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离雪山脚下的公路,窗外的风景从皑皑白雪渐变成枯黄的草甸,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城镇边缘的灰瓦屋顶。
顾野收回贴在车窗上的手,指尖还残留着玻璃的凉意,他低头看着腿上叠放的围巾。
深绿色的毛线沾了点雪山的雪粒,他小心翼翼地把雪粒拂掉,又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背包侧袋。
沈逾坐在身旁,正低头摆弄相机,手指在相机屏幕上滑动,翻看雪山拍摄的照片。
他戴着银框眼镜,阳光透过车窗落在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偶尔抬手揉眼睛时,会露出手腕上那块旧手表。
表带有些磨损,是他刚做科普博主时买的,据说跟着他去过不少偏远地区。
“先去我住的地方吧,”沈逾抬头看向顾野,眼底带着温和的笑意,“把视频素材整理出来,刚好能赶在周末发布,关注度会高些。”
顾野点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铁皮箱子的边缘,箱子里装着父亲的笔记和相册,他想尽快把雪山的故事讲出去,就像沈逾说的那样,让更多人知道要守护雪莲。
车子停在一栋老式居民楼前,沈逾拎着背包,顾野抱着铁皮箱子,两人并肩走上狭窄的楼梯。
楼道里贴着泛黄的广告纸,转角处堆着几盆绿植,叶片上沾了层薄灰,却依旧透着生机。
沈逾掏出钥匙打开门,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扑面而来,房间不大却收拾得整齐,客厅的书架上摆满了生态保护相关的书籍,靠窗的书桌前放着两台显示器,显然是用来剪辑视频的。
“你先坐,我去煮点热水。”沈逾把相机放在书桌上,转身走进厨房。
顾野抱着铁皮箱子走到书架前,目光落在一本《高山植物图鉴》上,封面上印着一朵盛开的雪莲,旁边还夹着张便签,上面是沈逾的字迹:“2023.10,计划去雪莲谷拍摄”。
他指尖碰了碰便签,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暖意,原来在遇见他之前,沈逾就已经关注着雪山和雪莲了。
沈逾端着两杯热水走出来,看到顾野盯着书架发呆,笑着走过去:“对雪山植物感兴趣?以后我们可以一起查资料,做个雪山植物系列的科普视频。”
顾野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抬头看向沈逾:“我爸的笔记里记了很多雪山植物的习性,或许能帮上忙。”
两人坐在书桌前,沈逾打开电脑,把相机里的素材导入剪辑软件。
屏幕上很快出现雪山的画面:晨光中的云杉林、冰缝里的雪莲芽、顾野蹲在雪地里补种种子的侧脸……
顾野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耳尖微微泛红,沈逾把他拍得很认真,连他低头拂掉种子上雪粒的小动作都清晰地记录着。
“要不要加段你的旁白?”沈逾转头看向顾野,手里握着鼠标,“讲讲你爸和雪山的故事,还有我们这次遇到的盗猎者,这样更有感染力。”
顾野愣了愣,有些犹豫:“我……我怕说不好。”
沈逾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底满是鼓励:“没关系,就像平时跟我聊天一样,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就好。”
顾野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对着麦克风轻声开口:“我叫顾野,我爸是雪山的护林员,他守护了雪山一辈子……”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真诚,从父亲教他辨认雪莲芽,讲到盗猎者在雪莲谷放炸药,再到和沈逾一起补种种子,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格外认真。
沈逾坐在一旁,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悄悄用手机录下了这一幕,顾野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睫毛垂落,像停着只安静的蝴蝶。
视频剪辑到一半,沈逾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护林站的老周打来的。
他按下接听键,老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点激动:“沈小子,你们发布的雪山照片我看到了!村里的人都在转发,还有人问怎么能帮忙守护雪山呢!”
沈逾笑着看了顾野一眼,对着电话说:“周叔,我们正在剪视频,等发布了再跟您说,到时候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挂了电话后,沈逾把老周的话告诉顾野,顾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落了星光:“真的吗?大家真的愿意帮忙?”
沈逾点点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当然,你的故事很有力量,会打动很多人的。”
顾野低下头,嘴角忍不住上扬,指尖轻轻碰了碰麦克风,心里充满了期待。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窗外的天空渐渐染上橘红色,沈逾关掉剪辑软件,伸了个懒腰:“今天先到这里,明天再细化字幕和配乐。”
他转头看向顾野,发现顾野正抱着铁皮箱子,翻看父亲的笔记,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身上,把深灰色的冲锋衣染得暖了些。
“我去楼下买点吃的,”沈逾起身拿起外套,“你想吃什么?面条还是米饭?”
顾野抬头想了想:“面条吧,像在面馆吃的那种热汤面。”沈逾笑着点头:“好,我去买,你在家等着。”
沈逾离开后,顾野把笔记放回铁皮箱子,走到书桌前,打开沈逾没关的电脑。
屏幕上还停留在视频的最后一帧,那是他和沈逾在雪山脚下的合影,两人并肩站着,身后是连绵的雪山,他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沈逾则侧头看着他,眼底满是温柔。
顾野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划过,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暖流,他知道,从遇见沈逾的那天起,他的人生就有了新的方向。
没过多久,沈逾提着外卖回来,手里还拿着两串糖葫芦。“看到楼下有卖的,就给你买了一串。”
沈逾把糖葫芦递给顾野,“酸甜口的,应该合你口味。”
顾野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山楂的酸味混着糖衣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的眼睛弯了起来,像月牙:“很好吃,谢谢你。”
两人坐在客厅的小桌子旁,一边吃面条一边聊天。
沈逾跟顾野讲起做科普博主遇到的趣事,比如在雨林里被猴子抢走相机,在沙漠里差点迷路。
顾野则跟沈逾讲父亲生前的事,比如父亲如何在雪地里救过一只受伤的雪豹,如何教他在雪山里辨别方向。
聊着聊着,顾野突然想起什么,从铁皮箱子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沈逾:“这是我爸和雪豹的合影,当时雪豹的腿受了伤,我爸照顾了它半个月。”
照片里的男人穿着旧冲锋衣,怀里抱着一只雪豹,雪豹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来很温顺。
沈逾看着照片,又看了看顾野:“叔叔真是个善良的人,你跟他很像。”
顾野的耳尖瞬间红了,赶紧低下头吃面条,沈逾看着他害羞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
吃完饭后,沈逾收拾好外卖盒,顾野则坐在书桌前,继续翻看父亲的笔记。
沈逾走过去,发现顾野正在看关于雪莲生长周期的记录,笔记上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
“这些资料很有用,”沈逾坐在顾野身边,指着笔记说,“我们可以把雪莲的生长周期做成动画,放在视频里,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
顾野点点头,抬头看向沈逾:“明天我跟你一起做吧,我熟悉我爸的笔记,能帮上忙。”
沈逾笑着答应:“好啊,有你帮忙,视频肯定能做得更好。”
晚上,沈逾把客房收拾出来,给顾野铺好被子:“你今晚就住这里,有什么需要的跟我说。”
顾野点点头,看着沈逾:“谢谢你,沈逾。”沈逾摸了摸他的头:“跟我客气什么,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忙呢。”
顾野躺在床上,手里握着父亲的铜哨子,哨子的表面被磨得发亮,带着淡淡的铜腥味。
他想起在雪山的日子,想起和沈逾一起补种种子,一起在牧羊人小屋避雪,心里满是温暖。
他知道,父亲的遗愿他一定会实现,他会和沈逾一起,守护好雪山,守护好雪莲。
第二天一早,顾野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他起身走到客厅,发现沈逾已经在书桌前忙碌了,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视频的字幕。
“醒了?”沈逾抬头看向顾野,眼底带着笑意,“我煮了粥,你先去洗漱,等下一起吃。”
顾野洗漱完后,坐在沈逾身边,帮他核对笔记里的内容。
两人分工合作,沈逾负责剪辑视频和添加配乐,顾野负责核对资料和修改字幕,偶尔顾野有不懂的地方,沈逾会耐心地给他讲解,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
到了下午,视频终于剪辑完成,沈逾点击发布按钮,看着屏幕上的“发布成功”,他转头看向顾野,眼底满是期待:“希望这个视频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顾野点点头,握紧了沈逾的手:“一定会的,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没过多久,视频的播放量开始上涨,评论区里渐渐热闹起来。
顾野滑动鼠标翻看着,一条带着“置顶”标识的评论突然跳了出来,头像是个扎着高马尾、戴着登山帽的女生,ID叫“山野草木”:
“up主!我是植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去年跟着导师去过高海拔山区做雪莲调研,手里有完整的雪莲人工育苗技术资料,需要的话我立刻发你邮箱!”
“另外我刚建了个‘雪山守护’粉丝群,目前只加有生态保护经验或明确参与意愿的人,已经筛过一轮,现在有两百多人,我还整理了‘雪山科普素材库’和‘护林站物资需求清单’发在群里,等你们定了方向,我们就能分工干活!”
顾野的手指顿在屏幕上,眼睛瞬间亮得发烫,他赶紧抓过手机打开微信,把这条评论截图发给沈逾:“你看!她不仅有育苗资料,群里还提前做了分工,不是随便闲聊的!”
沈逾刚喝完水,凑过来看手机,嘴角的笑意瞬间扩开,他伸手揉了揉顾野的头发,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回复:
“太感谢了!育苗资料麻烦发我邮箱(xxx@xx),群号私信我就好!后续我们会把顾野父亲的植物笔记整理成电子版,标注好雪山特有物种的习性,你帮忙把关专业内容,咱们先从‘线上科普 物资对接’开始,等时机成熟再组织线下探访护林站!”
回复刚发出去,女生的私信就弹了进来,不仅附了育苗资料的压缩包链接和群二维码,还特意备注“清单里的防寒手套和高倍望远镜,护林站老周说冬天特别缺,群里已经有十几个人说要捐了”。
顾野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转头看向沈逾,声音带着点哽咽:“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愿意认真帮我们……”
沈逾悄悄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稳稳传来:“因为你和叔叔的故事,值得被认真对待。”
窗外的夕阳刚好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把指尖的温度染得更暖。
顾野低头看着父亲的铁皮箱子,突然觉得那箱子不再只是装着回忆,更装着无数人的期待。
他抬头看向沈逾,眼底盛着星光,轻轻“嗯”了一声,他们的守护,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奔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