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京阙雪 > 第1章 故人归

第1章 故人归

数十年前,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世族褚、秦、罗、三氏随姜氏豪杰一统天下。

谷雨潇潇,山河远阔,四人跃马远眺于大好江山万里,定乾坤,安盛世,最终迎姜氏坐于王者之座——称帝王之尊。

季春时节,太祖崩于蓬莱。至此,姜氏储君应天从民,王朝——新帝即位。

不过三载,今帝儿时的三位挚友,战神褚兰泽大将军战死边关,定国公秦蘅自裁于养心殿,太子太师罗嵩岳上书辞官,举族离开京师。

——

人间四月天,杜鹃满山,满城落花。

当朝阁老梁书文幼子梁朗的加冠礼,为此大邀朝野内外门生及友人。

男宾皆留于外院观礼,女眷则随阁老夫人相邀留后花园品花吃茶。

正逢院外众皇家宫娥端盆鱼贯而入,有世家贵女讶然:“荔枝酒?听闻此酒公主最是喜爱。”又见那众多宫娥:“莫非是公主亲自而酿送来梁家?”

当今陛下荣宠皇后,也甚喜她所出的一双儿女。

东宫的皇太子及天之娇女贞蕙公主。

庭园内,瑶瑶丝竹声传入,廊庑下有小丫鬟顶着细雨端送来几碟糕果,递至一身着绿竹缠枝罗裙的女子面前:“罗姑娘,这是我家小姐特意为你准备的。”

罗昭星坐在园中一角,倚在美人靠上,看着一池碧波,眺望对岸一树松柏。清冷的不易让人近身,无论周身有多少世家贵女,名门之妇注视着她。

她回眸望向那碟子糕果,淡淡道:“多谢。”

“但我不喜欢。”

小丫鬟闻声立时涨红了脸,垂下了眸。却听到面前的姑娘再次出声道:“难为你了,端走吧。”

昔年先帝爷两道旨意,一道请挚友罗义芳教导少年嫡长子兼皇太子圣人之学。一道请子侄罗义芳之子罗嵩岳教导皇长孙孝道,仁爱,礼仪之识。

成就皇太子作忠孝仁义,堂堂正正之君子。而皇长孙可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也无异于昭告天下,罗家出了两任帝师,也皆是帝王之宠臣。

当年所有人都说罗家气息尽了,不顾帝王恩,执意离开京师繁华地,便是什么都无了。

而今罗氏女以回京探亲的名义重回帝京,有人隔岸观火,有人置身事外。

毕竟,当年罗嵩岳执意写了那一身安富尊容,为的是昔日故知,当年以因谋逆叛国罪自裁的定国公秦蘅。

那个冬月里,天地间一片清寒,京师接连下了三日雨雪,护城河面上到处堆着残破血衣的尸骸。

有年龄较小的世家少女问旁侧人她是何人。身侧女子笑言:“你可读过太祖皇帝的随笔注?名曰四剑客。”

那女子滔滔不绝:“这四大家便是姜、褚、秦、罗。这姑娘便是罗氏中人了。”她看着那年龄较小的少女,附耳过去再低声道:“当年你还小定是不了解。依我看如若不出意外,这罗家日后便是出过两任帝师的贵中之贵了。这罗家的嫡长子,现任詹事府詹事一职的罗詹事也为贵中之贵的佼佼者了。”

天际轰隆一声作响,廊庑下雨水如注,噼噼啪啪地敲打在檐顶灰瓦。

宾客纷纷轻声抱怨起这场突如其来的雨。

人群中,有人穿过游廊,姗姗来迟。

为首之人一身浮光华裳,眼眉上挑,红唇皓齿。游园一角,也成了众矢之的,引人注目。

罗昭星抬眸望去。

梁禧,梁书文的长女,梁朗的姐姐。身后紧随而至的粉衫女子她也认得,武定侯之女李垂榕。

罗昭星余光一扫周遭众人投来的打量目光,冷若冰霜地淡淡一笑,她忙问身边的侍女奉画:“可带伞了?”

奉画点头。

她只想即刻远离这片喧嚣与那些并不善意的目光,还有她此刻并不想花了心思去应付的人。

她此归帝京“携”大礼而回,亦不想在梁家有过多的停留。

罗昭星接过奉画手中递来的油纸伞笑着向那送糕果来的小丫鬟点点头,旋即撑着那把伞隐进了斜斜细雨织成的雨幕中。

细雨如丝,湿润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有人赏烟雨,有人嫌雨急。

奉画微微低着头,紧随在侧薄唇紧抿。

罗昭星匆匆地上了单拱石桥,抬头仰望密雨。

连老天都在怜悯芸芸众生的有难之人不是么?可当年为何就.....

宝瓶门处走来一紫衫少年,行步如飞般上了石桥与她二人渐行渐近。

罗昭星看得不大清,此时却亦无心应付,有意避开,正欲转身另寻出路。

谁知那人却开口喊道:“等等!请留步。”声音不高不低,却让这四方天地中站在拱桥上的二人听得清晰入耳。

是今日的正角——梁朗。

奉画上前一步将罗昭星挡在身后,警惕的看向来人。待看清那人,她不由得惊呼一声,高声道:“你,你作甚?”

梁朗未带随从,也未执伞,只身进入了与后院唯有一墙之隔的榭园亭。他头覆淄布冠,面色有些赧然,显然是方才行过了加冠礼,随后向后花园中一瞥又有些讶然:“你们要离开么?”

他还识得出奉画,年少时的记忆对于他来说越来越模糊了,奉画身后的那人亦有些忘记了模样。

他清了清嗓音,拭了额间的汗水,这才道:“我,我有话对你说。”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奉画身后的姑娘。

奉画眉头高挑,回头看了一眼喧嚣的后园,道:“这,不大好吧!”

“我只有几句话。”

微风轻轻摇曳,桥下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罗昭星无心逗留,上前似笑非笑道:“你想说什么呢?”

“你我二人可以说,唯有两个字。”

她轻启朱唇:“不熟。”

如此的云淡风轻。

她一身碧裙,容颜美丽,薄施粉黛,一头乌黑的发由一根木簪随意束起,隐隐间竟映衬了榭园亭中满池的荷花碧水。

梁朗这才看清她的面容,十年前的种种,像一汪春水哗啦啦地向他流淌来,浇在他的头顶,却让他看到刺骨的凉意。

罗昭星与梁朗二人的渊源,还要从有一年的上元灯会说起。

那一年,城内花市灯如昼,漫天华彩四溢的灯火。

人潮如织,几人年少恣意一同前往城中玩乐。皇太子与小帝姬,罗太师府与定国公府的一双儿女,褚将家的少年郎,中宫陶皇后的侄儿,还有大理寺卿的小女儿。

少年们换了一身素衣常服,女孩们则长发高束皆扮作了少年相。

城内花灯美仑美央,画着鸟兽鱼虫的花灯皆栩栩如生,看得大家目不转睛。贞蕙公主与国公府的秦家女儿在商贩摊前挑选花灯。昔年二人不过稚龄举手投足间却已隐隐流露出世家贵胄之气,又见二人如画中仙童,商贩为一白发老翁,便自顾拾起画笔画灯。待得几人正欲离去老翁拾起那两盏剪纸花灯递上前,几人上前一看但见那灯壁画有二人轮廓小像,雅致生动,几人纷纷称奇。

幼年体弱多病的罗太师小女罗昭星,那日难得地抱着一只兄长送予她的通体雪白的兔儿赴了城中约。见那花灯被老翁画得出神入化便好奇上前一探,谁想那兔儿顺着她的臂弯跃到了摊前,损坏了画有公主小像的灯壁一角,小像顿时轮廓残缺。

自幼跋扈顽劣的梁阁老幼子梁朗拨开了人群将小小的罗昭星推倒在地,随手又将那兔儿扔得几丈远,紧接着怒目大呵一声:“她为中宫公主,尔等怎可如此羞辱?”

当年长街人流涌动,却以天家颜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罗昭星因此一病不起,哪层料到翌日清晨秦家小女牵出了褚将府声名远播的大狼犬在梁朗面前震了声势,揍得他递泗横流,哭爹喊娘。

贞蕙公主又将梁朗堵在了国子监内。

少年时得陶青筠,一气之下带着褚将家的少年朗扮作了小鬼接连几夜爬上阁老家的高墙头。

梁朗因此一病不起,这一回也是着实病了。府医去瞧,他惧得说不出话,唯有豆大的泪珠滚滚留下。

如今这番,竟与幼时判若两人。

梁朗似有些难以启齿,须臾道:“我只是想知道当年国子监......”

“梁朗!”罗昭星打断了他的话。

忆起康乐四年春,身在江南之地的种种,罗府上下这十年间的压抑,迅速老去的至亲。

罗昭星笑了一声,只是那笑意有些许地冷淡,她执伞与他擦肩而过。

“罗昭星!”梁朗喊道。

她回头面色平静,一丝笑意掠过唇际:“难为你还记得这个名字。”

梁朗不明所以,问:“什么?”

她紧接着道:“梁朗,你我二人实则无话可说。只是有一番忠告,你如今已加冠之年,可若你依旧在你母亲与你姐姐的羽翼下受溺爱成长,那么你永远长不大。”

“你做的错的,你母亲与你姐姐都会说那是对的,你做的对的你母亲与你姐姐定会说吾儿幸苦,吾怜幼弟。”

“至于你哥哥,目若无人!眼高于天!睚眦必报!锱铢必较!”

“梁朗,你是想在这片天地碌碌无为,还是大有作为,全看你自己,问问你自己的心。”

“你!”梁朗红透虾子般的脸,蕴含一丝愠气,少顷却嘴唇颤动着惨笑了一声。

雨势渐歇,天际渐晴朗,幽幽甬道有二人结伴而来。

那着一身月白锦衣的公子望着罗昭星,心下忽涌起一丝让他难以察觉的窒感。朦胧间,似想与记忆中的影子重叠。

“我说你怎生不在外院老实待着,加冠礼刚过就不见了踪影,原来在这儿!”月白锦衣公子身后,再走出一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的青衣公子。他满目的讥意,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啪”地一声,在怔愣的姜元珺眼前晃了晃,转身大摇大摆上了石桥。

青衣公子斜睨着梁朗,嗤笑了一声:“怎么,你想见异思迁?朝三暮四?此时此刻你不应是去寻贞蕙么?”

梁朗对姜元珺躬身行礼,这才对陶青筠道:“我如何要与你说?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不知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幼时还好,如今她兄长不在,你这般进入后花园,又置我府中女眷于何地?”

陶青筠听得愣愣地,随即哈哈大笑:“何为圣贤书?我已进士之身,却不欲入仕途。只想此生这世间走一遭,走遍湖海山川看尽日月星辰!”他话峰一转,将手中折扇展开,一身青衣随风飘动,站在石拱桥上笑得肆意:“至于大防?何为大防?我们几人嫡亲嫡亲的兄妹之情,超越世俗,小蓬莱山玉兰花树下有天地为证,一诺千金之言,生死不二!就如万古长青!”

隐在油纸伞下的罗昭星倏忽无声地浅浅一笑。

三哥青筠,他依旧是万泰之年她所识得的那个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青衣公子。世人口中所称的—寒青居士。

宝瓶门处有人连击三掌,笑声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

“好一个生死不二!我竟许多许多年都未再听得表哥你似如今这般畅言。”

为首之人一身流云霓裳,杏脸柳眉,身后若干宫娥伴在左右簇拥她而来,好似一种瑰丽的宝石般,光泽而闪烁。

万重门里的金枝玉叶,今帝后最宠爱的贞蕙公主—姜元馥。

十年前,京师大雪夜,一母同胞的兄长被禁于东宫,贞蕙公主姜元馥身覆一身素衣,弃了珠钗翠环在今帝的上书阁外长跪不起。

上书阁外跪了黑压压一群人,寒风刺骨。城门外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上书阁的殿门紧闭,里面悄然无声。

大雪夜,帝王发怒,帝姬受难,曾谏言为秦氏的数名朝臣有人被拖出赐了杖刑,有人则大当即赐了死刑。这个时候无一人再敢抬起头来。

“儿臣求父皇开恩!开宫门!小熙生死不明求父皇开恩!派锦衣卫寻!”

从此贞蕙腿疾缠身,经年未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