布给周和简单包扎了伤口。“抱歉周姑娘,现下只能如此,等回了廷尉我再找身干净衣服给你。”

“谢过苏捕快。”

“借这个空档,周和姑娘该给我讲讲这是怎么回事了吧?或者说,要如何解释我收到了信来查此处,而正巧周和姑娘在呢?”

周和知道苏相慈要的是一个合理合情的回答。

她向苏相慈阐明的原因是:周和无意间撞见徐桓在这院中分赃,查证过程中被徐桓发现,三日前被他绑到天香楼。周和买通了送饭的伙计,又威逼利诱了几个天香楼的姑娘帮她做事。这火是周和放的,徐三来了之后将周和从密室拉到这院中,几人纠缠了一会,官差便来了。

至于那纸条,是周和与人约好,若三日不见她,便去廷尉送信。

这个解释不过匆匆概括。苏相慈知道周和说的不全是真话,也不全是假话。卫曙肯定是不会全信的,但如果真的有徐家贪赃的证据,圣上过问,周和的话便是真。

她们二人刚刚谈完,廷尉的押车至,卫曙也从天香楼取证回来。苏相慈向卫曙借了他的外袍给周和披上,又要摘下自己的斗笠给周和,但被周和阻止。

周和道:“我已经淋了雨,再淋一下也无妨,苏捕快还要查案,莫要受了寒。”

卫曙:“走吧。”

众官差使车押送着徐家公子、天香楼掌柜及余下侍卫,周和与苏相慈同乘,在街上群人的议论中,回了廷尉。

今日新登场主要人物:苏相慈、卫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卷二【第二章 天香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隋唐天下:我能杀敌爆奖励

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

战火来袭

抗战之红警基地

临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