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风雪,半盏故国。”
此时,小勺和他的少爷正坐在月瑶坊对侧的茶肆里,他念着月瑶坊门前的对联感慨道:“月瑶姑娘身为太师的女儿,即便已在天枢城安身也没有忘记瑶光啊。”
月瑶是瑶光太师的女儿,自幼与太子司南一起长大,曾被国主指定为太子妃。但她虽与司南互为知己,心思却不在儿女私情更不在入主后宫。她爱的是酿酒,是用最为寻常之材,加之最为独特的工艺,酿造可解世间百忧的酒。
五年前,司南被俘,月瑶也随他入天枢。这月瑶坊是盛尧特准她开的,为的是每隔断时日司南可来此与故人一叙。
岳青阳布局暗卫,却没有拉月瑶入局。一来是担心暴露,盛尧会怀疑司南;二来是不忍打扰她的平静生活。
可此次入城,他想在计划执行前亲自与司南见上一面,月瑶坊是最好的选择。
岳青阳的目光投向月瑶坊。
门前的招牌不挂灯笼,而是悬着一串青玉酒铃。风过时,铃音清越如泉,混着酒香飘出半条街。
这酒馆开在城南僻静处,正对着一棵百年老梅。冬日里,梅影斜映在素白照壁上,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月瑶姑娘总是一身素色襦裙,腰间却系条靛蓝染的粗布围裳,上面沾满酒渍与果浆。
她不爱梳妆,乌发用一根梨木簪随意挽着,十指因常年酿酒而泛着淡淡的蜜色。但若细看,便能发现她斟酒时的手势极雅——三指托杯底,小指微翘,仍是瑶光士族的仪态。
"太师府的小姐,偏要当个卖酒娘子。"街坊们摇头。
她听了只笑笑,转身去拍开新酿的酒坛。
月瑶坊的酒,每一坛都有故事:
“梅骨冰"
取腊月头场雪,埋入老梅树下。来年启封时,雪水已浸透梅魂。酒液澄澈如琉璃,入口却烈得像刀,饮后喉间留香三日不散。
"这酒..."有老兵饮罢突然落泪,"像极了北疆的风雪。"
"浮生梦"
以暮春梨花酿底,掺入夏夜萤火虫的微光。酒呈淡青色,盛在琉璃盏中会泛起星点荧光。醉后必有一场大梦,或见故人,或回故土。
"烬余香"
最神秘的酒。坛底沉着被焚毁的琴弦、半焦的诗笺。酒色暗红,饮之先苦后甘,最后舌尖会尝到一丝铁锈味——像极了那日城破时的血与火。
穿过挂着藤帘的后门,才是真正的酿酒秘境:
东墙一排陶瓮,封着各色花露。月瑶会贴着瓮口细听,说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西廊吊着上百个竹编小笼,每个笼里养着不同的酿酒虫——有种碧色小蜂专采午夜茉莉,酿出的酒叫"鬼点灯"。
最深处有口古井,井水甘冽。井沿刻着前朝文字,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某日暴雨,有人看见月瑶跪在井边,将半壶"烬余香"缓缓倒入井中。
她说,这是祭井。
来月瑶坊的,多是怪人:
一个总戴铁面具的琴师,只饮"浮生梦",醉后反复弹同一首《广陵散》。
卖卜的老道声称在"梅骨冰"里看见了自己前世。
偶尔有佩刀的黑衣人来,沉默地饮尽"烬余香",留下一枚金铢便走。
最近常来光顾的是一个小乞丐。
此时,他正趴在柜台前,眼巴巴望着酒坛:"姐姐,能赊一壶甜酒酿不?"
看到他出现,茶肆里有人按捺不住了。小勺一手握住腰间的短刀,想要翻身下楼去擒人,却被岳青阳阻拦下来。
“少爷,不能再让他跑了!”小勺着急地说。
岳青阳不急不缓地倒满一杯茶,递给他,说道:“隐娘派出去的暗卫寻不到他的踪迹,可我们一来月瑶坊他就出现了,我怕这小乞丐是个变数。今晚,我要请君入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