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那天两人约好去看灯会。
路上很堵车,林菀本来是打车过去的,结果到公园的那段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些没素质的司机还在一个劲地按喇叭,吵得要死,林菀索性直接下车选择走过去。
她穿过拥挤的人群,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有嬉戏的小孩、打闹的情侣、亲密的朋友,兴许是被欢笑感染了,林菀的嘴角也微微上扬。
林菀不急不缓地走着,她知道郑思彤在哪。
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人们从它们下面走过,照得人们的脸都红红的。灯笼里面的光透过那层薄薄的纸,往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影子还会随风摇曳,连带着交叠的人影,宛如在上演一出皮影戏。人声鼎沸,长街蜿蜒好几里,都看不见尽头。
有些花灯布置上水面之上,最显眼的就是那艘龙船,通体泛着金光,昂扬的龙头仿佛下一秒要喷出火来,周围还有一圈莲花相伴。湖畔上还有其他装饰,比如那两条胖乎乎的大鲤鱼,神态好似刚从水面跃出,翘起的鱼尾都还没翻下去。
林菀远远望见郑思彤在桥上的背影,莫名其妙就想起来那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林菀默不作声地走过去,本来想走到郑思彤背后去吓她一跳,没想到郑思彤背后像是长了只眼睛,猛然转过身。
“抓到你了。”郑思彤笑眯眯地说。
林菀切了一声,她毫不客气地掐着郑思彤的脸,“你是不是家里伙食太好了,怎么感觉你胖了?”
“米有啊。”郑思彤嘴里含糊地说着,也不敢把林菀的爪子拍开。
看郑思彤这样子还有点可爱,林菀坏心肠地想,正好她手是凉的,可以拿郑思彤热乎的脸蛋来暖和一下。不过嘛……
林菀松开了手,然后插进了郑思彤的外套口袋,果然还是这里比较暖和,一套动作做的行云流水。
看郑思彤手上提着花灯,林菀就笑话她多大的人了还买这些。
“给你的。”
“……”
林菀装作勉为其难地接过,这六角宫灯不大,拎起来轻飘飘的,灯光穿过宣纸,照亮纸面上印的花瓣和叶子,最下方还系着红色流苏,显得古朴典雅。
“还挺好看的,在哪买的?”林菀问。
“我看商场有活动,就做了个。”
“怎么不给你自己做个。”
“做一个就好了,我就是想体验下。”郑思彤下意识摸了下鼻子,她没说出口的是,她其实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剩下那个带回家了,这会还在她房间里挂着。
看林菀表情,应该是挺满意的吧,郑思彤想。
路上拿花灯的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小孩子,两人路过一个卖花灯的小摊,林菀停下脚步,问郑思彤想不想要,郑思彤连忙摆手。
林菀抱怨起这几天的天气,白天还挺暖和的,一到晚上就降了十个度。她本来就不喜欢穿厚衣服,在家有空调,出门才肯穿外套。
郑思彤说今早还起雾了,那个点林菀当然没起来。
“你今天吃汤圆了吗?”
“吃了。”虽然林菀就只吃半碗,主要是吃太多就很腻。
“你家做什么味的?”
“甜咸都有,不过我就吃甜的。”林菀还说那汤圆总带着一股姜味,要是没有姜味就好了。
郑思彤说她家里是做咸的,今年还是她和妈妈一起做的,从揉面团开始,虽然工序不复杂,但是费时间。
“你会做饭啊?这么厉害。”林菀说道。
“一点点吧。有时候我妈来不及做就让我做,虽然味道肯定不够她做得好啦。你会做饭吗?”
林菀哼了下,“这有什么难的。”
“能吃吗?”郑思彤小心地问。
林菀马上啧了声,“反正吃不死。”
林菀接着表示,她很不理解那些对做饭很热衷的人,做饭两小时,吃饭五分钟,不如直接下个泡面省事。
“但是吃到好吃的会很幸福吧。”郑思彤说道,“要是家人做的,那就更幸福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可以买啊,为啥非得自己做。”
“有些是买不到的吧。”
“比如?”
“比如我妈做的红烧排骨,外面就买不到。”
林菀舔了下嘴唇,“真有这么好吃?”
郑思彤点点头,亲身认证。
“啊真好,我妈就从来不下厨,不过她下厨应该也挺灾难的。”林菀合理怀疑,她厨艺这么差全是因为遗传。
说着都饿了,林菀吃过晚饭了,但经过小摊的时候还是觉得馋。这条街明显比其他地方热闹多了,人头攒动,林菀和郑思手臂都挨在一起了,生怕一转头就走散。
林菀看见甜的东西就走不动道,很快就想好了主意,先是买了个兔子形状的糖画,让郑思彤在那等着,然后她去前面买糖葫芦,手上的花灯也留给郑思彤了。
排在郑思彤前面的是个小女孩,头上扎着两小辫,还别着粉色的发夹,她要了个熊猫模样的。
摊主是个戴着眼镜的老爷爷,在锅里舀起一小勺糖浆,以勺为笔,一气呵成就画出了大概的轮廓,那小熊猫紧紧抱着左手边那根细竹子,看起来憨态可掬。
小女孩对郑思彤手上的花灯还挺好奇,眼睛一直在花灯上滴溜打转。
“这是真花吗?”小女孩稚声稚气地问。
“呃……应该是吧。”
小女孩摸了下花灯的纸面,然后咯咯笑了起来。
“你妹妹啊?”林菀突然从后面冒了出来,她又看了眼那个小女孩,“挺可爱的。”
“不是啦。”
这时候林菀的兔子糖画也做好了,林菀道了声谢,然后把吃了一半的糖葫芦塞郑思彤手上。
郑思彤吃了颗,外层那糖衣一咬就碎,山楂有点酸。
“怎么样?”林菀问道。
“还行。”
“其实刚才掉地上了,然后我捡起来了。”
“……”郑思彤艰难地开口,“是三秒内吗?”
林菀抿着嘴摇了下头。
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郑思彤安慰自己。
看郑思彤脸上表情这么丰富,林菀没忍住就笑出了声,“骗你的啦。我也没那么坏吧。”
郑思彤一口气就把那串糖葫芦都吃了,一颗都没给林菀留。
林菀知道她是在报复,但是自己理亏就没劝阻。
林菀的目光又回到那糖画上面,这兔子看起来圆滚滚的,还有一截短短的尾巴,从哪下嘴都于心不忍。犹豫了一下,还是从脑袋咬起,“咔嚓”一声,兔子的耳朵就断掉了,成了短耳兔。
林菀好心地把兔子尾巴留给郑思彤,让她试试味,郑思彤倒也不嫌弃。
两人走到了猜灯谜那里,这边的灯笼就挂的很低,上面绑着红绸,下面订着张纸。
林菀抓了张纸来看,上面写着“火神庙求雨”,小字提示是歇后语,林菀没想出来就翻到背面,答案是“找错了门”。
还挺合理的,林菀又找了张纸,“**不离十(打一字)”,林菀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看到答案后才知道是“杂”。
林菀还不信邪了,下一章写着“赤橙绿兰紫(打一成语)”。她苦思冥想,眉头都快皱一起了还是猜不到,恼羞成怒地看了谜底,“青黄不接”。
这不是脑筋急转弯吗,林菀很气,觉得不能只有自己猜不出来,一抬头就看到前面的郑思彤,郑思彤此时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道谜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林菀拽走了。
林菀随便找了道题,气势汹汹地把谜面念出来,“孙悟空龙宫借宝,歇后语。”
郑思彤只想了一下就说出了正确答案,“大海捞针?”
“个个不落后,打一字。”
“丛。”
然后林菀特意选了道难的,“泳泳泳泳泳泳,游泳的泳,六个字,打一诗人。”
没想到郑思彤答得更快了,“柳永。”
林菀用那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郑思彤,“老实说,你是不是在家里偷偷背题了?”
郑思彤扑哧一笑,“怎么可能,我小学的时候就爱看这些。”
呵呵,林菀连古诗都讨厌背,更不要提灯谜这些了。
“这个你肯定不会。”林菀笃定地说。
“放烟火时,为什么不会射到星星?”
为了不打击林菀,郑思彤装作很努力想的样子,过了半天才说:“因为星星会闪。”
林菀心不甘情不愿地竖了个大拇指给郑思彤,“你牛。”
“我也考考你,为什么人死了会变得冰凉?”郑思彤笑眯眯地问。
“因为器官停止活动了?”林菀给了个很官方的回答。
“脑筋急转弯。”郑思彤好心地提醒道。
林菀咬着嘴唇,想了半天,最后还是说不知道。
“因为心静自然凉。”
“……”林菀短暂地闭上了眼睛,似乎不愿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然后叹了好长的一口气,“好吧,你赢了。”
郑思彤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得意,要是她是狐狸转世的话,估计这时候尾巴翘上天了,林菀想。
“下次要是有猜灯谜比赛,应该请你去。”林菀心服口服地说。
正好不远处有卖棉花糖的,林菀就去买了两个,一个草莓味,一个蓝莓味,比头还大。
“呐,给你。”林菀慷慨地把蓝莓味的给了郑思彤。
棉花糖入口即化,林菀不想用手就用舌头一点点舔。
“好甜。”郑思彤尝了口。
转头就看见林菀吃得满嘴都是糖,有些还沾到了下巴,郑思彤就从口袋里掏出纸巾,也没有递给林菀,而是直接帮林菀擦嘴,动作放得很轻,林菀还挺配合的。
擦完嘴,林菀下意识舔了下嘴唇,她手里的棉花糖吃完了,但是郑思彤的就吃了一半,于是她就在郑思彤的棉花糖上舔了口,然后评价道:“还是我那个好吃点。”
郑思彤没反驳,只是悄咪咪地在林菀刚才吃过的地方接着吃。
元宵当然少不了放孔明灯,平日里寂静的河畔此时热闹非凡,大家聚在栏杆旁,手上捧着一盏盏孔明灯,灯火点燃了黑夜,在河面上倒映出美丽的光晕,那星星点点显得无比绚丽。
她们也去买了个,店主热情地帮她们把火点着了,林菀还是第一次放,小心翼翼地抓着天灯的边边,生怕一松手就飘走了。
“哎,等一下。”
郑思彤去问店主借了支笔,然后在上面写字,林菀虽然看不清她写的是什么,还是耐心地等着。
“好了。”郑思彤把笔递给林菀,示意她也写一点。
两人交换了动作,林菀一时间也想不出要写什么,索性画了个爱心,然后加了几笔,变成了经典的丘比特爱心之箭的图案。
她们找了个空旷的位置,等着热气充满整个灯体,过程中孔明灯总是不老实,左摇右晃的,一有机会就想逃逸,要是一个人兴许还真抓不住。看到孔明灯完全膨胀后,林菀感觉灯已经有上升的趋势了。
“三、二、一。”
两人一起松手,天灯慢慢腾空,越飘越远,像是一颗流星在漆黑的夜空中闪烁着微光。
林菀新奇地看着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她近视所以只能看到那个越来越小的红点,像一个飞走的水母呢,她想。
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和祝福,无数盏天灯创造出一片炙热的星河。
郑思彤没有看天,目光落到了林菀恬静的脸上。林菀抬起头,她微微笑着,火光跳跃在她的眼眸中,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林菀注意到郑思彤投来的视线,她转过头,眼含笑意地问刚才郑思彤写了什么。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为什么要写这句啊?”
“应景。”
林菀想了下,也是。
不过郑思彤想表达的是下一句——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两人本想找张长椅坐着,结果发现长椅都被人霸着了,然后索性坐在了草坪上。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林菀哼着小曲在赏月。
“今年第一个满月之夜。”林菀优哉游哉地说。
“你要变狼人吗?”郑思彤问道。
林菀笑了下,“我倒是想。”
她打开自己的帆布袋,掏出个礼品袋,递给郑思彤。
“哇,我能打开看吗?”
“看呗。”
里面都是给郑思彤买的纪念品,什么书签、明信片、扇子、冰箱贴这些。
“其实我也有东西给你。”郑思彤的语气听起来有点不自然。
“什么?”
郑思彤把手放进包里面但是犹豫了,“先说好,你不能笑啊。”
林菀点了点头。
郑思彤于是从包里拿出了条叠好的围巾,是酒红色的。
林菀顿时愣住了,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接过那条围巾,摸起来软乎乎的。
“这是你织的?”林菀只是打量了一下就猜了出来,因为有些地方织得有点松散。
郑思彤不好意思地嗯了声。
“织挺好的嘛,练多久了?”
“没多久。”
其实郑思彤刚开始想织的是帽子,但是帽子太难了所以才改了主意,在网上找了个视频反复看,刚开始不熟练,一不小心就织错了,加上不会退针,每次织错了就整个拆掉,所以就崩溃了几次,来来回回搞了一个多星期,好不容易织完了一条又觉得太难看、拿不出手,然后又买了新的毛线。织了两条都觉得不满意,第三条才勉强接受。
“本来我想的是织那种比较复杂的,更好看点嘛,但是太难了,所以就这样了。”郑思彤越说越心虚,“你等我再练一下,说不定就可以……”
“我挺喜欢的,谢谢。”林菀盯着郑思彤的脸,认真地说。
“真的?”
“嗯。”
“那我帮你戴上?”郑思彤小心翼翼地问。
林菀没说话,只是把脸凑近了些。
郑思彤心里那个激动,还有这种福利呢,觉得这半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决定今晚回去再多织两条。
林菀穿了件米色的毛呢外套,牛角扣除了最上面那颗,其他的都老老实实扣着,热烈的红色和外套的颜色意外的很搭。
其间郑思彤的手总是会碰到林菀的脸,林菀垂下眼眸,样子看起来很乖巧。几根发丝落到了郑思彤手上,她就很自然地帮林菀把碎发别到耳后。
林菀的脸小小的,整个下巴都被围巾挡了起来,鼻尖被冻得有点红。
“好看吗?”林菀眨了下眼睛。
郑思彤郑重地点了下头,诚实地说:“好看。”
虽然林菀不太喜欢这种太显眼的颜色,不过看在是郑思彤送的份上,还是可以戴着过完这个冬天的。
“其实我还有个东西想给你。”郑思彤吞吞吐吐地说,然后从包里掏出个信封,还是用火漆封的口。
“不会是红包吧?”
郑思彤摇摇头。
林菀当着郑思彤的面,毫不客气地就把信封拆开了,在郑思彤紧张的表情下飞快地念完了整封信。
全篇基本都是郑思彤的絮叨,说让林菀多穿点衣服,多吃点饭,也要记得多运动,当然要是偶尔能想一下自己就更好了。结尾语是希望林菀心想事成,天天开心,长命百岁。
林菀的目光一直落在那行小字上,突然眼泪就掉下来了。眼泪直直地砸到地上,有几滴还落到了信纸上,指尖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纸。
郑思彤瞬间手足无措起来,着急忙慌地掏纸巾,一时间又忘了放在哪,急得团团转。
林菀只是用外套的袖子擦了下眼泪,她抬起头,眼眶通红地看着郑思彤,吸了下鼻子,郑思彤终于在包的最底下找到纸巾了,抽了一张递给林菀,碰到林菀的手,冰凉冰凉的。
“不至于这么感动吧?”郑思彤试探地问。
林菀又吸了下鼻子,平复了下情绪,“才不是,风太大了,我冷到了而已。”
她说话的时候有白气从嘴里冒出来。
“好好。”郑思彤于是把林菀外套最上面那颗扣子给扣好了,又把围巾系紧了点,“现在不冷了吧?”早知道就带两片暖宝宝出来了。
林菀把手伸到了郑思彤的外套口袋里,还有点余温,郑思彤身上总是热乎乎的。
郑思彤握住了林菀的手,试图把温度传递给她。
要不下次织个手套吧,郑思彤想。
“元宵快乐。”林菀轻声说道。
“元宵快乐。”郑思彤笑得很灿烂。
花好月圆,伊人相伴,又是一年好风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