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嫁暴君 > 第12章 本宫来迟了

第12章 本宫来迟了

见状,她也不再坚持。“太师的事究竟要怎么处理,陛下还没定下,我知道你是情深义重的人,但近来还是少来偏殿为好。”

袁昭听闻眉目难免染上一丝哀伤,“臣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扶我回去吧。”

她这才站起,“喏。”

回椒房殿的路上,徐意润不经意提起命妇朝谒的事。“这件事就由你来做吧。”

她知道不给袁昭点事干,她绝对会常来看望伏徊的,干脆把此事吩咐给她。

她将玉瑛放在她手里。

“此物你收好。”

这玉瑛还真起了大作用,不仅帮了袁昭的忙,也成功将语之救出永巷。

第二日一早,她便听见了梦石的嚷声。

“娘娘,娘娘!语之回来了!”

从昨夜皇帝的反应来看,徐意润已预想到他很快就会把她了,不过真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她仍免不了一阵后怕,惊大过喜。

快步出殿去,好好的女孩儿格外狼狈,红润的脸也没了血色,看起来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见到徐意润,她就撇下嘴唇,怎么看怎么可怜。

“娘娘,奴婢回来了。”

她仍是不确信地抚摸着她的额发,上下仔细打量着。

“回来就好。”

“娘娘,”语之却忽然急切道:“奴婢真的不知自己错在何处,真的……”

“我知道。”她赶紧缓和住她的情绪,“我知道你没做错什么,误会一场而已。现在出来了,还和以前一样。银两我已经叫人放在你铺上了,你先去换洗一番,修整修整。”

她忍住委屈,噙着泪点头:“嗯,奴婢听娘娘的。”

敬绾揽着她向里走。“我给你留了早饭,吃了就过去了,咱们就不想这事儿了。”

瞧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徐意润问到:“语之家人可在长安城内?”

袁昭:“是,她有一对哥嫂,都在长安城里。”

“送些赏钱过去。”

她点点头,“好。”

“语之被吓得不轻,这些天让她歇歇。”

“臣明白。”袁昭忽然将她叫住,“娘娘,朝谒的事都准备妥当了,日子也定下了。”

“哪日?”

“后天风和日丽,适宜出行。”

“就按你说的来。”

真到了会见命妇前一天,徐意润本想和皇帝商议一下,他却找了个借口闭门不见。“娘娘请回吧,陛下正与黄大人议国事,不方便见您。”

厘重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看起来她那日一闯清凉殿把他给闯怕了。

她也没有为难,“既然陛下有正事,我就不打扰了。”

既然他不见,那她只好见机行事了。

虽然没有哪个规矩要求命妇朝谒必须早到,可几位夫人却都很自觉,在皇后之前就到了椒房殿正殿,心有灵犀地各自行了礼,唯独少府岑敬夫人孙望然赶在最后才来。

王佳树笑道:“若我猜得对,孙夫人准是因照顾一对栾子才姗姗来迟。”

“各位夫人别见怪,我刚出月子,畏风,现在的日头阴毒阴毒的,我这想方设法的才避开。”

宗正夫人陈月接到:“这天气是怪得很,一年到头就下了一场雨,这可不是好兆头。”

“谁说不是呢,”苗之肃穆的面上夹杂一分愁绪。“老天不下雨,百姓们就没有收成,赋税就收不上来,大司农为这事急得焦头烂额。”

“曹夫人,安大人掌管卜事,”陈月话锋一转,把话头抛给曹毓。“你给我们交个底,究竟什么时候能下雨啊?”

一直沉默的曹毓苦笑到:“陈夫人,你可真是高看了我,我一妇道人家,太常怎么会把天象要事告诉我呢。”她摇摇头,忽然想起了什么:“苗夫人,天灾逃不过,**还是可以免的,我听说今年豫州大旱,是令郎负责赈灾放粮的,有神童二郎在,还用发愁吗?”

被问到的苗之仍旧一脸肃穆,只是微微抬起眼,对着曹毓的脸半眯了一下。

她还未开口,孙望然先回到:“一听曹夫人就是不知情的,赈灾放粮那得有粮可放,减免赋税那得有税可减。连着两年不下雪,多少庄稼被糟蹋,再加上战事吃紧,再减税,那就收不上什么来了。这钱、粮从何处来?难道还能变个戏法变出来吗?”

“你的意思,是不该打仗?”

“我可没这么说。”她顿了顿,“只是要打便干干脆脆打上一场也罢,常年对峙,不战不和,兵士们人吃马嚼,耗费何止万金?再这么下去才是真的无底洞。”她一阵惋惜加唏嘘。

“望然,”孙贺君忽然厉声道:“军国大事,岂容我等妄议!朝廷督师北境,死守国门,为的就是你我还能在这儿说些风凉话,难道将士的军饷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吗?陛下圣心独断,自有考量,今日朝谒是皇后娘娘体恤我等,莫要失了臣妇的本分。”

被姑母一顿呵斥,孙望然闭上了嘴。

“夫人莫要动气,大司马的难处我们都清楚,望然也不过是为了百姓们着想。”

曹毓安抚到。

“本宫来迟了,见各位夫人聊得不亦乐乎,本宫也想听听。”

宫人的通报来临前,先到的是皇后温润的声音。

“皇后陛下到——”

命妇们不约而同地站起,对着来人躬身行礼,“臣妾等谒见皇后娘娘。”

一众人皆屏气凝神,各怀心思,相同的是落在皇后身上的目光。新后刚立,长安命妇无一不对这位年轻的皇后好奇。

“陛下视臣如子,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礼。”徐意润款款走至上位。

见她笑意盈盈,宽厚仁慈,廷尉夫人燕惜文小心翼翼的脸上多了几分讨好和松懈。“早知娘娘风华绝代,母仪天下,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这般奉承之言,徐意润并未往心里去。“百花齐放才是春,凡事都要争奇斗艳才对,无需分出个一二三,留些香气在人间也算不白走一遭。”

燕惜文连忙称是,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苗之则暗暗垂了眼。

“娘娘的道理自然比我们懂得多,可侍弄花草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娘娘一准没做过。”太仆夫人谢姒音色柔柔,半捂着嘴开口。

“这么说来,谢夫人比皇后娘娘更胜一筹?”燕惜文高声笑到。

只见谢姒眼波流转,轻轻摇头,“单就花草之事,整个长安城也没有比臣妾更精通的了。就说这花吧,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玩意儿,梅花夺不了夏,茉莉撑不到冬,一齐盛开是不可能的,总要有个先来后到。不仅有先后,也有高低。群芳再艳,牡丹一放,谁与争锋?”

燕惜文被堵上了嘴,悻悻望向皇后。

徐意润则笑了,笑得情真意切。

“如此看来,在谢夫人面前,本宫的确不懂花。夫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为人处世常说名正则言顺,可问花中有没有这样的规矩?”

谢姒手中的茶盏顿了一下。“回娘娘的话,花仅仅是花,不讲究什么名正言顺……”

待她说完,徐意润又道:“那看来谢夫人也不甚懂花。其实花也不是要争,夏花不冬开,秋花不春放,讲究的不过是一个各司其职。”

谢姒不能再说什么,脸上有些不太好看。

“花既如此,人又何尝不是。我等妇人,虽不能上阵杀敌,也无法下田务农,不过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约束族人,便是对国家、对大夏的忠孝。”

“皇后娘娘教导得是。”

“田夫人,”她面向田之。忽然被提到,田之沉静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裂痕。“臣妾在。”

她捏了一把左手,嘴上抿出个笑来。

“方才听说令郎在豫州当差,此次救灾是国家头等大事,我代豫州百姓们向夫人与令郎道一句谢。”她轻轻抬手,鲤裳端着托安上前。

“这是南海进贡的鲛珠,意为甘霖沛雨,图个好彩头,便赏给令郎吧。”

田之眸中一颤,有些急切地前倾着身子。“回皇后娘娘,犬子无功,不敢受赏。”

“朝廷这么多官员,有多少互相推诿,多少避之若浼,令郎愿意前去豫州,已是有功。”

盯着那莹润的鲛珠,苗之面色凝重。

“臣妾谢皇后娘娘圣恩——”

说罢,徐意润又给每个人赏了玉如意。“按礼数,本该赏各位夫人厚礼的,只是国产并非我一家之产,前线战事加上关中大旱,宫里自然是省吃俭用,以保障国土无恙,各位夫人也要体谅本宫的难处。”

她将自己放在更为艰难的处境上,这话一出,别人也不能再叫苦。

“既然天命如此,大家便共勉之吧。”

话音落下,她们紧忙附和。

“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徐意润忽的又变了副表情,笑道:“不过各位的难处我都记在心里了,自会向圣上进言。”

孙望然抢先奉承到:“如此一来,臣妾等就先谢过皇后、圣上大恩大德了。”

徐意润免了她们的礼。

“各位将本宫视作倚仗,本宫也要靠各位夫人与大人辅佐陛下治理好江山社稷。”

大义之言,在任何人听来都会认真起神色。

“好了,本宫召各位进宫是为了说说体己话,治国的大道理是不该我们妄论的。”她话锋一转,问:“听闻孙夫人刚刚产下一对栾子——可有此事?”

忽被提到名字的孙望然奉承地行了个礼:“回娘娘,今年前三日臣妾才出月子。这两个孩子真是有福,竟然沾着了陛下与娘娘大婚仪的喜气。”

徐意润笑道:“喜上加喜嘛,栾子降生是吉兆,陛下视臣如子,尔之喜即我之幸。”她一个眼神,敬绾托着一对金锁上前。

“少府为国操劳,我都看在眼里。不过该赏的陛下自会赏,本宫的一点心意,便赏给令郎吧。”

孙望然喜出望外:“臣妾谢皇后娘娘恩典。”

“只要是为朝廷出力,本宫与陛下是不会吝啬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