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如意不动声色地把照片放回原位,也不打算向程屺求证什么。
靳如意一直觉得,成长带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难得糊涂好过事事深究,因为很多时候,背后的隐情并不总是那么美妙。
靳如意醒来之后用了程屺卧室的卫生间。和上次一样,镜子里的女人面色绯红,好似还残留昨夜的一丝情愫,一种说不上的懒散让她看上去慵懒又勾人。
但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卫生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双份,同款不同色的牙刷、浴巾、拖鞋,以及靳如意惯常用的洗护用品,就这么大喇喇地摆着,等着靳如意自己发现。
程屺正在客厅打电话,看见靳如意穿了自己挑的衣服,眼神一亮,又朝着厨房招了招手。
一个五十多岁但保养得体的阿姨穿着围裙端出来一个瓷白色的汤盅,盛着香浓的红枣山药汤。
接着是一屉包子,面皮晶莹剔透的蔬菜鸡蛋卷,现磨的豆浆,烤的金黄的吐司,滋滋冒油的煎火腿,味道香醇的咖啡。
靳如意目瞪口呆地坐在餐桌边,看着阿姨中式西式早餐摆了满满一桌,色香味俱佳的样子让人食指大动。
程屺还在打电话,皱着眉不耐烦的样子。他示意靳如意先吃,起身去了离靳如意远一点的地方。
不怪靳如意多想,实在是程屺向来打电话就从不避着她,这样突然避开反而就显得有些刻意了。
靳如意盛了一小碗汤,又夹了一块蔬菜鸡蛋卷,模模糊糊好像听到程屺说了一个知名画家的名字,他说,“真迹哪有那么容易找。”
对方说了什么,程屺的眉头锁得更紧了,“这话我就当没听过。”说完就挂了电话,一抬眼正好对上了靳如意看过来的视线,他走过来坐下,问道,“可还合胃口?”
靳如意点点头,指了指蔬菜鸡蛋卷说,“很不错,比南街口那家还好吃。”
程屺挑了挑眉,也夹了一块尝了尝,说,“南街口那家应该换了厨师,不是之前的味道了。”
靳如意顿了一下,本来伸向蔬菜鸡蛋卷的筷子转了个弯夹了一个包子。
南街口的荣记早餐店,有两样最火,一是现熬的红枣牛奶,另一个就是蔬菜鸡蛋卷,每天限量供应,赶不巧能连着一周都吃不着。
大学的时候,程屺常常在通宵做实验后,趁着天光微亮去南街口排队,两人份的蔬菜鸡蛋卷和红枣牛奶,等上课的时候,和靳如意坐在最后一排悄悄地吃。
这几年,靳如意有时也会特意绕路去荣记喝个红枣牛奶,挤在鼎沸人声中就着一小碟腌萝卜吃一份蔬菜鸡蛋卷,却怎么吃都不是当时的味道了。
年初的时候,靳如意有一天心血来潮起了个大早去买了一份回来,味同嚼蜡地吃完,决定以后再也不去了。
此时听到程屺说换了厨师,她竟然有些庆幸。
庆幸不是因为程屺不在,而是因为换了厨师才导致招牌单品变了味。
程屺早餐吃得很少,一小块蔬菜鸡蛋卷,一杯豆浆。等靳如意喝完了红枣山药汤,对她说,“等下送你回去。”
“不用了吧,我不回家。”靳如意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顺手打开叫车软件约了车,“再说了也不顺路,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程屺正在调整表链,顺口说道,“不耽误,先送你去茶楼。”
他戴的还是昨天那块Jaeger,靳如意看了几眼,不自然地低下头把叫车的订单取消了。
到望园道已经十点半了,靳如意没有马上下车,解开安全带后对着程屺说,“你跟我上来一下,有话要说。”
程屺意外地看着靳如意,倒不是不想去,而是重逢后,靳如意几乎从来没有主动邀请他上过楼,每次都是程屺死皮赖脸地跟上去。
靳如意已经开了副驾的门下车了,催促道,“赶紧的。”
程屺从善如流,跟在靳如意后面进了茶楼。
一楼零星地坐着几桌客人,看样子是熟人,靳如意安排服务员给每桌送了小点心,寒暄了几句后就带着程屺上了二楼。
走到屏风后面的包厢时,靳如意停下来,对程屺说,“你等我一下。”
都到这里了,程屺再傻也知道靳如意叫自己上来的意图了。他伸手拦了一下,“如意,不用的,有别的办法。”
靳如意没理他,走进包厢小心翼翼地把那幅雨后云山图取下来,装进画筒里递给程屺,“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真迹了。”说着还颇为得意地对着他说,“而且是还没有正式面世的哦。”
程屺没接那个画筒,他眼里的感情浓得像要溢出来了一样,一把揽过人抱住了,声音闷闷的,“如意,你可让我如何是好。”
别人不清楚,但程屺最是明白二楼这些字画对靳如意的重要性,那是靳荣光留给靳如意的一个时代的记忆,是靳如意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拿一件出来置换资金的宝贝。
明明那些真迹随便哪一个,都能让她收获颇丰。
而现在,她竟然愿意把这幅雨后云山图拿给程屺,不问缘由,坦荡荡地把东西交出来。
程屺觉得心都要化了,想要就此把靳如意融进去,以后再也不分开了。
靳如意一只手举着画筒生怕不小心磕了碰了,就着这个姿势被程屺抱了一会儿,说道,“程屺,好啦,你别打扰我做生意。”
程屺恋恋不舍地放开人,对她说,“我尽快还你。”
靳如意“嗯”了声,又补了一句,“不急的。”
程屺盯着人看够了,才说,“晚上下班一起吃饭吧,和两个朋友,愿意么?”
靳如意笑了,也就是程屺,才能用命令的口吻说着征求意见的话,还自然到让人不忍反驳。
她点头算是同意了,但没问时间,程屺那点小心思,靳如意一清二楚,此时就算靳如意说晚上九点下班,程屺也会说晚饭“刚好”定在了九点。
程屺的身影刚转过楼梯,陶陶的视频电话就进来了。
刚接通,陶陶就一副八卦的样子盯着对面的靳如意说,“美女,我看你两颊艳若桃李,双眼满含春水,最近有桃花啊!”
“桃什么花,别闹。”
陶陶撇撇嘴,“如意,我可听蒋宸说了,你昨天跟我那便宜表弟程屺先走了。你快说说,你俩什么情况。”
“能有什么情况,就吵了一架,然后一起回家了。”靳如意靠着椅子,拿着个小锤子挨个敲腿部穴位,有一句没一句地跟陶陶聊天,满足她的好奇心和八卦欲。
陶陶敷着面膜,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吵了一架,还一起回家?你俩要不是旧情复燃,鬼都不信!”
“嗯。”
“嗯什么。”
“靠!”陶陶惊得面膜都掉了,“你俩真复合了?”
见靳如意没反驳,陶陶念念叨叨地捡起面膜重新贴上,想到了自己昨晚上喝多了找不到靳如意,发信息狂轰滥炸了一通程屺,脏话含量极高……
“造孽啊……”
下午两点,街道办刘主任和社区工作人员召集了望园道的居民代表,在如意茶楼开了个短会。
刘主任是望园道长大的,年轻的时候也是皮猴子一个,闯祸闹事啥都干过,但唯独进了茶楼就老实了,最喜欢跟着靳荣光当跟屁虫,每次去云山收茶都要跟着。
现在当了街道办主任,竟然是个热心肠的,家长里短给断得井井有条。
先前望园道要拆迁,他第一个不乐意,但又不敢当那个出头鸟。只是没想到靳如意竟能把邻里团结起来写联名信,拆迁就这么缓下来了。
后来靳如意又作为居民代表,被叫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她提议把望园道老街打造成特色文化街区,现有的店面可以升级改造,空出来的店面可以租给一些创意工作室和民俗体验馆,这样一来,既能保留老城特色,又能作为城市地标吸引游客。
这一想法与市里今年年初定下的重点工作十分契合,受到了分管文旅的副市长重视,刘主任上午收到通知,领导们下周一要来实地考察调研。
刘主任喝着茶给街坊们苦口婆心地嘱咐道,“最近一段时间,卫生要搞好了,消防设施要放好了,安全隐患也要多排查排查,争取让领导看到我们望园道的精气神!”
来的都是周围开店的老街坊,知道这是好事,难得的没呛呛刘主任,念着店里还有生意,开完会就匆匆散了。
靳如意又和刘主任多说了几句,之后也带着店里的员工们大扫除,然后在七点半送走最后一桌客人以后,宣布店里提前打烊。
人都走了后,靳如意坐在一楼靠窗的矮凳上啃苹果,瞧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发呆。
只是一颗苹果还没吃完,门口的黄铜风铃就叮叮当当响了。
只见程屺不疾不徐地推开门,衬衫穿得一丝不苟,长身挺立,站在门口的阴影处对着靳如意笑,眼睛亮晶晶的,“如意,我来接你吃饭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