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陈靖的南下,宛如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月南泥潭,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
此番他奉皇帝密旨,携雷霆之势,不仅接替了渎职获罪的蒋宪,更总揽月南六道所有军政大权,生杀予夺,皆可便宜行事。
为彰显天威,他自天策七卫中再调两千精锐禁军,更从京畿、天辅、玉琼、开阳等北方腹地诸道,紧急征调了三万余地方道军。
一时间,百户、千户、指挥使等各级将官近百人,率领着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天泉道蜂拥压境。
近百年来久无大战的南方水乡,何曾见过此等阵仗?战云低垂,压抑得令人窒息。
而与此同时,“南欧秘宝藏于灵泉县”的江湖传言,如同野火燎原,更给这座古城添了无数变数,引得无数江湖草莽、世家大族乃至隐世高手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里,水面之下,暗潮愈发汹涌。
雾鸦司的情报网络此刻展现了其无孔不入的威力,很快,一份关于康王南下兵力的详细情报便摆在了李晓月的帅案之上。
“天策七卫禁军增至五千,月北各道调集的精锐道军三万,再加上天泉道本地拼凑的四千杂牌……近四万人马……”李晓月纤细的手指划过纸上的数字,秀眉紧蹙,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抬起手,揉了揉因熬夜布防而酸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四万朝廷大军,云集灵泉一县之地,康王此番……是打定主意要以泰山压顶之势,将我归月军彻底碾碎。”
“不仅如此。”祈文君慵懒地倚在椅中,手中把玩着细腻的白瓷茶盏,语气却清晰冷静,“随行的还有‘护国八柱’之一的赵承启。此人为神枪门掌门,乃是从边关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她抿了一口清茶,目光转向李晓月,带着几分探究,“这几日与贵军合作甚是愉快,却还不知贵军家底究竟如何?面对如此强敌,李统领麾下,有多少兵马可与朝廷抗衡?”
李晓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再次翻看起案头厚厚的兵员名册与粮草账簿,指尖一行行划过,最终沉重地合上。“若是紧急征召各地屯垦的青壮,加上南凌县驻守的全部精锐,倾其所有,最多……也只能凑出九千可战之兵。”这个数字说出来,连她自己都感到一阵无力。
“真是蹊跷。”红娘子柳红绡抱着双臂,眉宇间满是疑惑,“北蛮大周近年来屡屡犯边,天乾败多胜少,边关吃紧,按理说朝廷应无力南顾才对,怎会突然抽调如此多的北方精锐南下?”
“柳统领有所不知。”祈文君放下茶盏,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就在去年年末,大周皇帝拓木尔吉已然驾崩。继位的小皇帝拓木尔肖年仅十岁,朝政由墨瀚亲王拓木尔延把持。如今大周国内,宗亲贵族争权夺利,乱成一团,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余力南侵?朝廷正是看准了这个空档,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挥师南下。”
“雾鸦司的消息果然灵通,竟连关外之事也如指掌,佩服。”李晓月由衷赞道,心中对雾鸦司的潜力有了新的评估。
“互通有无,皆是生意罢了,李统领过誉。”祈文君谦逊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说起来,那大周拓木尔皇族之中,倒也有一位与李统领年岁相仿的奇女子,堪称草原明珠。”
李晓月闻言,微微抬眸,耳朵不易察觉地动了动,显露出几分兴趣。
“此女名为拓木尔菡,正是当今大周小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她在草原上声名远播,人称‘红鞍烈马的山丹花’,不仅骑射无双,更兼通晓谋略,文韬武略,恐怕不逊于李统领多少呢。”祈文君娓娓道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比较的意味。
“北地苦寒,莽莽草原,竟能孕育出这般女子?”红娘子有些不信。
祈文君轻笑摇头:“柳统领莫要小觑了天下英雌。这拓木尔菡虽是胡女,却极为仰慕我汉人文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为方便往来,还给自己取了个汉人名字——周珞菡。”
“周珞菡……”李晓月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若有所思。忽然,她像是被点醒了什么,立刻取过一张信纸,提笔蘸墨,飞快地书写起来。
“李统领,您这是?”祈文君见状,面露不解。
“先父当年举义之初,曾暗中联系敦灵道蛊苗沈氏,得其倾力相助,我归月军方能在南凌县立足,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李晓月一边运笔如飞,一边解释道,“不瞒你说,我这一身双刀技艺,便是师承自蛊苗四恶之一的 ‘舞苗双刀’仡轲琴。”
她顿了顿,笔尖不停,继续道:“我幼时曾随师父在敦灵道益县学艺数年,与沈家大小姐沈青瑶一同习武,情同姐妹。先父与现任敦灵道使令沈鹤云更是八拜之交。如今局势危殆,唯有修书一封,向沈世伯陈明利害,请其看在昔日情分与唇亡齿寒的道理上,速发苗兵驰援,或可缓解我军正面压力。”
祈文君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许,点头道:“自沈氏先祖沈天罡平定西南,入主敦灵道以来,整合土司,经营地方,至今已历百余年,四世经营,沈氏早已成为蛊苗共主。敦灵道使令一职世代由沈氏继承,俨然国中之国。若李统领真与沈氏有如此深厚的渊源,求得援兵,确是眼下破局的关键一步。”
李晓月迅速写好书信,小心吹干墨迹,装入信筒。“如今我军将领皆有重任在身,分身乏术。祈当家,不知可否请雾鸦司的兄弟,代我将此信送至益县道衙,面呈沈使令?”
祈文君闻言,却缓缓摇头,婉拒道:“李统领,非是我不愿相助。此等求援大事,由归月军核心之人亲自出面,方显郑重。况且……”她话锋一转,神色略显凝重,“据我所知,如今的敦灵道也非安稳之地,内部势力错综复杂。送信之人需得智勇双全,胆大心细,更需懂得随机应变,方能穿过重重阻碍,说动沈使令下定决心出兵。”
李晓月面露难色。她手下几位得力统领皆已派往各处要地布防,原本属意的谋士苏挽州又需全力操练新编水军,实在抽身不得。
“若李统领信得过。”祈文君看着她,眼中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人。此人武功智谋皆属上乘,更与你关系匪浅,由他出使,再合适不过。”
李晓月与她目光交汇,瞬间明白了她所指何人。心中虽有不忍,将如此重任压在尚且年少的他身上,但眼下局势如火,实在没有更稳妥的人选了。她深吸一口气,决断道:“也罢。传令,命洛长离即刻前来听命!”
……
敦灵道,与天波道西南接壤,境内多是连绵不绝的原始丛林与瘴气弥漫的陡峭高山。唯有中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处难得的盆地,数条高山雪水汇成的河流在此交织,冲击出一片富饶的绿洲。
这片绿洲之上,矗立着敦灵道唯一的城池,也是其治所——益县。
益县西侧,是盆地的天然开口,扼守于此的,便是闻名西南的镇西关。出了此关,便是广袤无垠、部落林立的蛊苗族传统聚居地了。
神月开国之初,天下划为十二道,并无敦灵道之名。
当时西南疆域部落纷争不断,相互攻伐。其中,以用毒养蛊之术闻名的蛊苗族逐渐崛起,仡轲氏一度称霸西南。然盛极而衰,仡轲氏后期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各支系利用蛊毒相互倾轧,将西南变成了人间炼狱。
直至时任天波道都指挥使的沈天罡,率精锐兵勇深入西南,在如今益县之地修筑堡垒,一面武力镇压叛乱,一面招抚愿归附朝廷的蛊苗分支,历时二十余载,方平息祸乱。
沈天罡劝课农桑,开发山林,更娶仡轲氏女为妻,令家族子弟与蛊苗广泛通婚,渐获人心。临终之际,朝廷下旨,划西南为敦灵道,设治所益县,封沈天罡为首任使令兼司使,并默许沈氏世袭此职,统辖蛊苗各部。百余年来,沈氏与蛊苗血脉交融,早已不分彼此。
……
而此时,在前往益县的崎岖山路上,洛长离正聆听着白曜讲述的这段历史,同时咬紧牙关,背负着一个以粗麻绳紧紧捆扎、塞满了沉重铁块的巨大行囊,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攀爬。
那行囊方方正正,体积几乎比他整个人还要大上一圈,压得他腰背深深弯下,每一步都在湿润的泥土上留下深深的脚印,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衫。
白曜则姿态翩然地端坐于行囊顶部,一袭白衣在苍翠山色中分外醒目。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少年驮着巨石,而巨石之上,还承载着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速度慢下来了。”白曜清冷的声音自上方传来,随即屈指一弹,一缕冰凉的指风掠过洛长离的脸颊,带来一丝刺痛的警示。
“师、师傅……”洛长离气喘吁吁,四肢并用,模样颇为狼狈,“这出使敦灵道求援,事关重大,十万火急……咱们这、这磨炼轻功的法子,能不能……缓一缓?”
“哦?”白曜眉梢微挑,语气平淡无波,“前几日是谁在我耳边念叨,说若能习得为师一半的轻身功夫,死也甘心?既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说着,她轻轻拍了拍身下的“铁块背包”,无形的压力陡增。
“师傅您身法如仙,踏雪无痕,”洛长离苦着脸道,“难道当年也是靠着背这种大铁疙瘩练出来的?”
“你体内真气至阳至刚,沛然莫御,却也因此极难精细掌控,刚则易折。”白曜耐心解释,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此法名为‘负山诀’,看似笨拙,实则意在迫使你将每一分真气都用于支撑己身,细细体悟气劲流转、轻重变化之道。唯有置之死地,方能后生。用心感受,破而后立,方能真正入门。”她抬眼望了望前方隐约可见的城郭轮廓,“前方便是益县,再坚持两个时辰便到了。”
洛长离哀嚎一声,甩了甩头,汗水四溅,却也只能认命地继续向上攀爬。
爬了片刻,他眼珠一转,忽然嘿嘿笑道:“师傅,若是徒儿此番坚持下来,顺利完成任务,您……能不能给点奖励?”
白曜俯下身,清冷的面容凑近他耳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幽兰冷香,语气中难得带上了几分调侃:“你心中早有算计是不是?说罢,想要什么?”
洛长离心跳骤然加速,脸上发热,鼓起勇气道:“徒儿听说……益县特产的百花簪工艺精巧,冠绝西南。徒儿想……想买一支最美的送给师傅。不知师傅……可否戴上让徒儿看一看?”
话音落下,周围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洛长离心如擂鼓的声音。他不敢抬头,生怕看到师傅拒绝或恼怒的神情。
沉默,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
良久,头顶才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应:
“嗯。”
仅仅一个字,却让洛长离如闻仙乐,瞬间仿佛有无穷的力量从四肢百骸涌出,攀爬的速度陡然加快,恨不得立刻飞到益县城中。
最终,他只花了一个半时辰,便抵达了益县那斑驳古老的城墙之下。
……
翻越最后一道山岭,沿着狭窄残破的官道,洛长离终于踏入了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古城。城墙由巨大的青石垒成,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道路两旁,行人大多身着色彩鲜艳、纹饰繁复的蛊苗族传统服饰,银饰叮当作响,风情迥异。
洛长离刚拖着那个显眼至极的大背包靠近城门,一名头戴插着艳丽羽毛大檐帽、身着轻便竹甲的守卫便上前一步,伸出手掌,面无表情,用生硬的汉话拦住了他:
“外地人入城,每人需缴纳二十两银子。”
神月王朝和天乾王朝相当于现实的中原王朝,为了方便叙述,称之为汉人、说汉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敦灵蛊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