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黄迎春是被报晓僧的木鱼声吵醒的。
昨日出宫后,眼见天快黑了,她急忙找了一间客栈暂住。一家家问过去,太好的住不起,太差的又怕治安不好半夜遭贼,于是寻了一家中不溜的,也不敢睡大通铺,最后要了间单间。
房间邻着街坊,无论是半夜的打更夫,还是早起的报晓僧,车轱辘碾过和木履踩在青石板上的声响,躺在床上的黄迎春都听得一清二楚。
黄迎春睡不着,想着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应接不暇的来,但她值班下夜之后就没睡过觉,又为出宫的事情忙活了一个早上,等了一个下午,早就又累又乏,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过去了,但是,这一夜,她睡得并不安稳。
木鱼声又在耳畔敲:“正月廿一,天色晴明。”
僧人走街串巷,报晓声时远时近,不一会儿的功夫,整条街都醒了。
街上的声响越来越大,紧接着,各种呛鼻的香味也冒出来了,它们弥漫在空气里,轻而易举地穿过窗缝,直往黄迎春的鼻子里钻。
摊贩们招呼的声音也热腾腾的,不由得让人想象他们的吃食是不是也冒着热气。
有拉着长声的:“油——炸——麻——团——糍——团——千——层——儿——”
也有恨不得一口气把摊子上有的菜食都报出来的:“吃面啦,三鲜面、笋泼肉面、桐皮面、蝴蝶面、盐煎面……想吃什么任您选嘞!”
黄迎春听得肚子咕咕直叫,连忙穿好衣服鞋子,把被子叠好,又把包袱藏在床上,这才拿着木盆出了门,使了两文钱从厨房要了一瓢热水掺凉了,给自己认认真真地洗了个脸,又刷了个牙,这才回屋放下木盆,重新将房门落了锁,走出客栈觅食。
黄迎春压根没有在客栈里吃朝食的想法。昨夜她饿得烧心,让小二给她拿了一碗肉粥和两个小菜,味道一般也就算了,竟然还要了她二十文。客栈里的吃食实在是太贵了,今天,黄迎春不打算再在客栈里吃饭,而且,她也想好好地逛一逛永安城。
“喝粥啦,香喷喷的白粥出锅了,喝一碗暖肚又暖心嘞!”
“烤包子喽……”
永安城的清晨十分热闹,是黄迎春从未见过的热闹,她甚至不知道该从哪儿逛起。
每条街巷都有铺席买卖,黄迎春一路走一路看,先是点了一笼热气腾腾的虾饺搭配一碗泛着几点油花的馄饨汤吃下肚,又站在一位大娘的摊位旁吃了一碗甜豆腐脑,然后拿了一个带着花香的四色馒头……总之,她不管看见什么都十分感兴趣,无论看到什么都想买一个尝一口,就这么边走边逛边吃,不知不觉间,她塞满了自己的肚子,也走遍了整个早市。
口福和眼福都饱了,这时候,黄迎春才觉出累来。正巧走到河边,她便快步走到桥旁的亭子里坐下歇脚。
风呼呼地吹着,却吹不散河面的热络气。密密麻麻的船只在宽阔的河面上来来往往,撑船的、打渔的、运柴的……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妇人带着家里的女娘蹲在河边浣衣。垂髫小儿拿着青嫩的柳条把戏水的鹅赶上岸。新年刚过,岸边柳树上装饰的彩条还未落尽颜色,有那调皮的,一个个争相跳高,去碰树上挂着的彩条,被提着菜篮和熟人打招呼的大人看到了,立即弃了闲聊去扯孩子的耳朵。
“又皮,你又皮!你看看这身新衣服,穿上还没几天,又被你糟践得浑身都是泥点子!再这样,明年就不给你做新衣了!”
“娘,我错了,放过我吧……”小儿捂着耳朵告饶。
妇人把菜篮子挎在小儿的胳膊里,横眉冷对:“新年才过多久,你又不让我省心!我看你纯粹是讨打!别玩了,和我一起买菜去。你爹还在家里等着吃完朝食好去上工……”
小儿垂眉耷眼地跟着母亲走了。
黄迎春目送着他们汇入人海的背影,叹了口气。
人人都有事忙,偏偏自己没事做。
在宫里的时候,每每因为差事烦忧,她都会畅想出宫之后的生活。如今天遂人愿,她提前两年八个月被放出宫,却一点儿也提不起劲。
是她所求太多,还是真的命不好?
忧愁再度爬满黄迎春的脸。
她搓了搓在寒风中冻得硬邦邦的脸颊,起身过桥。
桥的另一头,正有人家办喜事。
大红花轿高高抬着,锣鼓喧天,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开道,穿着喜服的小厮二人一抬嫁妆,喜庆的红色队伍一眼望去看不到头。喜娘跟在花轿旁,一路走一路洒喜钱。
沿途的人都避让着,退到两侧。
身边的人一边道喜一边弯下腰去捡铜板,黄迎春一边盯着热闹的迎亲场面看得眼都不眨,一边捂着耳朵躲避震耳欲聋的吹吹打打。忽然,一枚铜钱甩到了她的脸上,又冰又凉,她当下一震,忍不住瑟缩了一下,带着喜气的铜板便骨碌碌地掉进了她的衣领里。黄迎春吶呐地从漏风的脖颈里取出意外之财,望着远去的花轿,对着面前流水般经过的晒妆队伍,说了几句吉祥话,然后把一文钱收到袖子里。
原来城里人娶亲是这样子的,真是开了眼了。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黄迎春一人。
大家一时被困在桥头,进退不得,索性胳膊一甩,两手一揣,好整以暇地看起热闹。更有那好事人群,一台台地将嫁妆数过去,一次次地发出惊呼。
“十六……二十四……三十……天哪,后头还有那么长的队伍!王家嫁女,竟舍得出这么多的嫁妆!收夜香的,能赚这么多钱?”
“那当然!别看这活臭烘烘的,但是不管城里城外都吃香,没点门路的,还干不了呢!”
“可不是,夜香虽说是秽物,但哪个种田的离得了它。听说乡下人连拉泡尿都要憋着跑到自己的田里才肯撒,就为了给自己的田地多施点肥。乡下人人抢着甚至还要花钱去买的东西,我们这些坊郭户,还要每月给倾脚夫十文钱让他们上门来收。你想这些倾脚夫在城里收了夜香,又到乡下倒腾一卖,一下子就赚了两手钱,日积月累的,得攒下多少身家哪!”
大家交头接耳,又羡慕嫉妒叹息一番,待队伍过了,桥通了,便又汇入人群中,开始自己一天的生计。
做生意的,向来赶早不赶晚,不像上辈子,黄迎春早上九点出门,大街上除了早餐店,开门迎客的店铺几乎寥寥无几。而在安朝的永安城,这种事情完全不存在。不管黄迎春走到哪条街上,每家店铺门口都是热热闹闹的,进出的人影不断。只是,若不走近了看,黄迎春常常不知道那些店铺是卖什么的。
这辈子投身于农户家庭,又是个女儿身,哪怕进了宫,也没有习字的机会。黄迎春带着上辈子在现代学的那些文字和知识辨认了一路,也没能完整地认出一个招幌和匾额。好在,永安城是国都,不比其他地方,能在寸土寸金的天子脚下开店的,都不是没有家底的人。但凡是有门脸的店铺,都有伙计在门口招呼客人。路过门口听上一耳朵,也就对店家售卖的项目知晓了大概。有那心急的,跑去伙计面前问几句,也能得到伙计好声好气的解释。
黄迎春站在一家香水行门口,仰头看着匾额上的“李木子家香水行”七个大字,好不容易将店家的招牌名认了个囫囵个儿,下一瞬又目露诧异。
既然是卖香水的,为什么门口会挂着一把水壶呢?
“这里的香水行可真多!”有人站在黄迎春身边感叹。
“那也有一家!”小厮打扮的年轻人背着包裹左顾右盼,见主人迟迟没有迈动步子,索性上前去找李木子家香水行的伙计搭话,“永安城里怎么有这么多家香水行?”
伙计眉飞色舞地为问话的小厮解惑:“自打咱这永安城成为国都以后,当官的,做买卖的,那人是一群群乌泱乌泱地来。您去运河边上瞧一眼,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条船往咱们这下呢。大家伙行路辛苦,到了地可不得好好松快松快,这时候还有什么能比痛痛快快洗个香汤更舒服的事呢!”
从外地来的旅人应道:“说得是哪!”
听到有人附和,伙计说得更起劲了,开始介绍起自家的营生。
“说起来,沐浴其实也是个消耗体力的活儿。但是您来了这儿,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如果您是第一回来的生客,可能会把握不好沐浴的时间,以防您在浴池里待得过久头晕眼花,我们会在您去浴池前先上一碗热汤。您把汤喝完,暖了身子,微微出汗后,再躺着小睡一会,等您养足精神之后,就可以下浴池泡澡了。
“我们的浴池也十分有讲究。如果您近日总觉得疲乏、睡不好,我们可以为您准备安神的汤池。如果您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我们也有温养补气的方子……
“您泡着觉得无聊,或者行路疲惫懒得自己动手,也可以招呼小的为您梳头、刮面、修脚、推拿、按摩……
“若是饿了,我们店里也有各色吃食,价钱不一,您尽可挑喜欢的来。要是店里的席面吃烦了没胃口,也好办,这街上您要是有想吃的,打个招呼,自有我们去为您跑腿,您只需打赏几文辛苦费,不消片刻,就能安安稳稳地在浴池里吃上美味佳肴了!保准热食不冷,凉食不烫。”
黄迎春站在门口听了一耳朵,才明白——原来安朝的香水行是公共澡堂啊。她又听了好一会儿,不禁对店家的生意经心生赞叹。好厉害的香水行,简直把洗澡这件事做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吃喝玩乐穿衣打扮一条龙,这和现代的营销模式也差不了多少,果然,不管在哪里,都有会做生意的商人,真厉害啊!
“真会享受啊,不愧是永安城!”同黄迎春一起驻足在店门口的旅人凡是手里有些余钱的,都踏进了李木子家香水行的门槛。
精神萎靡的黄迎春也想活泛一下身体,谁知,伙计知晓她的来意后,却把她拦住了:“娘子,不是小的不想招待您,实在是香水行从来没有女子沐浴的先例。”
黄迎春连忙后退两步,懊悔不已。
我怎么忘了,虽然这不是我知道的古代,但它实实在在是封建王朝,是一个等级分明、有男女大妨的封建王朝啊!
黄迎春没想到自己才出宫一夜,就险些把保命的本事给忘了。
“对不住,真是对不住。”
她和伙计互相道歉,然后连忙离开了这条香水行林立的街道。
虽然洗不了澡,不过,只要想花钱,花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三天里,黄迎春吃了许多好吃的,见了许多好看的,也玩了许多好玩的,甚至还在晚上的瓦市里给耍杂戏的打赏了不少铜板。
永安城是没有宵禁的,每到夜里,东西南北四个街市都挂满了灯笼,将临时搭建的瓦市照得亮堂堂的,锣响之后,各种各样的演出轮番上场,呼喝声络绎不绝。
演口技的把屏风搬开后,围观的众人看见桌上简陋的几样东西,突然爆发出比刚刚表演者敲击代表结束的惊堂木时更剧烈的喝彩声。
口技表演者笑着作揖,又拿着一个浅口竹蔑箩开始挨个讨赏。黄迎春放了三文钱,人家也不嫌,含笑着躬身和她道谢。“京中有善口技者。”四目相对的一瞬间,这句为了语文考试反复背诵多遍的文言文忽然在黄迎春的脑海里灵光一现。二十一世纪和安朝,截然不同的两辈子在此刻突然有了交接。
黄迎春愣住了。
想活吗?当然想。可若是就这么去了,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人流如织,黄迎春安静地站在人声鼎沸中,忽然这么想道。
无论如何,自从她带着现代的记忆在安朝呱呱落地起,她就比常人多了一辈子的经历,两辈子加起来也能说是活了五十几岁,该尝的都尝过了,也算没有白来人间一趟,如此,再不甘心,也没有多少遗憾了。
想明白了之后,黄迎春匆匆找到那位赶场去演下一场的善口技者,把袖子里揣着的铜板都倒给了他。
瓦市里依然热闹不已,一派繁荣,但这繁华的人间景,却与逆着人流独自在灯烛烟火大盛时回到客栈的黄迎春无关。
出宫的第五天,一大早,黄迎春退了客栈,背着包袱,走进一家凶肆。
看文愉快[好运莲莲]
帮帮我!
好想上榜!
请点点收藏!
哪怕不看,放在日行一善的分类里也好呀![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人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