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在一旁也跟着着急:“鸣鸾啊,你可不能跟秉钦啊,那秉钦长什么样子阿娘刚才根本就没看清,由此可见长相肯定一般。虽然是郡王身边的贴身侍卫,但再贴身的侍卫,就算以后郡王给了他官职,那他也还是郡王身边的高级家仆啊,跟我们自己家养的家仆其实没什么区别。你可别想不开啊姑娘!我的好姑娘!”
“爹,娘,你们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相中秉钦了?”柳鸣鸾听阿爹阿娘也没来由的一阵突突,都蒙了,这都哪跟哪啊?
“没相中秉钦?今天秉钦特意送礼物过来,难道不是为了你?”
“爹,刚才秉钦说的是,安郡王让他送薄礼过来,也许是安郡王的意思呢。”
“你这丫头,你当你爹是傻吗?你找幌子也找个别人,安郡王?安郡王跟你?纳妾?你是良家女,官家女,现在更是有了官职,怎么可能为妾?做正妻?那可是郡王正妻,郡王妃,是须出自世家大族或三品以上官员之家的嫡女,你爹你娘什么家世?你爹官职几品?你怎么敢拿安郡王做幌子的?”
“啊?是……吗?”听阿爹这么一说,本来有点不耐烦的柳鸣鸾顿时来了精气神,心里好像一块石头落地了一样顿时一松:“还有这说法?”
阿爹阿娘一脸严肃的看着柳鸣鸾,看着她的情绪莫名其妙的由不耐烦转向神采奕奕。
“呵呵呵。”柳鸣鸾开心地说:“我和秉钦啥也没有。我没看中他,他也没看中我,没有。呵呵呵。”说完还不忘叫上问雁:“你这丫头,家里买了新宅子不早告诉我?非等到今天给我惊喜?现在就罚你带我去逛逛,看看我的闺房,呵呵呵。”
闺房,应该是闺院,柳鸣鸾喜欢的不得了,不仅带了个大院子,还有一个专门放兵器的厢房,还又多配了一个专门洒扫的丫鬟。
躺在闺房的大床上,柳鸣鸾盘算了一下,如今已经是深秋,进京是跟安郡王一行人一起,肯定不会疾行赶路,回来的时候自己倒是可以快马独行。算来算去,怕是回来的时候已经赶上要新年了。
临行前阿娘笑中带泪:“实在赶不回来就在你大伯家过完年再说,多住几日不急的,现下也没什么战事。圣旨一下,你爹就早早的写了书信去京城给你大伯一家了,进了京城就去你大伯家住,别不舍得花钱,想吃啥喝啥直接买,京城的衣料好式样新,可以在京城多做几身衣裳。娘专门汇兑了不少钱去你大伯家,让你花个够……”
“哎哟,好好好好好。”柳鸣鸾连忙打住也没用,阿娘絮絮叨叨的一直说个不停。
柳鸣鸾如今多少年岁,阿爹阿娘和大伯一家就多少年没见。阿娘说了,还以为要等阿爹致仕之后一家人才有机会进京和大伯一家见面呢,没想到才十五年时间,柳鸣鸾就有机会进京面圣,和大伯家见上面了。
柳鸣鸾心情愉悦地很,进京一路上都很愉悦,几乎没有什么压力。低阶官员,不论文官武官,若无特殊功绩,那是一生也没机会“觐见天颜”,除非有什么因治洪、平乱等大功才会被皇帝召见,而且估计、大概率也只是远远叩头,根本没机会近距离看清楚皇帝的长相。即使是这样,整个达尔军营都说柳鸣鸾这次进京就是“沐浴天恩”、“圣眷优隆”。
就是这进京的路,走的实在太慢了,要是让柳鸣鸾自己单枪匹马沿官道驿路一个人飞速进京,至多十天。可安郡王、百里家佛一行人好似不着急赶路,坐着马车一路悠悠达达的,说是三个月内进京即可,看来是要把这三个月时间在路上用掉。柳鸣鸾虽有官身,但和他们相比,地位相差太远了,不敢提意见也提不了什么意见,所以一路上也都是各吃各的,各住各的,看不到安郡王的面,柳鸣鸾落得轻松。
天气变冷了之后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本来就走得慢,何况还时不时遇上下雨。在驿馆避雨的时候,柳鸣鸾和问雁在雨地里撑着伞赏雨,也不怕冷。小吏们在一边夸赞夸赞常国第一女武官,柳鸣客气地和小吏们讨论讨论天气,畅谈一下得见天颜的荣耀,一阵欢声笑语,偶然间抬头和在驿馆二楼俯视的安郡王对上了眼神。
“唉,影响心情。”柳鸣鸾装作没看见一样转移了视线,心里不禁嘀咕了一句。
二楼的安郡王倒是心情不错,看着柳鸣鸾欢笑的模样不禁轻笑出声,而后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身后站着的驿丞和秉钦都吓了一跳,安郡王拿着茶杯在栏边站了起码有一刻长,这寒风冷雨的怕是茶水早就冷透了,安郡王竟然就这样喝了下去。驿丞吓得膝盖一软,直接跪下了,生怕安郡王因为喝了冷茶而生气。秉钦赶紧上前去想要给安郡王换茶杯,不想安郡王如梦初醒般惊讶:“何故换茶?”
秉钦赶紧解释道:“王爷,茶水怕是早已冷透,属下失职没有及时给王爷续上热茶。”
“茶水冷了吗?”安郡王这时才反应过来,认真感受一下茶杯的温度,真的是冷的,不禁哑然失笑,自己心头一片火热,根本没注意这茶水是冷是热:“无妨,本王不觉得茶冷。”
秉钦看着安郡王随着京城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喜悦的神情,不禁心下感慨,看来王爷筹谋数月的事情是要实现了。
眼看回京这一路,从深秋走到了寒冬,终于在十二月初的时候到达了京城。
之前和问雁一起去临甫的时候,就觉得临甫比达尔繁华热闹很多,然而到了京城外,那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城门楼就已经让柳鸣鸾和问雁惊掉下巴,进城之后,眼睛根本都不够看,耳朵都听不过来,嘴巴除了咽口水的时候闭上一下,其他的时候都张得大大的。
宽阔笔直、纵横交错的御道和主干道上充满沿街小贩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市民们讨价还价的喧哗声、过往车辆的马蹄声、车轮声、酒肆茶馆里的喧闹声、街头艺人的说唱声,各式车辆、轿子、行人在街道上汇成流动的河流。
“小姐你看,卖年糕的。”“哎呀,还有冻梨、冻柿子。”“这好像是吹糖人……”“哇,这是香烛的味道,京城的蜡烛都这么好闻吗?”
柳鸣鸾和问雁在京城西城东看看西看看,东问问西问问,大半天时间过去了终于来到了西城那家比较有名的医馆:立安医馆。
柳鸣鸾一进医馆就认出了哪个是自己的大伯,因为和自己的阿爹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但是比阿爹年轻很多,这也难怪,阿爹虽然年岁小一点,但是在西北那边,还是戍边军营中,风吹日晒的怎么可能不显老?
柳立在堂前坐诊,一抬眼看到一个高挑挺拔、肤白俊美、眼含探询的少女,立刻就知道这是自己的侄女柳鸣鸾,赶紧起身一边差学徒去喊自己的妻子出来迎接柳鸣鸾,一边让煎药小仆赶紧停手,去学馆把自己的儿子柳忠渊叫回来,家人晚上好好聚聚,给柳鸣鸾接风洗尘。
“十五年没见了,这都长成大姑娘了。”大伯母殷氏情不自禁的伸手摸了摸柳鸣鸾的脸:“当初跟你爹娘去西北的时候,你还是个刚出生的小婴孩呢。”
“大伯母,您看上去好年轻啊。”柳鸣鸾感叹了一句。这是真心感叹,按说大伯母应该比自己的阿娘大好几岁,阿娘在西北那地儿就已经算显年轻的了,这个京城大伯母竟然比自己的阿娘看上去还年轻,还那么的风韵犹存。
“哎哟,老啦,老啦,比以前老多了,这几年在医馆操持的都老啦。”殷氏嘴上自谦,但听了这话还是很开心。
“每晚阿桐给你熬的美容汤你可没少喝呀。”柳立打趣了一句。
柳鸣鸾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这立安医馆还有特殊的美容方子呀?我得给我阿娘讨要几份。”
殷氏和柳立直接笑开了:“哟哟哟,这才刚来就想着从这里带东西回去了?急什么?京城里好物件儿多着呢。”
正说着,堂哥柳忠渊回来了。学堂本是不轻易准假的,但听说柳鸣鸾这常国第一女武官是柳忠渊的堂妹,还进京面圣了,立刻就准了柳忠渊四天假期,三天迎客,一天送客。
第一眼看大伯的时候,觉得大伯是年轻版的阿爹,看到堂哥的时候,觉得堂哥和大伯长得不太像,和大伯母长得倒是很像,身为男子却长着一张窄脸,或者可以说是心形脸,没有特别突出的棱角,颧骨下颌都相对柔和,下巴尖尖的但不凌厉,整体没有攻击性,眼珠又黑又亮,看柳鸣鸾的时候眼神真诚、温柔,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给人一种踏实、可靠、温柔、愿意倾听的感觉。
“这才是大哥的感觉。”柳鸣鸾对这个堂哥的印象可好了。
晚上医馆关门歇业,一家人在屋子里团聚,学徒孙诚和煎药的小青蒿都一起上桌,好吃好喝的都上,听柳鸣鸾神采飞扬的分享去协助云国之战如何惊心动魄,一直到半夜才纷纷散去休息。
殷氏之前就接到了柳联的家书,所以早早的就收拾出了一件卧房给柳鸣鸾休息,甚至还怕照顾不周,特意把自己的丫鬟阿桐也放到柳鸣鸾身边伺候。
“原来京城的生活这么好啊,那阿爹阿娘当初为什么要去达尔呢?”临睡前柳鸣鸾情不自禁的感慨了一句。
问雁沉默了一下说:“可能征丁的时候就征到了老爷呗。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今天到了柳家的医馆之后,想到了当初奴婢刚到柳家的事。”
“嗯?刚到柳家的事?什么事?”
“当初第一次见小姐你的时候,觉得你和老爷夫人长得不大像。今天看到医馆的柳大夫、柳夫人、柳公子之后,又想起了这件事。”
“……是的,我也发现了。大伯和我爹长得多像啊!堂哥和大伯母长得多像啊!我长得……确实是也不像爹,也不像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