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李寻欢如悬在江湖之上的明月,每个人都将复杂的情感投射于他:恨明月高悬独不照我,恨明月高悬不独照我,恨明月高悬曾独照我。他就如同“魅魔”一样,引着身边的人爱恨嗔痴。
??所谓“魅魔”神性,正是他多情似魔,仁慈似神的形象描述,可这光环掩盖了李寻欢最本真的形象——
??带着酒壶走江湖,咳嗽声里藏飞刀,在爱恨情仇与道义枷锁中永不停息的浪子。
一、仁慈与铁血
??李寻欢的仁慈绝非“圣父”式的软弱。
??“他的仁慈,源自于他对全人类充满了热爱,并不仅是对他的情人,他的朋友。”这种宽容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绝非无原则的滥好心。
??他放过蓝蝎子,是因为“一个人若还可流泪就不该死”——这是对生命的珍视与仁慈。请毁约后颓废的吕凤先喝酒,劝其“回家”——这是他对心死麻木者的同情,即便自己早已无家可归。他对每一个伤害过他的人报以宽容,别人骂他、对不起他,他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他一向喜欢建设,憎恶破坏。”
??这仁慈是血泪淬炼的清醒,其下亦锋芒暗藏。
??兵器榜的威名排行可是由人打杀出来的,其探花之位岂靠仁慈?小李飞刀不出则已,出则例不虚发,早已在十几年前就令人闻风丧胆。所以他能冷酷地折断蓝蝎子的手,亦能在阿飞与荆无命第一次对战时闪电出刀。追踪时矫健如猎犬,眼睛很亮并充满着生命力。杀人对他来说,也只会感到疲惫,并不是像普通人一般恐怖、喜悦、呕吐,某种程度上这与上官金虹、荆无命的冷漠如出一辙。
??对龙小云,在不知身份前,他先因“年幼求医”而忍让,再因威胁而警告,又因‘倾佩’而愿收徒纠正,最终在其展露极致恶毒时废其武功,却仍留一线生机。这一系列行动,逻辑清晰,界限分明。世人只见其仁,不见其铁血般的果决。至于他得知龙小云身世后而沉痛,完全是基于愧疚和抱歉,但这沉痛之下,更是心寒——子恶若此,父责难逃!小李难道不会认为这其中有自己的过错么?因此对龙氏父子的宽容,除却道义,亦有此因,何来迂腐之说?
??他的仁慈与狠厉,实则是对生命的敬重,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宽恕可救之人,毁灭无可救药之徒。
??
二、义气与赤诚
??他的义,对朋友的义,是李寻欢最重的枷锁,也是最亮的勋章与动力源泉。
古龙写道:“侠”和“义”本就是分不开的,男人间那种肝胆相照、至死与共的义气,有时比爱情更伟大、更感人。此义,令荆无命、天机老人、胡疯子、蓝蝎子敬重,阿飞为其拼命,郭崇阳为其赴死,上官金虹亦存三分敬意,却招龙啸云妒恨入骨。这矛盾恰是李寻欢的宿命:其义气如烈火,既暖知己,亦灼自身。
??或有人笑其痴傻,但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痴劲,恰是浪子最赤诚的底色。如铁中棠,郭大路,“宁可自己流血,也不愿别人为他们流泪。他们只要认为自己做的事有价值,随时可以将满腔热血为别人流出来,即使他们都不是喜欢流血的人。” 这便是古龙最喜欢他们仨的原因。
??可以说,比“义”更滚烫的,是他的血性与近乎天真的赤子之心。这不是愚蠢,而是古龙笔下浪子独有的执拗——宁可自己遍体鳞伤,也不负胸中炽焰。病弱的躯壳里,藏的是铁铸的意志。儒雅的表象下,是不折的脊梁。
小李便是古龙笔下“反英雄”的典范代表。
??他从来都不是被道义绑架的傀儡,而是主动选择燃烧自己的殉道者。
三、多情与自由
??他仁义近神,却多情似妖。
??李寻欢这一生情债累累,林铃铃、孙小红、蓝蝎子或是爱慕或是景仰他,林仙儿则是恨极了他相似的“魅惑”——“无论多厉害的女人,只要遇上你,就休想逃得了。”
李寻欢简直就是她的天敌,而非同类。她赤身入怀而他却不为所动,这完全打击了她的自尊、信心,粉碎了她的迷梦——她以为她能魅惑众生,她以为能操控这个风流探花,却不知他早已看穿看透她的一切把戏。他绝不愿掌控或是被掌控,这与林仙儿截然不同。李寻欢骨子里是珍视自由的浪子,他这个人最厌恶的就是被人捆绑,丧失自由的灵魂。他辞官远走、送出李园,看似是为“义”割舍,实则是抗拒一切捆绑。
??——“他避世、逃名,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亦不愿以道义捆绑他人。
??关外十年后重返中原,是偶然,亦是必然。那枯燥的十年早已被痛苦、愧疚充斥的麻木了,他已厌倦寂寞,生命在于超越与挑战,岂能困守一隅?岂能不再入江湖?
??而他此生最大的情债和错误,便是对林诗音。由原著的笔墨极少,这里不会脑补和讨论林李龙旧事。林诗音事件主要作用不过是给小李设下”情“的困境,目的是展现他如何走出旧情,拥抱新情。
??李寻欢对林的爱与痛苦,源于年少时“分享一切”的执念——“他无论有什么,都要和她一起分享,他甚至不惜与她分享自己的生命...甚至当他们分离的时候,他还是认为只有他才能分享他的痛苦,快乐,秘密,一切.......” 他确信如此,所以在原著里他总是这副痛苦的模样,似乎这样也能分享着林的痛苦。酒馆颓废两年,既是为保护,更是愧疚于将林推入更深的痛苦寂寞(龙家父子可证)。最终放手,则因《怜花宝鉴》让他看清:她渴望安稳,而他注定漂泊。李寻欢无法从林诗音身上得到灵魂的自由,也无法为了林诗音的梦想而放弃自我,停下他的浪迹和酒杯。
??“ 相见争如不见 ” 不是绝情,乃是对彼此选择的终极尊重。
??选择孙小红,亦因她能与自己“仗剑江湖,共享生命”——浪子所求,从不是依附,而是同行。或许孙小红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乃古龙给予李寻欢的馈赠,亦是其对理想的温柔。
??
四、人间客
??李寻欢终究是人,不是神。
??因为他也有人的缺点,有时也受不了打击,也会痛苦,悲哀,恐惧。
正是如此,更显他伟大的人格。
??肺痨缠身,咳血不止,的确造成了"病弱美人"的表象,但莫要忘了古龙笔下“还吃得下、喝的下,就是个有福气”的浪子。咳血饮酒,并不是自怜的沉沦,是无奈选择,更是浪子清醒的桀骜,他正以这矛盾姿态嘲弄无常的命运,宣告着战士的坚韧——
他还能喝酒,还能出刀,他还活着!
??他虽常显慵懒疲惫,甚至落魄潦倒,可纵使咳弯了腰,下一刻他必挺直脊梁;身处泥泞,仍能笑饮劣酒。那双年轻的眼睛,始终燃着不熄的光,能窥见他对生命的执着,对仁义的信守,从未动摇。一旦风云再起,这个装醉的浪子便瞬间化作矫健的武者,飞刀出鞘时的锋芒,才是显现出他最真实的模样。
??明知赴上官金虹的约无异于赴死,仍义无反顾,这亦非殉道,乃为战士之抉择。小李飞刀本为‘义’与‘生’而在,是古龙笔下“力量与光明的象征”。其力在筋骨,其光在魂魄。所以说他是带刀的诗人,更是执笔的战士,灵魂里淬炼着火与铁,骨血里浸透着酒与义。
??病躯不折其魂,落魄难掩其华——美在傲骨嶙峋,强在灵魂不屈。他也是古龙最偏爱的矛盾体,承载着所有理想光辉的重量,却要承受世间的误读与苛责。
世人或叹其"黛玉之美",或责其"让爱优柔",龙啸云恨其仁义如山,林仙儿妒其清醒夺目……
仰慕,爱念,占有,妒恨,可怜,种种投射,如月华千缕。
??
五、不息潮
??明月高悬,引人仰望。然明月之下,奔涌不息的,才是李寻欢的本相——江湖中最倔的浪。
??此浪裹挟着毒舌的风流、醉酒的颓唐、流浪的尘土,一次次撞碎在命运的礁石上。
??浪头撞上堤石会碎,但碎了的泡沐里仍映着整片天空。
??浪花消逝在沙滩上,可每粒湿润的沙都在证明他来过。
??碎了,便再汇聚。退了,又涌向前方。
??天才式的孤独与寂寞如影随形。“放眼望去,世界空无一人,是以哪怕只窥见对方一丝相似品质,皆视作可纠葛一生之人,聊慰平生。”
??他目空一切,却从不为孤独所困,活的既清醒,又沉迷......
??此人令人爱之叹之,却不必怜之惜之。
??只因他是浪,是古龙笔下最烈的酒、最烫的血、最自由的魂。
??浪虽柔,却有水的自在,石的坚毅。
??知苦难而不惧,历沧桑而不冷,爱一人而不囚。
??这,便是古龙以浪为魂,铸就的独行侠魄。
??他永远是那个带着酒壶与飞刀的探花郎,至死是少年。
有了偏爱,就难免会有偏见,有了偏见,就难免有得罪人的地方。
本文亦如此。
注:斜体字段均为书中原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明月·飞刀·浪子魂——论李寻欢的“魅魔”神性与本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