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发放安置费的在这个时代这不是一笔小钱。
安词甚至能肯定地说原主从来没有一次性拥有这么多钱。
下乡分工资制和工分制,工资制每个月都会有工资,属于农垦局或者林业厅管理,就跟工人一个性质,而这样的下乡是没有安置费的。
由农村人民公社接收的下乡知青都是工分制,有一笔安置费,之后所有的开支则需要公分赚,公分多吃得饱穿得暖,如果消极怠工则可能会被批斗。
安词知道自己拿了这笔安置费后很难再得到大额钱票,除非她天天满公分才可能会有在分粮的时候有更多结余。
想要获得额外的钱和票,她需要动脑子想办法做点什么。
第一反应当然是黑市,乐江大队距离镇上很近,黑市就在镇上。
但黑市倒腾东西很危险,被抓到就是批斗下农场,不可否认的是收益可观。
只是去黑市依旧有个前提,需要有价值的物资。很可惜,她什么都没有。
安词觉得略微难办。
乐江大队知青点的住房条件在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安词看来着实差得很,夯土墙,茅草盖顶,这是安词活了那么久都没住过的地方。
但是她也听妈妈说过,乐江大队的知青点住房相比其他大队已经很好。
早死的爷爷家大队的知青点睡的是毛竹架通铺,哪怕床下铺了石灰依旧起霉,这里木质上下铺是顶好的配置。
躺在床上看着茅草屋顶的安词真切感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这让她陷入沉默。
没在床上躺的多久,不如说她甚至没来得及闭眼,知青点外边已经来人,是老知青们上工回来了。
安词立马起身,陈卫红同她一样的动作,下床,出去,此时外边吴永亮和冯建设已经在做饭,没注意到后边架着的棚子就是厨房的安词愣了愣。
下工的知青们大多正在收拾身上的东西,有些友好地笑笑,有些面无表情地点头,并不热络,这让还想着跟他们打好关系的陈卫红略微尴尬。
其中一位女知青上前:“你们好,我是老知青齐芸。”
安词立马回神,点头握上她的手:“你好,我是安词。”
陈卫红红着脸也握上齐芸粗糙的手:“你好,我叫陈卫红。”
齐芸笑着说:“现在是春耕时候,地里的活很多,大家都很累,并不是不欢迎你们。相反,我们知青就是一个大家庭,自然需要团结起来。”
安词微微眯起眼没应声,陈卫红则是连连应是。
冯建设注意到她们,走了过去:“知青点每天两人轮流做饭,我们人不少,一个月最多两次,所以不会很影响下地挣工分。你们的口粮大队已经送来,足够撑到下次分粮。”
齐芸在一旁补充:“不过送来的只有粮食,如果想要吃肉,那就需要交钱和票。我们知青每个月都会上交钱和票到公中,花销都是公中出。当然,这个花销只供给我们的吃食和一些公共设施的维修。”
安词立马反应过来:“知青点的床,是公中出钱买的?”
“嗯,找大队里的老木匠打的。”这点并不需要隐瞒。
安词再次提出疑问:“那么这笔钱的使用是否需要全知青投票?投票结果以什么样的方式决定?一票否决?亦或者少数服从多数?”
陈卫红皱眉,张了张嘴。
她想说安词太过于尖锐了,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愤怒点,但她还是觉得不应该这么直白。
可是她记得吴永亮说过的话,最后选择不发一言。
齐芸轻笑一声,知晓眼前的安知青家里条件应该不好。
不过很正常,现在已经不是强制所有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这个时候报名下乡的就是没有办法弄到工作的人。而且这不仅仅下乡,还是到农耕时间更长的南方,除非本身是南方人,剩下的就是没法‘安排’只能服从知青办调度的没法反抗的人,很明显安词非前者,那就是后者。
齐芸当然给她解答:“超过固定数额的非日用品,所有知青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个回答让安词满意,她点头:“明白了。”
她当然看出齐芸对自己可能有些评价,但那都不需要在意。
有时候一见面就把问题提出来比先隐忍后边再询问更好,毕竟那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态度拿出来,让人觉得不好惹,会少很多事。
至于因为态度不够好,不讨喜,之后会让人讨厌,让她在后边的生活中遇到麻烦?
笑话,这里可是乐江,哪怕每次只是住很短一段时间,但依旧是她的老家!
有事找村长,对壮语很是熟练的她有自信融入这个村子。
齐芸还给她解释:“公中的钱会有一个账本,每日使用的食材和每次采购花费的钱也会公示,拒绝所有被贪污的可能。”
安词眉头一挑:“那挺好。”虽然依旧有‘活动’空间,但能公示就代表不会很过分。
就在这个时候吴永亮从厨房出来,对做饭并不擅长的他略微狼狈:“都弄好了。”
冯建设回身:“都弄好,那就吃饭吧。”
每个人都有铝制饭盒,里边是分好的饭菜。
饭菜比安词在安家吃的好,虽然他们三个刚来的知青没有肉,但菜里有一点油水,是猪油煮的,味道还行。
而且安词也发现不是所有老知青都有肉吃,也是分出来的,想来是没有交钱或者票。
再想想女知青之间的房间分配,这个知青点说好听点是大家庭,实际上阶级分明。
安词低着头,小江湖啊。
吃饭之后是洗碗,这次不是吴永亮和冯建设,冯建设叫了另外一位老知青,从吴永亮口中得知今天该是冯建设和那位知青做饭。
吴永亮说:“冯知青的意思是今天教会我如何使用农村的灶,熟悉厨房环境。明天新来的知青有一天假,不过明天阿红和安知青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熟悉厨房。后天正式上工后就开始轮做饭了。”
陈卫红看向吴永亮:“我可以跟你一起准备饭菜。”
她还不了解其他青点的底细和性格,跟别人相处多了可能会暴露一些不能暴露的东西,虽说他们一男一女,但毕竟是未婚夫妻,在知青点相互照顾是不是什么问题。
吴永亮点头:“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安词提出疑问:“我们知青点是单人,你们可能没法固定组队。”
两人一组,那剩下一个人怎么办?
吴永亮说:“所有的名字排一起,顺着下去两两一组。我会让我跟阿红的名字排一起,等到我们不是一组的时候跟其他知青换一下。”
安词觉得这个方法也可以,于是没再纠结这件事。
再了解了一些吴永亮从冯建设那里‘套’出来的消息,安词跟这对未婚夫妻告辞,起身回宿舍。
这个宿舍加上新住进来的两人共住四人,而老知青之一就是齐芸。
安词只是挑眉,然后就看像另外一个下铺坐着的老知青。
对方没有主动打招呼,安词看向床上贴着的名字,刘艳青。
与艳字相反,她长的是小家碧玉那一挂,而且因为长时间干农活皮肤略黑,更是与艳沾不上边。
然而她身上有让人移不开眼的特点——书卷气。
她好像不是农民,此时拿着笔,低着头,木箱当成书桌在上边写写画画,侧着的腰身很是纤细,不论是坐姿还是一举一动都不像普通人家养出来的。
安词隐约觉得不是另外的六位知青孤立齐芸和刘艳青,可能是她们太过于特殊,其他知青不敢跟她们相处。
齐芸注意到她的视线,从上铺探头:“不用管她,她忙完之后才会理人。”
安词点头,然后走到自己床边:“这下铺,我能放东西吧?”
“可以,不过如果有新的知青过来不出意外会安排到我们这里,到时候我,你,陈知青以及隔壁两张床写上序号抽签看新知青住哪里。只要还有一个空床,那么空床就是刘艳青知青的。”
不用安词询问齐芸就告诉她原因:“因为知青点的床虽然是公中出钱,但那些钱实际上是她放到公中,可以说是为了换床才放了那么多钱。”
安词咋舌,这是个有钱人,惹不起。
而且这么说的话...
“上交公中的钱不是定额的?”
齐芸一脸‘你终于发现不对了?’的表情:“不是,有个最低额度,但如果身上富裕可以多交点。”
安词瞬间感觉棘手,因为这会让知青点有另外一个阶级——富人。
她又问:“关于公中的事,大队长不知道吧?”
这可是不利于团结的事,跟钱套上关系可是有可能出现割尾巴的,大队长不可能让这种事发生。
在齐芸点头后安词又是了然,只要交了钱那就表示成为‘参与者’,是当事人,当事人是不会去举报的。
公中本身就已经把所有知青拉下水。
同时她想到那几个不吃肉的知青,他们到底是没钱交公中还是不想参与这件事?
如果不想参与,那是不是就表示他们有可能成为举报者?
不,大多数知青点与村民之间或多或少有点矛盾,如果那些人去举报,他们将面临两边不是人的局面。
至于那些已经跟大队里的人结婚的知青?
他们应该不会主动多事,对他们没好处不说,还有可能成为曾经的参与者,受到牵连。
安词心底吸气,这个知青点,有东西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