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堇色之局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因为有吴锦承敲章,办报的事情解决得很快。基本上当天把东西往印刷部一送,一百份一批的复印件就一批一批地往各部门递。

各部门看过就立刻签了名,对法律有建议的,再自己整合往□□送。几乎是第二天中午刚过,《和国二十年与办报相关立法》就抄好送到了各部门部长手里。

吴锦承肯定满意,但具体什么表现我不知道。因为当时我在监督局,处理□□那几个与“审讯致办报学生死亡案”相关人的事儿,这些人不用大处理,虽然平时肯定也没少干过激的事儿,但赶上这个案子纯属倒霉。

当然,我们不能明面上跟他们说,所以该审还得审。只是把这些人往水泥间里关上一晚,第二天再拉出来审,就纯是我自己的主意了。

□□审人过程中死了个人。一年里总会有那么七八件,这几年算少了,以前还要多。

就拿这次说,死的大学生是奎文大学的,这个学校没有推荐信也能上,□□抓人基本上也是瞄着这种学校抓。大学生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手常年泡在什么东西里,如今是洗不干净的黑,□□发现人死了以后,就连夜把人送到了医院,找了个年轻的官扮大学生的同学,说大学生是突发疾病死的。

父母也都被唬住了,嚎啕大哭着怪罪自己,把孩子带回乡下埋了。我知道可以拿这事儿做文章的时候,孩子已经被埋了三天了,所以什么尸检报告都是假的,反正我说了,他的父母也只能信。

他的父母说了,写小报的也只能信。

此时此刻,我站在审讯室旁的隔间里。隔着单向的玻璃,我和那个写《大学生刘进国死亡事件》的编辑并肩而站,前天晚上他就被抓了进来,在水泥间睡了两夜。他的眼睛猩红,显然没有休息好,他的两只手攥成拳头按在桌子上,眼睛直勾勾的,一眨不眨地盯着审讯室里早被吓坏的负责人。

“这个是专门负责刘进国案子的审问员,你也看到了,我们还是很重视这个案子的。”

“重视?”他红着一双眼睛转过头,直勾勾瞪着我。这样的眼神是最吓人的,因为一个极端愤怒的人,是难以预估行为的。

但我还是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警卫不动。

“当然重视。这些人昨天就抓进来了,关了一个晚上,还指不定要关多久呢。”我一字一句说得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

“昨天才进来?我前天就被你们连夜弄进来了!”他不怕我,说话抑扬顿挫,但显然没什么力气,只空有愤怒。那就更没什么好害怕了,我转头摆了摆手,示意警卫出去。

等门关上,隔间里只剩下了我和他。

“你写了那个案子,什么感觉?”

“什么感觉?愤怒!”

“就是这个感觉。如果你不写,就会一直有这样的感觉。”

他皱起眉,显然我没按他预估的来。

“你可能还不大清楚。”我从包里掏出一张由吴锦承盖章、通知各部门办报单子的复印件,递给他,“因为你的小报,总领已经意识到开放舆论的重要性了。”

他脸上表情不变,但手微微颤动。

“抓你,主要是因为在你之前明令禁止办报是事实,我不得不抓你。”我停顿下来看向他。

他抬起头,脸上这才流露出不过二十岁人该有的神情,一双眼睛发亮,嘴微微颤动,伴随着说话,眼泪“唰唰”地往下淌:“没事......我做的事儿有用就行,是要审、要关、要死,都无所谓。”

我们在沉默中相视许久,但我确定他的眼睛早被眼泪糊干净了。我慢悠悠开口道:“你今天就可以回家。”

“什么?”

“你的案子比较复杂,我们需要找一个时间才能处理。”

他听懂我话里的意思,却不敢确定,就想用手背抹一把眼泪,好看清我的表情。结果两天没洗手,水泥房又格外脏,一抹眼睛,就疼得直叫。

外头人没听清是男人叫还是女人叫,就想往里冲。温清来呵斥着把他们叫停,才算没进来。

我从兜里掏出一张帕子,递给他,他一边擦眼泪,一边道谢。

“你叫什么?”

“晋辞华。”

我点了点头,算记住他的名字。

“回家吧。”

-

我打开门,温清来先其他人一步上来,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保释单,我在上面签了名。警卫就懂了意思,一左一右把人架起来,送到休息室去。

屋里就剩下一个警卫,以及我和温清来。温清来把保释单递到那个警卫手里,算是示意他出去。

等人走后,温清来才开口。

“这次一共抓八个人,实施抓捕的两个,审问员两个、一个记录员、签字的主任,还有前期调查的两个。”

“他们几个谁和曲靖走得近?”

温清来摇了摇头:“有几个连见都没见过曲靖,审了那么久,也就主任可以扯上点关系。”

“主任肯定不能弄。”我摆了摆手,“记录员和搞抓捕的,弄他们也没道理。”

“那就审问员里面二选一?”

“不用选。两个都弄,一个公开革职,一个停职记档案。这个你让小郑他们自己判断。”

温清来点了点头,最后问了一句:“其他人放了吗?”

我摇了摇头,笑着跟温清来说:“那不是太便宜曲靖了?对了,那个晋辞华什么来头?看着年纪不大啊!”

“他才十七。在望城教书,和那个死了的大学生是同一个地方的,听说了这件事后,就连夜写了小报,走了一天多到的海城。他也是运气好,正好碰到铅印厂工人上班,混进去找了个机会印了十几份。他也是聪明,就那么十几份还知道往像奎文那样的大学送。”

“不打到自己身上哪知道疼?和刘进国像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是下个刘进国。聪明。”我打心底里对他多了几分赏识,忽然我意识到什么,“教书?十七,不应该上大学吗?”

“大学基本是推荐信形式,不要推荐信的都招自己地方的学生。”温清来回答道,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从没觉得有什么,“我猜测,他一是不想读望城没有推荐信的学校,二是家里没钱,一直等着教授发现潜力就是浪费时间。只能利用教书,一边赚钱,一边指望参加交流会多认识人。”

“咱们这些东西,漏洞还多得很呢......”

温清来没有回复,只是等着我下指令。

我直直往门外走,让警卫把我带到晋辞华的休息室。他没人接,又累了那么些天,像个小可怜似地缩在角落,狼吞虎咽地吃着饭。

我刚刚在他面前坐下,温清来就已经把屋里的人都请了出去,替我关上了门。

“你没读大学。”

“是。”他饭菜在嘴里糊成一坨,回复完嚼了半天,意识到我们之间陷入了沉默,他才补充道,“没钱。”

“还有不想读你们望城的?”

“不是!”他激动地说道,饭粒就喷/出来了几颗,他慌忙从桌上捡回嘴里,甚至半站起来捡起掉到我面前的,又站起来左右看看。

我真怕他把地上不属于他的也捡到嘴里,急忙打断他:“那你说是怎么回事?”

“没有推荐信的学校,招生会困难很多。”他坐下,端着饭碗,继续说,“所以他们就没钱,没钱就喜欢要有钱的学生。有一点你说对了,我确实想来海城读书,但是也一样,比望城更差的平林省、岐城,都会有学生想来望城。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各个地方的人都想往上一级跑,有推荐信的学校无所谓招生多少,没推荐信的学校也不缺生源,普通学校就只能排队,又衍生出各种他们自己的套路,比如奎文大学,他们就会设置面试。”

“一旦涉及到面试,可操纵空间就变大。”我点了点头。

“是,所以刘进国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他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这方面一定没少花心思。”

“那不一定。”晋辞华否认道,“我跟他父母聊过,人都很老实。我相信刘进国是靠自己能力考上的,再加点运气,每个学校每年多少还是放十几个名额的吧!”

人家不老实的,也不会跟你讲。我心里暗暗这样想,面上却是一副点头认同的样子,话锋一转,我问道:“你对考大学的事了解多少?”

“不比那些办大学的了解,但比他们了解考不上大学的人。”

“我要你帮我写一份报告。”我没有询问,直接从包里掏出笔和纸,递到他面前,“我说,你记。”

晋辞华没有犹豫,迅速记录起来,我站起来走到他身后,对他向我展示出的信任无比满意。随后,我慢慢说道:

“一,推荐信学府高于非推荐信学府的公众认知;二,推荐信机制致使各院校形成独立圈子,从而导致阶级固化;三,海城院校与地方院校数量差异,导致学生因地域原因形成差异;四,各院校独立办校,致使其自由增设门槛、规则,出现不合理收费,“寒门难出贵子”的局面。”

“阶级固化,我能不能直接说,学位世袭?”

我愣了一下,尽力压住想要勾起的嘴角,点了点头。这是个有灵性的人,我原本想让他先吃完饭,拿上东西跟我回办公室写,却不想他直接拿起桌上的另一张纸,只用中指在桌上点了三下,便文思泉涌般地写了起来。

我坐在他的对面,闭目养神。一会儿后,门打开了,温清来走了进来,她把小郑他们拟的公告、以及对那两个审问员的处理结果都交给了我,最下面压着晋辞华的生平。

我扫了一眼,短短一张纸,字里行间只有两个字“普通”。若是这样一份简历,不加修饰呈给那些院校,他再当几十年老师都没用。我越想越觉得有些东西可笑,人本就是充满主观、大多势利的人,偏偏我们的制度,又那么充满信任地让本就站在高处的人去给人断前程。

我原本是打算给晋辞华写封推荐信,让他去读几年书,再直接去办报社。但此时我有了别的打算,满是“世袭”的官场也苦“寒门”许久了。

“写得不错,在这里署上名,跟我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哈喽我的脱线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