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乐江大队的知青点不大,不过听冯建设介绍,知青点人数也不多,才14个。
结合安词从方华那里得到的消息,与已经建设得差不多的东北那边相比,真的太少了。
曾经没有知青想去的北大荒已经因为猫冬时间长成为一些知青的首选,而南方这边一直都是不愿意主动报名的地方。
冯建设介绍:“总共四间房,男女各两间,男左女右。男知青6个,女知青8个,每一个房间都是四个上下铺,都没住满。吴知青你可以挑选房间,随便哪一间都可以。安知青和陈知青只能选后面那一间,因为第一间住了6个人,另外两张床被她们用来放置物品,没法住进去。”
在能够‘平分’的情况下六位知青住在了一起,另外一间房子却是少得可怜的两个人,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那两个人不合群?
亦或者,六个人孤立了另外两个人?
不管是什么情况,一听就是麻烦事。
不过安词也没说什么,很是配合地入住那间目前只住了两位知青的房间。吴永亮把陈卫红的行李拿到宿舍门口,叮嘱几句才跟冯建设一起离开。
毕竟是女知青宿舍,哪怕现在没有其他人他依旧不好进去,只能送到这里。
安词打开房间门,发现很干净,不知道是不是专门收拾。
上下铺,木质榫卯结构的床架,木质的床板。
安词发现有两个下铺放了东西,而这两张床的上铺都铺了席子,明显有人住。
虽然跟大学的上床下桌不一样,但这也是一个人霸占了很多位置。
安词有点倾向于住这里的两位知青是很厉害的人。
这么想着,安词把自己的麻袋放到其中一张空床上,然后看向陈卫红:“我睡这张床,陈知青没意见吧?”
陈卫红当然摇头,走向另外一张床,她们都选了上铺。
选定床位的安词安词没有立马收拾东西,毕竟最重要的日用品暂时还没发放到手中,她那一麻袋虽然有重量,但全部归功于课本,哪怕把所有的衣服都铺到床上去也没法铺一层。
放下东西,她扫视一圈,整个宿舍一眼到头,没什么可看的。
陈卫红看她没有什么动作也就没有收拾行李,而是乖乖跟在安词后边出了房间。
巧的是另外一边的冯建设和吴永亮也出来了,看来也只是放行李,没收拾什么。
吴永亮迈开脚步走过去:“冯知青说了,我们的日用品得大队长处理完队里的事后过来发放。有一张竹制凉席,一张床单和一张被子。被子不厚,三斤左右,不过冯知青也说这里不如其他地方那么冷,这个季节也不需要厚被子。”
陈卫红对吴永亮是依赖并信任的,吴永亮这么说她也就这么信了。
安词却是微顿,未来南市比现在的南市更为暖和,而那个时候的她三斤被子完全不够用,更不用说现在,想要过冬不能只依靠三斤重的被子。
好在现在是三月份,还不是需要厚被子的时候,她可能慢慢攒,在冬天到来之前最好能够换到足够的票去买棉花,打一床更厚的被子。
吴永亮转身看向冯建设:“大队长大概什么时候能过来?还有,厕所和澡堂在什么地方?”
冯建设指向不远处:“那边是厕所,旁边是浴室,洗澡的水会流入粪池。厕所和澡堂都是男左女右。”
安词起了鸡皮疙瘩,她终于想到上厕所这件可怕的事!
那可是几块板子架到粪池上边,就那么上厕所。不仅仅有掉下去的风险,甚至还有粪水溅起来的可能!
她心底爆了出口。
安词立马有了主意:“冯知青,我想问一下我们作为下乡的知青能够申请自己建房子吗?”
冯建设虽然诧异她的问题,但还是给她解答:“一般来说不可以。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四面环山的盆地,耕地面积原本就少,宅基地更少。大队里分家的人有申请宅基地的指标,但我们下乡知青却没有成功申请宅基地的先例。”
安词脸上满是失望,她还想着想办法弄些钱在这里建个房子,弄一个她心意的浴室和厕所呢。
吴永亮觉得这样的事情不怎么合理:“总得有个章程吧?我们是下乡建设,户口已经迁到这里,也就是大队的人。难道说我们永远都要住在知青点,没法拥有自己的家?”
他的话让冯建设迟疑:“这个我确实不清楚,在这里结婚的知青都是跟队里人结婚,自然而然成为村里人,知青与知青的结婚没有先例,是都能够申请在基地我也没有了解。大队的宅基地紧张,队里分家的人宅基地也没那么容易批下来。不过我们可以问问大队长,毕竟这可能是一辈子的事。”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冯建设脸上是自嘲,他下乡已经6年,完全没有回城的希望,这一辈子可能真就这样了,总不能真的在知青待一辈子。
搭上一辈子却没有自己的房子,冯建设心底确实不平衡。
吴永亮点头:“好,那么等大队长来的时候我问问。”
都说不能背后说人,他们不过是谈论一下,被他们念叨的大队长就来了。
大队长是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整洁,衣服没有补丁,那张脸虽然黝黑但五官深刻,不瘦不胖,一看就知道是身体状况良好的人。
冯建设上前两步:“大队长,今天到来的知青就在这里。”
大队长也上前,先是跟吴永亮握手:“你就是吴永亮吴知青吧?我是乐江大队大队长江万清。”
吴永亮回握的时候微微低头:“大队长你好,我就是吴永亮,京市来下乡的知青。”
大队长拍拍他的肩膀:“好同志!好同志!”
安词搜索自己的记忆,对江万清这个名字并不熟悉,看他的年龄也不小了,想来她出生,记事的时候,乐江大队的大队长...不对,后来大队被取消,变成乐江村。村长虽然也姓江,但确实不是江万清这个名字,那个时候江万清要么退休,要么已经不在。
大队长先是看向吴永亮身边的人:“想来这位就是跟吴知青一起从京市来的陈卫红陈知青了。”
陈卫红依旧羞赧:“大队长你好,我是陈卫红。”
大队长还是笑着:“也是一位好同志!”
一看就不像会惹事的。
在大队长看过来的时候安词率先伸出手:“大队长你好,我是安词,宝市来咋们大队下乡的知青。”
大队长略微意外,不过很快回握:“安知青好,你也是好同志!”
这好同志好同志,好像除了这个词不会再用其他夸奖的话。
安词的吐槽在心底,所有的不满在注意到大队长眼底的青黑与没法完全掩饰的疲惫后被压了下去。
想想刚刚听到的大队长在处理大队人员起争执的事,安词觉得这应该也是一位一心为大队的好队长。
江万清确实是好队长,他强打起精神:“欢迎各位来到乐江大队,今后就把这里当成你们的家,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其他老知青,也可以来问我。凉席被褥和安置费已经准备好,将由大队的采购魏敏君同志给各位发放。不过今天魏敏君同志去市里采购一些货物,耽搁了一些时间,一会就会过来。”
安词想到那些鸡鸭鹅,想来是要安置它们。
不过好歹是大队的采购,难道还要亲自喂养?
这种事,不应该是有专门的人负责吗?
不等安词细想,吴永亮已经提问:“大队长,其实有一件事我想问一下。”
大队长脸上的笑容友好:“吴知青请讲。”
吴永亮不绕弯子:“我跟阿红是未婚夫妻,明年过了生日就到能够领取结婚证的年龄。我想知道像我们这样的情况是否能够在大队申请住所,或者有其他政策,比如让我们盖房子之类的。”
陈卫红羞红了脸,低着头不吭声。
大队长点头:“既然来乐江大队下乡那就是乐江大队的人。只要是夫妻,都有资格在乐江大队申请宅基地盖房子。不过往年都是知青嫁给村里人,或者村里人嫁给知青,像吴知青和陈知青这样的情况倒是第一次。二位放心,只要领了结婚证,资料齐全,那就符合申请宅基地标准,能在这里盖房子。不过往后你们如果把户口迁走,哪怕是你们自己盖的房子也需要留给大队。”
吴永亮松口气:“我们理解。”
冯建设却是眼神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后吴永亮又询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上工,语言扫盲班之类。
大队长知道他们在拖拉机上遇到魏敏君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们竟然跟魏敏君先学了一些壮语。
这么上进的知青大队长怎么可能不喜欢?在大队长心里他们三人应该是所有来下乡知青里最顺眼顺心的。
魏敏君在下工前骑着自行车到达知青点,席子和被子被她包好房子箩筐里,用一根扁担挑着,绑在后座上。
到了地方很是利落地下车,然后是开心地跟安词打招呼,用的还是壮语。
安词留了个心眼,回应的壮语有些磕绊,音也不是很准。
然而这对大队长来说却是天籁,看安词越来越满意——要知道如果语言不通布置上工地点都是件麻烦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