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陈露和宋小雨尖叫着跑过来,仔细端详着江童的密闭循环呼吸器。
宋小雨一边星星眼一边伸手摸了摸,“这CCR也太好看了吧!粉色整流罩配白色氧气瓶,哇哇哇,绝了!”
“咦?‘JT’……是你名字的缩写吗?”陈露指着刻在整流罩顶部的字母,疑惑道。
“嗯!好看吧嘿嘿,我超喜欢!”江童骄傲道。
“这个很贵吧!我听说要将近6位数呢。”
江童瞪大眼睛:“6位数?!”
她在心里默默掰手指:个,十,百,千,万……十万!!
“对啊,你不知道?我本来也想买一个的,这个又轻又好用,但是被价格劝退了……”
“哈哈……”她干笑几声,有些窘,“这是别人送的,我以为一万来块顶天了呢……”
她确实知道贵,但不知道有这么贵。之前一直以为是白乔给她准备的,毕竟是男朋友嘛,结果现在……她不禁有些压力山大。
“好羡慕哇,谁也送我一个吧!真好看。”
江童尴尬地笑着,赶紧转移话题:“哈哈……走吧,今天天气好,趁早下水。”
潜水队已经整装待发。吴天一正在给队员们分配任务,声音沉稳有力:
“今天的目标是测绘沉船轮廓,标记散落的瓷器位置,不要擅自打捞任何物品。”
他特别看了江童她们一眼:“你们是第一次参与水下考古,跟紧老队员。记住,安全第一,有任何不适立刻上浮。”
江童点头,余光瞥见李国清站在不远处,正和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交谈着。
两人过于正式的衣着打扮在一群穿着潜水服的队员中显得格格不入。
“那个人是谁?” 江童小声问宋小雨。
“听说是赞助商派来的‘文物修复专家’,号称掌握还原文物的‘最新科技’。” 宋小雨撇撇嘴,“谁知道呢,反正看着不像搞考古的。”
江童没再说话,但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江童。” 吴天一突然喊她,递过来一台水下相机,“你负责记录瓷器的分布情况,注意拍摄角度要垂直,方便后期建模。”
“明白。” 她接过相机,发现吴天一的眼神有些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
江童跟着潜水队缓缓下潜。阳光穿透清澈的海水,在沙质海底投下摇曳的光斑。
她的呼吸在面罩里显得格外清晰,耳边只有水流和自己的心跳声。
沉船的轮廓渐渐浮现。
这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已经破损,但木质结构仍清晰可辨。散落的瓷器半埋在泥沙中,青白釉在潜水灯的照射下泛着温润的光。
她按照指示,开始逐一拍摄瓷器的位置和堆积形态。一切都按部就班,平静得甚至有些枯燥。
江童游到船尾时,忽然注意到一块礁石旁散落着几片瓷片,釉色和纹饰与船上的其他瓷器略有不同。
她凑近查看,发现断口处相比之下有些新,不像是自然腐蚀的痕迹。
有点像人为打碎的?
江童想起昨晚吴队跟李国清说的话:“……碳十四测年数据明显被人动过手脚!”
她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特写,将所属位置标记好。
江童是最后一批上船的。她摘下呼吸器,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陈露和宋小雨已经在甲板上坐着了,兴奋地讨论着水下的发现。
“我看到一个完整的执壶!釉色太漂亮了!” 陈露比划着。
“我那边都是碎片,不过有一块铜牌,上面好像刻了字。” 宋小雨擦了擦头发上的海水。
江童正想说话,突然发现李国清站在船舷边,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她身上。见她看过来,他微微一笑,转身走向了山海集团的那位修复专家。
吴天一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怎么样?还适应吗?”
“挺好的。” 她接过茶杯,犹豫了一下,“吴老师,沉船尾部的那些瓷片……我觉得有点奇怪。”
吴天一的眼神微微一凝:“哦?怎么说?”
她正要回答,李国清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小江第一次下水就能发现问题,不愧是江远声的女儿。”
他笑得温和,“不过年轻人经验不足,有些细节可能看不准确。待会儿把照片给我看看?”
吴天一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
江童应付地笑了笑,没有回话,转身去找陈露和宋小雨了。
晚上在工作站整理材料时,江童反复查看着白天拍的照片。
瓷片的断口特写在放大后更加明显了,非常像人为敲击出来的。
江童沉思着。假如沉船瓷器被混入了赝品,而吴队也有所察觉……
她细细盘算着和吴天一联手的可能性有多大。她现在还无法判断能否信任吴天一,她只知道他和李国清有分歧,但这种分歧到什么程度了呢?
山海集团毕竟是赞助商,他能否顶住压力与赞助商叫板?
而且她现在算半张明牌,身边群狼又虎视眈眈,太早暴露出敌意非常不明智。
谨慎起见,还是先按兵不动,等碎片挖掘出来了再详细研究吧。
她合上笔记本。
转眼间,11月到了,海风开始夹杂着丝丝凉意,尤其是早晚,已经需要套件薄外套了。
队里增设了一名设备管理员和一名潜水工程师,据说都是厂家派驻的。
设备管理员大叔人超好,慷慨提出也可以帮她打理她带来的潜水设备。
江童一开始其实并不太信任他,但据说这个厂商与山海集团没有联系,而且每次潜水前他都主动来帮她检查设备,人非常热情细心,一来二去的也就同意了。
确实比自己打理起来省心不少。
逐渐熟悉了潜水作业后,江童三人也开始跟随考古船开展长期作业了。
她们每人与一名老队员结为潜伴,分组轮流下水,出海时间也逐渐变长,有时会在海上一连漂泊好几天。
置身于沧海茫茫、水天一色中,江童有时甚至会忘了时间,只一心扑在考古上。
今天,已经是她们出海的第十二天了,仓库里的蔬菜已经烂了大半,手机没有信号,想发消息只能上船顶碰碰运气。
晚上,江童和宋小雨坐在狭小的只摆得下一张单人床的船舱中整理标本。这时,陈露双手捧着个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
“快看这是什么?”陈露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一脸坏笑地将覆着的右手打开。
一条小小的用沙子捏成的胖嘟嘟的小龙人卧在陈露掌心中。
她得意地公布答案:“东海龙王!”
“哇!好可爱,你自己捏的吗?”宋小雨十分捧场地称赞道。
“那当然!都已经连续上了半个月班了,求人不如求己啊。”
陈露将“龙王”小心翼翼地放在窗台上,“龙王抬头望天空,行云布雨显神通!”
“哈哈哈,原来你是想求雨啊,”江童乐道,“那还得配上个什么神秘舞蹈吧?”
“那必须的!”陈露立刻来了精神,抓起一条毛巾当披风,站在狭窄的船舱中央开始扭动,嘴里还哼着自创的“祈雨神曲”:
“龙王龙王快显灵,明天放假行不行!”
宋小雨笑得直拍床板,顺手抄起矿泉水瓶当鼓槌敲节奏。
江童咯咯笑着掏出手机录像:“考古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祈雨舞,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时,吴天一端着保温杯从门口路过,面无表情地看着陈露僵在半空的“龙爪手”。
“吴、吴老师……” 陈露瞬间蔫了,毛巾“啪嗒”掉在地上。
吴天一慢悠悠地抿了口热水,“根据气象监测,未来三天都是晴天。”
“啊!!”舱内一片哀嚎。
“赶紧睡觉吧,明天早上六点继续下水作业。”吴天一端着杯子,气定神闲地走远了。
陈露垂头丧气地将龙王收起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唉!睡吧睡吧。”宋小雨也站起身,跟着陈露一起回屋了。
可谁知果真“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清晨,居然真的下起了哗啦啦的大雨。
海浪翻涌,天色阴沉,吴天一不得不宣布暂停潜水作业。
陈露站在甲板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倾盆大雨,喃喃道:“我的龙王……这么灵的吗?”
宋小雨幽幽地说:“露露,要不你下次再捏个‘财神爷’?我觉得我们的实习工资有点低……”
“今天就捏吧!”江童怂恿着,顺手拍了张雨景,“早捏早拜早发财。”
陈露一咬牙一跺脚:“我去找找看还有没有沙子!”然后便转身匆匆离开。
这时,吴天一走过来对江童和宋小雨道:“今天雨太大,不下水了。江童,你去帮赵立整理下打捞上来的瓷器。小雨,你去整理照片和测绘数据。”
海浪拍打着船身,整个船都微微摇晃着。
仓库里堆满了近期打捞的瓷器,赵立正戴着眼镜,小心翼翼地给一只青白瓷碗贴标签。
“小江,来帮忙分类。” 他指了指角落的几个木箱,“按釉色和纹样分开放。”
江童蹲下身,拿起一只瓷盘。盘底刻着“熙宁五年”的款识,但釉色却比同期瓷器更加鲜亮,胎质也偏薄。
“赵老师,这批瓷器的年代确定了吗?”
“初步判断是北宋晚期。” 赵立头也不抬,“李教授亲自鉴定的。”
李国清鉴定的?
江童抿了抿唇,没再追问,只是悄悄用手机拍了几张瓷器的细节图。
午休时雨势稍缓,江童走上甲板透透气,突然看到船舷边似乎站着两团身影,正在水雾迷蒙中可疑地交头接耳着什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