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雨过天晴,破云而出的明媚日光照耀在横滨港的海面上,泛着粼粼波光。
碧空万里的港口一派繁忙的景象,总是能于这座城市的混乱阴郁中带给人一份欣欣向荣的力量。
里希随意地坐在海岸边的礁石上,远眺着那一艘艘向着远洋驶去的轮渡……会有哪一艘是驶向他的故土的吗?
不知道啊,他甚至连自己的故土究竟在何处都不晓得。
就这么被迫在这座远东的港口城市滞留一个月了。
一个月前,从那场大爆炸中醒来后,脑袋空空的他就一直在努力搜寻各种线索、分析判断着自己的身份与处境。
而这一个月的成果就是……除了基本确定自己是个日耳曼人之外,什么成果都没有。
醒来后除了身上穿着的破衣服和口袋里几张皱皱巴巴的当地货币外,他简直称得上是一无所有,任何能指向自己身份的物件都没找到。
即便没有证件、手机、银行卡之类的直接“物证”,但总能从自己身上寻找出一些和身份有关的线索,或者在这座城市里搜寻出自己留下的痕迹,只要自己是个真真切切在这片空间区域内存在过的大活人。
可结果却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自己在此处的所有痕迹都像是被刻意消除抹去了一般,而能够消抹到连自己身上都不留下一点线索……大概率,消抹掉这些的,就是他自己吧。
这说明,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以及……
自己想必不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这个国家、进入这座城市的,所以不希望被这里的任何人察觉到留意到自己的存在。
所以他其实是个间谍或者杀手什么的吗?亦或者是正在被哪路仇家追杀中,隐藏身份躲到这里避风头?
对于这些大开的脑洞,里希不禁嗤笑出声,拍好莱坞大片呢?
不过也的确不能否决掉这些可能性,毕竟他渐渐发现自己掌握的不少技能……都不太像是一个守法良民应该掌握的。
那么,一个多月前,4月29日那天,自己出现在横滨租界,究竟是作为一个无辜路人甲不走运地被卷入进那场爆炸中,还是那场爆炸的发生其实就和他有关呢?
脑海中思索着这些,嘴里重重地咬了口从手边纸袋里取出来的面包……嘶,牙疼。
面包是昨天剩下的,这种黑麦面包放了一晚上后……差不多可以挥舞起来当冷兵器使了,目测效果拔群。
昨天一如既往地外出探查情报搜寻线索时,意外发现了这座城市里有家德式面包店,进店后他一眼就相中了这款面包,甚至下意识就喃喃出了这种面包的名字【Roggenbrot】。
店老板听到他这吐音标准的德语后,也是顿时来了兴致想和同胞聊聊天。
“你是哪边来的啊?东边的,还是西边的?”
是的,即便是下意识脱口而出的喃呢,他也本能反应地没有显露出任何口音。
他似乎已经把谨慎刻进了DNA里,即便面对的也许只是一个陌生过客。
以及,看这位店老板对自己完全没印象的样子,看来自己失忆前也并没有来过这家难得的德式面包店啊,这里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关于他过去痕迹的线索了。
而对于面包店老板的问题,他也只是耸了耸肩,用意味深长的笑意一笑了之。
老板对此同样笑了笑,表示谅解。
“我懂,我懂,不过这里既不是Westalis,也不是Ostania,我也离开那里很多年了,难得遇上和我讲一样语言的同胞,想多说几句家乡话罢了。”
遥远的欧洲,西国(Westalis)和东国(Ostania)曾经是一个国家,只是在分裂多年后,这两个国家已进入水火不容的状态,就像一个随时会被点燃的火药桶,一点火星子都会引爆那片土地。
因此如今两国在海外的侨民也都对身份问题格外敏感。
他虽然默不作声地扫视观察了面包店老板后,初步判定这应该只是个普通的海外侨民,但还是笑了笑把这个问题迂回过去:
“讲德语的,也不止Westalis和Ostania这两个国家。”
当然,其实是他自己也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来自讲德语的哪个国家,自己似乎已经刻意将德语训练得极度标准,一开口,本能地就是字正腔圆的标准音。
但是他发现自己也会讲带各种口音的德语,似乎只要想,就能随时切换。
简直像是为了执行任务时能够迅速融入当地而特别训练出来的。
他莫不真的是个间谍?
这么想着,里希无奈地叹了口气,用邦邦硬的黑面包敲了敲自己头疼的脑壳。
除了自己那迷雾一团的身份是个问题,捡回来的那个身份更加成谜的小崽子也是个问题!
毫无疑问,中原中也绝对不是个普通的孩子。
这孩子除了知道自己叫中原中也以及年纪是七岁外,对其余的一切都一无所知……和他这种记忆丧失还不一样,简直是认知丧失。
更准确地说,像是一台被格式化后一键重启的智能机,身上充满了非人感。
滞留的这一个月,他一直暗中在这座城市的各处搜集打探着情报,初步确定爆炸的那片区域原本存在着一个本国的军事基地。
一个出现在那种地方的奇特小孩,在那等规模的爆炸后毫发无伤,说真的,他不是没有往糟糕的方向想,比如那个军事基地关押了一批特殊孤儿,破坏脑部神经后被用做人体实验之类的……
但是这段时间并没有打探到有人或是组织在寻回孤儿的消息,难道是以为包括中原中也在内的这批孤儿都已经死在爆炸中了?
但不管真相如何,毫无疑问的是,他绝对是捡了个不得了的麻烦回来。
尤其是眼下他自身都混乱不明的状况下,完全不适合再拖着个更加混乱不明的孩子。
要是让他重新再来一次……
好吧,他大概还是会这么做,还是做不到把这孩子一个人丢在废墟上不管啊。
里希决定不再为难自己,他不喜欢做这种假设,在他看来,就算能够重来,人也未必就能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这种自我纠结内耗没什么意义。
说起来,他如今的“里希”这个名字,还是拜那孩子所赐呢。
那孩子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叫“中原中也”,而他呢……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叫什么。
所以当初在交换姓名这个环节时,他就信口胡诌道:
“我叫Rich,意思是很有钱,大富大贵。”
他当时心里真的觉得弄点钱是当务之急,不然就只凭口袋里剩的那几张皱皱巴巴的纸币,还没搞清楚那一堆堆谜团呢,他和这小子说不定就先饥寒交迫地达成双死BE了。
所以,给自己起个“大富”的临时诨名,就当是祷告了。
结果没想到中原中也那小子虽然语言库数据还有待充实,但语言系统是真·标标准准日本货,一张口就是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日式英语发音……
Rich那两个音节的发音简直太难为这个made in Japan的孩子了。
努力了半天还是只能发出奇奇怪怪的近似日语罗马音里【Rishi】之类的发音……行吧,一个临时名字而已,就当他叫这个吧,还算常见的日语名字里【里希】的发音和这个差不多。
里希对自己如今的这个名字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因为潜意识里总觉得,名字于他而言只是个代号罢了,他可以叫任何名字。
可以随时成为名字所代表的任何人。
握着黑面包的手不自觉收紧,似乎是要和黑面包比一比究竟谁先断裂开来……
“这是你新得手的武器吗?”
伴随着身旁响起的一道略带调侃的声音,里希也当真把手里的黑面包当武器朝那人挥舞了过去。
当然,只是个玩笑罢了。
“别啊,我可是来给你还人情的,你要的东西,我可是用最快的速度搞到手了。”
里希微微侧转过身,看向依照约定来和自己见面碰头的这个韩国男人。
一个叫孔时雨的韩裔黑中介……大概可以如此理解这人的工作吧,总之做的不是什么合法勾当,具体的他暂时还没去探究。
也没有必要探究,只是不久前他意外在港口救下这人罢了,这个韩国人表示自己只是来横滨出差一趟,结果却不巧卷入了本地帮派的火并中,这座城市真是比传言中的还要危险。
双方对彼此的身份也没有刻意去钻研,只是救与被救的关系罢了,各自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孔时雨也表示愿意还里希一个人情,只要在他能力范围内。
对于这种报答,里希自然是笑纳了。
他也的确需要这种疑似干着黑中介勾当的家伙帮个小忙。
“喏,这是你要的,三日后这艘轮渡会从横滨出发,终点是西国的汉堡港。”
孔时雨递来了一张船票和一本假护照。
“谢了。”
虽然上次见面时就判断出这个韩国人是有些手段和渠道在身上的,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帮他把事情办妥了。
毕竟自己现在一个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滞留黑户,想要通过正当方式离开这个国家,还是有些难度的。
“三天后离开这里,我们大概也不会再见面了吧。”
孔时雨轻笑道,他虽然对这个日耳曼黑户有几分好奇,但也没打算真的深究,有些谜团最好永远都是谜团,毕竟彼此只是偶然交集的关系。
“我想是的,不过我会记得我曾在远东的港口城市得到过一位韩国友人的帮助。”
里希得体地做着道别。
毕竟回到欧洲后,他所面临的无外乎两种状况……幸运地联系上了也许在寻找他的亲友,皆大欢喜,慢慢找法子恢复记忆;或者,不幸地撞在了敌方的枪口上,他直接被干掉。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可以确定的是……
他不会再回来这里了。
是时候说再见了,横滨。
里希和孔时雨的初相遇,会放在之后写,先不打乱当下的剧情节奏……毕竟当下的剧情点是里希要弃猫了(里希:喂▼皿▼#!)
PS.众所周知《间谍过家家》里的西国、东国是以三次元中上世纪的西德、东德为背景原型的,里面的不少地名更是直接三次元原型音译。因为本文是综漫背景,为了世界观融合,所以就直接将西国、东国视为西德、东德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chapter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