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初八,宜纳财、开市。
天色未明,苏婉音早早就爬起来穿戴整齐,今天是开业第一天,可不能马虎。
卤汁是提前两天就备好的,卤味费时,需要提前制作,而且味道经过浸泡会更加醇厚。
苏婉音将早就配比好的香料包,简单的八角、桂皮、香叶、花椒等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然后便是是大块的生姜拍松,葱段挽结。
大锅洗净,置于新灶上。
灶火燃起,苏婉音先熬制糖色,这是卤味色泽红亮的关键。
一小勺白糖放入冷油中,小火慢熬,看着糖粒融化,从翻起鱼眼泡到变成枣红色,整个过程不能有一丝懈怠,火候稍过就会发苦,火候不足又会发甜,达不到最后的效果。
时机恰到好处时,她迅速倒入准备好的开水,“刺啦”一声,焦糖香混合着蒸汽升腾,一锅红润透亮的糖色就熬好了。
最后再加入大量清水,放入香料包、姜葱、酱油、盐和少量酒,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让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入汤中。
到了店里,苏婉音先将这锅卤汁煮上,这味道霸道直冲人鼻腔,能更快吸引人。
开业第一天,春香婶也起了个大早一块儿上城里来了,两人已经说好了,早上还是让春香婶帮忙,下午时候再让小梅过来接力。
早上需要春香婶这个熟练工帮忙包包子这些,下午却只需要一个人帮忙招呼看店即可,而且下午的人也会少些。
苏婉音和春香婶两人几乎是彻夜未眠,最后检查着所有细节,发好的面团蓬松柔软,充满蜂窝;卤味在汤汁中浸泡得色泽深沉,香气内敛;各类蔬菜清洗得水灵鲜嫩;肉酱红油亮泽;碗筷摞得整整齐齐。
“差不多了。”苏婉音看着准备就绪的一切,深吸一口气,对春香婶和宋潮生说道,“咱们,挂招牌!”
三人合力,将那块沉甸甸、红艳艳的“苏记饭馆”招牌,稳稳地悬挂在了大门正上方。
红底黑字在晨曦中格外醒目,带着一股崭新的生气。
接着,苏婉音点燃了一挂早就准备好的小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引来了最早一批赶集和上工的镇民驻足观望。
“苏记饭馆?新开的?”
“就是之前摆摊那丫头开的吧?她家包子味道是真不错!”
“今天开业,走,看看去!”
鞭炮碎屑还未落定,就有好奇的人围拢过来。
苏婉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站在门口迎客:“各位乡亲,今天‘苏记饭馆’第一天开张,招牌卤味拼盘八折优惠,欢迎大家进来尝尝!”
店内,两张手写菜单贴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带着简笔画的菜单清晰易懂。
四张松木桌子擦得锃亮,长凳摆放整齐。
柜台一角插着的野花带着露水,增添了几分雅致。
最先走进来的,是镇上小学的那位女老师和她几个同事。
“苏老板,恭喜开业!我们可是专门来捧场的!”女老师笑着说,“给我们来四碗阳春面,一个卤味拼盘,再……还是来一碟猪油糕尝尝!”
“好嘞!四位里面请,稍坐片刻!”苏婉音高声应和,清脆的声音带着感染力。
她转身系上白色围裙,戴上布帽,利落地开始操作。
春香婶负责照看客人,倒上免费的凉茶,还有的买几个包子带走,她手脚麻利给打包好,钱货两讫,早已没有一开始手忙脚乱的样子了。
宋潮生则是最好的保护神,往那一站,想来占便宜闹事的小流氓也不敢拢近,再加上他只要不笑,冷下来的眉眼也颇能唬住人。
后厨,苏婉音瞬间进入了状态。
双眼灶同时点燃,一边大锅烧水准备下面,另一边小锅热油准备炒菜。
火焰在通风口的控制下稳稳燃烧,新灶台果然给力。
卤味拼盘是现成的,只要捞起来快速切配装盘即可。
猪油糕也早就切好块。
关键是阳春面,看似简单,却最见功夫。
碗底放入猪油、酱油、盐和葱花,冲入滚烫的高汤,汤色瞬间变得清亮微黄,香气被激发出来。
另一边,雪白的面条在翻滚的大锅中煮得恰到好处,捞起,沥水,放入汤碗中,面条根根分明,浸润在清汤中,撒上少许翠绿的葱花点缀。
当春香婶将第一份阳春面和卤味拼盘端上桌时,那几位老师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这面看着就清爽!”
“卤味真香啊!”
很快,店里又迎来了第二批客人,是张老汉和他一家五口。
“苏家丫头,恭喜发财!给我们来……三碗阳春面,一个卤味拼盘!”张老汉嗓门大,一下子把店里气氛带动得更热闹了。
“好嘞!张叔您稍等!”苏婉音应道,手上动作更快。
切肉、热油、下锅翻炒……
辣椒小炒肉的浓郁香气瞬间爆开,混合着卤味的醇香和阳春面的清香,弥漫在这街头巷尾。
这香气如同最好的招牌,又吸引了更多路人进来。
“老板,这是什么这么香?”
“给我们也来份那个卤肉拼盘!”
“有面条吗?来两碗!”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四张桌子很快坐满,后来的人甚至需要稍微等候。
点单声、交谈声、后厨的锅铲碰撞声、跑堂的应和声……
店里顿时变得人声鼎沸,充满了苏婉音期盼已久的烟火气。
春香婶穿梭在桌椅间,上菜、收拾碗筷、回应顾客询问,忙得脚不沾地,额上见了汗,脸上却始终带着笑。
今天休息,小宝也努力扮演着小伙计的角色,帮着传递空碗,给等位的客人搬凳子。
苏婉音在后厨,心无旁骛,她动作行云流水,控制火候、调味、装盘,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稳定,竟没有丝毫慌乱。
“老板娘,你这小炒肉太下饭了!再给我加碗米饭!”有顾客大声喊道。
“这卤豆干,味道绝了!比肉还香!”
“猪油糕还有吗?给我包两份带走!”
赞誉声不时传来,苏婉音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认可,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临近中午,准备的食材消耗飞快。
卤味最先售罄,接着是猪油糕,连米饭都差点不够。
苏婉音当机立断,让春香婶挂出了“售罄”的小牌子。
送走最后一拨心满意足的客人,已是下午两点多。
店里杯盘狼藉,却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几人累得几乎瘫坐在凳子上,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
“婉音,咱们……咱们今天赚了多少钱?”春香婶喘着气,忍不住问道。
苏婉音拿出那个装钱的木盒子,沉甸甸的。
她将里面的毛票、硬币倒在桌上,开始清点。
小宝也凑过来,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一分、两分、五毛、一块……当最终数字出来时,连苏婉音自己都吓了一跳。
“二……二十二块八毛五分?!”春香婶的声音都变了调,这可是以前摆摊好几天的收入!
苏婉音看着那堆钱,心脏砰砰直跳。
扣除成本,今天的纯利润少说也有十来块!
真正的开门红!
“姐姐,我们成功了!”小宝欢呼起来,抱着苏婉音的胳膊又蹦又跳。
宋潮生也由衷为她高兴,心里盘算着还是得出去闯一闯,手上的钱不够多,所以婉音都不敢跟他开口,比如这次,要不是他回来的及时,婉音就得考虑去找别人借钱了!
那个陆珩,想都不要想借这个机会靠近婉音!
苏婉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热。
她真的做到了,她的“苏记饭馆”,在这七零年代末的乡镇,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婶子,小宝,宋哥,今天辛苦了!”苏婉音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这只是开始!以后,会越来越好!”
休息片刻,几人又开始动手收拾残局。
虽然身体疲惫,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燃着一团火,明亮而温暖。
到了下午,春香婶接上初中放学的儿子回村了,换上小梅过来帮忙,小梅还是一开始腼腆的样子,但好歹熟络了些,没有再低着头让人听不见说话声了。
“小梅,下午就是卖些卤味,有客人来了你就帮着切盘,还有这碟花生米,也是送的。”苏婉音卤味的原料准备的多,再加上宋潮生又去二混子那里拉来一袋子花生和毛豆,所以便加急处理了,下午就卖这些卤味。
还真别说,这卤味让人吃了还想吃,好多人上午吃了下午又溜达过来买上一些打包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儿。
因为都是些素菜,毛豆,豆干,豆皮啥的,也便宜,许多人下班了还约着来店里就着这卤味下酒呢!
借着下午这个空档,苏婉音休息会儿后又熬制了一罐猪油,方便晚上做猪油糕还有明天的阳春面,还炒制了几罐子肉酱,淋上做臊子或者下饭吃都是好的,肉酱用肥瘦相间的肉末,加入豆干丁、香菇丁,用豆瓣酱和自家秘制的香料粉炒制,红油亮泽,肉香扑鼻。
油汪汪的肉酱一经摆放,就有那店里的客人问询,一问价格才两块五,又是肉眼可见的大块儿肉粒,味儿也香,罐头看着还大,当即便有人掏钱买下一罐,都还没放凉呢!
最后苏婉音不得不让宋潮生再送来几斤肉多做了几罐子。
说来这肉酱苏婉音自然也有她的小妙招,客人看到的那大块儿肉粒,实则是豆干丁,裹上酱看着与肉也差不多。
夜色渐浓,小店陷入黑暗与宁静,唯有那尚未散尽的卤香和面香。
如豆油灯下,照着苏婉音的脸庞越发温润,此刻宋潮生双手微微颤抖,喉咙发紧,“婉、婉音你……”
正在数钱的苏婉音回眸,浅笑道:“怎么了宋哥?”
面对心爱之人浅笑回眸,宋潮生眼一闭心一横,声音发颤,“婉音我又要南下了,你愿意等我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第 5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