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应昭,走了。”
她过来只是想看看花娘会如何招供,却不想一来就听到这些。
陈姝压根没想听他解释,她生气的点在于实话确实难听,而不是谢廷楠背地里说她的不是。
几年过去,即便陈姝走得再快,应昭也能轻松跟上了。
应昭看着她的身影,突然想笑:“阿姐,你慢些走。”
“我饿了,着急回去吃饭!”
县衙门口,谢廷楠追出去没两步,就被百姓堵了回来,琐碎的家事铺天盖地朝他涌来,他被迫按下心慌,重新回到公堂。
忙碌了一天,谢廷楠回府时已经入了夜,他摸摸怀里抱的装绣鞋的匣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送去给陈姝。
不是赔礼,这是他原本就要送给她的。
自谢廷楠到宁县上任,他们没有重新租院子,叫人把衙门后院收拾了一通,拎着东西就住进去了。
衙门的院落布局简单,没有大宅子里弯弯绕绕的小路,谢廷楠一眼便能瞧见陈姝屋里还亮着的灯。
怕惊扰她做事,他放轻了脚步行至她的门前,弯腰放下绣鞋时,听到应昭边打哈切边说话的声音。
“阿姐,你若实在生气,咱们走了算了。”
陈姝正看着密信,闻言隔着灯盏里跳跃的火苗看他:“去哪儿?”
“严峥老是叫我去寻他,不若咱们去西南看看?”
“西南有人盯着。”
“那去京城?”
“广宁也很烦人。”
应昭挠头,想了想还是问出了自己的话:“阿姐是不是,根本就没生气啊?”
陈姝笑了起来,把手中信纸放到一旁,提笔写回信:“你觉得我会生气的点在哪儿?其实我也好奇,为什么你们觉得我生气了。”
“是害怕你生气,”应昭抓了块糕点塞进嘴里,“阿姐生气起来,就会把所有人都丢下。”
陈姝落笔一顿,满脸冤枉地看他:“什么叫把所有人丢下,我本来就是一个人啊!”
“你才不是。”
她的父母、很好的朋友、忠诚的下属,还有一个虽然没什么用但用起来比较顺手的谢县令。
“与其说怕阿姐生气,不如说是怕阿姐一走了之。”
“暗卫营不是到处都有,让他们传话给我不就好了。”
“那又不一样。”
应昭话音落下,门外的谢廷楠慢慢直起腰身,他离开时,屋里烛火还在摇晃,晃破了他这么多年的逃避。
是他们困住了陈姝。
陈姝听完他的话,脑子里一瞬间闪过无数个疑问,她正要反驳,脑中的玄音先一步出声替她解了惑。
“他们很依赖你吧,就像我小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希望爹娘陪在我身边。”
她听完,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你的意思是,他们把我当娘了?”
“是家人。”
玄音叹气,一想到陈姝千百年都是一个人,她不理解这些事也很正常。
“魔君知道自己还会回去,所以始终是个随时可以抽身的局外人,但他们不是。”
“他们只有这一世,每一天对他们而言都是真实的。”
“所以我还是应该离开才对,”陈姝眉头舒展,忽又想起自己与谢廷楠绑在一起的命数,“只要有暗卫保护他,他应该不会死了吧。”
“我预知不了未来。”
“那你怎么知道他将来能当丞相?”
“命书显示,是魔君来了这个世界,他才有机会成为丞相。”
谢廷楠的命谱与其他人不同,这也是玄音后来无聊翻看时才发现的,陈姝的到来点亮了不可能的那条路。
至于原本的那条路,他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腿断了之后被丢进山里喂了野狼。
陈姝不懂:“你什么意思,我得一直对他负责?”
玄音再次翻看命书确认:“您也可以抽身离开试试,我也没见过这种情况。”
“……你爹最好在我回去之前,跑得远远的。”
“那,那是必然。”
“阿姐?”应昭许久没听到她声音,以为她是厌恶这种话题,于是乖巧起身准备离开,“阿姐早些休息。”
陈姝还是没回话,房门被打开,冷风灌进来吹起桌案上的纸,应昭疑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阿姐,这里有个盒子。”
“嗯?”
陈姝压好信纸,走到门前看到熟悉的匣子,抬头望向远处。
院子里一片漆黑,谢廷楠的屋子没有一丝光亮,陈姝也判断不出他是不在还是睡了。
盒子压在手里沉甸甸的,她打开的同时应昭探头过来,一双与陈姝脚上模样差不多的绣鞋映入眼帘。
“谢相还挺有心的,”玄音啧啧两声,“这下魔君可以换双鞋子穿了。”
应昭眼睛微微睁大:“这是谢哥哥送的?”
陈姝扣上匣子,转身回到屋里:“出去把门带上,没事别来烦我。”
“噢。”
这一夜,陈姝的屋子灯火通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片漆黑的西厢房。
谢廷楠几日没有回府,陈姝派出去查祝清麟的人回来,他刚好进门。
四目相对,看他灰头土脸的模样,陈姝就知道他又去底下的村子走访了。
她先开了口:“去把自己收拾一下,我有事跟你说。”
谢廷楠哑声:“好。”
自从上次听到他们两个的对话,谢廷楠心里也做好了准备,陈姝说得对,无论她在何地,都能收到来自他们的消息。
书房里,陈姝把盖了章的信交给暗卫,等候谢廷楠的时间,又在纸上不停地勾划,人进来的时候,她已经完成了一幅潦草的画。
“阿姐。”
谢廷楠不安地坐下,尽管已经有了陈姝会提前离开的准备,还是会下意识回避这件事。
陈姝拍拍桌上的纸,让他自己来拿:“祝清麟的父亲,是你的老熟人。”
“我的熟人?”
谢廷楠低头把纸上的内容细细读了一遍,看清上面的名字,手控制不住颤抖。
他觉得难以置信:“祝大人不会把儿子卖进青楼的!”
“没说是他卖的,况且祝清麟年纪不小了,拐卖并不合理。”
陈姝指尖轻敲桌面:“祝家人口简单,据说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怎么如今儿子丢了却没人来找。”
“许是祝清麟出来时,与家里说了会长久不归。”
“巧了,他出门时与祝大人大吵一架,扬言永不归家。”
至于他是为什么吵架,跟谁一同出来的,信纸上写得清清楚楚。
那些朋友表示,祝清麟是在宴会上偷偷溜走的,自那以后他们也没有见过。
“他竟消失了一年么,难怪祝大人说是逆子。”
谢廷楠把纸上的内容看了个反复,祝清麟是去年元宵灯会时与朋友走散的,祝家派人去找过很多次,祝清麟的大哥更是在各个集会上都要询问弟弟的事。
“祝清麟常常消失数月不归?”谢廷楠看着结尾的一行字,纳闷地抬头,“他去做什么了?”
“不知道,”陈姝耸肩,“据他家邻居说,每次回来都是一瘸一拐的,跟人打了架一样。”
“在外面打完,回家还要再挨打,这小子倒是皮糙肉厚。”
谢廷楠有一瞬沉默,他没从李妈妈那里听到祝清麟顽劣不堪的话,相反的,这人在善堂会主动帮大家做事,最起码劈柴的活他全部包揽了。
他拿不定主意,想问问陈姝的看法,一抬头发现她正期待地等着自己的决定。
“阿姐,需要通知祝大人吗?”
“想说便说。”
把人接回去还能给善堂省一笔,陈姝昨天拢账的时候才发现,善堂这两年的花销比刚成立时翻了一倍。
她心疼自己的钱。
正事在眼前,谢廷楠也顾不上关心陈姝还走不走了,抓着那张纸走到门口,迈步时突然停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陈姝无心他在干什么,低头翻看着桌案上的册子,谢廷楠提着的心落回肚子,悄悄舒口气,迈着大步往外走。
待到他的脚步声消失不见,陈姝才从账本册子中把头抬起来,风卷着地上的灰打了个转,追着他离开。
“没出息。”
他有日子没来善堂,李妈妈一见他,脸上挂满喜色朝他走去:“谢县令,那孩子是个乖巧的,打杂的活计全被他揽了去。”
乖巧的……
谢廷楠绕到后院去看他,祝清麟正挽着袖子闷头劈柴,见他过来,脚下往后退了几步。
“大人还是离我远一些,免得这病传到您身上。”
谢廷楠不应,在他附近寻了个位置坐下:“在这可还适应?”
“大家都很和善。”
“那便好,对了,还不曾问过你,你可识字?”
祝清麟想说不会,可谢廷楠的目光实在殷切,他鬼使神差地点头:“大人可有事要我做?”
“善堂原本的教书先生,要赶回去过年,前些日子就走了,你若识字,替他一段时间可行?”
“我,我做不好的。”
祝清麟垂眼,他幼时读书,父亲总说他不够优秀,不如大哥,一直以来都未得到过夸奖,他做不来这事儿。
谢廷楠笑笑,把提前准备好的书放到砍柴的石墩上,温声鼓励他:“你试试,不过是些启蒙的书,你若能做,我就不用再费心去寻人了。”
再找人就要多花一笔钱,吃药的钱也压在善堂身上,祝清麟手在身侧紧攥,脸上闪过挣扎。
“我怕教错了给您添麻烦,我从前读书也总是不及别人。”
“那你放弃读书了吗?”
“……没有。”
“大胆去做就是了,孩子们很聪明,又或者你可以不把自己当做教书先生,而是与他们做同窗。”
祝清麟愣愣看着他,把他的话在脑子里回味个反复,大胆去做……这对他而言已是极大的难事。
“总之在春天到来之前,这群孩子就拜托你了。”
谢廷楠希望春天到来之时,他也能迎来新的生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