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胥吏搜刮完离去,安乐巷才平静下来。
沈延青幽幽盯着胥吏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胥吏一走,百姓们依旧该做什么做什么,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已然麻木了。
吴秀林肉疼二两银子,心里难过,但人活着开心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她吐出一口浊气,硬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看向两个孩子。
“好了没事啦,走,进屋,今天中秋,咱们得高高兴兴的。”说罢,她就推着两个孩子背进了门。
吴秀林见沈延青手里提着一个纸包,问他买的什么。沈延青解开提绳,道:“今日过节我买了些糖。”说着把纸包伸到云穗面前,“穗穗,来。”
吴秀林见那么一大包全是糖块,心想这一包少说也要二三十文,这孩子多半又把她每日给的铜板存了下来。
她刚想出言教训,见两个孩子一个吃一个笑,把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二郎,别笑了,赶紧打水去,”吴秀林笑道。
今日因胥吏耽搁了时辰,给亲戚和酒楼掌柜们的月饼还没蒸,鸭也没有杀,吴秀林不得不让儿子也帮着干活。
沈延青应了一声,见缸里只剩了个底,把莲子糖放到一边,撸起袖子就去了井边打水。
好在豆腐已经做好了,吴秀林揉面,云穗包馅儿,沈延青挑水劈柴,三人忙碌一阵,在酒楼伙计来取货之前做好了月饼。
吴秀林端着盘子让伙计们吃了一轮豆浆月饼,请他们把给各位掌柜的节礼带到。伙计们吃饱喝足,笑盈盈地应了。
送完伙计就该做午饭了,借宿在鸡窝里的鸭子趁乱躲过一劫,嘎嘎嘎地跟原住民争食。
吴秀林麻利地做了三碗鸡蛋青菜面,三人吃了饭回房眯了会儿觉,这才出门走亲戚。
根据原身的记忆,沈延青知道下午是去大舅家。
沈延青提着装有月饼和苹果的食盒,跟着他娘来到南街。
吴大舅在南街经营一家杂货店,临街开门做生意,铺子后面是生活起居的院子房舍。
现在过了农忙,又逢节日,进城卖菜蔬米麦的乡人多,好不容易进回城少不得带些锅碗瓢盆之类的杂货回去,吴大舅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
吴大舅见妹妹一家来了,忙让他们去后面坐,让妻子周氏端茶水摆果子。
“大嫂子别忙了,我们才吃过饭。”吴秀林笑吟吟地说,又让儿子把月饼果品拿给大舅母。
周氏嘴上应了,腿却还是往茶房走,不一会儿就端了香茶瓜果来招待三人。
吴大舅和周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吴广源,比沈延青大三岁,小儿子名吴长源,今年才八岁。
吴长源今日放假不用去学堂,听见小姑姑一家来了,抛下书本就奔了出来。
众人吃喝说笑一阵,吴秀萍提着一根猪脚,带着丈夫张屠户和儿子张兴也到了吴大舅家。
吴家这一辈只有堂兄妹四个,从小一处长大,倒比亲兄妹还亲密些,现在每逢年节,除了嫁去省城的吴家二娘,其他三家总要聚在一处耍耍,联络感情。
“小妹也到啦!”吴秀萍见吴秀林坐在小桌边喝茶,把猪脚往儿子怀里一扔,快走两步,坐到了吴秀林旁边。
周氏见三妹一家来了,又去茶房端了茶水来。
吴秀萍捻起桌上的月饼吃了一口,瞪大双眼问这是哪里买的咸月饼,等会儿她也买几块回去给她公婆尝个新鲜。
吴秀林笑道:“这是我家穗儿做的,今日做的多,食盒里还有,等会儿带一盘子回去,哪里还用钱买。”
吴秀萍看向云穗,因为云家使诈蒙骗,她不喜欢云穗,今日见他还算能干,心里对他的满意多了半厘。
张兴吃了一块月饼,揩了揩嘴,道:“娘,我想跟长源出去看杂耍。”
吴秀萍见儿子和身后的小尾巴满眼期待,于是一口答应了,让儿子照顾好弟弟。
“别慌,别慌!”周氏连忙阻止,“今日过节外面人杂得很,咱们省这两年不太平,年初上元节临县丢了好几个孩子,还是等你广源哥哥回来带你俩去看杂耍。”
张屠户点了点头,对儿子说:“你大舅母说得对,你小子安分点,等广源回来再说。”
大人们难得凑得齐,想坐着喝茶聊聊天,实在不想去街上人挤人。
吴长源揪着他兴儿哥哥的腰带,弱弱道:“等我哥回来人家都耍完收摊了,那我们岂不是...娘要不让延青哥哥带我们去看杂耍吧。”
中午绿水村的一家财主订了一车东西,吴大舅让大儿子送货去了,虽说绿水村离平康县城不远,但一来一回加上帮客人搬东西,怎么都要两个半时辰。
吴秀萍看着高高大大的沈延青,心道虽然没有广源壮实,但也是大人模样了,看两个小崽子不成问题。
于是道:“延青呐,难得今日不用去学堂,你也松快松快,跟两个弟弟去街上玩玩。”
沈延青本来也打算寻个由头出去买琴谱,于是一口答应了。
周氏见状,从荷包里掏出十来个钱,笑着递给吴长源,说猪脚汤且要炖一会儿,让他们在外面垫吧垫吧,别一回来就吵嚷肚饿。
张屠户对这个文气沉稳的书生外甥最是放心,豪气地从钱袋里抓了一把钱给沈延青,让他带着两个小的出去好生耍一回,爱吃什么喝什么,都买了来吃喝,钱不够再回来拿。
沈延青笑着接过钱,眼珠一转看向云穗,想了想才道:“我们一道去,你也帮我看着点弟弟们。”
云穗刚才虽没说话,但眼里的羡慕做不得假,沈延青看得真切。
穗穗才十四岁,也还是个小孩。
几个大人闻言都说好,让云穗也跟着去。
离了家,两个小的犹如脱缰野马,拉着沈云二人一溜烟奔到了糖葫芦摊前。
吴长源小手一挥,买了四串糖葫芦,一人一串,公允得很。
张兴上月才满十岁,长得比同龄人高半个头,吃得自然也比同龄人多,他一口能咬下两个山楂果,一串糖葫芦两三口就吃完了。
他见沈延青一直举着糖葫芦却不吃,咽了口唾沫,腼腆问道:“哥...你举着累不,你不吃的话...我.......”
沈延青听出了弦外之音,笑道:“这串是我的,不能给你,还有这糖葫芦吃多了蛀牙,你若还想吃,我给你买别的。”
张兴听了高兴地摇头晃脑,“哥,咱们去吃炸丸子!”
“行,吃了炸丸子,咱们先去东街的书坊,等我买了书再去看杂耍怎么样?”
东街好玩好吃的更多,两个小的连连点头。
四人边吃边走,走到卖炸丸子的小摊,沈延青见一份有十几个丸子,便买了两份。
“延青哥哥,咱们四个人呢。”吴长源撅嘴道。
沈延青道:“今天的吃食摊子齐全,每样东西尝个味儿,咱们留着肚子多吃几样。”
两个小的恍然大悟,忙赞沈延青聪明。对于小孩来说,节日就是名正言顺吃喝玩乐的日子,好吃的东西很多,肚子却只有一个。
今日买炸丸子的人多,丸子又是现团现炸,给了钱后,沈延青和云穗退到了排队的人群后,两个小的围在油锅旁边,一眼不错地看摊主炸丸子。
沈延青见云穗还握着吃完的糖葫芦签子,伸手拿过竹签,把自己手里红彤彤的糖葫芦递了过去。
杏子眼微微睁大,云穗接过糖葫芦后垂下了眼睫。
“穗穗,愣着做什么,快吃啊。”沈延青摸了摸云穗的头。
云穗红了耳廓,“嗯”了一声,轻轻咬下脆脆的糖衣。
炸丸子出锅,两个小的嚼着丸子又说干,想喝饮子,沈延青便带着三人去了饮子店,反正今日的经费够,随便吃喝。
不是冤家不聚头,刚踏进一家饮子店,便碰到了邹元凡。
这家饮子店的梨水是邹元凡的最爱,每日都要到店里喝刚煮出来的新鲜梨水。
邹元凡看到沈延青,先是一愣,然后暗骂了一声晦气,心道怎的什么日子都碰得到这厮。
邹元凡见沈延青身边跟着人,两个比自己矮的豆丁在沈延青左边,一个比自己瘦的小哥儿在沈延青右边,两人站得极近,手臂都挨在了一起。
小哥儿......
这人是沈延青娶的夫郎!
沈延青盯了邹元凡一眼,偏头对云穗笑道:“穗穗,我去看看有什么喝的,你带兴儿和长源先去占个座。”
两个小的一听,忙拉着云穗去了二楼。
沈延青见三人上了楼,又瞥了一眼邹元凡后才去柜台看水牌。
携书见少爷面色不虞,忙问道:“小少爷,怎么了?”
录墨他从小跟着邹元凡,邹元凡一撅屁股他就知道少爷要拉什么屎。他是个没心眼的,见邹元凡脸色又尴尬又羞恼,笑嘻嘻地对携书说:“还能怎么着,少爷这是被那破落户气的。少爷说他的夫郎是个粗鄙难看的乡下哥儿,刚才发现长得还挺好......”
“就你长了嘴!”邹元凡用折扇敲了下录墨的头,“去,给我点碗芝麻糊,对了,再点盘牛乳蒸糕。”
“啊,少爷,你还要吃啊?”录墨揉着头,龇牙咧嘴地说。
邹元凡低声喝道:“叫你去就去,哪儿这么多废话!”
说罢,邹元凡一撩衣摆,带着携书上楼了。
他刚才肯定看花眼了,破落户的夫郎怎会长得那般...清纯秀丽。
不知不觉的偏爱,青青完全没有察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偏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