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气味渗进鼻腔时,林晚棠正用湿毛巾擦拭父亲额角的冷汗。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里,她听见走廊传来皮鞋叩地的声响,一下下敲在心脏上。
“晚棠,该换药了。”护士推治疗车进来,目光扫过她眼下的青黑,“昨晚又没睡?”
她勉强笑了笑,把凉掉的粥收进柜子——里面还藏着半块没吃完的白吐司,是昨天沈砚之塞给她的。窗外的雨停了,梧桐叶上的水珠坠在玻璃上,像她这半个月来掉过的所有眼泪。
“林晚棠?”
熟悉的声音撞进耳膜,她浑身血液瞬间凝固。沈砚之站在病房门口,白大褂领口微敞,露出少年时就有的那颗痣,在锁骨上方洇开小片阴影。他手里攥着病历夹,指节泛白,眼睛却亮得惊人,像突然被点亮的星。
“你……怎么在这儿?”她慌忙把毛巾塞进盆里,水溅在袖口,洇出深色的痕。他的视线扫过她褪色的校服裤,停在她腕间露出的医用橡胶手套上,喉结动了动。
“我来实习。”他向前半步,白大褂带过消毒水的气息,混着她熟悉的蓝月亮洗衣液味道——那是他母亲常用的牌子。她后退到床头柜旁,后腰抵着冰冷的金属柜,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父亲在睡梦中发出呻吟,她慌忙转身调整输液管,却被沈砚之按住手背。“我看看。”他的指尖覆在她手背上,温度透过手套传来,烫得她想躲。他却握得更紧,仔细查看点滴流速,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
“滴速太快了。”他抬头看她,目光里有她读不懂的情绪,“为什么不叫护士?”
她想说“舍不得多花钱”,却说不出口。自父亲住院以来,她学会了给病人翻身、换引流袋、调输液泵,甚至能看懂部分化验单。这些本该由护工做的事,她都咬牙接了下来,只为省下那笔护理费。
“以后有问题找我。”他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便签纸,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这是我手机号,24小时开机。”
纸条塞进她掌心时,她触到他虎口处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初中时他总抱怨“写竞赛题写到手疼”,她便偷偷叠了海绵笔套放进他书包,第二天就看见他用蓝色胶带把笔套缠得整整齐齐。
“谢谢。”她把纸条攥成团,塞进校服裤兜。走廊传来护士长的呼唤,沈砚之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她膝盖,像一片云掠过荒原。她忽然想起他作业本里的那页公式,后来她查过,那是“光的折射定律”。
原来早在那时,他就像一束光,穿过现实的棱镜,照进她晦涩的世界,却终究要折射向更远的地方。
深夜查房时,林晚棠在护士站看见沈砚之的背影。他伏在办公桌上写病历,台灯把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她藏在转角的帆布鞋尖。她摸出裤兜里的纸条,展开时发现背面还有行小字:便利店的面包,以后别总买最便宜的。
喉咙忽然发紧,她想起今天中午,她把白吐司撕成小块,混着热水喂给父亲。父亲尝了两口,问:“是小砚之买的吧?这孩子……”
电梯叮咚声响,她慌忙把纸条塞回口袋。沈砚之抬头望来,目光撞上她眼底的惊惶,突然起身走向她。她转身想跑,却被拖鞋绊住,踉跄着撞进他怀里。
“别躲我。”他的声音低得像叹息,手臂虚虚圈住她,却不敢用力,“我早就知道了。”
她僵在他怀里,闻见他领口残留的雨前龙井茶香——那是他母亲煮的茶。记忆翻涌:初三那年家长会,她躲在教室后门,看见他母亲穿着素色旗袍,温柔地替他整理领带,而她的母亲,正在医院走廊啃干硬的馒头。
“知道什么?”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他沉默片刻,从白大褂内袋掏出本笔记本,封面印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正是她当年在文具店攒了三个月钱买的那本。内页泛黄,却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笔记。
“你辍学那天,我去了你家。”他的手指抚过笔记本封面,像触碰易碎的梦,“你妈妈说,你去电子厂打工了。”
电子厂流水线的强光突然刺进脑海,她想起十七岁的自己,凌晨三点站在宿舍楼下,看月亮挂在烟囱上,像块被啃过的馒头。那时她总在口袋里藏颗荔枝糖,想他时就含一颗,甜味混着铁锈味,在舌尖碎成渣。
“对不起。”她别过脸,不敢看他眼里的痛,“我……”
“别说对不起。”他打断她,声音发颤,“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
为什么不告诉他?因为他的书桌永远整洁,摆着竞赛奖杯和《时间简史》;因为他的未来在清北,在实验室,在她无法想象的云端;因为她站在他身边,连影子都沾满电子元件的机油味。
监护仪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她猛地推开他,冲向病房。父亲的血氧值在暴跌,她颤抖着按呼叫铃,听见身后沈砚之冷静的指令:“准备肾上腺素,叫麻醉科会诊!”
抢救室的红灯亮起时,她瘫坐在地上,看见自己手背的输液贴——那是今天替父亲换点滴时,不小心贴错的。沈砚之跑出来时,白大褂胸前沾着血渍,他在她面前蹲下,握住她冰凉的手:“没事了,稳住。”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睫毛上又有水珠——这次是汗。她想伸手替他擦掉,却在触到他皮肤前猛地收回手。指腹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像块烧红的铁,烫得她想落泪。
凌晨三点,父亲终于转入普通病房。林晚棠坐在床边,摸出那颗荔枝糖,糖纸在寂静中发出脆响。咬开时却发现,糖块早已受潮黏在一起,甜味里混着苦味,像他们之间永远化不开的隔阂。
窗外的梧桐在夜风里沙沙作响,她想起沈砚之作业本里的光,想起他塞给她的透明伞,想起他说“一起考一中”时眼里的星芒。
原来有些光,不是不愿追,而是生来就隔着光年。
(第二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