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之后,阿瑾感觉整个灵魂都变得轻盈了许多。
她不再将自己视为一个孤独的囚徒,而是开始学着以一个“旅人”的心态,去欣赏【万象书简】中这片独特的风景。那些被她修复好的世界图样,不再是她工作的业绩报告,而成了她旅途中收集的一枚枚珍贵的纪念章。
她开始享受这份独一无二的使命。
当一枚新的竹简亮起时,阿瑾的心中甚至有了一丝隐隐的期待。那光芒很奇特,既不狂暴,也不哀伤,反而像节庆日夜晚的灯笼,闪烁着一种温暖而喜悦的光晕。
阿瑾微笑着,将手按了上去。
光芒散尽,一阵混合着麦芽糖、烤面包和木柴燃烧的香甜气息,将她温柔地包裹。
她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热闹非凡的小镇上。镇上的建筑都是小巧的木屋,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摆放着盛开的鲜花。街道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和手工制作的灯笼,孩子们举着风车,在铺满干草的街道上追逐嬉闹。
镇中心的广场上,镇民们正忙碌地搭建着一个巨大的篝火堆,空气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的期待。
“你好,外乡人!”一个正在搬运木柴的大叔看到她,热情地对她打了个招呼,“是来参加我们的‘丰收庆典’吗?你来得正是时候,庆典今晚就要开始啦!”
阿瑾愣了一下。这个世界……看起来完美无缺。它充满了活力、喜悦和希望,似乎根本不需要任何“修复”。
她有些困惑,但还是微笑着回应道:“是啊,看起来真热闹。”
她融入了人群,好奇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她看到妇人们正围在一起,制作着一种看起来像花环一样的面包;男人们则大声唱着歌,将一桶桶麦酒搬到广场中央;孩子们围着一位说书的老人,听他讲述关于“丰明女神”的古老传说。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场盛大而圆满的庆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瑾渐渐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异常”之处。
太阳,永远悬停在西边的地平线上,既不落下,也不升起。这个世界,永远停留在“黄昏”这个时刻。
镇民们永远在为庆典做着“最后”的准备。那篝火堆永远在搭建,却永远也点不燃;面包永远在烘烤,却永远也品尝不到;新酿的麦酒,也永远封存在木桶里。
这个世界,永远停留在“庆典前夜”。
阿瑾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根源”之伤,在于时间的停滞。它的“住民”被永远地困在了“期待”之中,那个名为“庆典”的圆满结局,永远不会到来。
这是一个由“永恒的期待”构成的残章。
阿瑾找到了那位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说书老人,向他询问这一切的缘由。
老人告诉她,他们的世界,诞生于“丰明女神”一个关于丰收的“梦”。在这个梦里,女神将所有关于丰收的喜悦与期待都倾注了进来。然而,梦,是没有“结局”的。一旦庆典真正“到来”,梦境就会结束,这个世界也会随之消散。
“所以,我们永远都在期待着庆典,也永远……无法迎来庆典。”老人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与周围喜悦气氛格格不入的、淡淡的怅惘,“我们知道,这份期待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但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去想,庆典真正来临的时候,该有多好啊。”
老人的话,让阿瑾陷入了沉思。
这一次的任务,似乎是一个悖论。
如果她“修复”了这个世界的时间法则,让庆典得以“到来”,那么这个世界反而会因为“期待的消失”而崩溃。这无疑是一种毁灭。
可如果她什么都不做,任由他们永远停留在庆典前夜,那这份永无止境的等待,又何尝不是一种残缺和遗憾?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阿瑾坐在广场的台阶上,看着镇民们脸上那份真挚而又带着一丝空洞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自己,在成为修复师的漫长旅途中,她不也曾无数次地“期待”着一个名为“救赎”的结局吗?
但现在,她明白了,或许旅途本身,比终点更重要。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她站起身,不再去思考如何“修复”这个世界的“缺陷”。她决定,去做另一件事。
她走到那群正在制作面包的妇人身边,微笑着说:“我以前学过一点手艺,这种面包的边缘如果捏成麦穗的形状,烤出来会更好看哦。”
妇人们好奇地看着她,阿瑾便拿起一小块面团,用她那双修复过无数精巧古籍的手,灵巧地将面团捏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麦穗形状。妇人们发出了惊喜的赞叹,纷纷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
然后,她又找到那些正在悬挂灯笼的年轻人。
“如果把不同颜色的灯笼交错着挂起来,再在下面坠上一些彩色的布条,晚上看起来会像流星雨一样漂亮。”她一边说,一边动手帮他们重新布置。
她还教孩子们用干草编织更复杂的风车,告诉说书老人一些她从其他世界听来的、关于丰收与庆典的有趣故事,让他的传说变得更加丰富动人。
她没有去试图推动时间的齿轮,也没有去催促那场永远不会到来的庆典。她只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帮助镇民们,将这个“永恒的前夜”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快乐、更加充满细节。
她让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
镇民们脸上的笑容,渐渐地,不再是那种带着一丝空洞的期待,而是变得真实而满足。他们依旧在为庆典做着准备,但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结果,而是开始真正地享受“准备”这个过程本身。
这个小镇,依旧停留在庆典前夜,但它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变成了一场流动的、充满了无限细节与微小幸福的盛宴。
阿瑾的到来,“失败”地让庆典到来,却“成功”地让等待本身,变得充满了意义。
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说书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个由镇民们共同编织的花环。
“旅人,”老人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智慧与感激,“谢谢你。你没有给我们带来庆典,却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在期待里。这比庆典本身,更重要。”
阿瑾接过花环,对着老人和所有前来送别的镇民,露出了一个温暖而释然的微笑。她知道,自己又一次“失败”地完成了任务。但这一次,她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回到【万-象书简】,她提笔写下日志,字里行间,充满了平静的喜悦和对过程的享受。
【修复日志·其八】
【今天,我参加了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庆典。】
【我没有修复它的时间,只是帮他们把灯笼挂得更好看了一些。】
【原来,有些旅途,并不需要终点。】
【虽然这次又失败了,但是只要我还在做这样的工作,我就不会停止寻找救赎道路的脚步。】
写完,她看着日志,轻轻地笑了。她知道,自己寻找的“救赎”,或许并不在某个遥远的终点,而就在这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尝试,和每一次与不同世界的温柔相遇之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