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光初晓,王府管家过来敲门,说几位大人们有要事请桓俭、萧迦叶前往百花池相商。
萧迦叶自榻上翻身而起,随手披上一件外袍就往门外走去。
“何事?”
管家惶恐至极,却欲言又止,只道:“容大人和许大人都已前往百花池,命小的立即将萧将军您和桓将军请过去。出.....出大事了!”
隔壁桓俭也穿戴整齐出了“雪后”的房门,两人对视一眼,即刻与管家一同动身往百花池方向走去。桓俭一边低声交代贴身侍卫扶风去知会桓清与。
两人到达百花池主殿时,容铉、许遵、山洵、光禄大夫崔令等人都站在殿门前。
“两位贤侄终于到了。”许遵环视在场之人,说道:“今晨王府管家传来噩耗,说东海王暴病而亡,事发之后立即报与离事发地最近的我和大司徒。此案事关重大,刚好几位朝中大臣都在逸园之中,为保公正,我等一同进入案发现场,将此事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回京后对陛下、对王府家眷都好有个交代。”
在场几人面上皆有惊色。
山洵率先道:“还是司空、司徒考虑周全,我立即派有司从旁笔录。”
容铉点点头,道:“进去吧。”
殿门一开,一条鲜红血线从大殿上首的玉榻,一路绕过梁柱,途径殿中央偌大的温泉池,流到大门口,渗入门槛底下的木头缝里,引来虫蚁攒动不休。
殿内粉色帷幔随着大门洞开而飘拂舞动,容铉、许遵一行人穿过重重帷幔来到殿前。
榻上堆满扯坏的帷幔、大红的床单和鲜艳的绫罗绸缎,艳丽的布匹间露出一大块雪白的肌肤,曲线婀娜娇媚,冰肌玉骨之上还有数点血红,似落梅染雪,美得惊心动魄。散乱的青丝交缠上东海王僵死的**身躯,妖冶而鬼魅。
容铉和许遵几人被床榻上的□□与华美撩动了心思,殿内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萧迦叶盯着东海王的尸体,说道:“王爷四肢肌肉紧绷,青筋暴起呈紫红色,口中喷涌大量鲜血,这是暴病的症状。”他转头问管家,“你发现王爷时,也是像现在这样闭目,趴倒于床头?”
“回禀将军,老奴......”管家脸上一片凄然,红了眼眶说道:“老奴服侍我们王爷十余载,实在不愿见到王爷死不瞑目的样子。今晨进殿来,发现王爷倒在床上,就立即探了王爷的鼻息,见实在回天乏术,才动手合上了王爷的双目。”
说完,管家那浑浊的双目瞟向了许遵和容铉,见两人沉思不语,又连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望几位大人明鉴,老奴并非有意毁坏事发现场。我进来时,门没有合上,门外的侍卫都看见了,除了这个老奴什么都没做过。”
许遵摆了摆手,示意管家住嘴。
此时,召来的医官刚刚赶到,先给几位中枢大臣、将军行了礼,当场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东海王的遗体,才起身回禀道:“依下官行医多年的经验来看,王爷是因血流逆行,大量吐血而亡,加之面色赤金,青筋紫红暴起,恐怕是五石散服食过量且纵欲过度而导致的暴病。”
“罪过,罪过。”山洵听闻死因后,摇了摇头,快步离开此地。
许遵面露惋惜之色,叹道:“若如医官所言,此实乃汉室之不幸。但为保全皇家颜面,还望诸位对外保密,待禀明陛下再做打算。”
容铉皱着眉点头道:“许大人言之有理。”
崔令和萧迦叶、桓俭几人亦点头不语。
“只是这床榻上的女子,该作如何处置?”许遵目光流连于榻上,转头问向其他几人。
“哼!这种狐媚惑世的妖女,不如就地处决。”崔令拂袖转身,不愿再多看一眼。
容铉未理会崔令的气话,唤那女子下榻来回话。
她原本将脸埋在被褥中,偷偷抬起半张脸,瞄了一眼殿上几人,见容铉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样子,才随手抓起一块绸缎,堪堪遮住前胸,挪动修长嫩白的双腿,准备下榻。
她从床榻起身的一瞬,胸前旖旎风光,一览无余,床上缠乱的发丝随着她的动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她秀美光洁的裸背,垂落在臀尖上。令人血脉贲张的画面,加上她懵懂羞涩如花初开的面容,让留在殿中的男人们几乎乱了阵脚。
许遵的眼神好似黏在她身上一般,眼底的**已无任何遮拦。容铉坦然欣赏着这人间尤物,眼带不屑。医官、管家以及在旁笔录的官吏都已神色迷离,一道血流自官吏的鼻孔涌出,他立即扯着袖子擦拭,幸亏没有人注意到。
桓俭转头看向中央的温泉水池,脸上写满了非礼勿视;萧迦叶则视若无睹,观察着殿上每一个人的反应。
“昨夜是你一直在殿内服侍王爷?”容铉开始问话。
“是。”女子缓缓跪下,声线柔媚地答道。在场另外几人不禁猜想起她在其他时候的声音恐怕也是十分美妙。
“王爷可有什么异常?”
“没有。”她摇了摇头。
“昨夜王爷从宴席上下来,就一直在这里?”
“是。”她点头道。
“从昨夜到今晨,可有人来过此地?”
她微微抬头,狐狸似的眼睛看向了管家。
“除了管家以外,有没有其他人来过?”
她继续摇了摇头。
“那你昨晚,和王爷做过什么?”
“咳咳!”许遵突然轻咳了几声。
那女子用水灵灵的眼眸看了许遵一眼,像是不太明白的样子,又看向容铉,玫瑰花一般的唇瓣微微一动,还没出声,容铉又问道:“那王爷有没有吃过什么?”
她抬手指着起床榻边一个金丝楠木制的盒子。医官取过查看,道:“禀各位大人,这正是五石散,还有几味催情的药物。”
“情况已经十分明了。”许遵看了看这女子,又向容铉说道,“我看这女子柔若无骨,不像是刺客,不过还是带回金陵交由大理寺审问较为妥当。”
容铉却淡淡摆首道:“不瞒各位,这女子原是本官前几日赠与东海王殿下的寿礼,不料今日酿成大祸。许大人既然也认为案情明朗,不如直接由许大人带回刑部量刑处置?”
如今大魏朝中,众所周知大理寺寺卿曾良由容铉提携,属于容家这一派势力,而刑部尚书李守缊早年则是许遵的幕僚。许遵在士族中出了名的贪色,容铉提议让刑部审理此人,相当于将此女再度转手送给了许遵。
许遵面上有几分犹疑,最后还是应承下来,即令笔录的官吏停笔,一切待回金陵再审。
一行人陆续离开大殿。时间仓促,那女子只取了件丢在屏风上的披帛围在身上,胸前、腿上还有大片肌肤没法遮挡,一出大门,寒风微拂便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桓清与收到消息便赶至门外等候,此时望见这女子纤薄的身影走过来,立即解下身上披风,上前两步亲手为她系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那女子先是一惊,柔媚的眼眸沿着那双为自己系环扣的玉手,看向那张清丽面容,桓清与脸上冷冷清清却有些义愤填膺的神情,应该是在生气她的身子被周遭这么多人看了,受了欺负。这让她不禁心生好感。
系好披风,桓清与便后退一步,示意她离开。抬眸的一瞬,发现女子朝她眨了眨眼睛,留下一个颇有些俏皮得意的微笑,与方才在殿中的柔弱迥然不同。
齐浔凑近许蔚的身边,笑道:“桓清与忒不讲情面,如此风光,也不容大家一饱眼福。这美人去了刑部,就是半只脚踏进了许府大门,若想出府,可只有后门枯井那一条路。”
许蔚退开一步,“你快把腰带系紧一点,否则让人大饱眼福的就是你。”
“怎么,你关心我?”
“是你在恶心我。”
“呵。”齐浔一声冷笑,“全金陵的人都以为你与我有染,还有比这更恶心的?”他看了看面若冰霜的许蔚,“我是想提醒你提防这个女人,这种货色,不把许家搅得鸡飞狗跳绝不罢休。算我多事!”说完,甩袖而去。
许蔚面上不见一丝波澜,看了一眼他离去的背影,转头就打量起百花殿四周的哨点,了然于胸后才转身离开。
七日后,东海王出殡,整座王府一改往日的繁华绮丽,挂满白绫,庄严肃穆,满院哀凄之声。魏帝萧启亲临王府吊唁,悲痛欲绝,回宫后大病一场。淮阴县主桓清与连夜进宫伴驾,事事亲为,在病床前一连服侍了数日,待魏帝好转,能照常上朝才离宫回府。
金陵城里人人称道桓县主孝心可嘉,不愧对魏帝多年的宠爱。又有人说萧氏宗室衰微,如今唯一的亲王东海王去世,魏帝需要扶持更多亲信,桓氏作为外戚恐怕并不会因为桓安辞官而颓败,这一辈中,桓俭军功卓著,桓清与深得圣心,将来或许大有可为。
另一边,魏帝大病初愈后,上朝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司徒容铉多年来兢兢业业,功高德劭,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一任职安排意味着容铉成为中枢领袖,统领尚书省,职权凌驾于侍中兼大司空的许遵之上,是当朝名副其实的权相。
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许遵的不满,他在大殿停留半日之久,最终争取了许氏长子许墉、次子许范晋升之位,才离宫而去。容、许两家在新政时期为对抗桓安而结成的同盟关系,在这之后正式破裂。
那日,许遵还想为其他子女谋求更多官职,以制衡容氏,最终魏帝决定采取举办武选的方式,筛选一批世家大族子弟入朝为官,既应了各大家族的所求,又能为大魏军政输送人才。
武选原本是新政时期桓安的提议,当时遭到容铉和许遵的坚决反对。如今,桓安一派官员要么贬官外放,要么向容许两家投诚,影响不了中枢运作。所谓“武选”,名义上以考评武艺为选拔方式,实则仍会为高门子弟提供便利,加上许氏子女一向注重武学,容氏除了外镇的容家二公子容玦之外少有出众之人,思及此,许遵也十分赞成魏帝这一决策。
二月中旬,朝廷颁布政令,三月初二开始举行武选,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女皆可参与比试,主考官为卫将军萧迦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