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更加专注于工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需要成绩,需要认可,需要在这家公司站稳脚跟,需要……有朝一日,能拥有更多与他平等对话的资本。
我负责的模块屡次受到表扬,在部门内的声望悄然提升。与江屿的工作交集也越来越多,他似乎越来越倚重我的技术能力,交给我的任务也愈发核心。
我们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公开场合,他是江总,我是闻工,界限分明。但在偶尔的深夜加班后,他会自然地提出送我回家,或者在只有我们两人的电梯里,问一句“最近还好吗”,语气里的温和,偶尔会越过上司的界限。
我小心翼翼地回应着,既不敢靠得太近,怕泄露心底翻涌的岩浆,也不愿退得太远,舍不得这片刻虚幻的暖意。
*
直到有一天,公司内部开始流传一些小道消息——战略发展部可能有一个海外合作项目需要江总亲自去考察,据说,常驻国外的林修远先生,近期也有回国的计划。
这两个消息像两股暗流,瞬间搅乱了我勉强维持的平静。林修远要回来了。那个名字,像一道深刻的烙印,提醒着我青春时代所有的卑微和求而不得。
果然,不久后,江屿的出差通知正式下达,目的地是欧洲某个以艺术和设计闻名的国家,正是林修远所在的城市。我作为核心技术人员,被点名随行,负责对接项目中的技术细节。
出发前,我鬼使神差地翻出了那个藏在行李箱夹层的小铁盒,里面,褪色的小熊创可贴和那张字迹模糊的纸条静静躺着。我看了很久,最终没有把它们拿出来,而是将铁盒重新塞了回去。仿佛带上它,就带上了我全部孤注一掷的勇气。
*
出差行程紧凑而高效。江屿在工作状态下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和掌控力,与对方代表的谈判、对合作方公司的考察,他都处理得游刃有余。我则全力配合,确保所有技术层面的演示和沟通万无一失。
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表现是满意的,眼神中赞赏的意味越来越浓。偶尔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结束一天工作后,我们会一起找家安静的餐厅吃饭。脱离了熟悉的环境,他似乎也放松了些,会跟我聊起一些对行业发展的看法,甚至偶尔会提及留学生活中的零星片段,但都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关于感情的私人领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