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地名。
它囊括了虞州,扶月州,琥州,邺州,樊州五大州,还有周围的十三关。
又称五州十三关。
实际上,北境占地比大夏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大。可因大晏时时进犯,经济十分萧条,文化也相对落后。
姬宁仰头望着城门上方斗大的“虞州”两字,不知为何心下隐隐不安。
思虑片刻后,策转马头到马车旁边:“卿卿,我怎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的很?”
素手慢慢撩起车帘,随后一张苍白又不失柔美的小脸探出来。
姬卿看着城门大开且无人把守的门口,手撑起下巴,面色渐渐变得凝重,担忧地看着自家哥哥:
“你——的直觉一向很准。”
得到她的回答,姬宁肃了眉,驾马隔开些许距离。
少年一身银色披风,立于马上,在刺目的太阳下折射出来的光芒,彷佛他整个人沐光而来,隐隐令人不敢直视。
“传令下去,军士分时段入城,以免惊扰百姓。陈三二,你点两百人,”
他牵着马原地转了两圈,随即大手一挥,发令道:
“随我进去。”
因城门是敞开着的,是以大家很轻松地入了城。
入了城才发现里面和外面完全是两幅光景:街上来往的人极少,至多不超过五人,皆以惊疑的眼睛盯着这一大群外来者。原因无他,实在是他们人数太多且服饰过于怪异。
满大街连一个摆摊的都没有,有的摊位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一看便知长时间没有人打理。
整个虞州像是一座空城!
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姬卿也是暗自吃惊:她进城门前还特意带了幕离,现下看却是多余了些,因为她放眼望去,街上竟看不到一个女人!
肉眼所见之人皆是全身都用黑色长袍包裹住,只露出一双双眼睛。
众人惊诧之时,一阵马蹄声临近。
来人一下马就直奔他们而来。
一张国字脸,络腮胡,相貌端正,眼底透着精明:“您就是姬世子吧?下官徐络,奉命特来迎接世子,请各位先随我来。”
姬宁转头望了望自己的身后一大群人,轻轻颌首。
马车内的姬卿却是略微偏了头,视线落在了那人身后,透过窗轻轻拉了拉哥哥的衣袖,示意他往那人身后看。
姬宁淡淡抬眼望去,只看见一个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血人被拖在马后——年龄看上去不大,浑身上下看不出一团好肉,一动不动,看似已经昏迷。
徐络察觉到着二人的视线,不着痕迹地策马挡在了那人身前:
“此人是一桩案子的逃犯,今日才将他抓住。世子,诸位,还是先随下官先安置吧。”
姬宁这才收回视线,跟上了他。
徐络先是将两百军士统一安排在了卫所,又将姬宁等人引到一处大宅子内,安排妥当了之后,朝姬宁拱手作了个礼:
“世子,这便是为您准备的住所,您看,可满意?如不满意,下官当在为您寻一处宅子。”
“没事,挺好的,”
姬宁并不挑,凭心而论,他是真觉得徐络找的这个地方挺好的。
整个宅院坐北向南,是个四进的院落。地处主街中心,推开大门便是街道,关键是距离每条街都很相近。
只是按常理讲,他这安排却是有些不合规矩。
从京城派出的官,落在地方上应该是有自己的府邸的,更不要说他领的这个职位品级可是不低。
但姬宁想看清楚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选择按下不表。
“那下官还有事,这先告退了。”徐络又拱了个礼,准备退下。
一旁的姬卿却瞧着徐络,微蹙了下眉:
“徐大人,方才你抓的那个人所犯何事?能否透露一二?”
闻言,徐络眼中飞快地闪过了一丝不耐烦,弯下腰对着她一福手:
“此事不方便透露,还望小姐不要为难下官。”
见状,姬宁对着姬卿缓缓地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可冒进,而后对徐络说:
“好,那徐大人先下去忙吧。”
姬卿则不死心地侧过头去看门外被栓在柱子上的少年。
少年微低着头,侧脸勾出了柔顺的弧度。
从她这个角度看,熟悉,太熟悉了。
在哪里见过呢?
她正暗自思索着,便见少年突然抬起了头。与她目光相接的霎那间,她见他的眼睛蓦地爆出巨大的——狂喜?
方想上前问个究竟时,却被姬宁叫住,再转过头时那少年已然不见了。
姬卿一面走近一面在心里暗想:回头一定要把那名少年的来历搞清楚。
“沈哥哥来信了?”
“恩,意归问我们是否一切安好。”
徐络骑在马上,一脸讥讽,回头看着身后的少年道:
“不是挺能跑吗,怎么不跑了?”
少年也不答话,幽深还带着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那眼神,象看将死之人,生生的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须臾,徐络反倒笑了:
“我倒奇怪,你这小子到底什么身份,贵人居然派我连夜护送你回京城?”
被拴住的少年摇头自嘲一笑,眼底带了一丝自厌,喃喃说出一句:
“鹤鸣。”
徐洛这下真吓了一跳:
“你不是哑巴?”
少年却不答话,只顾自不断重复方才那两个字。
徐络无奈:怕不是哑巴,是个傻子。
走了不久,他看那人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又犯了难:他怕把这小子拖死了,可那位贵人偏生又吩咐了不得弄死。
于是他只得花钱买了辆辇车,把人挪在了车上。
期间那小子一动不动,若不是眼珠子还时不时地转几下,徐络几乎就要认为自己带的是个死人。
他赶路实在无聊,便主动起了话头:
“喂,我好歹看了你这么多年呢,你跟我说说呗,你是犯什么事了啊?不对啊,你当时那么小。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杀你啊?”
那少年还是一言不发,目光呆滞地低着头,也不知在看什么。
徐络摇摇头:这大夏人,心思就是重!
北境早晚气候温差极大,白日里尚算可忍受,夜里就狂风大作,不多时又开始下起了雪。
大家赶路都很是疲累,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睡个好觉。
于是第二日,姬宁自然睡过了头。
可当他用完早膳还没见到徐络的人影,当下便有几分不悦:便是再怎么偏远的地方,军纪也不该如此涣散。
过了已时还不见人来,姬宁皱着眉头唤来曲直,问他:
“徐络还没来?”
“尚未。”
“尚未?”他反问一句,曲指轻扣着桌面,看着窗外从空中慢慢洒下的雪,刚要启唇继续问。
就听见门外传来急急的叩门声:“世子,人不见了!”
曲直上前将门栓拉开:“怎么了?”
“徐络出城了,出城以后就不见了”
姬宁闻言微微诧异地扬起头:
“哦?他一个人甩掉你们两个人?”
青风有些惭愧地埋下头:“此人极为谨慎,又很是熟悉地形。他起先带着我们在城内乱绕,东绕西绕的就给绕丢了。”
“我来了他走了?这是什么道理?”
姬宁负在身后的五指渐渐攥紧,思量了半刻后脸色一沉道:
“将北境提督请过来。”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一名身着官服,戴了官帽的人急匆匆的赶来,慌乱之间还差一点撞上了曲直。
来人个子瘦瘦小小的,官帽也戴的歪歪斜斜,看见姬宁——“扑通”就一下跪倒了:
“小的北境提督赵居安,不知世子殿下今日大驾光临,未能远迎,求殿下恕罪。”
这人消息未必太灵通了一点,这么大群人,还有那么多军士都入驻一晚了,这才知道消息?
“赵大人,你这名倒起的好。不知字是如何,我看应该是思危吧。”
居安思危,岂不是好?
那位赵大人有些赧然地笑了笑。
姬宁上前一步,带了点审视的目光看着他:
“赵大人,城门口为何没有守卫?”
赵居安愣了一会儿,回:“虞州向来如此啊!”
“向来如此?”
“对啊,虞州作为北境的门户,百姓们大多闭门不出,况平日里极少有外来人进入。这天气如此寒冷,站在门口一天,不冻得半死也得冻伤了。这里的情况,陛下也知道啊!”
赵居安一脸无辜,看上去不像在说谎。
“陛下知道?”姬宁追问。
不对,若是皇叔知晓,必定会告知他,他不记得临走时他他提过此事。
不料,赵居安看着他明显的不信,脸色也开始不虞起来:
“不知世子来此处有何贵干?小人还有公务在身,如若没什么事,小的这便告退了。”说着竟是要拂袖而去的模样。
姬宁被他搞糊涂了,连忙开口:
“不不不,等等,等等,赵大人——你没收到京城的文书?”
“什么文书?”
姬宁见他一脸莫名的模样不似作伪,眼里闪过一丝困惑,倒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将自己那份就任文书和符节拿了出来。
前朝军中之前出过调令丢失,后有人捡到冒名顶替的。当今陛下登基后,为防止有人冒充,都是从上面下派一封就任文书,自己再随身携带一封。
赵居安接过去,细细看过,目光落在“总督军务镇北大将军”几字和末处加盖的皇帝玺印之后,惊的满头大汗,慌忙又要跪下来:
“下官不知啊,若是知晓,岂敢怠慢?”
姬宁双手扶住他的肩,止住他下跪的势头:“行了,赵大人,带我去见见虞州其他官员吧!”
说完附耳对曲直悄声吩咐:“叫城外的人先不要入城。”
他倒要看看这些人是怎么个情况。
赵居安忙领命带他前往,看着他的目光满是惊疑不定。
少年:你才是傻子!你们全家都是傻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九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